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人是学习经方的新手,以下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部分未经实践。
一、大便难解如算珠。(此条已经验证)
病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相关条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3岁以上:桂枝9克,白芍药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用1400ml水煮做600ml,分温三服。
1~3岁,用量减半,1岁以下用1/3量,水量算法同此。
注:小儿缺钙,吃了葡萄糖XX钙、XX钙后,多有此症。
二、太阳穴青筋明显
太阳病久不解,外现青筋。
1、脉缓为太阳中风,桂枝汤。
2、脉细紧为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
3、若兼有时时鼻流清涕(鼻炎),可考虑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从脉上区别,麻黄附子细辛汤脉细紧,小青龙汤脉浮紧。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相关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桂枝汤:
3岁以上:桂枝9g 芍药9g 甘草(炙)9g 生姜9g 大枣4枚,1400ml水煮做600ml,分温三服。服后温覆取汗,
1~3岁,用量减半,1岁以下用1/3量,水量算法同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6g,炮附子3g,细辛6g
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
麻黄、白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各9g五味子12g半夏15g
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一升。
三、黑眼眶,鼻头微微有点大
内有水饮,五苓散。
《伤寒论》原文: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注:经常打吊针的小孩常见此症。
四、时时流浓鼻涕,舌上白胎而红,能吃,时时嗳气而臭。
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加石膏汤或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
3岁以上:生姜12g,切甘草10g,炙人参10g干姜3g黄芩10g半夏12g黄连3g大枣4枚,擘,水2000ml煮至1200ml,去滓再煮至600ml,分温三服。
五、定时夜哭,舌上白胎,胆小
少阳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g龙骨、黄芩、生姜、人参、桂枝、茯苓各3g半夏10g大黄6g牡蛎5g,大枣2枚
1600ml水煮做600ml,分温三服。 |
上一篇:晓冬的经方验案二则下一篇:人间最神奇的妙方——三豆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