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0912|回复: 29

仲景用药的真正的思路与方法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8-9-25 0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张曹 于 2018-9-25 09:13 编辑

历时6年,古经方的用药注解终于全部完成了 (胡老〈胡希恕〉的医案解未完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地址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FvL3zYKdAY_YRN_M8ZokIg





上一篇:透过“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管窥张仲景的素质与承袭
下一篇:汗出话石膏

0

主题

2756

积分

27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756
QQ
发表于 2018-9-25 12: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17

积分

570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17
发表于 2018-9-25 12:49:4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了!此种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54

积分

323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54
发表于 2018-9-25 13: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毅力…如此大度…谢谢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发表于 2018-9-25 14:34:1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代圣人,立言临床还需打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701

积分

200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01
发表于 2018-9-25 17: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看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74

积分

35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74
发表于 2018-9-25 2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这浊世中的一位奇人,必成大师!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0

积分

383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00
发表于 2018-9-25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分享,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28

积分

183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28
发表于 2018-9-26 0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积分

216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85
发表于 2018-9-26 0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44

积分

990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644
QQ
发表于 2018-9-26 09: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下不少功夫,6000多页,光码字就很耗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223

积分

698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23
发表于 2018-9-26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6 1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挑战吗?有这个必要?真要有这心思还是把心术放正,剔除谩骂嘲讽这个建议不算过分吧。你真不算个是学者,《伤寒论》注家不下百家,唯你明白?明白好呀,有必要攻他人为混账,鬼话?是不是不骂人不说混帐话就不会作文了?
       随便找出一句自己看看阴暗面。呆板,无知,无聊,愚昧,幼稚,可笑,鬼话,这是学术著述应当出现的词汇?通篇充满攻击性词汇,若以此衬托你的高明远见那真适得其反了。你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即使骂街也不是你的独创。中医有好的一面你是看不到了,见过黄煌先生著述攻击他人吗?好好学学前辈如何做人再来挑战。目前你真欠火候。歇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374

积分

906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74
发表于 2018-9-26 1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
可能的原因:

1.在地址栏中输入了错误的地址。

2.你点击的某个链接已过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6 15: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8-9-26 16:07 编辑

     一个大青龙汤就可知作者读书之程度,真不知道先生咋读的仲景集,我们来看看这位仁兄的见识:“有一些人认为大青龙汤麻黄要是不用到六两那么大的分量的话就不能够算是大青龙汤了”“其实这种观点和认识是极其呆板,无聊,幼稚,可笑,愚昧无知,甚至是愚蠢,白痴的。”
      作者没有给出“一些人”的出处,从字面看六两来自《伤寒论》之大青龙,任何医家用这个量强调这个量有什么不妥吗?这好似一基础之基础的常识,怎么到本书作者口中成了愚蠢白痴?
       究竟谁可得此荣幸,我看非本书作者莫属了,因为先生用了六两来表达了自己见识。你也太着仓促了,假如稍退一步选一个六两折算乘15克的或许有点胜算。而你偏偏找仲景集的不是。知道大青龙汤诸药味之间关系吗,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吗?好了,点到为止,自己去想吧,再给先生从另一角度着眼,医家用一两合两克三克是否量大,是白痴还是愚蠢?       先生对大青龙的见识可以说连边都没摸着,桂枝去芍汤等同桂枝汤?这也搞不清谈何“真正”
       本不打算挑先生不是,个人见解不同,畅所欲言。先生打击面太广,不得不说一二。先生可以继续骂街,也可收敛共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6 16: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文章最忌讳不懂装懂,动不动就开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7 1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忽悠了中医界40年的伪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新西兰注册中医师公会罗鸿声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决》)是一九七三年由河北省威县南镇村赤脚医生张大昌献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一本所谓的“中医古籍”,张大昌自云《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其祖父从敦煌一道士手中购得,为敦煌藏经洞所藏写本,珍藏家中,原卷子于文革中被毁,于是张大昌将他学生的“转抄本”与经他本人回忆所写成的“追忆本”寄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经部分专家鉴定后,1988年由马继兴收载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中公诸于世。《辅行诀》公布后,即引起了中医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行诀》是敦煌遗书,是陶弘景亲撰或为其弟子集陶说而成,张仲景《伤寒论》是依《汤液经法》而成。代表人物有:马继兴、钱超尘、冯世纶、丛春雨、王淑民等。钱超尘在“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一文中更认为:“《辅行诀》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撰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研究《伤寒杂病论》文献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一时间,《辅行诀》成了研究《伤寒论》的热点,各种不同的《辅行诀》版本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张大昌众多弟子处突然冒出,近来钱超尘等从张大昌众多弟子处收集了21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版本汇集成册出版,并将《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的书名改为《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由于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在中医界几成定论,以致许多研究中医史、伤寒论、方剂、陶弘景以及研究敦煌的论文及书籍都将《辅行诀》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加以引用。更有许多人以“研究”《辅行诀》而获取硕、博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公开出版的有关《辅行诀》研究以及将《辅行诀》作为文献引用的书籍和研究论文约有300多部或篇。王雪苔先生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曾说:“《辅行诀》是不是出自敦煌千佛洞石室密藏的古卷子本,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带有很大根本性的问题。如果确实有过古卷子本,那就表明在北宋初期之前已有此书传世,意义不可低估;如果不曾有过古卷子本,那就肯定是近代作伪,毫无价值可言。”遗憾的是,近二十多年来,中医界没有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对《辅行决》的真实性提出过质疑,都盲从于上述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然而《辅行决》真如上述专家所说的“是敦煌遗书,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吗?笔者认真研读《辅行决》的原文以及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和钱超尘的《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等书后,发现《辅行决》有许多可疑之处。①《辅行决》来历荒诞,既无原件,也无任何书籍载录或征引,只有张大昌与他的学生抄写的两本手抄本,而张大昌对《辅行决》的来历及遗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前后矛盾,漏洞百出。②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与史实不符;③书中出现了与陶弘景时代或敦煌藏经洞封闭前(北宋前)不符的语言现象。④书中所涉及的许多中医学理论也晚于陶弘景时代或敦煌藏经洞封闭前的时期。有感于此,笔者收集了大量与《辅行诀》相关的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源流、版本、书名、内容、文字、成书年代及作者等多方面对《辅行诀》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证,以确切的证据证明《辅行决》不是出自敦煌千佛洞石室密藏的古卷子本,而是一本近代伪书,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研究毫无意义。  现根据古籍辨伪原则,将考证要点简述如下:
一、从《辅行诀》的源流上分析:历代典籍(历代史志书目、私家目录、官修书目)均未著录,也未有任何书籍提过。而突然由收藏者张大昌献出,说出自敦煌,既无原卷,所存两种抄件内容亦互有出入,而且对于《辅行诀》的来历及损毁情况,张大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内容荒诞离奇,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又拿不出任何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辅行诀》是敦煌卷子。
关于《辅行诀》的版本,最初只有张大昌的学生的“转抄本”与张大昌本人的“追记本”,张大昌于1975年献出后,王雪苔先生将两个传本互勘编成“中研本”,自1975年“中研本”问世后,马继兴先生在1988年出版《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时,将“中研本”收入其中,并加以考释,称“考释本”,其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版本,如丛春雨的“全书本”、马继兴的“辑校本”、王淑民的“医方本”等。近来钱超尘先生等从张大昌众多弟子处收集了21种《辅行诀》版本汇集成册出版,并将《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的书名改为《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笔者对众多的《辅行诀》版本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传本都是以“转抄本”、“追记本”或“中研本”这三个本子为底本拼凑出来的,判别《辅行诀》版本的前后时间,最明显的标志是“点眼以通肝气”的条文,张海洲“转抄本”写为:“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腰,气滞作痛,不可呻欠方。”;张大昌“追记本”为:“点眼以通肝气治跌仆闪挫,气血着滞不行,作痛一处,不可欠呻动转方。”;“考释本”为:“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䐴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 从这一条来看,“转抄本”作“ 腰”,“追记本”无此术语,而《考释》则写为“䐴腰”,并加以注释。故“ 腰”是1988年以前《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中的术语,“䐴腰”是1988年以后的术语,可以说凡是有“ 腰”一词的本子,则应是1988年以前的抄本,凡是写为“䐴腰”者,均为1988年以后的本子。在《辅行诀》的众多版本中,只有张海洲转抄本写着“ 腰”,张大昌追记本没有该名词,而其余抄本均写成“䐴腰”,都是1988以后从“考释本”拼凑而成的。

