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1759|回复: 32

[服法]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发表于 2017-7-4 15: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与白芍赤芍不分,苍术白术混用一样,经方中是没有桂枝和肉桂之别的,《神农本草经》等早于《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的中药典籍中只记载有“桂”这味药。经方中桂枝药效的表里偏向,要看它的用法。

一、经方中使用的桂枝相当于现在的肉桂
  据了解“桂枝去皮是除去栓皮层,把留有韧皮部的枝条入药,干皮去掉表皮的部分称为肉桂心,粗枝皮称为官桂,形状为槽状或者卷筒状”。
  肉桂树属木本植物,其茎的横断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桂心)、栓皮层(去除)、表皮(去除)
  现在的桂枝是肉桂树的细嫩枝条,直径只有0.3cm 到1.0cm,整个皮部也只有1mm 左右,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去除栓皮的。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不是现在我们用的桂枝,而是肉桂(要去皮的方子则是用的桂心)。
肉桂树属木本植物,其茎的横断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jpg


二、经方中桂枝煎煮时是否去皮和后下的规律
  大多数经方汤剂中的桂枝都是要去皮的,可见主要取其温里助阳(走里)的药性,只有少数需要强烈发表和通阳达郁的经方桂枝不去皮,以增强其通阳解表(走表,引药力到达肢末皮毛)的功效
  比如:
    1、[桂枝加黄芪汤](主寒湿黄汗)
    2、[黄芪芍桂苦酒汤](主湿热黄汗)
    3、[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血痹肢麻)
    4、[厚朴七物汤](主心阳虚表不解而又气滞腹满)
    5、[泽漆汤](热饮郁肺、脾虚痰盛,故用桂枝生姜半夏白前通阳化饮、用泽漆逐水消痰、用人参甘草健脾补肺以扶正、用黄芩兼清气分和血分的郁热。有人认为[泽漆汤]是治疗肺癌的古方,经查泽漆是“大戟科”的,紫参有“石见穿”的别称,[泽漆汤]组方上也是从脾胃治“咳而上气”,药物配伍攻补兼施、升降同调,看来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6、[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行气、祛瘀化痰)
    7、[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化痰、平冲开结)
    8、[木防己汤]和[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膈间阳郁热饮证/心阳虚热饮郁膈证)
    9、[桂枝人参汤]->主“表里俱寒、表里不解”的[桂枝人参汤]用桂枝时不仅不去皮,而且还要另外单独切,煎药时后下,即为了保留其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用其解表的功效。为何这样用呢,因为此方中没有生姜麻黄等其它解表药,只有桂枝这一味药可以走表解表。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古汉语没有“另”字,“另”的意义都用“别”字来表述。比如“《名医别录》”[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别切”,不是说“不要切”,而是指“另外切、单独切”,因为桂枝要后下。)

  经方中的多数丸剂和散剂使用桂枝时都不去皮
    1、活血消瘕类:[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土瓜根散](腹满痛有定处兼热)
    2、祛风通络类:[侯氏黑散](中风后中虚寒肢重着)、[薯蓣丸](虚劳风气百疾)
    3、宣通阳气类:[蜘蛛散](温肝散寒通阳)、[竹皮大丸](清热和胃,补虚通阳)、[天雄散]、[肾气丸]
  用桂枝要去皮的经方丸散剂相对较少:[乌梅丸]、[半夏散及汤]、(茵陈)[五苓散]
    [半夏散及汤]用于寒客少阴的咽痛,主要用桂枝温阳散寒的功效;(茵陈)[五苓散]用于汗出而渴、外邪内饮,但重在健脾行水,主要取桂枝温阳化气的功效,故这两个散剂用桂枝均去皮。
    [乌梅丸]泄热疏肝、调和阴阳,主厥热胜复(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可用于肝热脾寒之久利,用桂枝可能主要是取其温中健脾、化饮止利的功效([理中丸]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肾气动”为“水气动”之意)
  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因为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而丸散剂主要用于调治慢性病,所以丸散剂中的桂枝一般要留皮,以用其通阳祛瘀的功效(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

