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来胡乱看些病案,从一剂知两剂已到几番易方才见疗效之中,都常常与之稍有意见不合,尽管疗效都很好。在下并不是想标新立异,只是想和诸位交流这种情况你是怎么看?
比如张有俊的《经方临证集要》桂枝汤证1,中风案:男,48岁,恶寒发热,头痛,微汗出,胸闷,欲呕,舌苔薄白,脉微略数,重按无力。处方:桂枝9白芍9 生姜6炙甘草6大枣4枚清半夏9克,一剂热退,自觉头晕,不思食。前方去半夏加麦芽9克,一剂而愈。先说欲呕,桂枝汤证本有干呕,其病机是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而升降失调,要加半夏不如加重生姜好些吧?二、胸闷脉微是不是提示正气已虚,不思饮食是不是胃气未复?麦芽是否可有可无?那按桂枝汤原方可否?喝点生姜葱白红糖汤呢?或者吃一片扑热息痛如桂枝汤法将息又如何?
回归正题。很多时候、很多医案病例,具有伤寒杂病论某汤方证,医者处以相应对汤方,再按个人见解加味,有用的没用的加,就算合并一二个方,只要对病机主药框架不构成反作用,临床疗效还是有的。加味加方及剂量对病机主药框架危害大的效果就小、见效就慢。或如果不用经方而用时方,只要作用方向一样,往往也收效甚大的。有时候用了二三个不对应的汤方,合方以后却对病机或多或少的改善,于是疗效就有了,因此中医治病,十个医生十个不一样的处方就在情理之中。
所以处方须先明病机,就像李国栋老师给我们讲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是不让它危害“心下有水无汗不能攻表”的病机,你想加其他的药,只要不对病机造成危害,加加也无妨,滥用药物而已,而加味过多,就难以把握其方子的功效作用。
有些时候,我用中医病机理论指导应用西药。比如:腹泻发高热,脉弱,我先补足水分再用退烧药。急性扁桃体腺坏死,脉见沉细,但欲寐,这病抗生素要用一个礼拜以上,所以如果病人不想喝中药,我就不给治。
处了方而对病机一知半解,一旦疗效不佳,就容易转方,常常越转越远,不过也会有转着转着出现了能理解的病机而一方定江山的。而对病机认识清楚,则会加重药量或加重药性,而少走弯路。
处方如能少用一味药就不用,理解应用一味药的同时,想办法弄清楚应用它的禁忌,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处方用药对病机造成反作用,早日练成味简力宏的境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下一篇:经方学习体会2013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