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404|回复: 10

我对”阴平阳秘”的粗浅认识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0-10-9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习了论坛里关于阴平阳秘的几篇文章后,受益良多。今在我说说对此四字的私臆前,先引来民间中医一位名“阅灵素”医者对此四字的说辞以广见闻:

阴平阳密与阳密乃固的真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此两句,历代被直引,间引不知几回,近代尤其喜“阴平阳密”,几乎将其成了开口谈中医的必具。
然则此阴平阳密究竟何意?深究下来不禁令人嘘吁。
可叹向来张口谈阴平阳密之人,有几成知道此语出自何书,何篇,上下文为何?更不要说其意究竟为何了。
至精至微之道,不为废绝,确是大幸。

究竟何为阳密?
密,真做固密讲?
其实,此密,是做静讲,阳密,就是阳气清静的意思。
而阴平阳密,是互文,是阴阳平密的意思,平密义近,也做清静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看到此处,不为陈见所缚而嗤笑,且有兴趣之贤达,可以将这个意思带到原文中,带着这个观点,整篇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与“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一段,与“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等处,是何等顺承,而与《上古天真论》所言是何等契合。。。
另,清静者,天地之大德,历来只有道门中的部分人知道此处阳密之义,而现今,李今庸教授经过深研勤求,也得此意,并著录在其著作《古医书研究》中,可见读书领悟,能近于道,文字之道虽不值一提,而学者之用心参悟能见天心。




上一篇:学习江湖医侠大哥的经验。
下一篇:经方医学培训班招生即将结束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8: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位阅灵素医者的说辞突出了“互文”,“清净”的主要观点。观点值得学习,但是就了上面这段经文,我们仔细推究,这个所谓的“互文,清净”之下是还有深意可值得探求的。和子私以为“阴平阳秘”是一种阴阳气交的最稳定状态,阴阳水火的交济是生命气机正常气化的前提,阴阳气机的“济泰”之象也是天地人三才清净的根本前提,离开了这个阴阳的“济泰”之象,“清净”二字是无从谈起的。

大家知道,“济泰”二象也就是阳火在下,阴水在上的一种状态。也知道阳火在下,阴水在上的阴阳水火的交济是远不止这“泰济”二象的。从十二消息卦看来,从复至夬皆是阳在下而阴在上,复卦一阳初生,夬卦五阳在下。这里再借用伤寒六经的说辞,我们知道少阳是厥阴的底面,阳明是太阴的底面,太阳是少阴的底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阴阳量质的变化。消息卦里,从泰至夬,可以看着是阳秘的状态。三阴三阳里,阳明太阳可以看着是阳秘的状态。“阳秘”,遂可以从这里及上面的经文看出“秘”字的二重主要含义:一者厚实,二者降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阴平阳秘”是一种阴阳交济的状态。“阳秘”是表示阳火厚实降藏在下的意思,那么“阴平”的含义应该是迎刃而解了。“阴平阳秘”四字中,大家对“平”字的理解歧义甚多,和子的私见是这样的:平”者,不上不下谓之平,无太过不及谓之平,无多无少适中谓之平。这里的阴平应是阴水的“升平”之意。这个“升平”要以阳秘为基础,阴升平的量质也是以阳秘为基础的,阳秘是主导,阴平是从属的。阴水的适中之平一定是建立在阳火秘实的基础上的,从消息卦,三阴三阳里可以看出:在泰至夬里,阴水是升平的,太阴与少阴是阴平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阴阳的平衡在“阴平阳秘”的这个正常的生命状态里只是一个相对的变化过程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阴阳交济最不稳定的状态是在“复,临”的卦态,在三阴三阳里,最不稳定的阴阳交济状态是少阳厥阴的表象。明白了这个,我们似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伤寒的,似乎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六经的本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认识中医,是要讲究内证的。关于“阴平阳秘”的认识,我想凡是有正确的静修经验的同道都应该知道禅修的初步身心反应“这个反应就是身心的“清明”,“天河水的升泛”坐中初步身心功夫是上身一片清明透彻的。这个身心现象是体内水火阴阳相互交济带来的。这里也能反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经典经文的正确。这个反应也是判别一些初用功者错误知见所带来用功后错误身心反应的试金石。儒释道三家身心的摂调,是离不得这个阴阳水火的交济的,当然,真正的禅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和之”,交济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0-9 1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字没有释出真义。既然“秘”有“降藏”义,“平”怎么能没有“升发”义。互文互文嘛。阳向阴藏,阴向阳发,简单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积分