二、从被依托者陶弘景的著作与《辅行诀》比较的异同去分析:《辅行诀》云:“陶云:诸劳损病方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 又说 “隐居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辅行诀》说:“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 □”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上》则说 “春秋以前及和、缓之书蔑闻,道经略载扁鹊数法,其用药犹是本草家意。至汉淳于意及华佗等方,今之所存者,亦皆修药性。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自晋世以来,有张苗、宫泰、刘德、史脱、靳邵、赵泉、李子豫等,一代良医。其贵胜阮德如、张茂先、裴逸民、皇甫士安,及江左葛稚川、蔡谟、殷渊源诸名人等,并亦研精药术。” “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
两相比较,两者的说法有很大的差别,例如:①《辅行诀》称张仲景为张机(玑),而陶弘景称张仲景。《辅行诀》露出了作伪痕迹,因为“张机”的称谓晚于陶弘景时代。张仲景之名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皇甫谧的《释劝论》《论寒食散方》两篇文章中,其后直至中唐,凡涉及仲景事者,医家和史家均称仲景或张仲景。即陶弘景本人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上)》亦多次提到仲景,并未说张机,而张机之称始见于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伤寒论序》中引唐•甘伯宗《名医录》之文。甘伯宗史书无传,《名医录》于宋臣校书后亡佚,所言仲景事,魏晋六朝乃至唐代医家均未提及,纯属孤证。②《辅行诀》称张仲景的著作为《伤寒论》,陶弘景则称张仲景一部,没有说书名,说明陶弘景时代张仲景的著作不叫《伤寒论》,《伤寒论》书名的出现亦晚于陶弘景时代。据宋•李昉《太平御览》载:“高湛《养论生》曰: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彩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那么,王叔和所编次的是《张仲景方论》,书名不是《伤寒论》。陈延之《小品方》序云:“《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张仲景杂方》有八卷。”《隋书•经籍志》载: “《张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后汉人。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亡。《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旧唐书•经籍志》载:“《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新唐书•艺文志》载:“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直到宋初,典籍所载,均无《伤寒论》书名,而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书后,才有《伤寒论》之名。③《辅行诀》称张机、华元化、皇甫玄晏、葛稚川、范汪咸师式《汤液经法》,而陶弘景则说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悉,又依本草;华佗之方,皆修药性;皇甫士安及葛稚川亦只研精药术;并未说他们师式《汤液经法》。④《辅行诀》称皇甫玄晏和葛稚川为名医,而陶弘景则称皇甫士安为贵胜,称葛稚川为名人,并未称他们为良医。⑤《辅行诀》伊尹撰《汤液经法》陶弘景则说:“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并未说伊尹撰《汤液经法》。此外,《辅行诀》有“六极”病名中的五极,也与陶弘景之说不同,如《辅行诀》曰:“筋极、脉极、肉极、气极、精极”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明医论》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则生六极: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精极,六曰髓极。”无肉极、无脉极。与《辅行诀》说法不同。
三、从《辅行诀》所涉及的史事去分析:《辅行诀》下面所说的内容与史实不符, 这也是不能用后人改动来辨解释的。例如1、《辅行诀》说:“陶云:诸劳损病方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这段文字既与陶弘景的说法不同,也与史实不符。(参看本书第九章)2、《辅行诀》说:“隐居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又说:“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在这两段里,《辅行诀》所说的“张机”和《伤寒论》均非陶弘景时代的称谓,故与史实不符。《辅行诀》还说张仲景依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撰为《伤寒论》,但又避道家之称,以药名名方,这也与史实不符。《辅行诀》所说的的“道家”,其实是指“道教”,因为“道家”是春秋战国时代以老庄思想为主的哲学流派,没有任何医学专著,更不可能有经方本草,可以说与医是毫无关系的,其著作中也未提过“六神”之名。道教则是东汉中后期由张道陵创立的宗教,道教创立之后,也开始了“援医入道”的活动,医与道即发生了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代表人物是葛洪与陶弘景。所谓六神,就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腾蛇,其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并非道教专有,道教将其列为四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在张仲景《伤寒论》方剂中四神已居其三,即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和玄武汤(真武汤),若仲景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为何此三者不避,而避朱雀呢?而且,《伤寒论》中一百多个药方并非都是依据二旦、六神大小等汤。而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汤液经法》更不可能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四方护卫神来命名方剂。显然,《辅行诀》之说也是与史实不符的。3、《辅行诀》说:“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在《辅行诀》这段话中也是与史实不符的。①《神农本草经》一书,《汉书•艺文志》未载,这一书名最早见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序录(上)》,据陶弘景所说,他当时所见到的《神农本草经》已有多种不同的传本,而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是以一种四卷本为底本,并从各种载药数量不等的《神农本草经》中选取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归纳整理而成的,也就是说《神农本草经》的三百六十五味药是由陶弘景所审定的。陶弘景是不可能说伊尹依陶弘景审定的《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味来撰写《汤液经法》的。 ②关于《桐君采药录》,根据今存文献考查,《汉书艺文志》不载,最早提及本书的也是陶弘景,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上)》中说:“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华叶形色”,在李昉《太平御览》中也有记载。从《本草经集注》和李昉《太平御览》中多处引用的《桐君采药录》条文看,此书应是一部药物形态学专著,并无上、中、下三品之分。③关于《汤液经法》,《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的记载,其实,在西汉时期的“汤液”并非中药汤剂,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在《素问•汤液醴酒论》和《素问•示从容论》也有“汤液醪醴”的论述,但从《素问•示从容论》的“毒药、刺灸、砭石、汤液”并列对举可知,当时的“汤液”并不是后世的中药“汤剂”。 “汤液”是指用稻米煮成的比较浓稠的汁液,醪醴则是以“汤液”与稻米发酵酿制而成的甜酒。由于汤液、醪醴与毒药(药物)都可用于治病,所以《汉书•艺文志》将《汤液经法》列为“经方类”书籍,与《神农黄帝食禁》列在最后,这表明《汤液经法》不是中医方剂专书,而是一部研究制作“汤液”和“汤液”治疗疾病的著作。考查古文献均无伊尹撰《汤液经法》之说,陶弘景也未说过伊尹撰《汤液经法》,只说:“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伊尹撰汤液之说最早出自《针灸甲乙经》的所谓“皇甫谧自序”,但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也未说伊尹撰汤液,而是说:“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毫,乃负鼎抱俎见汤也。伊挚丰下锐上,色黑而短,偻身而下声,年七十而不遇。汤闻其贤,设朝礼而见之。挚乃说汤,致于王道”《针灸甲乙经》的所谓“皇甫谧自序”实乃唐人伪作,不足为信,而《辅行诀》依此为据说伊尹撰《汤液经法》也就与史实不符了。
四、从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先后去分析:在《辅行诀》中明确指出“五行互含”理论、“六极”理论与“外感天行”理论出自《汤液经法》,这是明显的错误。首先,《汉书•艺文志》所载《汤液经法》并非中医汤方;其次,《汉书艺文志》所载《汤液经法》成书于西汉,而“外感天行”理论出自东晋;“六极”理论出自南北朝;“五行互含”理论则源于明朝张景岳的“五行互藏”理论,时间均晚于《汤液经法》成书的年代。此外,在陶弘景时代是不可能具备如《辅行诀》中的五脏虚实证候及其苦欲补泻方剂的,更遑论成书于西汉时的《汤液经法》。因而,可以肯定《辅行诀》中的五脏虚实证候及其苦欲补泻方剂既不是《汤液经法》的内容,也不是陶弘景所为,而是《辅行诀》作伪者以《备急千金要方》为蓝本,再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金元以后的医籍中抽取某些内容拼凑而成的。
五、从《辅行诀》的内容去分析
《辅行诀》的小白虎汤与《伤寒论》的白虎汤相似。《伤寒论》有关白虎汤的条文有三:①《伤寒论卷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②《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发汗则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③《伤寒论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辅行诀》小白虎汤文:“ 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右四味,先以水一斗,熬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两方比较,《辅行诀》在方证论述中有“热、汗、渴、洪”四大症。而《伤寒论》在论白虎汤证的三条中,第①条的“里有寒”应是抄写之误,从第③条来看当为 “里有热”。第②条虽未言“热”,但三阳合病有讝语者,乃热甚所致,故三条均有热。关于“汗”,只有②条有“自汗出”之语,但不是大汗。脉象方面,第①条为“脉浮滑”,第③条为“脉滑”,都不是脉洪大。《伤寒论》三条白虎汤证均无“渴”的描述。故《伤寒论》白虎汤证不具备“热、汗、渴、洪”四大症,只有 “热”而无“汗、渴、洪”。两书对白虎汤证论述的差异,暴露了《辅行诀》的作伪痕迹,因为从上述分析可知《伤寒论》的白虎汤证不具备“热、汗、渴、洪”四大症。到了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才将白虎汤证的主症归纳为“四大症”,即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并提出了白虎汤的禁忌证。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七条云:“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自此以后,注《伤寒论》者,多袭《温病条辨》之说。若《辅行诀》的小白虎汤是《汤液经法》之方,仲景《伤寒论》又是抄录《汤液经法》,为何两者对证型的描述不同?而且《辅行诀》的描述乃袭用清代温病学的观点,显然作伪者是受温病学观点的影响而将《伤寒论》的白虎汤改为小白虎汤。


