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4427|回复: 105

桂枝解肌,就是损阳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19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桂枝本为解肌”。桂枝为什么要解肌呢?必是肌肉出现问题了。肌肉出现什么问题了呢?肌肉出现僵硬、疼痛、拘急、不仁,等等问题。如: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肌肉为什么会出现僵硬、疼痛、拘急、不仁等等这些问题呢?是因为阳气不通了,阳气被阻,不能运通,故出现了这些问题。那么用桂枝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解决阳气不通的问题。这样看来,桂枝解肌,就是通阳。“身体强,身体痛”,是身体表部肌肉之阳气不通。“少腹拘急,少腹不仁”,是少腹部位肌肉之阳气不通。用桂枝解肌,可以证明,桂枝不仅善于通行表部,也善于通行少腹部。用桂枝解决问题,就是解决阳气郁滞不通的问题。桂枝解肌,就是通解肌肉之阳气郁滞。阳郁就是阳气强,如“荣弱卫强”。阳强而郁,通阳必是损阳,使阳不强,而郁乃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5 收起 理由
黎小裕 + 5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炙甘草补胃气
下一篇:胃病主方枳术汤

3

主题

158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58
发表于 2010-6-19 1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树木干枯则坚而易折,幼苗多汁而柔韧。与楼主所言同一理也。
桂枝汤不仅仅是通阳,更是补充津液,调和阴阳,通彻内外。肌肉得津液濡润则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0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拿麻黄与桂枝做比较,两药皆通阳。桂枝暖血通阳,麻黄宣卫通阳。营卫内养脏腑,外养皮毛,所以不只通肌肤,通少腹,凡营卫所到之处皆可通,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可知。寒闭不通用麻黄辛通,阳弱不通用桂枝辛甘温通,故“失精家”,“阴头寒”,“虚劳腰痛”,可用桂枝。血虚者禁用麻黄,以“麻黄发其阳故也”。桂枝真若耗阳,便无“阳盛以毙”之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0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所说桂枝损阳,本意是强调,桂枝是温散药,而不是温补药。桂枝,是指单味药桂枝,而不是指桂枝汤。桂枝的药理作用是解肌通阳。通阳必有阳郁,解郁必损阳气。
桂枝汤治疗“营弱卫强”之证,芍药补营阴之弱,桂枝损卫阳之强,理法分明。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是指桂枝汤,而不是指单味桂枝。如麻黄汤证“阳气重”,是谓阳盛,此阳盛者乃阴阳俱盛,法当以麻黄汤“发其阳”,若误用桂枝汤,以芍药厚阴助阳,则犯实实之弊,邪重无从出,必致病势危殆。
再如白虎汤证里热重,法当清热泄阳,若误用桂枝汤,桂枝耗津助热,芍药补血助热,亦必致病势危殆。如“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大汗出,脉洪大,而没有烦渴,是热仍在表,脉洪大是阳浮阴弱,法当与桂枝汤损阳益阴。“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大汗出,有烦渴,是热已入里,不可与桂枝汤伤津助热。
“阳盛以毙”之外阳盛,不是用麻黄汤开腠理以发泄其阳,而误用桂枝汤,实其腠理反助其热,故“阳盛以毙”;“阳盛以毙”之里阳盛,不是用白虎汤清泄其阳,而误用桂枝汤耗津助火,故“阳盛以毙”。
有学者把桂枝作为补益药,用于胃虚证,这是错误的。《伤寒论》太阴虚寒和少阴虚寒胃气虚衰之下利,绝没有用桂枝的方剂。失精家营卫不和,内有营虚,外有浮热,“脉得诸芤动微紧”,脉芤动并见,芤是阳浮,如按葱叶,动是阴弱,阴弱生热,生热则动。脉芤而动与脉浮而缓之病机相类同。所以,失精家之上热下寒,用桂枝是用于解其浮热,而不是用于补气。如“四肢疼痛”,多为阳强阴弱,宜用桂枝汤。而“四肢沉重疼痛”,多为阳虚阴弱,宜用真武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43

积分

21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43
发表于 2010-6-20 0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可能不太一定 如果用补的概念来看,金匮的虚劳篇最有发言权,里头含有桂枝的方剂不少,像建中汤、桂加龙牡汤。

我的想法是所有药物就都不是补药,他都是偏性,不过是纠正身体的偏性,真正的补药还是在食物上,我们这麽看好了,有人可以只吃药而不吃饭,身体却很健康的,应该不容易吧!