三、经方用药精准,其剂量剂型、配伍规律、煎服方法值得研究
  浅探经方用桂枝是否去皮和后下的规律,不禁感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之精细。
  明晰脉证和理法固然重要,但最终疗效是由方药来实现的,经方如何配伍、加减何药、药各何量、用何剂型,怎样煎服,都有其简明而精确的规律。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仅有几万字,而据说专门研究它们且有一定影响的著作已经超过了1000部,普通论文更是不计其数,但仍然未能揭示与穷尽其真意,不知当中还蕴藏着多少脉证方药的秘密与阴阳转换的密码。
  恽铁樵认为:“凡研究药物,当从伤寒论方药入手,其次金匮,再次千金。不由此道,纵记千万验方,徙增魔障。”
  时方的药物数量多,每味药用量较小,药谱很宽,常用药可能有一两百味以上,记起来繁杂,疗效的对比、总结比较困难。而经方药物味数少,每味药用量稍多,药谱较窄,常用药只有三五十味,可以专注、透彻、深入的研究,以达到精准用药。
桂枝汤各药味的用量.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柴归汤与桥本氏甲减证治关系简析
下一篇:菜鸟喝经方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4 2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4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7-5 1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子感嘆:
資料很豐富!研究太辛苦![s:190][s:1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5 1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7-5 10:55 编辑

“桂枝”或“桂”的后面写的“去皮”二字大概率是后人加的,没写去皮的地方其实也要去皮的。皮是外面的粗皮(木栓层),没什么用。
《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桂,削去皮,用里黑润有味者为佳。”说明桂入药,没有不去皮的。顺便说一下,《伤寒论》里的“桂枝”这味药,本来都是写作“桂”的,是林亿他们改的,当时桂、桂枝、桂皮、肉桂、桂肉都是一个意思,医家不会搞错,所以就把它们统一为“桂枝”了。
隋唐时期往往用“桂心”这个名字,所谓“桂心”,就是木栓层和木芯之间的部分,这样写,也就明确了要“去皮”,不必在后面注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8

积分

86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8
发表于 2017-7-6 10:03:1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7-5 10:00
仙子感嘆:
資料很豐富!研究太辛苦!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2: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7-7-6 13:04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7-5 10:54
“桂枝”或“桂”的后面写的“去皮”二字大概率是后人加的,没写去皮的地方其实也要去皮的。皮是外面的粗皮 ...
  “桂枝”或“桂”的后面写的“去皮”二字大概率是后人加的,没写去皮的地方其实也要去皮的。皮是外面的粗皮(木栓层),没什么用。
  《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桂,削去皮,用里黑润有味者为佳。”说明桂入药,没有不去皮的。顺便说一下,《伤寒论》里的“桂枝”这味药,本来都是写作“桂”的,是林亿他们改的,当时桂、桂枝、桂皮、肉桂、桂肉都是一个意思,医家不会搞错,所以就把它们统一为“桂枝”了。
  隋唐时期往往用“桂心”这个名字,所谓“桂心”,就是木栓层和木芯之间的部分,这样写,也就明确了要“去皮”,不必在后面注明了。

非常感谢老师的详细解析和指点,学习了。
  但我还是有几点不同的粗浅看法:
    1、“取类比象”是古代医家常用的思维方法。药材的取用部位、炮制方法、煎煮程序无不受此影响,比如:用梢则药性能达肢端;酒制则药性轻扬偏上;久煎则药性重浊下沉。同理,“桂”不去皮药性就会偏于走表。
    2、《伤寒论》仅有1万多字,相对于《黄帝内经》等典籍篇幅算是比较小的,北宋校正医书局既然已经把里面的“桂”全部统一成了“桂枝”,那么真的会在少数含有桂枝的经方中忘记加上“去皮”二字,而多次刊印也未被发现吗?
    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所有经方,都会注明详细的药材炮制方法和煎服方法,有没有含生姜的方子没有加“切”字,半夏方忘记加“洗”字,大枣方遗漏了加“擘”?何以唯独少数含有“桂”这味药的方子忘记了加“去皮”二字?
    4、校正医书的基本原则是尊崇原著,尽量还原其成书时的风貌。存疑、补缺、解说之处要用注释而不能修改原文。如《金匮要略》中有:(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皆同);(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臣亿等校请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汤)。
    5、从林亿的注释所言可以看出,校正医书是宋朝皇帝的旨意,要对皇帝直接负责。随意乱改是欺君,人为疏忽则是渎职。林亿等人能无视自己的前程与身家性命吗?
    6、蹊跷的是,含“桂枝”而未加“去皮”二字的经方,汤剂几乎都是需要发表而方中又没有其它发汗药的方子,丸剂则几乎都是需要药力走细微脉络通痹逐瘀的方子,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
  所以某个经方用“桂”时去不去皮应该是《伤寒杂病论》成书时定下的,是仲景的原文、本意。