六、从《辅行诀》的语言称谓上去分析:
1、《辅行诀》托名于陶弘景,我们考尽魏晋南北朝医籍,如《脉经》、《甲乙经》、《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刘涓子鬼遗方》、《小品方》、《诸病源候论》以及敦煌医学文献等亦无下列医学用语:大便秘塞、大便閟塞、痰涎、小便閟塞、大小便閟、肾气不足、痰澼、气息惙惙、气惙力弱、眩运、修真、出人意表、呷嗽、小便赤少。《辅行诀》出现这些术语,基本上可排除陶弘景亲撰的可能。
2、张大昌说《辅行诀》是敦煌藏经洞的卷子,而敦煌遗书写本题款年代最晚者为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的《敦煌王曹宗寿编造帙子入报恩寺记》,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在归义军曹宗寿统治时期(公元1002年 -公元1014年),故《辅行诀》中不应该出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以后的用语,但在《辅行诀》中出现了许多北宋以后的医学术语。例如:张机、张玑、升阳、扶阴、清滋、温渗、熟地黄、黄芪、牡丹皮、柴胡、杏仁、龙胆草、呃声不止、遗精、咯血、梦魇、怔忡、怔惊、面赤如新妆、川军、默契、宿积不消、心中跳动不安、锭(计量单位)、心痛如刀搅、恐惧不安、坐卧不安、枯瘦如柴、羸瘦如柴。这些术语的出现,可以断定《辅行诀》不是敦煌卷子,进而也就明确《辅行诀》不是陶弘景弟子辑录陶氏之说。既然《辅行诀》既不是陶弘景的著作,也不是陶弘景弟子集师之作,那肯定是托名于陶弘景的伪书。
例如《辅行诀》对“二旦六神汤”的解释:“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
在这段文字中,“扶阴”作为医学术语,宋以前医籍未见,医籍中首见于《注解伤寒论》,如《注解伤寒论•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大柴胡汤”注: “枳实、芍药之酸苦,涌泄而扶阴”《注解伤寒论•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附子汤”注:“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 “清滋”用作医学术语则出自明清以后医书,如《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遗症疗法(添加)》云:“虚烦不寐者,余火扰动也,黄连阿胶汤清滋之。”《辅行诀》的小朱鸟汤正是“黄连阿胶汤”,故《辅行诀》的“朱鸟者,清滋之方”应是源于《重订广温热论》。“温渗”一词最早见于冯兆张的《冯氏锦囊秘录》,如《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一 化源论》云:“寒独寒,当从温补,兼湿当从温渗。”

