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307|回复: 18

乌梅丸主病是“藏寒”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发表于 2022-4-22 16: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汤证:乌梅丸
处方:乌梅三百枚  桂枝六两去皮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蜀椒出汗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黄连十六两  黄蘖六两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这一条中间有论述蛔厥病。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说明什么?
这是告诉大家“脏厥”不要当做“蛔厥”。后面这二句,告诉大家如果是“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蛔虫是寄居在人体消化肠道的寄生虫。这个虫在身体里是活体,是活体就会串动。一般情况下,蛔虫是老老实实呆在肠子里的,有时会随着大便排出。但现在情况是,它不在肠子里呆了,要往上爬。
为什么好好地不在肠子里,要往上爬?
古人认为,蛔虫也喜温畏寒。这个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人体阳气不足,肠胃代谢慢,温度低了,所以“脏厥”。蛔虫在肠子里呆不住,上边温度高一点,所以它只好往上爬。它也不是一直在活动,也得休息。所以是爬一下,歇一下。虫子在胃里串来串去的,这个动静人能感受到。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它动的时候,人就会不舒服,有烦燥,有呕吐。歇的时候,人就会觉得好受一点。所以是“须臾复止”。人吃东西的时候,胃在消化食物,温度高,所以“蛔闻食臭出”,会爬到胃里来。
蛔虫如果顺着喉管往上爬,人就会下意识的呕吐,虫子跟着就被吐了出来。如果是钻进了胆管,胆管狭窄,虫子进退两难,在里面折腾,引起胆管痉挛。这个就厉害了,发作起来比胆结实还痛。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以乌梅为名,是因为乌梅是酸性的。古人认为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后世有人据此认为乌梅丸是专治蛔厥的,这是误解。其实该方,不止是治蛔厥,也治脏厥,根本原因是胃肠温度低,代谢不旺盛。
方中以桂枝、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辛热之品温脏。川椒也就是花椒还能驱杀蛔虫。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同时用驱蛔往下。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脏厥”正气之不足。
所以全方是寒热并治,邪正兼顾,同时可以温肠安蛔。
没有蛔虫,只有“脏厥”去乌梅可不可以?
方后有个追加条文“又主久利”,这个利,是因为肠子寒,所以是个寒利。乌梅能生津开胃,能帮助消化。同时,还有酸敛作用,治脾虚久泻,大肠滑利甚至脱肛不收。所以,如果久利,乌梅是需要加的。
再个,因为方中有用川椒等辛热之品,用乌梅也可以佐制下辛燥。
这个方,能治脏寒、脏厥下利,还可杀虫驱蛔,所以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一个方。

撇开杂乱无章的条文影响,用八纲辩证思维,将 113方用填空的方式,准确地填入“六经”当中,,继而还原《伤寒论》本来的面貌,清楚了解仲景编著的真实意图。这是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探索。本人在  “给《伤寒论》113方做选择填空”   http://hhjfsl.com/bbs/thread-149787-1-1.html贴子里持续有贴,欢迎大家讨论。





上一篇:厥阴病方五、六 真武汤和附子汤
下一篇:民国伤寒家那些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观点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4-22 1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梅丸]是{肝热证}用方。
  
  药物剂量: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乌梅丸]是{肝热证}用方_01.jpg


[乌梅丸]是{肝热证}用方_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0

积分

3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22-4-23 14:50:4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本来是一本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是精简版的,是中级医书,金匮要略是高级医书。合起来融会贯通之后用药疗法就是宗师级了。
素问是科普入门,灵枢(讲的大多是针灸)和本草(药性和简单用法)是初级。针灸疗法的高级医书《针灸大成》,也许还有比这个更高级的我还没了解过。
医书太多了读不过来。
研习中医还有别的路数,并不是一条道。
导引按跷针灸治,砭石用药种痘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0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哦,是热利。热利,放桂枝、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这不是要患者难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4-27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2-4-27 09:43 编辑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2-4-27 08:55
是哦,是热利。热利,放桂枝、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这不是要患者难受吗? ...