  那么,“桂”不去皮药性究竟会不会偏于走表,我们不妨来看一个许叔微的医案(摘自中医学博士罗大伦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专题中的讲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徐叔微的医案,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医生,当时太医院有个御医张太医,家里有个妇女得了外感病,古代说是伤寒,症状是:“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张太医治疗了没有效果,就来请徐叔微,徐叔微来了一看说:“当服桂枝”,张太医说我们家有做好的桂枝汤,桂枝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开的第一个方子,治疗营卫不和的表虚证,当人体体表虚弱,外邪来袭的时候,尤其是寒邪来袭的时候,会出现桂枝汤症,主要表现是发热,然后恶寒恶风,然后是自汗出,尤其以自汗为主要,桂枝汤组成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就这五味药。

  张太医说家里有,徐叔微说多吃,喝了好多次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又请徐叔微来问原因,徐叔微也奇怪,按说对症了一剂药应该见效,徐叔微让他们把药拿来看一下,一看徐叔微说要用错了,桂枝是桂树的树枝,你虽然用的是桂树上的东西,但是你用错了,桂树上有两种药材,肉桂,肉桂树上的厚皮,桂枝,肉桂树上细的树枝,肉桂气味厚重,治疗内脏,温阳敛气。桂枝是治疗表皮,辛温发散,吃了通行血脉,让人微微地出汗。你们家用的肉桂错了。然后徐叔微亲自抓药,文献记载是:“一啜而解”。

  徐叔微就是这样,治疗效果特别好,对张仲景的方子研究的特别深,这个方子他告诉人们肉桂树上用什么位置的比较好,芍药分成白芍和赤芍两种,什么时候用白芍,什么时候用赤芍,这些在之前研究《伤寒论》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很多医生错用,所以临床疗效就不好,徐叔微研究《伤寒论》在历史上市特别有地位的,是中医伤寒学派的建立者之一,现在很多医生都在学习徐叔微的临床思想,都很佩服徐叔微。

  愚以为此案为何数次服“用肉桂的[桂枝汤]”无效,可能是未能遵从[桂枝汤]的“啜热粥、盖被子、取微汗”的服药方法所致。
  仲师《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原方用的是“肉桂”,主要起通阳解肌的作用,生姜才是发汗药,但其发汗力弱,所以需借热粥和棉被。(16.……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直径很小,是不会去皮入药的,都带有外皮。
  许叔微亲自抓药,将“肉桂”换成“桂枝”之后,走表发汗的力量增强,所以文献的记载是:“一啜而解”。

金匮要略.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6 18: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7-6 18:58 编辑

桂枝加桂汤方:伤寒方,桂枝去皮,生姜切,大枣擘。金匮方,桂枝没有去皮,生姜没有切,大枣没有擘。
《伤寒》: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金匮》: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方,桂枝去皮。金匮方,桂枝没有去皮。
《伤寒》: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没有去滓,不会是把滓也服了吧?)

《伤寒》方,生姜几乎全切,大枣几乎全擘,半夏几乎全洗,石膏几乎全碎。
《金匮》方,生姜没有切,大枣没有擘,半夏没有洗,石膏没有碎,等等就太多了,数不过来。
桂枝也是,《伤寒》方桂枝几乎全去皮,《金匮》方桂枝不去皮的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2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6 18:45
桂枝加桂汤方:伤寒方,桂枝去皮,生姜切,大枣擘。金匮方,桂枝没有去皮,生姜没有切,大枣没有擘。
《伤 ...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7-6 18:58 编辑
桂枝加桂汤方:伤寒方,桂枝去皮,生姜切,大枣擘。金匮方,桂枝没有去皮,生姜没有切,大枣没有擘。
《伤寒》: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金匮》: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方,桂枝去皮。金匮方,桂枝没有去皮。
《伤寒》: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没有去滓,不会是把滓也服了吧?)