至於桂枝能不能用在太阴病,有的,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这是说明一个容易拉肚子的人,如果得了外感,脉还能够浮起来,代表里头的津液还算充足,但是因为他经常拉肚子比起一般人体内津液较少,所以当他要治疗外感时,可以考虑用桂枝汤。至於这里的太阴病是不是虚寒证,我想是的,只是程度不到四逆或理中那般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辛甘温通,通阳而无耗阳之弊。合麻黄则护阳以通散,合甘草则守中而温补。配饴糖芍药取其温中,配地黄山药茯苓泽泻取其通阳。耗阳不比麻黄,温补不比参茸。为百药先聘通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0: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建中汤证的病机是上有浮热下有虚寒,用桂枝同样是用于散浮热,而不是补中气。小建中汤证补中气的是胶饴和炙甘草。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在3楼已经说过了,其桂枝之用,依然是散浮热。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其用桂枝汤,还是用于热多寒少之证,用桂枝是用于散浮热。而胃气虚寒下利之证,必不得用桂枝。如“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霍乱吐利,热多欲饮水者,是厥阴热多寒少之证,故用五苓散,是以桂枝祛浮热,而不是以桂枝温胃气;寒多不用水者,是太阴虚寒证,故以理中丸主之。再如“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凡里虚寒证,必先温其里,这是《伤寒论》示法。胃气虚寒者,若攻其表,必致胃虚寒甚,而加重病情。
平人吃饭是养命,虚人吃药也是养命。若药无补法,那么“八法”不就应当成“七法”了吗?
“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甘草小麦大枣汤方…亦补脾气。”这是《金匮要略》中的文字。
“补不足,损有余”,这是“内经”和“伤寒”共同的治疗大法。怎么就不能说药物之补了呢?气血虚弱之人“不能食”、“食不下”,不用药物来弥补其人的气血,使其恢复胃气,他怎么靠食物来补养身体呢?这个话题扯远了。从桂枝的作用,扯到“吃药与吃饭”上去了。
对中医药的原理认识不一致,就难免对治疗方法的认识不一致。但愿临证遇到亡阳厥逆“里寒外热”之病人,千万不要用桂枝去“补”,一个不小心,就恐“补”出人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劳者,失精家,浮热产生机理如何?若是内生,不可外散。楼主说芤是阳浮,动是阴弱,阴弱生热。如此看来,此热只可沉敛,不可辛散。桂枝辛散耗阳,当去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其“补”或“耗”,都失之以偏。正是因其“偏性”(毒)不大,所以才会成为常用的食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疾病,都是以内因为根本的。外因只是致病的条件,人的身体状态不良才是致病的根本。面对桂枝汤证“阳浮而阴弱”的身体状态,不去思考桂枝祛浮热的作用,而只承认以往的结论,认为浮热只能沉敛而不能外散,那我们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白通汤证之浮热,还用葱轻散之呢。
小建中汤方证病机简析
“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诸证病因,皆为虚劳伤精耗血所致。营血耗伤,则少腹拘急;心血不足,则心虚悸;血虚热浮,则衄;血脉虚滞,则腹中挛痛;浮热蒸精,则梦失精;营虚卫强,热在骨髓则四肢疼;浮热外扰,则手足烦热;浮热伤津,则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以芍药益营血,桂枝祛浮热,胶饴培中气,生姜、大枣、炙甘草助中州,使营血充,浮热去,中气立,诸证得解。
太阳中风证之“阳浮而阴弱”的病因,是由于其人本虚或太阳伤寒发汗后造成的。小建中汤证之“阳浮而阴弱”的病因,是因为虚劳伤精耗血造成的。病因虽不同,病理机制则相同。所以,其益阴损阳的治疗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小建中汤证其人营气更虚,中气更弱,所以倍加芍药以益营,更加胶饴、炙甘草以补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3: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真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8: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论为桂枝,只因对楼主耗阳有异,不应论人,望楼主将“固执”一句删掉。
闭郁之热自当辛通,虚浮之热如何散之。桂枝去浮热无疑,但绝非辛通耗阳之功。《论》中所用桂枝以辛通为主,但有数方不得以辛通理解,更不许其耗半点阳气。方为一桂枝甘草汤,二桂苓五味甘草汤,三天雄散,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1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功效有三:
一通血气,行营卫
二温脏腑,助气化
三固本气,止动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道歉!是我固执,以为自己的看法都能被人理解,以为是在宣传中医。“固执”一词已删。
有冲气者必有表闭,所以桂苓治冲之方剂就不再解释了。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证浅析如下,请批评。
伤寒表病,医以火攻法迫劫汗液大出,汗液大出则表部津液亡失,表津亡失而表邪不去;表津亡失则营血亦虚,血虚则致浮阳亢奋,血虚阳亢反致血气流溢,其人则必惊狂。惊狂者,乃因亡阳血热,津液不足而致胆气不足,胆气不足者则惊;亡阳,津液不足亦导致血气不足,血虚而生内热,火劫与内热二阳相加,热迫津泄,致血气流溢,其人则狂。邪热耗津则痰结胸中,卧起不安者,因痰热结于胸中,痰热不得清则津液不得生,津液不得生则正气不得复。因以桂枝解表热,蜀漆化痰解里热,龙骨、牡蛎清热化痰、收敛血气,生姜、大枣、甘草益胃气而养心气以助祛邪气。诸药合用,使表热得解,痰热得清,津液得生,血气得敛,惊狂得安。去芍药是因为此证乃血气流溢,芍药益营血,故去之。
天雄散,附子桂枝同用,不等于桂枝就不散表邪,如桂枝加附子汤,加附子温阳,是因为有里虚寒证。
桂枝的作用再多,其要点也只有一处。
争论到此结束。我们各自保留意见吧。感谢你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0 2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受教,谢楼主。同爱中医,同一个城市,有机会前去拜访。可否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的QQ:144380279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2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结识同城朋友,我打字慢,所以不上QQ聊天。我在市中医院发热诊室工作,有时间欢迎互访。我快退休了,有时会不照常上班,来之前可先电话联系:51179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876

