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习性不同难相宜
有两种药物组合仲景从来不用:麻黄配柴胡,附子配柴胡。
这三味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药力隆盛,也是经方家手中的主打王牌。仲景为何将其拆分,河汉两端,永不录用?仲景灯下黑,还是历史遗漏?想《兰室秘藏》有麻黄柴胡升麻汤;《吴医汇讲》认为柴胡六经皆可应用,配伍切当将无往不胜;祝味菊先生医案附子柴胡同用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是发展完善了经方,还是对伤寒不够通透?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何等悖论?
麻黄剂与柴胡剂的区分方法可参看《经方实验录》。是书认为“一日当中循环不已者为太阳病。寒热日发,有间隙如无病之人者为少阳病,”并据此区分麻黄柴胡于六经之规范应用。曹氏师徒何等人物!这番简赅之言颇有力度。循此则可认为麻黄柴胡不可出现在同一方证当中。
柴胡与附子。柴胡发汗,麻黄发汗,有区别有联系,易于混淆;而柴胡附子本无功效竞争。难道药物之间也似人世般党同伐异?
柴胡疏散清泄为主,附子以聚敛补益为功。用了柴胡,人体必然肌腠疏松,旺盛的分泌也会迟滞下来;而吃了附子剂之后,筋骨为之一振,分泌激昂亢进。仲景识此南辕北辙,便深沟高垒,笔下阻断。
柴胡配二物,本无性命攸关,仲景顾及药物组合间的导向同一性便不主观采纳。
处方严谨,组合有度,中医疗效之基础。蒲辅周先生曾说:“于方中加一两味不相干之药,即难见功”。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说我中医无规范、无科学、无法度?污蔑而已!经方药证研究的好帖!读来津津有味! 能否请楼主谈谈“附子以聚敛补益为功”? 原文<伤寒论318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十七。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仲圣有明言,柴胡,附子如何不能通用? 柴桂姜汤常可加附子而用,有是证用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