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10-10-9 1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说法医理文理都讲得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从十二消息卦中从复至乾中可以看出阴阳交济的“阴平阳秘”之象,那么从姤至坤中能看出阴阳交济的“阴平阳秘”之象吗?

从卦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复至乾中,阳是从内下向上外增进。姤至坤中,阴亦是从内下向外上增进,这个从内下向外上的增进方式是正确的吗?

阳在外如环,阴在内是圆,环变则圆变,如是少阳,阳明,太阳之象呈也,少阳之内是厥阴,阳明之内是太阴,太阳之内是少阴。二者之变是同一的,这个同一的变化即是太极的变化。


阴在外如环,阳在内是圆,同理,外在三阴之变即有内在三阳之变,内在三阳之变即亦当有外在三阴之变,这个同一的变化或许可以看着是无极的变化。

太极主乎阳动,内藏静阴,故太极变动之极会终归寂灭。无极主乎阴静,内藏阳动,故静寂至极必有阳动。太极无极阴阳体用互换。以水火喻之,则离火太极,坎水无极。观虚拟人,则五脏为无极,六腑为太极。五脏中肝脾肾为无极,心肺为太极。六腑中大小肠膀胱为太极,胆胃三焦为无极。故有拟言:“元阳主要居于上焦心肺并系于胃,元阴主要居于下焦肝肾而连于脾”。

故“阴平阳秘”,在太极中,阳秘是主,阴平是从。在无极中,阴平是主,阳秘是从。内经所言,从太极而言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阴平阳秘”理论的临床应用,一部伤寒诸方给出了活生生的示例,说到底,一部伤寒都是在诠释”阴平阳秘”这四个字。“阴平阳秘”主从的各自两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经方中去体会与感受,去看这个阴平阳秘在脏腑中是如何变化的,下面我举些方剂供同道观瞻:

1:桂枝汤
2:小建中
3:桂枝甘草汤。
4: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甘草干姜汤
6:炙甘草汤
7:四逆汤
8:乌梅丸
。。。。。。

仲景之所以尊为医圣,就在于仲圣在“阴平阳秘”各自主从的两面上没有偏颇,执冲和之道以传医心,所以后来子孙敢不遵经。所以从这里看下去,后来医派多是偏法,乃至于温病之学也不过权法。人身之病,就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这个“平秘”的状态失调,医者疗病也不过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失调的“平秘”恢复到“真正”平秘“的状态而已。

这里的“阴平阳秘”主要是从人身脏腑的冲和本气而言,至于天地间的“阴平阳秘”及其变化以及与我人身中的“阴平阳秘”间的相互影响交变,留与今后再粗约谈论。

真正的一气流衍即从天地人三才的“阴平阳秘”始。这里还是要设下上贴的一问,以待来者:

“从卦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复至乾中,阳是从内下向上外增进。姤至坤中,阴亦是从内下向外上增进,这个从内下向外上的增进方式是正确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0-10 17: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复杂吗?打个比方吧:有半杯水,你把半杯空气压到水下去(秘),那水就升到杯口了(平)。

谁再说不懂,我打他屁股。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8: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中医之理真如楼上朋友所说的这样简单的话,我们这些后来吃祖宗饭的医者都承继了仲圣的衣钵了,都成了大医了,中医又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凄凉的地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401

积分

2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大道通易

Rank: 2

积分
401
QQ
发表于 2010-10-11 19: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16:06 , Processed in 0.18006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