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34|回复: 1

[经方] 《黄煌经方医学资料集丛》4

[复制链接]

885

主题

2万

积分

601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575
发表于 2013-1-24 1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煌经方医学资料集丛》4
张仲景运用形象比喻写作手法探析
杨大华 张 芬
摘要: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发现张仲景运用形象比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主要体现在描述临床表现和用药经验两个方面。并认为在描述临床特征方面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值得今人借鉴;而在描述用药剂量上则缺乏精确性,是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张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形象比喻 写作技巧
张仲景不但是伟大的医学家,而且更是一位杰出的写作高手。其高超的写作技巧不仅表现在文笔的简洁朴素,直观明了,而且还体现在他善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临床经验加以形象地表述。这种形象比喻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笔者不揣陋见,陈予同道以供参考。
1 喻体的范围及表达方式
大凡比喻,都离不开本体与喻体两大要素。仲景所用形象比喻,其本体无疑是宝贵的临床经验,而喻体的范围却非常广泛,不拘一格,包括自然现象的“雷鸣”,动物类的“蛇”、“豚”,植物类的“蒜”、“粟”,器皿类的“盘”、“杯”,食物类的“炙肉”、“羹上肥”,货币类的“五
千钱”,娱乐用的“博棋子”。除了这些可见可闻的实物之外,还有想象中虚幻的“鬼状”、“神灵”。这些丰富的喻体,为形象比喻提供了生动的材料。仲景运用形象比喻大多都采用明喻,常以“如……”、“如……状”等形式表达。这些例子很多,诸如“目赤如鸠眼”、“如麻子大”“尿如皂荚汁状”,但也有不用比喻词“如”而同样表示比喻者,如“奔豚”、“喉中水鸡声”、“腹中雷鸣”等。
2 形象比喻在描述临床表现方面的运用
2.1 描述脉象脉诊是仲景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经验性强,操作难度大,因此长期以来不象其他诊法那样易于掌握,正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为了让后学者能熟练掌握病脉形态,仲景常借实物来形象说明。如《辨脉法第一》以“车盖”形容阳结脉,以“循长竿”形容阴结脉,以“羹上肥”形容脉象虚浮,以“蜘蛛丝”形容脉象微弱如绝,以“状如弓弦”形容弦脉,以“转索无常”形容紧脉。再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以“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来形容肝的真脏脉,以“浮之实如麻豆”来形容心的真脏脉,以“按之弱如葱叶”来形容肺的真脏脉。这些形象的比喻,使原本枯燥的脉象变得活灵活现,为学习者进行揣摩体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2 描述病色和病声“望而知之谓之神”。如何能在初诊病人的第一眼中获得视觉资料,这也是检验中医诊察工夫的标准之一,仲景教给我们的经验是从把握病人的肤色特征入手,如以“鸠眼”来形容狐或虫病人热毒上冲之目赤,以“锦纹”来形容阳毒病人面部的赤色斑块,以“橘子色”形容阳黄,以“烟熏”形容心脏脏气绝的肤色。病之表现既可征于色,更可发于声,仲景也同样重视闻诊,多以自然界的声音来形容病人发出的声音信号。如以“水鸡声”来形容喉间鸣声连连不绝,以“雷鸣”来形容肠鸣音亢进等。
2.3 描述异常感觉及神态如以“奔豚”形容气从少腹上冲咽喉的突然发作与反复无常,以“炙脔”形容梅核气病人咽部阻塞、吞吐不尽的异物感,以“心中如啖蒜齑状”形容酒疸病人之胃中灼热不适。又如“潮热”,用“潮”形容发热如潮汛,来往定时有信。以上均是对感觉性质的描述。在程度方面,有以“五千钱”形容肾着病人的腹部沉重之极,以“如被杖”形容阴毒病人身痛之甚,以“切痛”形容腹痛如刀切样难以忍受。就范围而言,则又有以“手掌”形容留饮病人后背寒冷面积之大小。这些比喻,读后令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神态反映了神经及精神系统的受损程度,对此仲景也有形象的比喻。如《伤寒论》第212条之“独语如见鬼状”,145条之“暮则谵语,如见鬼状”,《金匮要略》妇人脏躁之“象如神灵所作”等。
