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93|回复: 3

试谈仲景的辨证论治观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408

积分

37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08
QQ
发表于 2014-5-25 1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仲景书是最讲辨证、最教人辨证的书。辨证是什么,就是毛泽东说的实事求是,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中医,不读仲景书,别想掌握辨证。一个中医不懂辨证,鲜有能治好病的。学中医、学辨证,就跟仲景学。学仲景后,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即可万变。
       咱们就看看仲景是如何时时刻刻都讲辨证,是如何“既教人注意原则,又教人不要死拘”的。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我先慢慢分析一下每句话的意思,这需读者凝神定志。
        “伤寒五六日”:伤于寒邪五六天,这里的“伤寒”基本意思是伤于寒邪,但它代指一切外感之邪。外感之邪侵犯人体,人体的正气要与之抗争,这叫“正邪交争”,生命不止,交争不已。外感之邪想往身体里面进,身体的正气想将邪气往外赶。这个交争的过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不是说外邪感人之后就一直停留于体表而不走了。正因不病情不断变化,医生才需要随病情变化而决定对付它的措施。
        “呕而发热者”:又呕又发热,这是半表半里之邪欲进不能,欲出不得,郁于半表半里这个地方,只能往上迫,迫于上则呕,正气郁则热。为什么邪气欲进不能啊?因为有正气在那里挡着,不让他进去。为什么身体希望邪气出去而又没办法将病邪驱除出去?因为“血弱气尽”,就是前面条文讲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里说的“血弱气尽”。简单的说,就是正气有所不足,只能将外邪留止于半表半里这个地方,而没有力量将其驱逐于体外。
        “柴胡汤证具”:难道说见到“呕而发热者”就是柴胡汤证具了吗?不是,仲景是以这两个关键点做眼目,别的柴胡证就不说了,你自己临床上应该能想到了,并不是说凡是见到呕而发热就一定是柴胡证。阳明病,大便不通,也发热,也有呕的情况,总不能说这就是柴胡证吧。又有呕又有热的证多的是,并不能肯定的说就是柴胡证。仲景虽然说了“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是教人灵活,他讲的这一证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症状,而是综合分析所得的一个“证据”,也就是仲景每篇都以“辨××病脉证并治”为题目的用意,他就是强调“脉”等一系列信息作为“证”的客观指标以为病情定性。将“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据”合起来意会的话,就是“又有呕又有发热,再综合分析脉证后知道,这是柴胡证”。
        “而以他药下之”:一个“而”字,有责怪的意思。就是说,本来是柴胡汤证该用柴胡汤,当大夫的不知道,不但不用柴胡汤,反而用了攻下之法,这就错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了,伤于寒邪并不都是太阳病而用麻黄汤,病邪想往里进,正气想把邪往外赶,两者力量相当,二者就僵持于半表半里这个部位,进也进不来,出也出不去,这就现了柴胡证,就要给柴胡汤了,你就不要再用麻黄汤了。现什么汤证就给什么方,这是基本原则,不按这个原则处理就是错,所以仲景会责怪。这里面含有“谆谆教诲”的含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味到仲景的苦口婆心与良苦用心。
        “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医者无知,本是柴胡证而误用了下法,但是病情并未因下而发生变证,仍然现柴胡证,这个时候还可以再给他柴胡汤。临床上,现何证即给何方,虽然用过下法,并不代表病情一定发生转变,仍是现证为准。仲景在前面虽然教人“知犯何逆”,但最终让人把目光落在“随证治之”上,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这个“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就是“随证治之”的案例展示。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虽然仲景有说“本当汗之,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这里又说“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好像矛盾,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矛盾。“本当汗之,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说的是“逆治”,逆治之后不代表病情也发生了逆变,证未逆变,即“不为逆”。仲景正是教人既要遵守原则,又要随证而施,这是教人灵活。
