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11|回复: 0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甘草干姜汤(第十二方)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发表于 2012-1-18 09: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甘草干姜汤(第十二方)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0]
此方出场2次,实际30条是对29条的解释,是不是原文不得而知。这里引出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伤寒论的“阳”到底指的什么?传统观点认为,阳当然是,指阴阳的阳。可是胡老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伤寒论的阳,大多指津液(记得好像是这个意思),有诸多不同意见。本人基础理论实在知之太少,不敢妄加评论。不过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伤寒论。从这一条看出,又是汗出,又是小便数,人体的水分津液,自然丧失很快。如果把水分津液这些有形的物质理解为阴,当然准确。那么阴少了,阳就会多了吗?阴盛一定阳率?阳衰一定阴盛?这就成了典型的非此即彼。实际上阴阳互为所依,无阴阳无所依,无阳阴无所化。人体的水分血液里面自然蕴藏着阳气,犹如热水,阳在哪里?在水里。一个失水过多、失血过多的人想必会体温下降,阳随着水分津液而亡。举一个例子,就像北方冬天的暖气,实际上是暖水,把水放了,自然管道凉了,屋子也凉了。所以汗水、小便,表面看是丧失有形的阴,实际上阳自然也随着丧失,那么说亡阳,亡的是阴是阳都有。心烦是缺少津液的表现半夜口渴,很有这个意思。微恶寒,估计不是伤寒之恶寒,怕是阴证的恶寒。脚挛急,是肌体缺乏津液濡养的表现。
这条联想到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也许加附子就对了,以故护其表阳。结果误服桂枝汤发汗,导致下面结果。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这个时候如果补水怎么样?比如西医的输液?行不行,不知道!但是喝水肯定不行,因为胃里没有阳气,水不能化气,就是扶阳派所说的,阴不能速生,阳则可以立补。通过恢复人体阳气,津液则可自生。所以厥愈足温!!!
从字面理解,甘草干姜汤好像不是治疗: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的,而是治疗误治以后: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生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另: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胡乱解释,还是看胡老的讲座吧。
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这段是个大段。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这是头一段,你看他开始就搁个伤寒,伤寒他应该脉浮紧,无汗,反自汗出,这说明他是亡津液了,小便又数,即自汗出小便又数,他这个书说小便数就是小便吃紧呀,就是频数,这个可以与上边参着看,小便不利影响自汗出,本来是桂枝汤证,他变成无汗了。那么这个小便数,它影响自汗出,虽然是伤寒,他小便数,他也汗出,他有这么一个意思在内,这个书上没有明说。这个小便数说明什么问题呢,大概是胃虚。咱们后世这个医书里有呀,所谓上虚不能治下,这是用五行的方法解释了,胃属土嘛,土虚不能治水,其实这个有道理,这个胃气虚衰,人身上哪里都虚衰。就是虚脱那个样子,脱水那个样子,小便失去收摄,那主要是因为上边胃虚,他这个伤汗本来是应该无汗,由于津液大量亡失,即自汗出又小便数,所以津液竭于内,后边讲阳明病就知道了。