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703|回复: 29

试析汗多亡阳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2-6-22 17: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大青龙汤的服法:“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汗多亡阳,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分析这个亡阳是亡失了什么呢?应该是亡失了血液中的阳气,因为汗是从血液中来的。那么血液中的阳气是什么呢?应该是血浆。抽取的血液静止后,血细胞沉在下,血浆浮在上,可知血细胞质重,血浆质轻,轻者为阳,重者为阴,所以血浆是血中之阳。血浆实际上也是津液,才能化作汗液从体内流出。
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从“脉微”知“亡阳”,也证明“亡阳”是亡失了血浆。血浆亡失,故脉微。
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病人脉数,脉数为热,当能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是因为发汗过多,令阳气微,也就是令脉管里的血浆微少,还是亡阳的意思。亡阳,导致胸膈间的阳气亦虚,邪热乘虚陷入胸膈,也就是邪热客于胸膈。为什么邪热能够从表入里陷于胸膈呢?是因为发汗过多,表阳虚了,邪热才能从表入里。邪气入里,也是要走向虚处的,里部膈气虚,于是邪热客于膈间。因为有邪热,所以脉数。胸膈间有邪热,所以病人知饥。然而“客热不能消谷”,所以病人食后反吐。为什么会吐呢?是因为胃中虚冷。为什么胃中会虚冷呢?是因为发汗过多,伤阳了。此本胃中虚冷,不能化水,水气上逆,故吐也。胃中虚冷,本于胃中阳气不足,不能上济胸膈,以致膈气虚,邪气才能入里而客于膈间。若胃中不虚,能够上济膈间,也就不会出现膈气虚,邪气也就不能入里。
汗吐下法,一定要用的得当,否则必致正虚邪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30 收起 理由
黄煌 + 30 国栋先生循循善诱,耐心解释,难能可贵!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天虚子解伤寒论1-3条, 能看出味道的 算你有玄学悟性
下一篇:悟道张仲景之脉迟解读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6-22 2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膈指的是哪里?

打嗝是什么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膈指哪里?这个问题问的好。
先读《伤寒论》有关膈的论述:
“太阳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
从以上有关膈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膈,是在胸与腹之间。
这与现代词典对“膈”字的解释也相吻合。现代词典对“膈”的释义是:人或哺乳动物体腔中分隔胸腹两腔的膜状肌肉。亦称“膈膜”、“横膈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6-22 22: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是不是把伤寒论背诵的滚瓜烂熟? 感觉您对伤寒论的条文都是信手拈来, 真是很佩服您啊.

我很想背诵伤寒论, 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6-23 05: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膈指哪里?这个问题问的好。
先读《伤寒论》有关膈的论述:
“太阳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 .. (2012-06-22 21:56) 
上腕也在胸腹交接处, 与膈如何区分?

另外, 请教一下"心下".

伤寒论的"心下"真让人头大, 很是迷糊人, 比如心下痛, 心下急, 心下痞, 心下痞硬......

中腕疼痛的位置还能让人分清, 而上腕疼痛的位置让人与心脏位置分不清楚, 如何来区分胃疼(尤其是剑突下)和心疼(心脏病)?能说说二者脉象的差异吗?

另外, 小陷胸汤证与胸痹也很难分清的, 尤其对我们这些中医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06: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背书滚瓜烂熟,最好的年龄是在30岁以前。我学《伤寒论》比较晚,30好几才开始学,作不到背书滚瓜烂熟,只是一边学,一边用,一边思考。比如对于桂枝证的“荣弱卫强”,柴胡证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陷胸证的“胃中空虚,阳气内陷”,泻心汤证的“胃中虚,客气上逆”,以及麻黄汤证的“阳气重”、“麻黄发其阳”等等这些机理感兴趣,喜欢思考为什么?再比如对于汗出,通常汗出是一种什么机理呢?思大论“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之旨,汗出,是人体自身调理阴阳的一种生理现象。若经过汗出,阴阳得和,则未病得防,已病得解,汗出自止。若汗出后,阴阳未和,则此汗出就由生理现象变为病理现象,阴阳不和,汗出不止。诸如呕吐、下利、小便数等等,都是如此。
汗出一症,阳证可见,阴证亦可见。呕吐、下利、小便数等等诸症,同样是阳证、阴证都可以出现。抓住阴阳这个纲要,就抓住了《伤寒论》的经旨。

膈是膜状肌肉。胃上脘就是心下。心梗疼痛有表现出消化道症状的,不要轻易以脉象作鉴别,心电图就可以鉴别。小陷胸证心下硬,按之则痛;胸痹胸背痛、短气。
以上浅陋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6-23 06: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能够背书滚瓜烂熟,最好的年龄是在30岁以前。我学《伤寒论》比较晚,30好几才开始学,作不到背书滚瓜烂熟,只是一边学,一边用,一边思考。比如对于桂枝证的“荣弱卫强”,柴胡证的“血弱 .. (2012-06-23 06:34) 
李老师, 我也是30好几才开始学中医的, 呵呵.