七、从外证进行分析:《辅行诀》中的内容没有任何文献引,反而《辅行诀》大量引用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的内容。下面摘取1处《辅行诀》方证中引用的《素问》《灵枢》条文与《素问》、《灵枢》、宋臣校注后的《备急千金要方》及未经宋臣校注后的《新雕孙真人千金要方》中的相关条文进行对比分析即可明了《辅行诀》方证中引用的《素问》《灵枢》条文来源于宋臣校注后的《备急千金要方》。如《辅行诀》:“[又]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则云:“是动则病手热,肘挛、腋肿,甚则胸中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是主脉所生病者”在“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之后无“善笑不休”之语。
四条对比,《灵枢》为“喜笑不休”,《辅行诀》与宋臣所校《千金要方》则为“善笑不休”《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则无“善笑不休”。以此可知,乃《辅行诀》取宋臣所校《千金要方》之文并将条文改动了几个字。
八、《辅行诀》的著作体例与陶弘景的著述不符:《辅行诀》的卷首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而在其文中又有“隐居曰”、“陶曰”“陶云”等语,书的题款与书中内容是矛盾的,这与古人著书的体例不符,即便是陶弘景亲撰或是后人辑录陶氏之说而成,都不可能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如果为陶弘景亲撰,书中不可能用 “陶曰”“陶云”。如果是后人辑录陶氏之说,则题款绝不会用“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之语,而应是“梁华阳隐居陶弘景述,某某辑或撰次”。从《辅行诀》的题款与内容的矛盾也反映出《辅行诀》既不是陶弘景亲撰或是后人辑录陶氏之说而成。
从以上八个方面看,《辅行诀》在源流、版本、内容及著作体例等方面都露出了许多作伪的痕迹,基本可以断定《辅行诀》不是出自敦煌藏经洞的“敦煌写卷”,而是一本成书于近代的伪书, 对中医史及伤寒论的研究毫无价值可言。


笔者有感于《辅行诀》严重的扰乱了中医的学术研究,为正本清源,还中医历史的本来面目。收集了大量与《辅行诀》相关的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编著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真伪考》一书,从源流、版本、书名、内容、文字、成书年代及作者等多方面对《辅行诀》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证,以确切的证据证明《辅行决》不是出自敦煌千佛洞石室密藏的古卷子本,而是一本近代伪书。

目录
引言
第1章 敦煌史略
第2章 陶弘景简介
第3章 中国古代的伪书与辨伪
第4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研究概况
第5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源流考证
第6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版本考证
第7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名考证
第8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医籍考证
第9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医家考证
第10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内容考证
第11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字、通假字、冷僻字”考证
第12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
结语
附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下面摘录一小段: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自出张大昌献书之后,中医界的所谓专家学者们就对其进行“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中医界的所谓专家学者们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即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张大昌祖父张偓南从敦煌道士王圆箓手中购得,后在文革中被毁,现存者为张大昌弟子转抄本与张大昌追记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敦煌遗书,为陶弘景亲撰或其弟子集陶说而成,张仲景《伤寒论》是依《汤液经法》而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研究《伤寒杂病论》文献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近三十年来,对专家学者们的共识没有任何人在学术上提出质疑,因而,许多研究中医史、伤寒论、方剂、陶弘景以及研究敦煌的论文及书籍都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来引用,更有许多人以“研究”《辅行诀》而获取硕、博士学位。这严重的扰乱了中医的学术研究。现将三十多年来,公开出版的有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以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作为文献引用的书籍和研究论文(不完全统计)开列如下:
一、书籍
1981年-1990年
名医治学录  曾时新,叶岗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81(第44页)
中医治则研究(2版)  姜春华,沈自尹编著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3
壶天散墨  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178)
中医硕士研究生论文集  第1辑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育处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86(79)
姜春华论医集 姜春华著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338)
中国药学史纲 余慎初著 昆明市: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7.
敦煌古医籍考释 马继兴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8
敦煌医粹-敦煌遗书医药文选校释 赵健雄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中医人物词典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编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
壶天散墨  裘沛然医论集  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06(216页)
1991年-2000年
中药分类学 万德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22页)
中国医学史略 贾得道著 太原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04(104,136)
常用中药词语词典 于维萍,李守俊主编  济南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551)
杏林成蹊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生教育成果巡礼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所编 1995(14)
中医大辞典  李经纬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5(1370)
仲景方药现代研究  叶森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7)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  江幼李著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213)
敦煌失宝记  陈作义编著  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98
古今录验方(唐)甄权撰;谢盘根辑校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中医经典著作思路与方法研究 邱德文主编 贵阳市:贵州科技出版社 , 1992.
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 李茂如等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中医古籍文献学 张灿玾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
汤方辨证及临床  畅达等编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9
中国古代科学史纲卢嘉锡,路甬祥主编  石家庄市: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敦煌学文库)张侬著  兰州市:甘肃文化出版社 , 1995
中医文献学概论 徐国仟主编;史兰华,王振国编写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4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胡希恕 胡希恕著述;张文康主编;冯世纶册主编
伤寒论选读 柯雪帆主编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
中国科学技术史  人物卷 卢嘉锡总主编;金秋鹏主编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1998
99仲景学术论坛 刘渡洲,聂惠民主编 富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1999.
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 张俊庭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96
中国医学文化史 马伯英著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4
伤寒学术史  叶发正著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5
威县志 张桂菊主编;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 1998.
中医文献辞典 余瀛鳌,李经纬主编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第115页)
温病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彭胜权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外台秘要方[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1993.(225页校注⑦)
《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论文选编》作者:中国中医研究院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敦煌大辞典 季羡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推演伤寒论附:陶弘景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 魏甫贤 吴秀娥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敦煌中医药全书 丛春雨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4
医宗真髓-敦煌医方选粹 王道坤 尹婉如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5
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  张侬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
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 丛春雨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敦煌医药文献辑校 马继兴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敦煌石窟秘藏医方 王淑民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
中国中医药年鉴  1999施杞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国学研究  第7卷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
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陈纪藩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李经纬,林昭庚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2001年-2010年
中国中医药年鉴  2000 施杞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
古代生物与医学 李慕南主编 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中医临床基础学 熊曼琪著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国学通论 曹胜高著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
经方100首 黄煌主编 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子琳赵尚华,张俊卿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中医基本功手册 《中医基本功手册》编委会编着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第154页)
中国历代名医名术 刘祖贻,孙光荣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2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6卷 2002季羡林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春华秋实 继往开来-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彭春龙等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
碥石集 第3辑 十七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畲靖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2
陶弘景丛考 王家葵 齐鲁书社 2003
中医学术发展史  严世芸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4.08(第103页)
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  2004 严世芸主编;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4.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曹东义著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4
中国医药文化遗产考论  郑蓉等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5
中国汤液经方-伤寒杂病论传真 冯世纶 张长恩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中国汤液方证-仲景方证学  张长恩 冯世纶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赵健雄医学文粹-敦煌医学研究  赵健雄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伤寒方证便览   柳少逸编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解读张仲景医学 冯世纶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知中医  行中医  曾晓虎编著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6.
敦煌学研究文库 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 李应存、史正刚 民族出版社 2006
敦煌古医方研究 刘喜平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解读张仲景医学 冯世纶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实用敦煌医学 李应存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医苑英华  王晞星,李源增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敦煌古医籍校证 陈增岳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
百味中药应用发微  陶御风主编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姜生,汤伟侠主编.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2010(501)
中国药学年鉴 2009 彭司勋主编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8.
读解《伤寒》张再良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医易通论(周易与中医智慧丛书)  赵尚华主编  太原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  张志远编著
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伤寒论坛丛书) 第1辑 陶有强,石应轩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9.
中医哲学史 第1卷 先秦两汉时期 程雅君著 成都市:巴蜀书社 , 2009.
十一师秘要 赵俊欣 学苑出版社 2008
曰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  何华珍著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4.
现代中医名家医论医话选 经典卷 张煜,王国辰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6卷  2002 季羡林等主编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仲景学术探赜  李敬孝,姜德友,李宇航主编哈尔滨市: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张仲景医学源流  陈明,傅长龄主编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春华秋实  继往开来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彭春龙等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
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张大昌 学苑出版社 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王雪苔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伤寒论阴阳图说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08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 张大昌 钱超尘 学苑出版社 2008
经方研究与临床发微  李赛美  朱章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中医古籍阅读学 王育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张横柳,吴政栓,许国敏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6
中药资源学 方成武,王文全主编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2005
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 下 张弓主编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
伤寒论学用指要 翟慕东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6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医药卷 陆秀兰主编 沈阳市:辽海出版社 , 2001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高文柱,沈澍农校注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2008.
敦煌史话 姜德治著 兰州市:甘肃文化出版社 , 2009  
中华医药文明史集论 梁峻等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3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姜春华(姜春华著;张文康(总)主编;张云鹏主编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2(236页)
中医大辞典(2版) 李经纬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
姜春华论临证(近代名老中医经验) 朱世增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9.(200,276)
名医评析单穴治病大全  解秸萍主编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中国医药 救死扶伤 感受生命 王志艳主编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
矿物药  张保国著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5.
宗教与中医学发微  赵文著 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8
肾虚与科学沈自尹院士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心路历程  董竞成,蔡定芳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206,472)
中国医道  王凤兰主编  苏州市:古吴轩出版社 , 2009.
解读张仲景  庞景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0.
名方名医实践录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著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0.
带您走进《金匮要略》梁永宣,甄雪燕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8.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冯世纶,张长恩主编;闫志安等编著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5.01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张子琳张子琳著述;张文康(总)主编;赵尚华,张俊卿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
张仲景方方族 郑全雄,丁晓刚,贺红莉主编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4
药王千金方(185) (唐)孙思邈原著;高文柱主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2004

