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160|回复: 1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八方)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发表于 2011-12-9 17: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八方)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25]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此条最合理的位置,应该是接着23条,中间突然插入24条。我倒感觉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是瞎猜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句也许是别处的,张仲景年代是不是用的竹简。本身这句话,中医大家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脉洪大,不能用桂枝汤。
疟==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说文》——疟,寒热休作。看来是寒热并存,不是少阳的往来寒热,这个没有见过,依文而解。23条:如疟状,25条形似疟。钱超尘老在《伤寒论文献通考》中,23条:唐本====如疟,《圣惠方》同,《脉经》等本有状字;25条:唐本====其形如疟,《脉经》其上有若字,《要方》等作若形如虐,区别在于:状和形,查了字典,看不出大区别,不过我想古人著书立说,还是用词考究,相去甚远,不得而知。总的意思是23条可能发作的次数要大于两三次,25条可能就是两三次。汗出必解,还是要出汗,不过这个身不痒,为什么呢?
我曾在复兴中医网上写过一点感想,现在看来很是浅薄,不过现在也没有新的认识,还是先这样说吧。
也谈2325、27条提出的三个小方子很有意思:
一、关于剂量换算。

这三个方子印证了我关于经方剂量的想法。三个方子药量均很小,多者1两十几株,少者1两2株。我看了一本著名专家编写的方剂书,很不理解,为什么别的药剂量都改成1两3克,独大枣12枚等不改!该改成2.4枚才对!
二、关于发热恶寒。
23如疟壮、25形似疟、27未言疟。疟:往往先寒战再发热。我理解:
23如疟状===就是像疟非疟===先感觉冷接着发热,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点像伤害中风!
25形似疟===则是发作现疟状==先有寒战再接着发热,无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寒热不并存
27未言疟装===则是热寒并具===无先冷或寒战表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表现伤害中风
三、关于方剂鉴别
三小方临床似乎被埋没,众多医案少见,真是可惜!
1、桂麻各半汤、二一汤与桂越汤鉴别
注家多以桂枝证和麻黄证孰多孰少,作为临床用药依据,我看这个很难把握,很难说清楚,我试图做一下分析:
====有疟状者,在桂麻汤选择。即有先冷甚至寒战再发热者,必为桂麻汤
     ====先冷在发热,身痒者,必为各半汤
====先寒战在发热,必为二一汤
====无疟状者===无先冷后发热===必为桂越汤
2、桂麻各半汤、二一汤与桂二越一汤和小柴胡汤鉴别
次三方极易与小柴胡汤混淆,小柴胡汤是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冷一会热,寒热不并存,也不是发热恶寒!
总结:身痒用各半,寒战发热用二一,伤害脉微用桂越,往来寒热用柴胡
四、关于桂越汤
27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许多人在桂枝汤是否为发汗剂上争论不休,最近看曹老医案关于桂枝汤之论述,颇有新意===桂枝汤乃营养剂也,及其衍生诸方多有此效,如诸建中汤。桂越汤基础加麻黄石膏形成桂越汤,我理解就是以桂枝汤养胃生津,然后以麻黄小发其汗,以石膏清退内热。那么如果这样解释成立的话,我看此方再加饴糖,效果必然更好,即小建中汤加麻黄石膏!
五、关于经方用法
我一个感觉,不必拘于,原文诸误治等说法,或其他前缀,仲景无非示人以辩证,临床完全可以有是证用是方
五、关于疟疾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上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下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白虎加人参汤(第九方)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2-6-19 19: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08:04 , Processed in 0.19948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