《伤寒》方,生姜几乎全切,大枣几乎全擘,半夏几乎全洗,石膏几乎全碎。
《金匮》方,生姜没有切,大枣没有擘,半夏没有洗,石膏没有碎,等等就太多了,数不过来。
桂枝也是,《伤寒》方桂枝几乎全去皮,《金匮》方桂枝不去皮的多了。

  非常感谢李老师悉心指正。
  是我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熟悉程度不够,以管窥豹,结论牵强附会了。
  这样看来,《伤寒论》校正得非常严谨统一,而《金匮要略》可能略显粗糙。

  《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的桂枝注明了“别切”但没有写“去皮”,其它桂枝诸方好像都注明了“去皮”。
  《金匮要略》中的桂枝方大概只有十几个注明了“去皮”,其它的均没有标注,生姜只有几个注明了“切”,其它的均没有标注。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李老师:
  一是中药学理论中根据的“取类比象”的思维来判断药物的大致属性,您觉得有没有一定道理、是否基本符合临床实践呢?
  二是许叔微那个医案可不可信,如果是真的,那[桂枝汤]用肉桂时不能解表,改用桂枝就“一啜而解”,其原因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6 2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7-6 12:50
非常感谢老师的详细解析和指点,学习了。
  但我还是有几点不同的粗浅看法:
    1、“取类比象”是 ...

答复您的几个问题:
1、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归尾、归身、归头的不同;什么药轻向上药重向下;什么以皮治皮,都是无稽之谈,说得通的时候作者才说,说不通他就不说了,相反的例子他就更不会提了,这类说法不得已的时候唬唬病人可以,自己万不能当真。
2、忘记改、漏改的可能性很低,相信林亿他们是很认真负责的,大概率是传抄过程中搞丢了,比如《金匮要略》,如果你看过吴迁本的话,会发现很多方后说明里,这个版本会比其他版本多两个字:“去滓”,应该是其他版本搞丢了。《伤寒论》方后如果有加减桂枝的话,林亿大多仍用“桂”而没改成“桂枝”,这点也比较奇怪,有可能他们所看到的版本是没有这些加减的。
3、《金匮要略》里,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里的生姜都不“切”,大枣都不“擘”,其他要找还有很多,不费那个力气了。《金匮玉函经》里更不得了,桂枝基本都不去皮,生姜基本都不切,半夏基本不洗。
4、这点您想当然了,事实是,林亿他们不但会改原文,而且很多时候连个说明都没有,给后人造成很多困扰,具体可参见《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5、关键是,当他们认为自己改得对时,改是尽责,不改才是渎职。
6、“巧合”是因为您是按结论找证据,而不是看证据得出结论,为了符合您说的“规律”,桂枝汤就只好不是解表剂了,甚至连麻黄汤、大青龙汤也不是为了解表了,它们用桂枝可都是去皮的。
7、许叔微的例子跟去皮不去皮毫无关系,他心目中桂枝和肉桂的区别是:树枝的粗细。你再读一遍你自己转的文字就明白了。