所以自汗出,汗出多为太过。伤寒没有汗,发汗,发汗使汗出多也为太过。太过者阳竭于里,阳也指着津液了,那大便要干,咱们说的脾约证就是这类的。他这个脾约他不要紧,他是虚证,就是虽然十日无大便,无所苦也。所以这个脾约证你不能吃承气汤了,只能吃些麻仁实脾什么的。他这个病呀就类似这个情况,他的津液不守,一方面汗自出,一方面小便频数。心烦呀有点胃不和的情景了。微恶寒,你看他搁个微恶寒,这个微恶寒呀,他说明这个,他虽然冠个伤寒,这个表要解,我们刚才讲了,这个恶寒是太阳病的一个主要征候,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恶寒要加重这个恶寒。如果这个表征,这个恶寒很轻很轻的了,这个表要罢。但是这个心烦,这个里热要升,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津液丧失。或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个更不可发汗,所以他说,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这时候你再攻表,再让它丧失津液,此误也,这是治疗的错误啊,这是头一段。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重视,这个小便数啊,凡是应该发汗的病,小便数决不可以发汗。这个在《金匮要略》里头啊,水气篇他讲过。象我们方才讲越婢汤中的那个风水,是水气在表,都可汗出,惟独小便数者,他有这么一段,他说渴而下利,小便数者决不可发汗,这个要注意。这个小便数呀,大概都是里即虚而津液不守,你再发汗再亡失津液,这个发汗最亡失津液了,这是逆治。那么他这段也就是说明这一点。自汗出虽然象桂枝汤证,脉又浮,但是小便数,这个津液亡失以至脚挛急,而且表证轻微之极了,微恶寒而已呀,这个病在这个时候啊,这个书上后面有,就应该这个时候吃芍药甘草汤,先治脚挛急观察观察,你看看这里头一点热都没提,他也不发热不五的,你吃哪路桂枝汤啊,所以根本就是错误。所以底下他又说了,得之便厥,严重的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这是第二段。这个药用对了病人好的挺慢,用错了他立竿见影,马上就给你个样看看,不应该吃桂枝汤给吃了桂枝汤,吃了桂枝汤马上四肢逆冷,这是什么道理呀,津液再亡失,同时这个胃也虚,这个津液达不到四末,这个手脚离心脏都远呐,所以血液、津液达不到这个地方了,他就凉,这个在内经上有了,脾为胃行津液,到脚上脚上能行,到手上手上能握。那么这个因为发汗津液亡失的太厉害了,远处的地方啊,达不到,所以他厥冷。那么在上边也失去润泽,所以嗓子也干,烦燥,吐逆,胃也不和。烦躁,比心烦还加重了,原病只是心烦而已啊,这是又烦又躁,他不能安静,这都是胃不和的一种表现。而吐逆,这都是胃的关系了,这吐逆呀,这个病根本一开始胃就虚,胃虚不能治水吗,所以小便数,那么这种错误的治疗,更丧失津液,胃既有热,虚呀他胃里头还有些停水,所以为发汗药所刺激,他反倒吐逆,而且这个病还相当急迫,手脚逆冷,得之便劂吗,把这桂枝汤吃了马上这种情况,所以他说甘草干姜汤与之。这个甘草干姜汤以甘草为主了,这个甘草这味药头前咱们讲过了,它也能够养液,也能缓急迫,这个病相当急迫了,这个干姜呢,干姜甘草搁到一起,就是健胃,治呕,它这不是吐逆吗。我们这个理中汤什么的都是由这个甘草干姜汤上来的,甘草、干姜再加人参、白术就是理中汤啊,四逆汤也是啊甘草、干姜加附子就是四逆汤。那么吃甘草干姜汤干什么呢?以复其阳,这个以复其阳啊复津液,这个不是让他再发热,他根本就热了,他这个时候胃太虚又有热,你主要得恢复胃气,他这个甘草、干姜啊他是温中、健胃缓紧迫的这么一种药,但是干姜用的量非常轻,这跟我们头前白虎加人参中讲的人参健胃生津液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胃要是不恢复,这个津液是不会恢复的,所以他用甘草干姜来治疗,这个病我想要搁专讲滋阴救逆的这种办法一吃一个死,一看这个人,咽比较干,就是津液太虚了,用点滋阴药,这个不行,他这个胃根本是不好的,也只能够恢复胃气才能够生津吗,同时用大量的甘草是大有道理的。以复其阳不是复其热,这个阳和我们头前说的津液是一致的,胃气恢复,津液充畅,这个四肢自然就温了。