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汤证:乌梅丸 处方:乌梅三百枚 桂枝六两去皮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蜀椒出汗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黄连十六两 黄蘖六两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这一条中间有论述蛔厥病。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说明什么? 这是告诉大家“脏厥”不要当做“蛔厥”。后面这二句,告诉大家如果是“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蛔虫是寄居在人体消化肠道的寄生虫。这个虫在身体里是活体,是活体就会串动。一般情况下,蛔虫是老老实实呆在肠子里的,有时会随着大便排出。但现在情况是,它不在肠子里呆了,要往上爬。 为什么好好地不在肠子里,要往上爬? 古人认为,蛔虫也喜温畏寒。这个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人体阳气不足,肠胃代谢慢,温度低了,所以“脏厥”。蛔虫在肠子里呆不住,上边温度高一点,所以它只好往上爬。它也不是一直在活动,也得休息。所以是爬一下,歇一下。虫子在胃里串来串去的,这个动静人能感受到。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它动的时候,人就会不舒服,有烦燥,有呕吐。歇的时候,人就会觉得好受一点。所以是“须臾复止”。人吃东西的时候,胃在消化食物,温度高,所以“蛔闻食臭出”,会爬到胃里来。 蛔虫如果顺着喉管往上爬,人就会下意识的呕吐,虫子跟着就被吐了出来。如果是钻进了胆管,胆管狭窄,虫子进退两难,在里面折腾,引起胆管痉挛。这个就厉害了,发作起来比胆结实还痛。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以乌梅为名,是因为乌梅是酸性的。古人认为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后世有人据此认为乌梅丸是专治蛔厥的,这是误解。其实该方,不止是治蛔厥,也治脏厥,根本原因是胃肠温度低,代谢不旺盛。 方中以桂枝、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辛热之品温脏。川椒也就是花椒还能驱杀蛔虫。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同时用驱蛔往下。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脏厥”正气之不足。 所以全方是寒热并治,邪正兼顾,同时可以温肠安蛔。 没有蛔虫,只有“脏厥”去乌梅可不可以? 方后有个追加条文“又主久利”,这个利,是因为肠子寒,所以是个寒利。乌梅能生津开胃,能帮助消化。同时,还有酸敛作用,治脾虚久泻,大肠滑利甚至脱肛不收。所以,如果久利,乌梅是需要加的。 再个,因为方中有用川椒等辛热之品,用乌梅也可以佐制下辛燥。 这个方,能治脏寒、脏厥下利,还可杀虫驱蛔,所以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一个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