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妊娠周期妇女脉象变化与妊娠病的关系 丁日汤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目前临床上妊娠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虽然通过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腹腔镜检查,对妊娠疾病的早期诊断已经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被误诊、漏诊。祖国传统中医脉诊在妊娠疾病的诊断上有其方便独特之处,近年来我院运用传统中医脉诊结合西医诊断妊娠疾病,收到一定效果,现探讨如下。
滑脉为妊娠脉的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阴阳别论》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正常妊娠脉象应是滑数冲和。现代医学认为,妊娠后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循环阻力减低,血液稀释,血流量增加,使脉搏速度增快,在血管上显示出波浪形经过而感到滑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早期滑脉出现率并不完全绝对,肖一之等报道为64.15% [1] ,张忠惠等报道为88.9% [2] ,故早孕诊断仍要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相结合。随着妊娠周期增加,滑脉出现率愈来愈典型,并呈现滑数脉的特点。
妊娠病包括流产、早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羊水过少、死胎等多种。其中对孕妇胎儿危害较大的当属流产、早产、异位妊娠、死胎,其临床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与早期诊断不确切密切相关。而传统中医对妊娠病早已有了深刻体会。《叶氏女科证治》言:“初月脉证:妇人月经,月不行,六脉平和,或见香酸恶食,或见微寒微热,懒于举动,胎也。……二月胎证:妊娠禀受怯弱,受胎一月便有阻病。颜色如故,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恶食,择食甚者,或作寒热,呕吐痰水,恍惚不能支持。……三月胎证:妇人受胎经三月而堕者,虽气血不足,亦中冲脉有伤。中冲,即阳明胃脉也,供养胎孕,至此时必须节饮食,绝嗜欲。……四月胎证:妊娠四月身体困倦,寒热往来,饮食无味,贪睡头晕,四肢痿软。……五月胎证:胎临五月,妊娠困弱,但觉腹重贪睡,饮食无味,腹中膨胀。……六月胎证:妊娠元气不实,发热倦怠,致胎不安。……七月胎证:往往堕胎。……八月胎证:觉胎气展大,恐患难产。……九月胎证:妊娠八九月胎动不安,心腹疼痛,面目清冷,汗出气欲绝,此由劳动用力,有伤胎宫。……十月胎证:妊娠难产,多由气血虚弱,营卫涩滞以致之。”中医传统脉诊对于妊娠病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2.1 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以前,出现阴道出血或下腹痛,子宫颈口未开,妊娠产物尚未排出,有希望继续妊娠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其病多由平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或血热妄行导致胎元不固。其脉象表现为细滑、沉滑、尺弱或弦滑数。妊娠早期滑脉由不明显突然转数或弦滑,多可诊断为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是胚胎或胎儿在20周以前终止妊娠排出体外,或体重1000g之内有妊娠终止的先兆或妊娠终止,且连续3胎以上发生流产者,属中医“滑胎”、“数堕胎”范畴。《叶天士女科全书》云,“有屡孕屡堕者,由于气血不充,名曰滑胎”,其脉象表现为沉弱或沉滑。每次流产时间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者,脉象会由沉滑转为沉弱。
2.2 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此间分娩称为早产。目前早产的预测指标大致可归纳为物理指标、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3类。物理指标主要指宫颈评价;生化指标包括胎儿纤连蛋白(fFN)、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CRH)和雌三醇(E 3 )检测;免疫指标主要有IL-6炎性因子。早产属中医“小产”的范畴,《女科撮要》曰“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自根蒂。……”,其脉象表现类似于临产脉象,又与临产脉象略有不同。临产脉象为晋代王叔和所称“离经脉”,《产孕集》云“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者,欲产也”,《景岳全书》云“试捏产母手中指本节跳动,即当产也”;早产脉象如《产孕集》云“要之,胎动欲产,无论浮、沉、迟、数皆有动象,无动象者,非正产也”,它的脉象表现为尺脉突然转急,却无切绳转珠、瓜熟蒂落之感。
2.3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包括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宫颈及子宫残角妊娠,属中医“妊娠腹痛”、“胎动不安”的范畴。降低其死亡率并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目前西医临床主要依赖于尿HCG、血β-HCG检查和经阴式或腹部超声诊断,漏诊率很高。本病属于中医少腹血瘀证,大多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已有共识。异位妊娠脉象表现为弦滑、细涩。早期异位妊娠脉象弦滑,“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往来流利,应指圆滑”;晚期异位妊娠形成包块者,脉象细涩,“脉象如线,应指明显,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2.4 死胎 死胎是指妊娠20周后,胎儿在宫腔内死亡。死胎在宫腔内滞留过久,可能引起母体凝血功能障碍。死胎属于中医“胎死不下”范畴,本病多由母体极虚,不能促胎外出;或瘀血内阻,碍胎排出。其脉象表现为涩脉,或虚大 而涩或沉涩。如河间《伤寒六书》“……儿死腹中,脉弦数而涩,……腹满急痛满闷,胎已不动者是也”,又如《脉经》云“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阳气胎活,阴气必终。欲别阴阳,其下必僵。假令阳终,畜然若杯”。
脉搏是心脏收缩推动血液随动脉管道运行,血管壁的弹性及阻力使之形成动脉周期性起伏,在表浅动脉可触及的周期性起伏搏动。祖国医学的切脉是凭借手指的触觉或压觉来感受、分析桡动脉等脉搏搏动的性质、频率、深浅、强弱及其他感觉特征,这些感觉成因同样取决于心脏的搏动及每搏输出血量、总循环血量及外周阻力和动脉管的弹性等。在妊娠周期由于血容量和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以及血管壁的松弛、柔软和外周阻力的改变等因素,形成桡动脉圆滑流畅、弛软有力、应指如珠的感觉,即妊娠脉象。在人体,内脏机能各种表现受神经—体液的控制支配,妊娠周期孕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后迅速发育,在神经—体液作用下,母体各器官系统都要发生变化,特别是内分泌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全身各内脏功能,表现为新陈代谢旺盛、血容量增加等,另外由于孕卵的种植,子宫内膜可分泌松弛素,此激素除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外,还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松弛柔软,以致搏指有力。当神经—体液—激素因素调节失衡,妊娠周期就会出现某些病理表现,妊娠周期脉象就会发生变化。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发展,而诊断学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却很少有人问津。特别是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中医传统脉诊的临床应用研究少之又少,十分值得大力推广和深入研究。不过,中医传统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一定要和望、闻、问诊相结合,和现代高科技检查手段相结合,使它发挥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1 肖一之.妊娠周期脉象和脉图119例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10(2):121-123.
2 张忠惠.滑脉诊断早期妊娠的评价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5):276-277.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张锡纯脉诊发微下一篇:脉象千变 虚实为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