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期学习毛以林老师医案,有几点收获向同道汇报。
1 功能性子宫出血
毛以林老师提到他的一张验方:白参10生黄芪30升麻3柴胡5桔梗10仙鹤草30血余炭10煅龙牡各30。即张锡纯前辈的升陷汤加味方,对于本病属于宗气下陷的有显著效果。结合他的医案医话,我把本病治疗的知识点梳理了一下:
(1)抓3味治标药:仙鹤草30血余炭10煅龙牡各30
(2)抓2个主导证型:血热型和气虚型。这两个证型占主导地位,有时单独出现,更多的是叠加出现,这一点我也有同感。
血热型的毛老师主张用制大黄,我觉得针对这个证型三黄泻心汤也可以用;张志远老师推荐的“凉血止血三联药”-----贯众、地榆、白头翁也颇合适,这个三联药我用过,治疗崩漏很是快捷。
气虚型用升陷汤。
如果是两个证型叠加出现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两组药的比例。
由此我想到了余国俊老师治疗崩漏的一张高效方:生黄芪30当归30生地30桑叶30三七粉5(冲)。余老师说到,有大量病例做支持,除了气滞血瘀的证型之外,本方治疗崩漏效果显著且经得起重复,而且直用原方即可。我们看这张方的结构:一组补气药------黄芪、当归;一组凉血药----生地、桑叶;一组止血药-----三七粉。这个结构和我们上面提到的一样。学习余老师的医案,发现病人尽管是一派大气下陷之象,并没有血热的表现,按说只应该升补大气、收敛止血,但是老师还是用了原方,我想,“血热”也许是本病的一个潜在病机。
我们以方测证,可以得出“血热”--“气虚”是本病主导病机的结论。
(3)抓4个兼证:肾虚见腰膝酸软加肾四味;宫寒见少腹冰凉加炮姜;气郁见少腹胀痛加香附;血瘀见少腹刺痛、有血块加丹参、丹皮。
2 颈椎病
毛老师提到,颈椎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经络辨证,本病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单纯型颈椎病主要见颈、项、背的僵痛,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常用桂枝加葛根汤加羌活、苏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见一侧上肢外侧麻木、疼痛,病在手少阳三焦经,常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气,合活络效灵丹化瘀止痛。
筋骨之病根源在肾在督脉,所以补肾添精益督是治“本”之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解惑下一篇: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