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71|回复: 2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发表于 2011-12-9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这个方子出场一次,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合方。这段话比较长,应该分三个层次理解: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这是总说,有这样一个大前提,下面:一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估计不用吃药了;二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个估计情况有点复杂,变成阴证了,需要依法治之;三是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是解释的话,核心症状是: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
所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归纳起来就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发热恶寒====麻黄汤,热多寒少====表邪不重,其人不呕====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未入阳明,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阳气郁表、相持阶段。这样看来,麻黄汤应该对症。为什么要合桂枝汤呢?大概是津液已虚,正气不足,故以桂枝汤加强正气,麻黄汤开表。先这么理解着。
这一段,引出两个个重要话题,一是合方问题,二是剂量问题。
从合方上看,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合方中的重复药如何确定剂量,二是合方是原药和还是药汁合。桂枝汤中甘草2两、麻黄汤中甘草1两,合起来是3两,本方取1两。看来合方是两方药物剂量相加。但是好像胡老说过,是取大着为准。这个是一个疑问。古代人煎药不方便,为什么不把药合起来一起煎煮,而是: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这是把药汁合起来的办法。我一直认为,中药在一起煎煮会起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如同炒菜,各种作料混在一起,先放后放都有讲究。从这一点看,古人对于煎煮中药,很注意方法,这也许是现代中医中药衰落的一个原因。
从剂量上看,就是桂枝汤、麻黄汤两个方子的剂量和起来,取三分之一,而且是顿服,看来这个方子不是要服几次,正常的情况下,就服一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古代的1两,到底是现在的多少克,我本人相信是15克,也亲自验证过,从所谓的有毒药物,诸如附子、麻黄、细辛,到山药、麦冬,效果极好。这个方子,因为取三分之一,所以大枣由12个,变为4个,组方是多么严细。反观现在处方,随意加减,率意为之,只要考察带有大枣的药,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上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去芍药汤(第五方)
下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八方)

1

主题

3306

积分

20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三人行 必有我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306
发表于 2011-12-13 15: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1-12-14 06: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11:31 , Processed in 0.19319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