看您的帖子知道, 您曾跟两位刘老师(刘渡舟和刘绍武)学习, 真是羡慕啊!

自学中医很难的, 没有师承, 很难登堂入室的.

我自学中医6年, 今年感觉很消耗心神, 似乎学习上遇到了一次瓶颈, 很想突破自己, 提高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19

积分

15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继承仲景,学习锡纯

Rank: 2

积分
419
QQ
发表于 2012-6-23 08: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现代视角研究伤寒是时代需求,祝愿李老师有所突破或已经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识是经验的总结,是时间的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我相信这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有兴趣,只要有恒心,就没有打不开的瓶颈。

任何学术都是发展的。《伤寒论》继承了前人的学术经验,并结合作者自己的经验,著述了千年典籍,系统论述了“阴阳六病、脉、证并治”。除六病之外,还有霍乱病,阴阳易病,以及伤寒病之外的杂病,妇人病等,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有责任学习、继承、弘扬和发展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中国医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6-24 06: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识是经验的总结,是时间的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我相信这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有兴趣,只要有恒心,就没有打不开的瓶颈。
.. (2012-06-23 11:36)
谢谢李老师的点化!

那我就一辈子爱中医学中医, 然后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医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7-12 15: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畦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洩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灵枢·决气第三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3-1-14 1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汇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能以有形之质解释伤寒,是我等努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09

积分

7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9
发表于 2013-1-14 15: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血液中的阳气是什么呢?应该是血浆。”
血浆还是物质 是阳气的载体之一
二者不能挂等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3-1-15 0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胃中虚冷,本于胃中阳气不足,不能上济胸膈,以致膈气虚,邪气才能入里而客于膈间
弱弱的问一句,此胃中指阳明胃还是太阴脾?或言此胃中所指,概与阳明无关?比照前说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则此胃中当为太阴。阳明岂有虚冷阳气不足之可能?仲景偏又不言太阴虚冷,但言胃中冷,何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必要这样纠结吧?如果我也依先生口气,弱弱的回答一句,是不是有点酸呢?
  “280.太阴为病,脉弱,……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以原文“太阴为病,胃气弱”和“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可以作为“虚则太阴”的依据。也就是说,“虚则太阴”,是仲景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2-13 13: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拜读李老师的帖子,感谢分享!今天拜读李老师的帖子,感谢分享!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那么血液中的阳气是什么呢?应该是血浆。”请问这个血浆和营血有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1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浆应是血液中的阳气。营血是循行在人体表部脉中的血液。
营血,《伤寒论》称作荣气。荣气和卫气,是循行在人体表部的阴气和阳气,也就是循行在表部脉中的血液叫作荣气或叫作营血,循行在表部脉外的津液叫做卫气。循行在脏腑的血液和津液,就是脏腑之阴阳气。如《金匮要略》之“脏腑气”、“心气”、“肾气”,“胃气”等等。总之,阴气行于脉中,阳气行于脉外。而脉中的阴气又可以分阴阳,脉外的阳气同样也可以分阴阳。阴气阳气是互变互化的,所以阴气阳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阴气,就没有阳气;没有阳气,也就没有阴气。
物质和功能也是这样。一切功能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体现。离开物质谈功能,就把功能架空了。被架空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积分

6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9
发表于 2013-5-2 06: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卫气就是汗多亡阳中的阳气,卫气应该就是肺散布的多余的阳气。余下的阳气经肺收敛入肾,以温肾水。所以,相火是发泄过的君火,在肺的作用下收敛入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17

积分

9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7
发表于 2013-5-6 2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微=脉极细∩脉无力
  脉极细=阴血不足,脉无力=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不足=阳气不足
∴脉微=阴血虚∩阳气虚
显然,脉的搏动力≠血浆
脉的搏动力来源于心跳,血浆只是动力传媒。心跳来源于“生命”。
另外,阳气不仅指机体各种功能的动力,而且包括机体恒定的体温、能量。这些都源于生命这个自组织系统类的先天遗传。
“大汗伤阳”,注意是“伤”。即:津液与阳气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但津液≠阳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3-5-7 0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栋先生循循善诱,耐心解释,难能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体的各种功能动力,包括体温和能量等,都是受津液和血液的运行正常与否而发生变化的。
      津液≠阳气,血液也≠阴气。这个观点不错。但是阳气是什么?阴气又是什么?我们能够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能够把握吗?津液和血液承载了阳气和阴气,那么津液和血液在体内的运行变化,还不足以让我们引起关注吗?
      离开了津液和血液,心脏就毫无用处,五脏六腑都毫无用处。津液和血液运行通畅、施布全身,才能代谢正常,才是健康的生命。津液和血液运行受阻,就会有邪气客留在体内,出现代谢失常,人体就会患病。
      津液和血液遍布全身,垂手可得,所以一般人都不重视。但是张仲景却是时时处处都以津液和血液的运行变化,来鉴别疾病的寒热虚实,作为治疗的基本依据。
      可以认为:津液≠阳气,血液≠阴气;没有津液和血液,就没有阳气和阴气。
      胚胎没有心脏,胚胎也是生命。所以生命的动力≠心跳。生命来源于细胞。细胞来源于津液。津液是阳气的化身。血液是阴气的化身。五脏六腑筋骨脉络肌肤皮毛都是津液和血液化生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黄煌 的帖子