       “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柴胡证误下后,虽然证情未发生逆变,但常常致正气因下法而受挫。正气受挫后,身体想一举抗邪外出,必然蓄积全身能量,然后在一时间内集中调动,于是就出现蒸蒸而振,紧接着就有“发热、汗出”,这是一系列紧密连贯的动态表现。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并不是说柴胡汤证误下之后都不发生变证,也有发生变证的情况,这就举个例子。假如心下这个地方不但满,而且又硬又痛,这就不再是柴胡证了,这是证情发生了逆变,你不能再用柴胡汤了。这不是柴胡证,是什么证呢?仲景根据此证的特点将其命名为“结胸”,也就是邪气结于胸口这个部位。
        柴胡证误下后,若仍现柴胡证,教人仍然用柴胡汤,但仲景怕你遇到柴胡证误下后一律使用柴胡汤,紧接着就教人不要生搬硬套。不过他没明说,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这两个例子,我们通读出他这一层意思来。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仲景辨证依据的是实实在在的症状表现等客观提标,并不是依据别的什么理论,可以很肯定,他用的不是《易经》里面64卦的办法了。心下这个部位又满又硬又痛,这就是结胸证,你按结胸证的治疗方法治疗就行了,不用解释太多卦理。按结胸的办法治疗结胸证,这是临床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以前这样用好使,现在这样用也好使,这是实践得来的客观规律。解决问题,按规律办事就行了,就这么简单,何必再复杂化呢?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误下后,可能会发生变证,也可能不发生变证。发不发生变证,要以客观表现为指标。客观指标证明发生病情发生了变化,就按变证处理,临床上没有发生变证的依据,就按原证治疗。如果误治证逆,会是什么样呢?这也不一定,于是他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但他还怕你不明白,就怕你柴胡证误下后一律使用大陷胸汤,他又举了个结胸证的疑似证——“痞”。“痞”与“结胸”的关键区别点在哪里呢?就在痛与不痛。既然不痛,就是不是结胸,你不能再用陷胸汤了。只在心下这个地方痞满不通,并不是小柴胡的胸胁苦满、心下支满引胁下痛,所以说也不是柴胡证。既然不是柴胡证,当然不能给予柴胡剂了。你如果误认为这个痞是柴胡证,使用柴胡汤一定跟射箭一样不能中的。
        “宜半夏泻心汤”:治疗痞就一定使用半夏泻心汤吗?也不一定,你还得分析。不过,这种痞满不通的问题,临床上使用半夏泻心汤的机会比较多。遇到痞的时候,使用半夏泻心汤也要随证情而变化。比如呕重,说明正气逆于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个时候多用一些姜来降正气之逆就更适合了。如果患者下利日数十回,说明病情比较急迫,于是加量甘草以增强安中、缓急迫的功效,以改善消化道症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仲景既教人要时时遵守其规律,又教人要刻刻注意灵活。这就是“随证治之”的辨证精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高血压的治疗
下一篇:浅谈中医最大的特点
专于仲景书,以胡师为本,走中西神交路,一切为病家想。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4-5-25 1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仲景书就是讲辨证论治的,辨证论治也是辨规律论治,与什么所谓的“八卦”、“术数”根本不是一回事。易经是以卦辞的形式讲辨证、讲规律,而不是讲算卦。术数更是讲规律,而不是讲神秘。
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是呕而发热、柴胡汤证据仍在,自然要复与柴胡汤。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正邪俱强,结于胸中,结滞为剧,故心下满而硬痛,必以大陷胸汤峻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这是正邪俱弱,结滞为轻,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柴胡不中与之,必为邪已入里。因为柴胡汤是解外的,是透达半表半里之邪从外而解。邪已入里,当然不能与柴胡汤。邪已入里,必有入里的表现。如《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第149条之柴胡证而以他药下之,变作心下痞者,必应有肠鸣,肠鸣是邪气入里的反应,故曰“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胃肠病状之三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要表现是呕而肠鸣心下痞;甘草泻心汤证的主要表现是肠鸣腹泻心下痞(加甘草补中止泻),生姜泻心汤证的主要表现是干噫食臭(嗳气馊腐)肠鸣腹泻心下痞(加生姜导滞消食)。三泻心汤证的不同之处,也是不同的规律表现。掌握了规律,也就掌握了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4-5-25 2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9

积分

39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4-5-26 0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太棒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6:40 , Processed in 0.06324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