医籍叙录集 李茂如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中医是本故事书常宇,李蔓荻编著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9.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郝万山李赛美著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中医各家学说专论鲁兆麟主编;秦玉龙等副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人类的敦煌冯骥才著兰州市:敦煌文艺出版社 , 2004.
中医方剂学发展史 朱建平 学苑出版社 2009
《解读<伊尹汤液经>》冯世纶 学苑出版社2009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09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 李其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研究》 衣之镖 衣玉品 赵怀舟 学苑出版社2009
《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  刘志杰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敦煌学简明教程  褚良才编著 北京市:中华书局 , 2001
碥石集 第3辑 十七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 佘靖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2
黄煌经方沙龙  第1期  黄煌主编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丝路华夏医学辨析 孟昭勋,康兴军主编;于仪农等编撰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 , 2004
生命的圣火  宗教与医学纵横谭郑怀林,甘利仁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8
敦煌追问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05.
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与实践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张伯礼,王永炎主编 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裘沛然选集  上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04.
医苑英华  上王晞星,李源增主编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衣之镖等编著. 张大昌先生弟子个人专辑: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北京市:学苑出版社, 2009.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 邓铁涛,郑洪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重剂起沉疴 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仝小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修续四库全书伤寒类医着集成 第5册》 虞舜 王旭光 张玉才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席泽宗姜生 汤伟侠 科学出版社 2010
中国医学文化史 (上) 马伯英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甘肃古代医  学鄢卫东李顺保  学苑出版社2010
茅山宗师陶弘景的道与术  刘永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肘后救卒方》新解  刘绪银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陶弘景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钟国发著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明于阴阳  中医的概念与逻辑刘宝义著,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 2007.
张仲景研究集成  上、下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4.
历代中医学家评析 姜春华,姜光华编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  范家伟著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0.
伤寒论选读学习指导  柯雪帆主编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李时珍研究集成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3
张仲景用方解析 冯世纶,张长恩主编;闫志安等编着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4
东方名珠古中医 王召德编著 北京市: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5.
黄帝内经:面部诊治术解密  张作记著 北京市:中国盲文出版社 , 2009
偏方验方妙方经方家用全书  超值典藏版百姓生活文库编委会编著北京市: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10.

