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26|回复: 12

关于方证对应的讨论(余国俊)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发表于 2012-9-4 20: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的方法,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一大特点,也是医圣张仲景对中医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大家知道,张仲景不仅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而且广搜博采,验证筛选了汉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数百高效经验方,准确的记载了每一首经验方的典型的适应证。临床上若能正确的实行方证对应,实质上是在重复张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疗效自然非同凡响。张仲景之后深谙方证对应之道的著名医家,代不乏人。如近代名医曹颖甫著的《经方实验录》便是方证对应的典范之作,读之如饮上池之水,百读不厌。

[/table][table=100%,white]江尔逊老中医学医伊始,便闭门苦读仲景之书整整
3
年,渐至成诵。业医之后,便奉仲景之书为圭臬,擅用经方治疗疑难重证。江老独具特色之处是:不惟使用经方时讲究方证对应,且对于迭经验证、疗效卓著的时方,恒视若经方,亦讲究方证对应。这就是说,江老把经方的方证对应引申到时方的领域。今选摘江老方证对应医案
2
例,其中经方、时方各一则,供大家参考。




上一篇:(转帖)从实际案例谈方证辩证的局限性。。。
下一篇:吓我一跳的逍遥丸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一,真武汤方证
   《伤寒论》真武汤,本为太阳病过汗而致少阴阳虚、水气内停者设。然余1971年曾治1例心悸(西医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彝族妇女,28岁,既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亦未扼发汗太过之诫,惟觉阵阵心悸欲落,发时全身振颤不能自已,卧床月余。入院西医治疗数日无效。一日夜,心悸大作,家属急呼抢救,见其蜷卧床上,厚覆被褥,全身颤抖,及至床栏动摇不已,但自觉不畏寒,余守〈伤寒论〉“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之训,急予真武汤加龙骨、牡蛎。当夜连进2剂,振颤遂止。守方数剂,心悸振颤即未发作。

案二,香附旋覆汤方证
余曾治一悬饮患者,男,21岁。偶因感受外邪,表解后,胁肋掣痛不能转侧,乍寒乍热,一日数十度发,其寒也背如水浇,其热也背如火燎,颇似小柴胡汤证,诸药罔效。余以其胁肋掣痛,“不可误认柴胡证”(吴鞠通语),即诊为外邪引动伏饮之香附旋覆花汤证。乃按原方(香附9g  旋覆花9g  苏子9g  广皮6g  法夏15g  茯苓9g  苡仁15g),服头煎既呕出稀涎;越半日,寒热胁痛逐渐消失。翌年,该患者悬饮又发。胁痛较历次为重,略为翻身或深呼吸,则掣痛如刀刺然,卧床7日,仍服旋覆花汤。但因病重药轻而无效,乃迳以峻逐水饮之控涎丹(水丸)1.5g吞服。不及10分钟即如厕,倾注而下者皆为水。下后约4小时,胁肋掣痛竟消失而能起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修生甲:“真武汤方证”在〈伤寒论〉中凡两见,一见于太阳病篇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为太阳病误汗而致阳虚水泛之证。又见于少阴病篇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此为少阴阳虚水泛之证。案一的心悸欲落,诚如江老所述,既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亦未犯汗下太过之诫,怎能与阳虚水泛的病机联系得起来呢?江老因其心悸欲落的特征与真武汤的“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完全符合,便急予真武汤加龙骨、牡蛎而奏捷效。临床医生若记不得真武汤方证的原文,只知“谨守病机”地进行辨证论治,纵然费尽了神思,分析来分析去,还是辨不出什么证型,恐怕不会想到用真武汤的。
    进修生乙:可见辨证论治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老师:辨证的科学标准是“认证无差”,谈何容易!江老认为,辨证作为一种临床思维过程,不仅要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受一些主观因素——如医生的学术水平、学术流派、实践经验以及临床思维状态等等的制约。这样,对于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阶段,不同的医生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辨证结论。辩证法认为差异就是矛盾,这是辨证论治体系无法解决的。
    再说选方。江老认为,即使辨证结论完全一样,选方也可能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根据辨证结论确立相应的治法之后,可供选择的方剂绝不止一首。
    实习生甲:中医学不是要求以法统方吗?
    老师:以法统方,说时容易做时难。既然一种治法可统率同类的许多方剂,到底哪一首是高效方呢?有人说,只要加减化裁得当,每一首效果都好,果真如此吗?实际情形是: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江老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并非每一条都是捷径。
    进修生甲:江老言下之意,方证对应就是一条捷径。
    老师:对!江老曾对门人说:大约张仲景当年也曾顾念到辨证论治有时难落到实处吧,所以他在纠正辨证论治的同时,又着力推出了方证对应。江老积60年的临床实践得知,辨证论治有时捉襟见肘,需要方证对应来弥补。
    进修生甲:为了走好方证对应这一条捷径,就得死记硬背仲景之书吗?
    老师:江老强调,〈伤寒论〉中凡有方剂的条文,必须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下苦工夫,看似笨拙。然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时信手拈来,疗效好,病人满意,自己也高兴。享受苦中之乐,原是医者的一种境界。
    我学用方证对应之法,迅速治愈过不少顽固性头痛。〈伤寒论〉厥阴病篇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只要头痛伴恶心或呕吐涎沫及清水者,我均使用吴茱萸汤的原方,能迅速止痛止呕,且较长时间不再复发;即使偶尔复发,头痛亦较轻,再投原方仍奏捷效。而关于吴茱萸汤证的病机,古今医家皆归结为肝胃寒凝、浊阴上逆。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我治愈的不少患者并不具备肝胃寒凝、浊阴上逆的全身症状和舌脉,有的还伴见一冷热象。若不走方证对应这一条捷径,是不会想到使用吴茱萸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修生乙:案二是时方的方证对应,用的是〈温病条辨〉的香附旋覆花汤,此方我很陌生。
    老师:香附旋覆花汤出自〈温病条辨〉下焦篇第41条:“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为柴胡证,香附旋覆花汤主之。”吴鞠通自住:“按伏暑、湿温、积留支饮,悬于胁下,而成胁痛之证甚多,即〈金匮〉水在肝而用十枣之证。彼因里水久积,非峻攻不可;此因时令之邪,与里水新博,其根不固,不必用十枣之大峻。只以香附、旋覆花善通肝络而逐胁下之饮,苏子、杏仁降肺气而化饮,所谓建金以平木;广皮、半夏消痰饮之正,茯苓、苡仁,开太阳而合阳明,所谓治水者必实土,中流涨者升支河之法也。”
       江老潜心研究有年,认为香附旋覆花汤证与〈伤寒论〉小柴胡汤证均属于少阳病的范畴,其病位均在三焦。凡无形之邪气客于少阳,偏于半表,则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之小柴胡汤证;凡有形之水饮停聚胸胁,偏于半里,则为“发作有时,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的十枣汤证,轻者为时方香附旋覆花汤证,此证临床十分常见,典型者为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非典型者有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其特征性症状为:胸胁掣痛——不是胀痛、刺痛、隐痛,而是牵掣作痛,不动则不痛或痛轻,移动体位则疼痛加重。江老治愈此证不知凡几,方能有此创新性的理性认识。
    实习生乙:对于时方的方证对应,江老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老师:前面说过,江老创造性的把张仲景的方证对应引申到时方的领域,对于迭经验证,疗效卓著的时方,恒视若经方,且客观、准确地记载其典型的适应证,并传授门人,公诸医界。如治疗胃胀虚痛(相当于十二指肠溃疡)——胃脘饥时痛,得食暂安者,归脾汤主之;痛而兼胀者,合丹参饮;便血不止者,加三七粉,药汁送服。治痰热壅肺伤津危证——痰涎胶黏上涌,咳呛气急,豁痰丸主之,方中重用鲜竹沥。治风寒咳嗽,金沸草散主之;兼喘者合三拗汤;迁延缠绵者合止嗽散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江老推崇方证对应,绝无贬低辨证论治之意。他认为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都是张仲景创立的,本有互补之妙,而无对峙之情。两者分道扬镳则俱伤,合而用之则最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2-9-4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归于六经
屡验屡效者
皆可视为经方
方证对应是速成法子
但是有临床经验的是可以裁化的
其实用心读一下伤寒论
方子是随着疾病演进有其变化的
仲圣年代还在使用竹简
写作困难
古人言简意赅
春秋笔法不可不察也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22: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案阳虚水泛,恐不宜加龙骨牡蛎。
二案寒多热少,恐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指有水气,为去大枣加牡蛎。
方证对应不是学三年就能懂的,有些一辈子都弄不懂,说明这条路走不通。
将此两案拿出讨论,似乎津津有味,我觉得还是不明伤寒之理。
没有贬低意思,就事论事。江老,还是很佩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9-4 22: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十世遗风 的帖子