点评

学习了,先生总能给人启发,谢了。  发表于 2017-7-7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7-7-6 2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读经文的理性态度,抓大放小可也,不太多关注词句,尤其某些孤立的证据不可取。
另外在许叔微的年代桂枝所指是粗枝皮,较薄,对应的是树干皮,肉桂,较厚,还不是后世的枝梢,窃以为他那个年代已经开始对经文的过度解读,也是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2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coorus 发表于 2017-7-6 21:25
答复您的几个问题:
1、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归尾、归身、归头的不同;什么药轻向上药重向下; ...
答复您的几个问题:
1、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归尾、归身、归头的不同;什么药轻向上药重向下;什么以皮治皮,都是无稽之谈,说得通的时候作者才说,说不通他就不说了,相反的例子他就更不会提了,这类说法不得已的时候唬唬病人可以,自己万不能当真。
2、忘记改、漏改的可能性很低,相信林亿他们是很认真负责的,大概率是传抄过程中搞丢了,比如《金匮要略》,如果你看过吴迁本的话,会发现很多方后说明里,这个版本会比其他版本多两个字:“去滓”,应该是其他版本搞丢了。《伤寒论》方后如果有加减桂枝的话,林亿大多仍用“桂”而没改成“桂枝”,这点也比较奇怪,有可能他们所看到的版本是没有这些加减的。
3、《金匮要略》里,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里的生姜都不“切”,大枣都不“擘”,其他要找还有很多,不费那个力气了。《金匮玉函经》里更不得了,桂枝基本都不去皮,生姜基本都不切,半夏基本不洗。
4、这点您想当然了,事实是,林亿他们不但会改原文,而且很多时候连个说明都没有,给后人造成很多困扰,具体可参见《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5、关键是,当他们认为自己改得对时,改是尽责,不改才是渎职。
6、“巧合”是因为您是按结论找证据,而不是看证据得出结论,为了符合您说的“规律”,桂枝汤就只好不是解表剂了,甚至连麻黄汤、大青龙汤也不是为了解表了,它们用桂枝可都是去皮的。
7、许叔微的例子跟去皮不去皮毫无关系,他心目中桂枝和肉桂的区别是:树枝的粗细。你再读一遍你自己转的文字就明白了。


  老师逐条详解让我深受启发,拓展了视野,再次感谢。
  今后俺对伤寒学和经方的研习思路当做适当的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6 21:46
“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读经文的理性态度,抓大放小 ...
“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读经文的理性态度,抓大放小可也,不太多关注词句,尤其某些孤立的证据不可取。
另外在许叔微的年代桂枝所指是粗枝皮,较薄,对应的是树干皮,肉桂,较厚,还不是后世的枝梢,窃以为他那个年代已经开始对经文的过度解读,也是无奈。

  谢谢老师点拔,学习了。
  经典流传中的错漏的确应该考虑到,理解条文也要融会贯通,深入全面的分析,避免断章取义。
  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参考后世医家对伤寒经方的实验、总结、发挥,注重当代伤寒大家的治验,全面的理解条文和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6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7-6 21:17
  非常感谢李老师悉心指正。
  是我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熟悉程度不够,以管窥豹,结论牵强附会 ...

回复杏林老师:
“取类比象”是有一定道理,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石膏性味甘辛,就是人为定性,是根据药物的功能,人为定出来的。
肉桂本就是树皮,外面的粗皮久经风吹日晒雨淋,不是药用部分。凡用树皮,加工方法都是除去粗皮。如黄柏除去粗皮,杜仲刮去粗皮,肉桂除去杂质及粗皮。
许叔微那个医案毕竟是传说,张太医不懂桂枝汤也是另类。不过桂枝汤的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服至三剂,就是服至7到9次。临床所见,服桂枝汤,大多都不覆被啜粥令汗出,也管用。但是不排除多次服汤都覆被啜粥也不汗出,因而不愈的。否则,张仲景就不会交代的这么详细。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经方没有一个方子用桂“温阳敛气”,因为张仲景知道弄不好就会“得之便厥”。“得之便厥”是少阴虚寒,即阳气虚,所以凡少阴寒厥者,经方一律不用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6 23: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coorus 发表于 2017-7-6 21:25
答复您的几个问题:
1、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归尾、归身、归头的不同;什么药轻向上药重向下; ...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发现《伤寒论》原始本了吗?
从宋版《伤寒论》原文看,林亿是尊重史实的。皇家搜集有多种《伤寒论》版本,选取了认为合理的版本,条文有异议处,还保留了不同版本的文字。如:(促,一作纵),遂(一作逆),擗(一作僻),眴(一作瞬),必吐蛔(一作逆),脉阴阳俱停(一作微),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而反下之(一作汗出),胃家实(一作寒),喘冒(一作息),为自和(一作如),湿(一作温),脉不至者(至一作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指(一作稍)头寒,葳蕤(一作菖蒲),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脉沉实(一作紧),等等。
“臣亿等详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这也反应出,林亿所补之文,也是选取不同版本之文,而不是自己擅改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0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coorus 发表于 2017-7-6 21:25
答复您的几个问题:
1、这种思维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归尾、归身、归头的不同;什么药轻向上药重向下; ...