2011年-2013年
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 吕志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11
《左手易经,右手内经》 程献忠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张子琳老中医60年临床经验精华  赵尚华等整理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1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伤寒论(第2版)熊曼琪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 冯世纶 张长恩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经方世界 张再良 学苑出版社2011
衣之镖编著.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北京市:学苑出版社, 2011.
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2版)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1.
发现中药  对本草药性的深度解读 第2辑 钟知霖编著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医林掌故  许敬生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发现中药  对本草药性的深度解读  第1辑钟知霖编着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1.
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 吕志杰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下 李飞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董氏针灸注疏  刘毅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1.
经方论治心脑血管疾病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著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1.
中近古医药文献训诂研究 陈增岳著 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11.
道医陶弘景研究. 刘永霞著. 成都市:巴蜀书社, 2011.
古今录验方. [唐] 甄权撰;谢盘根辑校.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伤寒论》方的文献研究刘耀山东中医药大学1998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刘劲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
从《辅行诀》的研究探索经方组方法则和配伍规律 徐浩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从经方配伍看《伤寒杂病论》对前人组方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高元宏,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晋唐时期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  吴潇湘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伤寒杂病论》用药四性规律研究   张引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朱寒阳  湖北中医学院2007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  石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文献研究 张濒月 陕西中医学院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规律之探究 陈洋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1
敦煌医籍医学用语研究  乔鑫  西南大学  201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及组方原则李汪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
陶弘景藏象理论研究  陈婉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

基于《伤寒论》的小阴旦汤探讨  张晶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

[博士学位论文]
《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 窦迎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张仲景医方的文献研究  米鹂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  
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伤寒论》文献演变简史 王立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经方之传承脉络:仲景方探源 阿尔诺德·福尔斯莱斯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敦煌写本医方研究 李应存 兰州大学 2006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黄英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文献研究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从方剂组方的三种模式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方剂特点  李崇超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张仲景方证论治体系研究及其方证数据库 刘立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金匮要略》补法探微 杨建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 袁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  许霞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基于汤液经法图“五味十法”的《伤寒论》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高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博士后学位论文]
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于能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三、期刊、杂志论文
论文名、作者、期刊、时间
1981年-1990年
《伤寒论》与《汤液经》姜春华 中医杂志 1985第10期
试析《伤寒论·序》及正文中的真伪问题 洪贯之 中医药研究 1987年第2期
敦煌卷子《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考 王淑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第4期
1991年-2000年
《伤寒论》版本系统 张书芬 李宝昆中医药学报1991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急救医学 陈湘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第1期
阳旦汤方证考略魏雪舫;陈忠琳  河南中医杂志1991 第6期 4-7
《伤寒杂病论》溯源 冯世纶 国医论坛 1992第4期
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 丛春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第12期
敦煌文物古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 1992
敦煌医学残卷“开九窍疗法”初探 孟陆亮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 第1期
古佚经方“阴旦汤、阳旦汤”考释  谢盘根  河南中医1995第2期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 谢盘根 河南中医 1996年 第3期
《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探析 刘耀 马开灵 史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第6期
敦煌“大阳旦汤”与《金匮》阳旦汤关系考 牟慧琴 甘肃中医 1997 第3期
敦煌古医籍中的脏腑辨证  陆亦朗中医文献杂志  1997第4期
《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探析 刘耀 马开灵 史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第6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 李应东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8 第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 王淑民 中医杂志 1998第11期
“经方”溯源  刘渡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第1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内经》条文 张永文 沈思钰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心病症治探秘 丛春雨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第2期
敦煌医学中古医方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李应存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第3期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曹东义 王文智 贾春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0第4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 丛春雨 中医文献杂志2000
第4期
2001年-2010年
通关散方源考  朱建平中国医药学报 2002第2期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张永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第3期
《伤寒杂病论》古今谈(电视片解说词) 郭君双,田思胜,杨金萍中医文献杂志2002年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丛春雨 敦煌研究 2002第3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梁永林 李生财 贾育新 中医药学刊 2002第4期
敦煌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古医方的源流  张侬 刘强 敦煌研究 2002第6期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 吴红彦 刘喜平 李沛清 中成药2002第7期
张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考 张灿岬 张增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第7期
经方探究 冯世纶中国医药学报  2002第7期
敦煌医学资料研究概况 王凤兰 中医文献杂志 2003第1期
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 吴红彦 刘喜平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2期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钱超尘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2期
《伤寒论》第359条疑义解析 关新军国医论坛  2003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 张永文 郭郡浩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3期
浅议“五行互藏”理论 陈刚 王平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第3期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 丛春雨 中医文献杂志 2003 第4期
敦煌古医方的研究概况 刘喜平 中成药 2004第1期
张仲景的食疗观 范春国医论坛  2004第1期
敦煌遗书中的中医方剂学成就 刘喜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第3期
古代中医是否有农尹与岐黄派之分?-探伤寒论之源陈方佩 中华针灸医学会杂志2004 第7期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 王春艳 张如青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第3期
敦煌文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创制经方12首丛春雨 敦煌研究 2004 第2期
从六朝医学文献看《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渊源 王立子 中国医药学报2004第7期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5第1-4期
医药学术对道教的意义关于陶弘景医药活动的个案考查 王家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第1期
《辅行诀·汤液经图》诠释:徐浩 张卫华 杨殿兴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第3期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现徐浩,张卫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第4期
经方君臣佐使初探 张建敏 黄克希 福建中医药 2006第3期
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 许国敏,张横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第4期
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 邱仕君 陈坚雄 程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 第1期
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 陈坚雄 邱仕君 肖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第2