十世遗风:一案阳虚水泛,恐不宜加龙骨牡蛎。
二案寒多热少,恐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指有水气,为去大枣加牡蛎。
方证对应不是学三年就能懂的,有些一辈子都弄不懂,说明这 .. (2012-09-04 22:10) 
多谢十世遗风老师,点评精彩,启示后学,亦有教导我们这些晚辈避免误入歧途之意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9-4 2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体育人 的帖子

体育人:进修生乙:案二是时方的方证对应,用的是〈温病条辨〉的香附旋覆花汤,此方我很陌生。
    老师:香附旋覆花汤出自〈温病条辨〉下焦篇第41条:“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 .. (2012-09-04 20:59) 
香附旋覆花汤,我依葫芦画瓢用过,止痛效果确实好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9-4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十世遗风 的帖子

十世遗风:一案阳虚水泛,恐不宜加龙骨牡蛎。
二案寒多热少,恐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指有水气,为去大枣加牡蛎。
方证对应不是学三年就能懂的,有些一辈子都弄不懂,说明这 .. (2012-09-04 22:10) 
老师,很多医家阳虚水泛都喜欢加牡蛎或者是龙骨,意为加大利水之力,不指导老师对此怎么看待?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0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小黎
牡蛎药证为利水气,故多运用于胸满胁下满。牡蛎泽泻散治疗腰以下水气,可知牡蛎作用部位也可在下焦。
龙骨为清热除烦,可定惊悸。龙骨,都说是收敛药物,其本质是除热,热去则汗收,故云收敛。
牡蛎利水,但偏寒,阳虚不宜加,如取效是附子作用,不是牡蛎作用。
如阳虚而大汗淋漓,可适当加龙骨,但剂量不宜大,而且要煅,为何要煅?去其寒气,保留其粘性,如白通汤加葱意同。
有经验医家,都知道煅龙牡有收敛作用,而生的无,此话讲对一半。如实热,生用好;如阳虚,煅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6

积分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2-9-5 07: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十世遗风 的帖子

十世遗风:一案阳虚水泛,恐不宜加龙骨牡蛎。
二案寒多热少,恐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指有水气,为去大枣加牡蛎。
方证对应不是学三年就能懂的,有些一辈子都弄不懂,说明这 .. (2012-09-04 22:10) 
老哥,咱俩思路对上了,二案我也正想柴胡桂枝干姜呢,老哥就说了。俺蒙的还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3

积分

2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3
发表于 2012-9-5 1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余国俊先生这样讲授确实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085

积分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85
发表于 2012-9-5 1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16:25 , Processed in 0.2151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