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83|回复: 0

重新认识《伤寒论》和中医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1900

积分

31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00
发表于 2021-4-20 1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个人认为,要想搞明白《伤寒论》,认识《伤寒论》,得将自己设身于仲景当时的历史环境,围绕着仲景写书目的,是什么影响他,了解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写书,总得是有个大纲目录什么的主线吧。有了主线,得分章、分节吧。之后是用条文逐一论述。大体总得这样来写。
            现在有人在研究仲景伤寒论的思维导图。希望脱离文字的约束,将张仲景的思维图像化,把六经和疾病用相关的层级关系图表现出来。比如倪海厦。思维导图,是一个科学的办法,有利于大家掌握和更好地理解《伤寒论》。
            除了对《伤寒论》背景开展研究、“神交”2100年前的张仲景外,我建议,要将《伤寒论》从生涩难懂的古文言文中解放出来,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知识来解析它,分析它、丰富它,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和学习。否则,《伤寒论》就得不到好的传承和发扬。这是当代中医学者的历史责任。这个工作,总得有人来做。
           比如脉象。王叔和《脉经》分为二十四脉,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李中梓 《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浮、沉、迟、数四大脉还好辩,其他的脉,就不好说了。各人感觉不一嘛,你认为已以说的清清楚楚,言之凿凿,可到我这,不一定完全明白。所以,中医初学者往往都会遭遇“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尴尬境地。没有明师指导和足够的积累,脉象很难理解和掌握。
             脉象可以大致反映疾病的所在部位,邪气的进退、正气的盛衰情况,对于辨析病情确有帮助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先贤们能潜心探索脉搏跳动间的细微差别,总结出脉跳与疾病之间的规律,这已以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那么,今时今日,我们能不能用现在的医学知识,再一次尝试着去解读脉象呢?
             再比如中医的整体观、五行脏腑理论,疾病在人体内的发生及发展、中药在方剂中起的作用,我们能不能再一次尝试着,用新的科学理论去研究,去解释,去丰富呢?
            现在很多人不认可中医,甚至有人全盘否定中医,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中医是实践的医学,这个实践检验,历经有千年的时间,是有大量的事实证明的,有效的实践医学。这个不可否认,也否认不了。
            有人说,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有一定的道理。医学是一门科学。这方面,中医确实应该向西医学习。老中医干祖望就说:“中医必须走习古纳新之路”。
            1972年,屠呦呦女士经过长时间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创造性的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药几千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青蒿杀虫的记载。东晋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明确提到青蒿能治疗寒热疟疾。宋代以后,出现了青蒿复方。
             青蒿能治疟疾,但是,提取青蒿素很难。常规方法并不能将其成功提取。屠呦呦老师从中医药的煎煮法中获取灵感。这就是《肘后备急方》中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经过190次试验,终成功提取青蒿素。2015年10月,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发掘中医药的宝贵财富,获得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但由于从天然植物中青蒿素含量很低,使得该药生产成本很高,药价昂贵。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药物分子工程学张万斌教授,再接再厉,历时7年,又经过无数次实验,采用关键催化剂,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造福数亿患者, 挽救无数人生命。
             事实证明,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是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切入点。世界医学开始重新将目光聚焦中医这座巨大宝库,思考中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中医,特别是在中医药科技上,创新不断。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医和西医的交融已避不可免。
             然而客观说,中医仍存在理论知识更新慢,疏于研究,更疏于发展的问题。“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中医不能徘徊在古书中,徘徊在原有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还得知其所以然。中医需要更多屠呦呦、张万斌这样的高科技人才,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继承、诠释、甚至创新中医。




上一篇:《伤寒论》和《黄帝内经》
下一篇:六、脏腑五行“人是智能机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9:18 , Processed in 0.19853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