敦煌医学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概况与医方释要 李应存 史正刚 中医药通报 2007第3期
谈谈对《金匮要略》泻心汤出处、方名的理解 张薛光 中医文献杂志2007第3期
《伤寒论》方证治法的源流及发展 辛智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第3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述评 宋春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第4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李具双 中医药文化 2007第5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症治疗方剂浅析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2007第5期
五脏互藏五味理论应深入研究 梁永林 中国中医药报 2007第12期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钱超尘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第12期
认识经方《伤寒论》的渊源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 冯世纶 北京扶阳论坛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现存版本对比研究 石琳 王庆国 中医文献杂志2008第2期
“五行互藏”的理论探讨袁文君 甘肃科技纵横 2008 第2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二旦、六神汤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8第4期
天行时气五经钩玄-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启玄胡冬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第4期
再探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煎药及服药规律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第4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二旦、六神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第5期
《汤液经法》《伤寒论》《辅行诀》古今谈 钱超尘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第6-8期
《辅行诀》抄本寻踪《中医药文化》2008年 第6期
大小勾陈大小螣蛇出处考 石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第7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撷英 刘志刚 柴程芝 中医研究 2008 第11期
王圆箓监守自盗《辅行诀》简考 钱超尘 中医药文化,2009第1期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决》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刘永明 中国道教 2009第2期
试析敦煌写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性质:王使臻;苗钟立 中医文献杂志 2009 第5期
泻心汤证组方原理探源 蒋楠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6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已佚古书《汤液经法》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河北中医 2009第6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 侯中伟河南中医  2009第1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二旦四神汤组方原理探析韩鑫冰;颜新辽宁中医杂志2010第1期
汤方辨证依据阴阳病势而无关五行学说 陈淼和 郑文伟 中医药研究论丛2010第1期
浅谈《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辨证论治 何云义 张勤 张玉英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第2期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考论 刘永明 敦煌研究 2010第3期
略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学术价值 高振华 中医文献杂志2010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陶弘景关系考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河北中医2010第3期
试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制方用药特色 高振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10 5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五味子之药证与应用配伍 高宗成 明通医药2010
千年传奇《辅行诀》-《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读后曹东义 山西中医2010年第10期
医圣张仲景生平事迹及《伤寒杂病论》方源考张永文;沈思钰;蔡辉河北中医2010第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初探 许继宗 乔宪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第12期
2011年-2013年
《内经》“神客在门”新解及其中医治疗方法学探讨许继宗,石玉君,乔宪春吉林中医药2011第8期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药物剂量溯源考 姬航宇,仝小林,赵林华,宋军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辅行诀》组方思想对五输穴配穴的启示:六腑五输穴配伍法则新发现 刘稼 梁永林 李金田李应存中医药通报2011第3期
《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汤液经》《内经》关系探究 任灵贤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汤液经图》看五行传变规律许继宗 乔宪春石玉君吉林中医药2011第5期
理中丸君药考辨 袁冰石东平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第1期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药物剂量溯源考 姬航宇仝小林  赵林华  宋军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第3期
经方的来历 罗大中中华养生保健  2011第8期
复原《黄帝内经》五音疗病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许继宗;乔宪春;石玉君;李月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第5期
《辅行诀》和《伤寒杂病论》“方同名异”及其原因解玄 代民涛 柴可夫 李秀中医学报2011 第3期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救探析  许建阳 夏红杰郝晋东 刘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第8期
敦煌莫高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救诸劳损病方》急救探析 王晖 刘静 郝石磊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第11期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来源及医学价值 王非 李汪洋 闫秀君 中医药学报2011第1期
经方起源考  任灵贤;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心病诊疗特色探析 余锋 罗小星 湖北中医杂志 2011 年第2期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 吴新明 刘洋 李菲 彭鑫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7期
《辅行诀》体、用、化味理论研究 吴新明 刘洋 李菲 彭鑫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4期
思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读《解读伊尹汤液经》有感张再良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梁永林 刘稼 时珍国医国药 2011第2期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述义梁永林 刘稼 李应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4期
敦煌遗书中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刘稼 梁永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6期
经方渊源考马凤丽;秦竹;熊红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第8期
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讨经方组方规律在针灸学中的应用许继宗 石玉君 乔宪春 李月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第11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大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梁永林 李金田 刘稼 李应存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第2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杂病证治思想浅析张永文 鞠娟 李芳中医药学报2012第1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外感天行与张仲景伤寒探讨张永文 鞠娟 李芳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第5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互藏五味梁永林 刘稼 李金田 李应存时珍国医国药2012第2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调中补心汤探讨心系疾病治疗方法车伯琛 郭伟星环球中医药2012第7期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组方思想对五输穴配穴的启示:五脏五输穴配伍法则新思路梁永林 刘稼 李金田李应存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第3期
《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 钱超尘西部中医药 2012第1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药征初探程保智 四川中医2012第10期
从《汤液经法》初探《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构架粱铨中医文献杂志2012第1期
《汤液经法》药性组方法则浅析王烨燃 李冀中医药学报2012第5期  
中医时空统一观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徐宗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第2期
五行针法联合敦煌大补肺汤治疗面肌痉挛192例临床研究 段慧 左小红 陆萍光明中医2012第9期
藏象学说思想对陶弘景养生观的影响  陈婉;胡冬裴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第9期
经方象数规律刍议 王位庆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第1期  
以味成方原理与五行制方思想探讨吴茂林 中医杂志2012第22期
阴旦汤考证  张晶星何赛萍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第2期
伤寒论评话 第14章 张仲景并非“群方之祖”,桂枝汤即是“小阳旦汤”:气津两虚证的误治与救治梁华龙 中医学报 2013第2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虚实对本脏升降的影响初探光明中医 2013年5期王占磊李应存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及五味补泻图构思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7期张大魁


四、会议论文
陶弘景五脏虚实辨证方论钩沉 胡冬裴 张挺 朱凌凌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007
王圆箓手里为何有《辅行诀》敦煌原卷 钱超尘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丛春雨国际传统医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五味对五脏效应不同论——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一)
五小补汤的组方思路探讨——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二)
从陶氏的兼味学说看中医的生化理论——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三) 张志远赵宏杰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论文集2012


