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也是刚好在研究五苓散,有幸读到论坛里刘建军的文章(原文链接如下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7798),感觉思路非常严谨,讲得很有道理。本人思路渐开,对五苓散也有一点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为方便大家,引用条文如下: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用前第六方。白散亦可服。 |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
五苓散方证探讨
一、五苓散症多为虚人所得,所以71条用五苓散的前提是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这个前提,并且为何要用散剂,就是因为,发汗后,胃阳已虚而不能化水所致,刘建军文章所写妈妈的医案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五苓散所特有的症状首先是烦渴,再来就是脉浮有热或者小便不利,有时候热不一定很明显,但一定会烦,烦也证明热之所在,为什么会小便不利,其实就像是吸管一样,上面有热把水吸住,水不能下来之故,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首先来看用药,大部分都是利水之药,那么这种症状肯定有水的存在,概如言之,就是水与热结而停在某个地方,但是不在胸中(在胸中则为结胸),也不在胃中(在胃中则应为不渴或者渴而不欲饮,前者为茯苓甘草汤症,后者为文蛤散),而是在三焦、肌腠或者皮肤(具体在哪我也不能说得太准);来看第156条,以泻心汤治痞就该没错,何以痞不解而转为五苓散症,那是因为本来会得痞症的人就多为虚,以泻心汤所泻之热未尽,此时病人可能饮食不当又或者操劳发汗,致余热与水结,所以变成五苓散症。总结来说五苓散症的必要条件就是水与热,以上条文用到五苓散的都有这两个元素。
三、五苓散后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暖水?那是因为水液之代谢本来就是要用新水取代旧水,如同河流一样,源源不息。五苓散为什么会出现71条的烦渴,脉浮,小便不利这样的症状?那是因为在发汗的时候,胃干掉了,没有新水去替代上面的旧水,同时人也虚掉了,不能把这个旧水以汗的形式发出去(如果是壮实之人就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了,这个水会轻易的发出去后而变成白虎汤症,所以为什么白 |
虎汤症与五苓散症有时会让人开错方,同样是烦渴,差别就在这个旧水有没有发出去,其实更好的一个辩证点就是看这个是壮实还是虚掉了,这个把脉应该不难把吧 |
),所以旧水就停在胃以外的地方,更多是人体的表面,但是按说如果光是旧水还不能构成这样的症状,因为大家都知道水是可以流动的,旧水之所以能停在那个地方,就是因为热的存在,所以五苓散要用到桂枝。 |
本人还有74条的水逆证不是很理解,因为说有表里证,可是又没说具体,水入则吐的症结又在哪,没有见识过这种症状,见过的人或者治过的人希望能说说这个水逆证 |
本人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 ,以上观点如果有错大家随便提,愿大家共勉。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一则医案的教训下一篇:我治疗太阳温病的方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