积分

270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76
发表于 2010-6-20 20: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桂枝确实损阳,服含桂枝药方不当会导致盗汗的,我有体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876

积分

270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76
发表于 2010-6-20 2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桂枝汤里有芍药敛汗,单味桂枝确实是温散之品;病人诉怕冷且舌质淡紫用单味桂枝通阳并不能解决怕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60

积分

17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60
发表于 2010-6-20 2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高手P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发表于 2010-6-20 2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这样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2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这么多朋友关注!今天休息,闲着也是闲着,就把11楼的朋友之问“桂枝甘草汤”的病理机制,答复如下: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治不得法,阳气损于外。卫气顿失,荣气外渗以平卫虚。荣气外渗,就是血管中的津液(血浆)外渗。荣气外渗过快,致心血骤亏,引发“自冒心”,自冒心就是心悸。心脏跳动的厉害,象要冒出来,是心气虚的反映。其人不由自主的双手交叉按住心脏,感觉会好一点。凡按之不痛、按之则舒的病证,一般都是虚证。发汗过多,腠理空虚,邪必客表,致表部郁滞不通,胃气不得旁达而上冲,引发心下悸。胃气上冲,其性质还是热多寒少,浮热上冲。若寒多热少者,就没有上冲之力了。用桂枝还是外发邪气,邪气发出于外,正气得以运通,胃气才能旁达。胃气旁达,则不上冲,心下悸即止。甘草生津液,用甘草补气津、益营气,以充养心气。荣阴得充,自冒心得平。为什么不用人参?因人参滋胃液、助冲气,所以不用。怎知人参滋胃液,从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人参汤证中,人参止渴可以得知。人参为阳中之阴药,功在滋液摄阳,只有虚证才宜用之。而冲气为实,故不用人参。为什么不用芍药?因发汗过多,毕竟还是直接伤损了津液,津液伤损严重,自当先益津液,而甘草就是最佳“人”选。甘草益营中之阳津,芍药补营中之阴血。仲景用药,细致入微。
桂枝甘草汤方用大剂甘草补益气津,可见甘草为阴中之阳药,功滋血中之津,滋而不腻。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最好是有理有据的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0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脐下部位有邪气,水停脐下。因汗出伤阳,表阳受伤,里气必虚,致水气欲上冲。水气上冲,《金匮要略》叫作奔豚气。“欲作奔豚”,即是水气欲上冲还未上冲,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重用茯苓淡渗利水,以消病之下源。重用茯苓是因为奔豚欲作还未作,水气重在下焦,故以茯苓渗利邪气从下焦分出。用桂枝解肌发外,助里气透表,以平冲气。用甘草益心气防邪犯心。用大枣益胃气,御邪犯胃。若奔豚已作,水气上冲,解外与渗泄之药的剂量比重则当斟酌分配。
此方证用茯苓半斤,是《伤寒论》中用茯苓最重的两个方剂之一,还有一个方剂也是用茯苓半斤,是用于小便不利的茯苓戎盐汤方。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或吐,或下后,误治伤胃,气虚饮停。水蓄胃中,则心下逆满。起则头眩,或转头就眩晕,是水气上逆的表现。脉沉主里水,吐、下伤阳,则水邪陷于里,水蓄不运,荣气郁滞则脉呈紧象。发汗则动经,卫气已经虚滞了,再发汗则更伤卫气,虚不自持,必身为振振摇。茯苓利水,以消邪气之源。桂枝解肌发邪,以平水气上冲。白术助茯苓分消水邪,甘草补气津扶正祛邪。
水气上冲,是表有邪闭,有条文佐证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无汗者小便应当多,人体内水液代谢的排除方式主要是尿和汗。无汗而小便反少,其水液到哪儿去了呢?下文有解,乃是气上冲胸。由于腠理闭郁,里气不得旁达而上冲,津液壅聚于表变为水湿邪气,气愈壅则邪愈盛,而致正气运行受阻,肌腠失养,邪实正虚则发生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伤寒论》)
表病无汗,烧针令其汗,针处被邪壅滞,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此奔豚因寒邪闭表而发,灸核上各一壮,以温散寒郁。此证荣卫失调,卫阳郁滞更强,加桂以增强发汗之力,可知桂枝发汗,就是损卫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0-6-21 07: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如果把桂枝汤的方义搞通了,也就搞通了大半部伤寒论,这样的讨论令人获益非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58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58
QQ
发表于 2010-6-21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09: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之意是凡有桂枝之方必有表阳闭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0-6-21 09: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解肌,就是损阳