看176条林亿怎么说: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
林亿认为“表有热,里有寒”是“以此表里自差明矣”,但是保留了原文原貌,并没有擅改原文。
其实原文“表有热,里有寒”没有错,这个“里有寒”,警示不可与承气汤。“里有寒”是生动用语,谢谢林亿没有改动原文,保留了后人研究原文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7 10: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6 23:25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发现《伤寒论》原始本了吗?
从宋版《伤寒论》原文看,林亿是尊重史实的。皇家 ...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并不是研究伤寒论的书,我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提供了林亿等人改动医书而未加说明的证据,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伤寒论》必能幸免。林亿等人确实保留了一些不同版本的文字,但这跟他有没有径改原文是毫无因果关系的,您想想什么叫做“径改”?会告诉读者吗?
至于为何确定“桂枝”这个词是他们改的,主要是因为目前学术界认为,从现有资料看,在《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之前,“桂枝”一词虽曾出现在方剂名中,但不曾作为药物名称使用。

我们也可以看到,《千金》、《外台》、《小品》、《医心方》中凡是引用仲景方,基本都是用桂心一词。

伤寒论附方里有一个《外台》柴胡桂枝汤,方中写的是“桂枝”,而在《外台》原文中是写“桂心”的,并且指出本方引自仲景《伤寒论》,所以此方被林亿等人当做伤寒论的佚文收集进了附方,并改“桂心”为“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1: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6 23:20
回复杏林老师:
“取类比象”是有一定道理,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石膏性味甘辛,就是人为定性,是 ...
回复杏林老师:
“取类比象”是有一定道理,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石膏性味甘辛,就是人为定性,是根据药物的功能,人为定出来的。
肉桂本就是树皮,外面的粗皮久经风吹日晒雨淋,不是药用部分。凡用树皮,加工方法都是除去粗皮。如黄柏除去粗皮,杜仲刮去粗皮,肉桂除去杂质及粗皮。
许叔微那个医案毕竟是传说,张太医不懂桂枝汤也是另类。不过桂枝汤的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服至三剂,就是服至7到9次。临床所见,服桂枝汤,大多都不覆被啜粥令汗出,也管用。但是不排除多次服汤都覆被啜粥也不汗出,因而不愈的。否则,张仲景就不会交代的这么详细。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经方没有一个方子用桂“温阳敛气”,因为张仲景知道弄不好就会“得之便厥”。“得之便厥”是少阴虚寒,即阳气虚,所以凡少阴寒厥者,经方一律不用桂。

  再次感谢李老师的详解指点。
  仲师已在桂枝汤方中明言“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可见服药后避风、取微汗即可,天冷或者体弱时,需要盖被才盖。

  赞同李老师的观点,我也认为“取类比象”的思维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可以反映事物(医药)基本的、大体的客观规律,不然《黄帝内经》里面总结那些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就大都没有实用价值了。
  中药的“升降沉浮、寒热补泻”与植株分布环境、入药部位、形状质地,与药材的气味清浊、颜色深浅,以及饮片的炮制方法、煎煮过程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但也有少数不符合普遍规律的特例。比如“花轻子重->花升子降”、“春花秋实+春发秋收->花升子降”,然而也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牛蒡(荆蔓、苍耳)独升”等等。这些少数的特殊情况,则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的观察和总结。

  经方的药物炮制法和煎服方法也有“取类比象”思维的应用,比如:
  三黄[泻心汤]是要煎煮的,而且要顿服(大剂量)。因为“吐血,衄血”是血热妄行,需要清血分实热,药力要走血,药性要重浊,药势要沉降。
  而[大黄黄连泻心汤]治胃热气痞,所以用麻沸汤渍服,取其轻扬去其厚重,偏走气分;[附子泻心汤]治胃热肾寒,也用麻沸汤渍服,避免药性重浊下行影响附子温煦下焦。此二方需分温再服,日剂量虽同,但单次给药量减半,分别避免药性走血、药势下沉。