从以上所列书籍或论文及其作者来看,读者可知,其中不乏中医的“泰斗”或“大师”级人物,《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危害已涉及中医学术的各个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关于《辅行诀》的真伪问题,由于到了现代才出现、被发现,又因为被发现的过程也太过离奇了,而且,还没有原本而只有一些背诵默写本和传抄本,并且,在这些版本之间,还有不少内容、用药的出入、不同,于是也就有不少的人认为它是一本后人杜撰的伪书来的了,并长篇累牍地去引经据典地来从文字、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某一个词语的说法之类来考证出这本书是“一本忽悠了中医界40年的伪书”来的。不过,从《辅行诀》里头的方药及其相应的述证的对应的情况来看,除了极其个别的地方的极其个别的药物是用得并不那么的“合适、对证”的之外,其实绝大部分的地方的用药与条文的述证都是对应得丝丝入扣、若合符节的,而且还简文极少,基本上有什么述证就会有对证的药物,毫无疑义,解释起来,甚至比到处都是简文的仲景书还要通顺、顺畅、清楚、明白、清晰、明确,而这些用药和用药的方法却又是与陶弘景所增插进去的五行脏腑的理论、用药方法完全对不上号的,明显就是一种说是一套但用起来却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的情况、状态来的,是完全符合用那种传统的中医理论的五行脏腑的理论、用药方法是解释不通《汤液经法》(现存的资料则主要是《辅行诀》和仲景书)这本据证用药、因药成方的实践的经验之谈的记录、总结的方书的尴尬的,而且,在仲景书以后至今,中医界都已经被五行术数、脏腑经络这些传统的中医理论一统天下了,仲景书里头那种据证用药、因药成方的用药、组方的思路、方法都已经失传了,都已经全部用五行术数、脏腑经络这些传统的中医理论来把仲景书解得一塌糊涂了,又有谁有这种本事伪造出一本如此完美的据证用药、因药成方的《辅行诀》来呢?而且,它的所谓的伪造者的发现者张大昌也是用五行术数、脏腑经络这些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并不是据证用药、因药成方的用药、组方的思路、方法来解释他所“伪造”的这本“伪作、伪书”的,但所“伪造”出来的,却又是一本如此完美的据证用药、因药成方的用药、组方的思路、方法的结晶来的,有这种可能吗?可以讲得通、能够说得过去吗?也太传奇、神奇了吧!那么由此可见,而且还非常的明显、显然,这种完全脱离、忽略(其实是根本就不会、不懂!)了《辅行诀》这本书的述证与用药的内容来空谈历史、文字的所谓的考证,其实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外行看热闹的瞎起哄来的,甚至还是在不懂装懂地去冒充专家的,其实是完全不靠谱、绝对不可信、根本就不可从的!而且,这些空谈历史、文字的所谓的考证还是苍白无力、毫无说服力的:即便是《辅行诀》里头有个别的文字用得与众不同,那又可以、能够去说明什么呢?仲景书的各种的版本,诸如《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金匮玉函经》、……之类的各种各样、多种多样的版本,不仅在述证、文字上都略有出入、不同,甚至是就连在用药上也有诸多的差异,那么难道就可以、能够去说明仲景书是一本伪书了不成?!根本就是在不负责任地去胡说八道的!顶多也只不过就是可以、能够去说明这本书的个别的地方被后人改动过、篡改过了而已,但跟“伪书、伪作”却还是扯不到一块儿去的!不过,把《辅行诀》的早期的版本与后期的版本相比较,后期的版本比早期的版本多出了不少的述证的内容,而且在用药上也有不少的改动、不同,但这些述证与用药却又是越来越无法对得上号的,可见这些后期的版本、多出来的述证、改动了的用药之类,就应该是开始有作伪的了,至少也是被篡改了的,而并不是原始的模样来的,所以,本书的底本、校对之类,也是只选取了早期的版本而并没有去参考后期的版本的。那么综上分析、说明可见,而且还非常的明显、显然,《辅行诀》肯定、绝对是一本真本来的,而并不是一本所谓的“忽悠了中医界40年的伪书”来的,不过,被后人篡改过却又是确定无疑的(主要是上述的那些用药与述证对不上号的药不对证的地方),尤其是后期的版本,比早期的版本篡改得还更加的肆无忌惮、毫无底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7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多处以《辅行诀》为依据作为评判对错的标准,先不说其书真伪,执一争议颇大的著述来做结论是很不严谨不负责任的,当然知识储备的不足则是致命的。一部学术专著多处以贬低他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也是不可取,在网络可以发泄不满,但著书成册还是痞子风格其书质量可想而知了。有不同看法可以谈不同见识,共析之。攻击谩骂万万使不得。
      说你是来挑战是有依据的,和黄煌先生有不同见识可以当面谈,当面质疑。有必要恶语?出气也不分个场合,你可以说黄煌先生不会接招的,是的黄煌先生很少与人探讨。但这并不妨碍你的观点和看法的发布,大家谈岂不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是以为我来针对、攻击黄煌啊,怪不得!
那你不仅想得太多了,而且还想得太少了!
想得太多,是我这书根本就不是针对黄煌的。想得太少,是因为我这书针对的是现在整个传统中医界的传统理论,针对它里头的各种失误、错处、导致中医如今如此没落的让人越学越糊涂和越用越乱套的地方,如果有谁也是犯过这样的错误的,当然也会感觉到自己在被批判、谩骂了,其实,我以前学医的时候,过去的20多年的前10几20年,也是跟传统的这些内容一样,应该被臭骂的,现在,我也经常骂自己,为什么就这么愚蠢,迷信专家、人云亦云!
当然,这种反省不好受,尤其根本不懂得反省,只以为人家在骂他的人,更不好受!
我把书放在这里,只是想借用这个学医、研医的平台,让有兴趣真想学好治病的实用医术而并不是嘴皮子的说教医理的朋友们能多一种参考的意见而已,没有经论坛主人的批准就放上来了,算我不对得了,要是认为这样是被侮辱了的,可以把帖子删掉,我没意见。

其实你这样尽情表演我真的很高兴、很开心的,因为不用我多说,就能例证传统中医人是多么的无知、呆板、狭隘而且顽固、自大,真的是极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7 13: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兴”装的吧,除非先生已到膏肓,12345,念念,还识数不?“很开心”装扮成仲景之师当然开心啦。能批张仲景愚昧白痴的这世上也就你一人,哪能不开心。我真对你的估量产生误判,你是识数的。无知则无畏呀。晚生不如你,要我被人指早就生气了,向先生学习,脸皮这东西当厚则厚,直至不要。
       “怪不得”这也大惊小怪,头版头条,你也不怕喧宾夺主,先把青龙汤方组搞清楚再来讨论下一项目中不?自言自语吧,有人提出这本书针对一人了?真敢想。先生语文谁教的。
        “迷信专家”一个连张仲景都视为蠢愚之徒说自己不迷信专家,我信。有趣的是这位大师你倒是别拿汤本,胡老充门面呀,可你拿了,有如此大能耐何不自己拿出医案来评说,自己独立著述《伤寒论》,那是何等光鲜亮丽。
         别装了,市井就是市井,想骂就骂出来,高兴是装不出来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7 14: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8-9-27 14:25 编辑

“是因为我这书针对的是现在整个传统中医界的传统理论,针对它里头的各种失误、错处、导致中医如今如此没落的让人越学越糊涂和越用越乱套的地方,”
      什么叫整个传统中医界,仲景集是中医的整个?理论也是?哪个老师教的你。整个著述那个篇章是代表。你可以说窥一点知全豹,那你真找错对象。再次提醒发文莫说胡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9-27 15: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8-9-27 16:05 编辑

     先生,你是从哪得知三部六病是胡希恕,汤本求真的研究发现,依据呢。或“根据胡希恕没汤本求真等前辈先贤的研究发现”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你的发现还是汤本,胡老的发现?要说汤本求真,胡老的研究发现那说你张冠李戴恰如其分。若是通过研究是你的发现那就是剽窃了。你可以说没看到“等”吗?看到了,这里先堵你的退路。如此喧宾夺主也只有你夺冠了。纳闷了,你咋抄都抄不到点上。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点一下总比瞎蒙好吧。
     东拼西凑连出处都搞不清,还不虚心点,那好,就一条一条过,这里先告诉你,查查刘绍武先生学术思想再来论一二。能把创始人忽略也只有你了,这书要出版了那脸真掉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20

积分

222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20
发表于 2018-9-27 2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98

积分

96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8-9-28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伤寒论百家,当以曹颖甫最接近科学,应该在曹的基础上再进步为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8-10-16 18: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仲景原方中葛根用4两,你折合成现在的12克.大枣十二枚也应该折合成4枚。十二枚你就不怕成枣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8-10-16 18: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仲景原方中葛根用4两,你折合成现在的12克.大枣十二枚也应该折合成4枚。十二枚你就不怕成枣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8-10-16 1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仲景原方中葛根用4两,你折合成现在的12克.大枣十二枚也应该折合成4枚。十二枚你就不怕成枣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65

积分

24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厚古不薄今,信古不泥

Rank: 4

积分
1165
发表于 2018-10-20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68

积分

356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68
发表于 2018-10-21 1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2:58 , Processed in 0.19977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