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他说吃了甘草干姜汤,当然呕逆、烦躁都止了,那么厥愈、足温,四肢也不厥了,他津液一达到四肢他自然就不厥了,也不凉了。这个时候啊,脚挛急没好啊,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这个芍药啊它是个治挛急的,肚子急痛,小建中汤就是加芍药了,在桂枝汤里都是大量的用芍药再加上饴糖啊。这个芍药就治挛急,拘急痛,咱们说少腹急痛,那也是芍药证,那么其他的部位发拘挛呢,芍药也治。那么再给他芍药甘草汤,缓他这个挛急,其叫即伸。我说开始就应该吃这个药,开始他这个就是亡失津液,那么由于已经到了脚挛急的这个情形,芍药甘草汤这芍药这个药啊,它是苦而微寒的这么一味药,它也能够对这个,我们桂枝汤里搁芍药,它与甘药合之它也是养液的。那么开始用这个药就没有这个烂子了,这个时候啊更作芍药甘草汤,吃这个药他脚就好了。底下这个看出这个病是有热了,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他这个里边的胃不和不是个重要的,实际上开始心烦,他就是小便数,他是虚,这个不是阳明实结的那个厉害,经过上边的这种治疗,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之后一切病都好了,这个人呐还有说胡话,胃气不和,谵语,这个你也不要多用调胃承气汤,只能少少用,以调其胃气就好了,所以少与调胃承气汤。这个用药啊,不是说一个方子怎么样,以量来调治这也是一个方法。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病,头前那几个方子都是啊,你象麻黄各半汤啊,才刚讲的桂枝二越婢一汤啊,这种表邪非常轻,你不要用大剂药,少少给一点。那么这个调胃承气汤,虽然是个整个方子,要少少给他一点就行,就是调其量以适应这个疾病,这也是一个方法,不能说我们开个调胃承气汤让你整个还是一回吃那些,那他人就受不了了,他这里头不是那个实法,虽然谵语,谵语大便就干了,这个大便干是由于亡津液,不要那么攻,所以他说少于调胃承气汤。底下这个他是反过来说的,他说重发汗,就是说咱们给吃这个桂枝汤了,这是假若,没有这么糊涂的大夫,又自汗出,又小便数,还给人吃麻黄汤,他是假设说的,假设这个病,他是亡失津液,这是个主要的,你还大发其汗,而又加烧针迫急其汗,这个出汗也最轻了,拿烧针刺激他发大汗,要是这么来呀,这个病它也要四肢逆厥的,但是那不是甘草干姜汤能治疗的了,那非陷于阴证不可,这个虚极呀,就要从阳证转变为阴证了,阴寒重证了,那你非用四逆汤才能治疗呢。这个是个假设,后面这一段比这解释得好,我们把方剂先看一看,然后咱们再研究下面这一段。
  你们看看这个甘草干姜汤,甘草是四两,干姜才二两啊,这个干姜大概都用炮姜。这个四两啊,拿着这个十六两的枰,应该是四钱,啊,这个多了,这个药分一煎两剂,他煮取一升五合吗,分温再服,匀两次,匀两次这个量就大了,古人一两合现在三钱,十六两秤,三四一十二,拿二除呢,还六钱啊,所以这甘草,拿十六两的枰啊就是六钱。那么干姜呢,它是为它(甘草)的一半了,那个六钱,干姜就是三钱了,他以甘草为君药,为主药的。这个甘草又缓急迫,配合这个(干姜),所以辛甘并用啊,它配合干姜又是温中健胃,所以是主要地扶胃气,养津液,治这个四肢厥逆。四肢厥逆,没陷入阴证,陷入阴证非用附子不可,没到那个程度,所以用甘草干姜汤就可以了。如果你再使他大虚,非陷于阴证不可,只是用甘草干姜汤还不行,你还得加附子,他说这个四逆汤啊就是这个。这个甘草干姜汤应用的机会也挺多,它也治小便数,你可知道,所以这个小便数呀,遗尿呀有用甘草干姜汤的机会,这就是说胃虚不能治下吗,就是方才所说的这种情况。这是个温中养液的药。




上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下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芍药甘草汤(第十三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7:59 , Processed in 0.17867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