  但我觉得[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的原始煎煮方法可能有点问题,因为大黄可能是一个不符合“久煎汤浊味厚、药势下行沉降”的特例。
  这两个经方中用的都是生大黄,而生大黄后下泻下力很强,久煎则致泻效力大减。汪朋梅先生临床曾有煎服24克大黄不大便,而泡服6克大黄即得便的经验(引自黄煌教授《药证与经方》一书)。所以如果大黄也用麻沸汤渍服,恐怕要致泻力道会比较大。
  愚以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宜先煎生大黄1小时,息火后以其沸汤渍黄连而服用,或者用酒制大黄入剂与黄连同渍;[附子泻心汤]则宜将生大黄与炮附子同煎,息火后再以其沸汤渍黄芩和黄连而服用,或者也换用酒制大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12: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coorus 发表于 2017-7-7 10:43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并不是研究伤寒论的书,我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提供了林亿等人改动医书而未加说明 ...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没有说宋人改动《伤寒论》,那又凭什么说宋人改动了《伤寒论》呢?凭《千金》、《外台》等书吗?千金、外台等书也不是伤寒论原本。这样重大的历史问题,不应凭推论,而应凭证据。没有确凿的《伤寒论》原本证据,一切怀疑都不能成为定论。我读过几个《伤寒论》版本,如康治本、康平本、千金本、桂林古本,等,还是宋本最值得常读。
宋本也有明显的错误之处,比如315条白通加猪胆汁汤,332条“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像这样个别不对的地方,经过系统学习,是可以发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7 1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7-7 12:21 编辑

按“取类比象”,那如何解释:
葛根是根,为什么不是用来治疗腹部以下的病?
厚朴是皮,为何不能发汗?
甘草用根,怎么跑去治咽喉肿痛呢?
麻黄用茎,怎么倒是发汗用?
生姜是根,怎么是用来止呕呢?
苏子可以发汗,葶苈子却是去水了,杏仁又润肺了,麻子仁又能通便了,变来变去的,咋整?
柴胡用根,怎么治的是胸胁部呢?
红色的西瓜却是天然的白虎汤?不是应该强心吗?
绿色植物有几个可以用来疏肝?
黄色植物有几个可以健脾?
这不是只有少数例外的问题,而是大部分都是例外,符合的才是特例哪。取类比象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简单粗暴的思维,不要因为是“传统”什么的就把它神化,不使用这个思维,临床不但毫无损失,还能降低风险。
叶天士加一片梧桐叶的故事也骗了那么多人,我现在用一副桂枝汤,病人没好,吃第二付的时候我想了一下,现在是夏天,于是在药里加西瓜皮一片,病人喝了就好了,我是不是就可以吹西瓜皮的神奇功效了?

不负责任的中医才会讲什么“医者意也”!


点评

这就是道理,赞。  发表于 2017-7-7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7 12: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7 12:10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没有说宋人改动《伤寒论》,那又凭什么说宋人改动了《伤寒论》呢?凭《千金》、《 ...

请您重新看我的文字,我从《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得到的观点是:“没有理由认为《伤寒论》必能幸免”。具体文字有哪些改动,需要各找各的证据,比如在此我就只指出了一个“桂枝”问题,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找相关资料看理由是否充分,因为我恐怕没有能力完整复述学者们提供的资料及其思路。至于《伤寒论》其他地方有没有改动、如何改动的,我未作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13: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宋人改“桂心”为“桂枝”,桂心必然不用去皮,那是不是“桂枝去皮”,也是宋人改的?《伤寒论》原本就是桂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13: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coorus 发表于 2017-7-7 12:19
按“取类比象”,那如何解释:
葛根是根,为什么不是用来治疗腹部以下的病?
厚朴是皮,为何不能发汗?