黄煌:国栋先生循循善诱,耐心解释,难能可贵! (2013-05-07 00:28) 
感谢黄教授的鼓励!黄教授推广经方,不遗余力,毫不保守,感人至深,是我学习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53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3-5-7 2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李国栋先生的好贴,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17

积分

9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7
发表于 2013-5-8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运行正常与否而发生变化的。”问:它为什么会运行?为什么叫正常?
2、“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能够把握吗?”问:你的思想你能把握吗?如果不能进入理性世界,人就不能成为人。
3、“离开了津液和血液,心脏就毫无用处,五脏六腑都毫无用处。”问:离开了心脏、离开了五脏六腑,只有津液和血液,那还是人吗?还是不要把脏腑和津液割裂吧!
4、“津液和血液运行通畅、施布全身,才能代谢正常,才是健康的生命。”问:津液和血液的通畅运行、全身施布是如何实现的呢?
5、“津液和血液遍布全身,垂手可得”物质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的存在方式可不那么容易“垂手可得”哟。
6、“胚胎没有心脏,胚胎也是生命。”问:生命用什么来定义呢?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由什么来定义的呢?请关注“类的先天遗传”。
7、结论:津液与阳气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但津液≠阳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7个问题,实质是一个问题。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对立面,是对感性世界的逻辑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思想是靠言行来体现的,没有言行,就没有思想。功能是靠物质来体现的,没有物质,就没有功能。生命是靠运动来体现的,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阳气是靠津液来体现的,没有津液,就没有阳气。
      关注津液的变化,就是关注阳气的变化;关注血液的变化,就是关注阴气的变化。这和津液≠阳气不矛盾吧?就像思想不落实到言行上,就不能把握思想一样,阳气不落实到津液上,怎么把握阳气呢?以津液和血液的运行变化,来考量阳气和阴气的运行变化,才能以规范规避随意,才能以科学破除迷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64

积分

193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http://blog.sina.com.cn/sazaos

Rank: 3Rank: 3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3-5-9 1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说的是人体这个系统之中气血一体阴阳一体,汗多必然伤及阳气。
阴阳分很多层面,若判断阴阳的问题,首先确定在那个层面上论阴阳,在气血这个层面上,阳多与能量相关,阴多与物质有关。伤寒论言: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发热,阴动则汗出。此间的阴阳就是以物质能量而论。
阴阳还可以以运动方向来论,阳主升散,阴主降聚。当升散=降聚,那么就是稳定,就是静;当升散不等于降聚,那么就是变化,就是动。机体的外环境时刻在变化,天或有寒温,地或有燥湿,这个外环境会造成人体的阳气消耗,阴液丢失。法天则地,随应而变。人体系统欲与外环境之合一,必然就会动起来,当有所适应则自然会静下来。生命就在这一动一静之中。
以运动方向而论,升散为阳,出汗是升散的结果,汗多必然亡阳。
a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81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努力学习经方,造福一

Rank: 3Rank: 3

积分
581
发表于 2013-9-1 21: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谢谢李兄的精彩文章。
谦虚谨慎,努力虔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3-9-2 1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iaohaha 的帖子

xiaohaha:个人以为,卫气就是汗多亡阳中的阳气,卫气应该就是肺散布的多余的阳气。余下的阳气经肺收敛入肾,以温肾水。所以,相火是发泄过的君火,在肺的作用下收敛入肾。 (2013-05-02 06:28) 
个人以为,卫气就是汗多亡阳中的阳气
同此观点。所以损阳就是损卫气导致的。太阳病出汗机理与阳明病出汗机理不同。一损卫气一损营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64

积分

193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http://blog.sina.com.cn/sazaos

Rank: 3Rank: 3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3-9-3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多可亡阳,汗多亦亡阴。阴阳本一体,你走他也亡。体质阳气弱,气血含火少,汗出水火去,因其阳不多,再丢更怅惘。若体阴气弱,津液本不多,汗出水火去,津液更亏空。亡阴亡阳皆为象,一本糊涂账。
a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6-6-22 1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众口不一,各有说词。应该辩论,应该探讨。这样的气氛利于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7:24 , Processed in 0.10918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