 解析经方离不开{量效关系}。

  [乌梅丸]中,乌梅为君,黄连为臣,全方酸泻苦降为主,不然不足以安蛔。

  从主证上看,[乌梅丸]是{阴虚肝热证}用方,但更准确全面的定义是{阴虚肝热肾寒证}用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22-4-27 1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338条,仲景爷讲得非常清楚了,唐还搞不明白。所以要先下功夫把伤寒论搞上十年再搞什么填空。

脏厥,蛔厥(脏寒)显然是两个病。

脏厥是少阴危证或不可治或难治了,所以仲景爷未明示方案;

蛔厥是个厥阴病,用乌梅丸治疗,久利也可以用是其拓展应用。

那些老油条们可能老但不一定有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4-30 18: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梅丸《千金》治“冷利久下”,显然是针对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4-30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226291 发表于 2022-4-30 18:52
乌梅丸《千金》治“冷利久下”,显然是针对寒的。

  
  《千金方》共4个[乌梅丸]
  哪一个是治{冷利久下}的?:
  
  乌梅丸
  治久痢诸药不瘥数十年者,消谷下气,补虚方。
  乌梅肉 黄连 干姜 吴茱萸(各四两) 桂心(二两) 当归(三两) 蜀椒(一两半)
  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后服十丸,日三。
  乌梅丸
  治寒热劳疟,形体羸瘦,痰结胸中,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瘥方。
  乌梅肉 豆豉(各一合) 升麻 地骨皮 柴胡 前胡 鳖甲 恒山(各一两) 元参 肉苁蓉 百合 蜀漆 人参 知母 桂心(各半两) 桃仁(八十一枚)
  上十六味为末,蜜丸,空心煎细茶下三十丸,日二服,老少孩童量力通用无所忌。
  乌梅丸
  治肝邪热为疟,令人颜色苍苍,气息喘闷,战掉状如死者,或久热劳微动如疟,积年不瘥方。
  乌梅肉 蜀漆 鳖甲 葳蕤 知母 苦参(各一两) 恒山(一两半) 石膏(二两) 香豉(一合) 甘草 细辛(各十八铢)
  上十一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饮服亦佳。
  乌梅丸
  下痢热诸治不瘥方
  乌梅(一升) 黄连(一斤,金色者)
  上二味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1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4-30 20:18
  
  《千金方》共4个[乌梅丸]
  哪一个是治{冷利久下}的?:

伤寒论113方,更多是教学方,示范方。本方寒热互调,原方剂量,灵活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5-1 1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2-5-1 10:41
伤寒论113方,更多是教学方,示范方。本方寒热互调,原方剂量,灵活掌握。 ...

  临床化裁拓展运用是另外一回事。
  不属于原方的:基本功效、基本主治、立方本意。

  讲《伤寒论》原方,就要遵照原始药物剂量比例来解析方证、功效、主治,不然就没办法规范教学: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分别按自己的临床化裁运用经验来解析某个经方。
  这样就脱离了方证条文本身的语境,造成了证治方药的分离,而经方医学是{证-〉治-〉方-〉药}高度关联、一气贯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2-5-1 13: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4-30 20:18
  
  《千金方》共4个[乌梅丸]
  哪一个是治{冷利久下}的?:

方见《千金》卷十五下,不是霍然写着:
“乌梅丸治冷痢久下方”。
伤寒“又主久利”之注文正取于此。
君未见此方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14: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最大的问题是条文错乱,“字之为正,句之为离”,这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必须带一些存疑来学习它。不能照搬,而是消化吸收、学习和继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伤寒注家800,何止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伤寒论本身,到今天没有被标准掉嘛,所以不排除后面有更多的老师出现。

条文剂量有没有错误?既然有“句之为离”,当然可能可以有“字也不一定为正”。虽然这样有点偏激,但确实存在。且因为这句条文有太多的异议,传承当中,出现错误加注,插注也完全可能。乌梅汤原方是在厥阴篇,厥病以阳虚有寒为主。临床运用,多见运用到阳虚脏寒。但条文剂量并不是这样反应的。