《黄帝内经》曰:“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藏之心意,合心于精”,这是“医者意也”的源头。医者意也,是说诊病要严谨,观察要细致,根据五脏六腑之阴阳盛虚,泻盛补虚,调和阴阳。这就要求医者观察需细致,治疗需精确。这不仅需要技术,同时需要责任。所以“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有人把“医者意也”,说成是随心所欲,凭主观想象就能治病。岂知临证稍有不慎,就可能铸成大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5: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7 00:11
看176条林亿怎么说: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发现《伤寒论》原始本了吗?
从宋版《伤寒论》原文看,林亿是尊重史实的。皇家搜集有多种《伤寒论》版本,选取了认为合理的版本,条文有异议处,还保留了不同版本的文字。如:(促,一作纵),遂(一作逆),擗(一作僻),眴(一作瞬),必吐蛔(一作逆),脉阴阳俱停(一作微),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而反下之(一作汗出),胃家实(一作寒),喘冒(一作息),为自和(一作如),湿(一作温),脉不至者(至一作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指(一作稍)头寒,葳蕤(一作菖蒲),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脉沉实(一作紧),等等。
“臣亿等详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这也反应出,林亿所补之文,也是选取不同版本之文,而不是自己擅改原文。
看176条林亿怎么说: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
林亿认为“表有热,里有寒”是“以此表里自差明矣”,但是保留了原文原貌,并没有擅改原文。
其实原文“表有热,里有寒”没有错,这个“里有寒”,警示不可与承气汤。“里有寒”是生动用语,谢谢林亿没有改动原文,保留了后人研究原文的乐趣。


  李老师说得是。
  修缮古迹要“修旧如旧”,校正古籍须“力复原貌”,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来擅自改动原文,确有疑点、缺漏,或需做必要解释的地方,可用附注的形式呈现。
  这样才能避免经典在流传过程中被一次次人为的扭曲和窜改,让后人看到最接近其成书时的内容。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医理药理,包含着“顺应人体自然生理机能”的视角,和辨证思维,有时讲“阴阳、虚实、寒热”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说“心气不足,衄血、吐血,泻心汤主之”,就是从物极必反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内经》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心火太盛反伤了心气,故而言“心气不足”。
  又如“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就是从顺应人体自身机能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肺主肃降,肺气以降为顺,用半夏可顺肺气肃降之势而助之,故言“疗肺虚损不足,补气”。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此条中的“表有热、里有寒”,历来看法不一,除了认为传抄错误之外,还有人(柯琴等)认为是里有邪,寒作邪解。
  我比较认同后一种观点,因为狭义的“伤寒”是“伤于寒”,而广义的“伤寒”有5种,包含温病,其“寒”字代指各种外邪,从此条“脉浮滑”可以说明是“实热”之证,脉滑可能提示里有热饮或者痰食积滞,但脉浮且腑实未成,故不可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16: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7-7 15:58
  李老师说得是。
  修缮古迹要“修旧如旧”,校正古籍须“力复原貌”,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来擅自改 ...

把41、139、166、176条一起读,就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了。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白虎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7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条文能够前后互证。由其是厥阴篇,表里寒热虚实互相对比,宣明文义。所以,《伤寒论》不是多人所作,而是一人所集。多人所作,不会思想这么一致,两个人因为看法不同还能吵翻天,多人所作的东西,怎么能这么前后一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7 17:27:4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7 13:27
说宋人改“桂心”为“桂枝”,桂心必然不用去皮,那是不是“桂枝去皮”,也是宋人改的?《伤寒论》原本就是 ...

去皮二字在《金匮玉函经》里是没有的;在康平本里是行间小字,非原文内容;桂心之名大概是从北魏起才常用;659年之前桂枝不作为药名;伤寒中有桂枝加桂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方名,也是以桂为药名;……。所以桂就是原来的名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8: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李国栋 发表于 2017-7-7 16:29
把41、139、166、176条一起读,就明白这个“寒”是什么意思了。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 ...

  谢谢李老师进一步指点,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7-13 0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謝謝款冬先生的共鳴呵![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8

积分

86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8
发表于 2017-7-13 2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7-13 00:21
謝謝款冬先生的共鳴呵!

[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7-15 2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桂枝煎法规律浅析(去皮与后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4 03:09 , Processed in 0.18479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