2.4 描述腹征 
胸腹之内,脏腑所居,乃气血生化之地,内脏之病,腹表常有所见,谓之腹征。对此仲景也有形象描述。如大建中汤腹征“出见有头足”,即是以“头足”来形容腹中寒气攻冲、腹皮因之突起形成块状物,并上下冲动如有头足;枳术汤腹征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之“盘”、“旋盘”来形容水饮内聚痞结心下之态;大黄甘遂汤腹证之“少腹满如敦状”,以“敦”这种古代装食品的器具形容妇人水血并结血室、少腹胀满隆起之状;其他还有以“其腹如鼓”
来形容皮水之腹征等等。
2.5      描述排泄物与分泌物 
排泄物与分泌物是临床重要的诊断依据,仲景也非常重视其特征性变化。如以“鸭溏”、“鹜溏”形容大肠有寒、大便水粪俱下的样子,以“粟状”形容石淋病人小便排出的砂石之物,以“柏汁”形容黄汗之颜色,以“牛鼻上汗”形容水寒浸下引起会阴部经常潮湿。
3 形象比喻在描述用药经验方面的运用
仲景多用形象比喻来形容药丸之大小。如以“麻子大”形容赤丸,以“梧桐子大”形容麻子仁丸、干姜人参半夏丸、乌梅丸、肾气丸,以“小豆大”说明半夏麻黄丸及当归贝母苦参丸,以“弹子大”形容竹皮大丸、薯蓣丸等。其次用来说明服药间隔时间。特殊疾病有特殊的服药法,尤其在服药间隔时间上更有讲究,对此,仲景常以做饭与行路的时间来比喻。如大建中汤的服药间隔时间是“如一炊顷”,大黄附子汤是“如人行四五里”,麻黄升麻汤是“相去如炒三斗米顷”而“令尽”。“一炊顷”也好,“人行四五里”也罢,这些虽不具体,但在没有钟表计时的古代,也只能以此来推测时间的长短。再次用来描述服药后的反应。药物入腹是否有效,效之大小,愈之与否,仲景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形象比喻也很多,如以“如虫行皮中”形容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后病将向愈之兆,以“皂荚汁状”形容服茵陈蒿汤后小便颜色的变化,以“新血下如豚肝”描述服下瘀血汤后所下之物,以“其知者,如醉状”形容服乌头桂枝汤后的瞑眩反应。
4 对张仲景运用形象比喻的评价
形象比喻是用人们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描述生疏的事物,用浅显的、易懂的道理讲述深奥难懂的道理,从而使描述对象显得更加鲜明、生动、清晰。张仲景运用形象比喻也同样起到了这种效果,尤其在描述临床表现方面,使后学者能在众多的内容中尽快抓住特征去理解和掌握,有利于传道、授业和解惑,值得今人借鉴。现代医学也很重视对某些特征的形象描述,如“蜘蛛痣”、“满月脸”、“舟状腹”、“奔马律”、“枪击音”等。当然,其间也有不足之处,特别在用药量化上缺乏精确性。如甘遂半夏汤,甘草的用量为“如拇指大一枚”,拇指有个体差异,是强人还是瘦人的,是成人还是小儿,尚不明确;又如大青龙汤中石膏如“鸡子大”,猪膏发煎中乱发如“鸡子大”,鸡子也有大小之别,以何为凭?枳实栀子豉汤条“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博棋子”是何物?是围棋还是橡棋?汉代的博棋子究竟有多大?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可见这方面的形象比喻,也只是一种概约之数而已,不必追根强求。

发表于《国医论坛》2000年第9




上一篇:《黄煌经方医学资料集丛》3
下一篇:《黄煌经方医学资料集丛》7、猪苓汤临床新用

0

主题

132

积分

12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2
发表于 2013-1-24 2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析得好,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比喻手法研究,反映他们对经方研究深度,以经解经精确得当,周密核对,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9 03:38 , Processed in 0.17940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