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晚的qq病例讨论,有一个病例,月经后期,用当归建中汤合麦门冬汤而得效,而病例中无桂枝证的表述,我认为是在问诊中或在病例记录中遗漏所致。而有同道及病例讨论主持人“只等你1分钟”先生认为这是建中证而非桂枝证,不需要有桂枝证,我对此无法理解。也可能我见识少,或许存在特例的情况,但如果认为小建中证可以没有桂枝证是常态,就太难以接受了。如果那样伤寒论里的药证何在?没有药证的基础,方证何在?请大家指教。
病例如下:女,31,月信延期7月。素有胃疾,于一老医处调理,服药皆是苦味难咽,渐至月经推迟量少,直至停经。刻诊:形瘦,面萎黄薄泽,神靡,语声低微,纳谷不馨,大便5至7日一解,质干。小溲短黄,寐差梦多,口干不喜饮水。右脉弦细如丝,关弱,尺不应。左弦细,关顶指,尺亦不应。舌质红老,无苔。针刺足三里,提插补法。针刺后即有饥饿感。用方:当归18桂枝18白芍23炙甘草12生姜3片大枣12枚麦芽糖100生半夏12麦冬18白参12 10剂,两日一剂。二诊:针药近一月,形体渐丰,面色红润,精神大作,中气充沛,大便每日一解,寐亦安。双脉均以宽大,尺部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使用人参的一个小问题下一篇:亲身体会黄芪确有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