方药当然要根据实际来变化,强人和虚弱者用药当然有不同。如麻、桂两个方剂的剂量本身就是参考剂量,为此,仲景告诉我们,有设麻桂各半汤。这是传达灵活机变的思想,立意教大家不要呆板应用。也就是告诉我们,既然设有麻桂各半,临床上,当然还可以有麻四桂一,桂四麻一这样的机变。

关于原始比例的量,也不见今人用原方的量。至少我不会这样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15: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5-1 12:40
  临床化裁拓展运用是另外一回事。
  不属于原方的:基本功效、基本主治、立方本意。

至于规律伤寒论的教学。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不能按原条文来进行教学。
伤寒论本身存在的条文错乱问题,这样照条文顺序的教学和讲解,是不负责任的,是偷懒的,是以其错乱,欲使学生昭昭的。因为这样做,不能让学生有“高度关联、一气贯通”的理解。
所以,我在探索。当然,我所研究的不一定正确。但已尽我之所能,如果我这样做,能让人能更好的理解,学习。这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2-4-27 13:29
338条,仲景爷讲得非常清楚了,唐还搞不明白。所以要先下功夫把伤寒论搞上十年再搞什么填空。

脏厥,蛔厥 ...

伤寒论既然讲六病,那么所设方也是对应六病而来,这是没问题的吧。
那么,对应六病的各方,是哪些呢?你确定清楚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15: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仲景讲得清楚,但我资质愚钝,不能做到完全清楚,所以按死读书的办法来,这不是在钻嘛。我这是认了脏厥,蛔厥的“厥”上去了。实在是肝有热,我不用这个方好了。要用,你们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5-1 2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26291 发表于 2022-5-1 13:59
方见《千金》卷十五下,不是霍然写着:
“乌梅丸治冷痢久下方”。
伤寒“又主久利”之注文正取于此。

  前帖是在中医世家网站查的,内容可能有些问题。
  重新找了一个精校版本的《备急千金要方》来查。


  确实有这个方,也确实有这句话,但其药物剂量和《伤寒论》是不一样的。
  药物剂量比例都不同,所主能一样吗,如果可以,那仲景有必要传方又传量吗,随便取好啦!何至于出现[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样的方名。


  《伤寒论》中的[乌梅丸]方后“又主久利”的注文怎么只取了半句话,把“冷痢”二字抛弃了呢?

  《千金要方》的[乌梅丸]中黄连少了六两,将近少了一半:
  乌梅丸
  治冷痢久下方。
  乌梅三百枚 干姜 黄连各十两 当归 蜀椒各四两 细辛 附子 桂心 黄檗一方用麦蘖 人参各六两
  上十味末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下,别捣如泥,盘中搅令相得,蜜和捣二千杵,食前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8
发表于 2022-5-1 2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2-5-1 15:13
虽然仲景讲得清楚,但我资质愚钝,不能做到完全清楚,所以按死读书的办法来,这不是在钻嘛。我这是认了脏厥 ...

  
至于规律伤寒论的教学。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不能按原条文来进行教学。
伤寒论本身存在的条文错乱问题,这样照条文顺序的教学和讲解,是不负责任的,是偷懒的,是以其错乱,欲使学生昭昭的。因为这样做,不能让学生有“高度关联、一气贯通”的理解。
所以,我在探索。当然,我所研究的不一定正确。但已尽我之所能,如果我这样做,能让人能更好的理解,学习。这就足够了。

  
  教学传承更应该忠实原著、结合临床,尽量避免主观揣测、掺杂个人好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8

积分

7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2-6-13 1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由于食管反流,食管炎,喝了不少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好转。但是对几多年的下利作用不大,每天后半夜,早醒腹中不适,便后方能入睡。多少年了不知道大便成型的感觉,大便每天也就一次,就是溏薄。试过四神丸,附子理中丸,香连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都没有效果,看了你的帖子,吃了两幅乌梅丸,《熬成汤剂》立马见效。我要坚持吃一段时间。直到停药后还能接成型的大便为止。拜谢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18: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liujinu 发表于 2022-6-13 10:00
我由于食管反流,食管炎,喝了不少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好转。但是对几多年的下利作用不大,每天后半夜,早 ...

这不是我的方,是老祖宗仲景的方。该谢谢的是他老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7:55 , Processed in 0.24879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