现在的人,什么话都敢说了啊?!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有水气上冲者,必有表阳闭郁。
桂枝通阳是因为阳强而郁,不是因为阳虚而郁,所以说桂枝通阳就是损阳。
用桂枝不一定都是用于祛表邪,如桃核承气汤,用于少腹急结,但是其阳郁是一定的,所以其损阳也是一定的。
本贴的用意,在于提示:不要把桂枝作为补药来用于虚证。无阳强而郁的证候,就不宜用桂枝。
“补不足,损有余”,“内经”、“伤寒”确定的中医治疗大法,在桂枝汤方证中演绎的淋漓尽致。
有的人以为邪气与正气是根本对立的,相互之间是没有联系的。那是还没有认真思考。邪气主要是气血在人体内部运行中发生障碍,其新陈代谢失调而变化生成的。气血过强或过弱,都会造成运行障碍。所以,正气过强或过弱,就演变为邪气。不要以为邪气都是外部的六淫侵入进人的身体里了。试问: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能钻进人的身体里多少呢?若能随意钻进人的身体里,那游泳运动员岂不变成水鬼了?炼钢工人也要变成火神了。

上网交流心得,就是为了相互学习。感谢各位关注!
现在人和过去的人一样,什么话都敢说!敢说不等于进步。起码对中医的理解,自认为很高明的人,不一定高得过张仲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1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三处表闭冲逆即言凡冲逆必有表闭,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见桂枝在桂枝汤中有通阳之意便以通阳耗阳来解诸方,有失于公允。以耗阳之说解桂枝甘草汤何等勉强。试看朱良春之论“欲温通心脉,桂枝用一般剂量即可;欲复心阳,常须用大量其效始著。”只因桂甘之比为4:2尔。
取一医案讨教。
08年夏季,一三十岁女性求诊,频发晕厥三年,每次发作皆先有气从少腹上至心中,随后即一无所知,其人肤白体胖,舌淡苔薄润,双脉寸关沉滑尺部细弱。
试论其表闭之处。
桂枝诸发表方药要求药后见汗始解,此表闭已通,表阳畅达征象。小建中汤要求否?桂加龙牡汤要求否?天雄散要求否?岳美忠前辈用桂枝加桂汤疗奔豚未见汗出。刘渡舟先生治奔豚亦未见汗出。郝万山之桂枝汤证病人无效,找到胡希恕老先生问原因,胡老告知:喝粥了吗?出汗了吗?竹老先生治桂枝汤证病人要求药后喝粥见汗停粥,原药可以续服以养脾胃之气。经验之谈!吴佩恒先生用桂枝不会少吧,其论桂枝特别强调不要认为桂枝只是发表,还有通经脉温肾暖血达肝。治病有原因疗法,有对症治法,一方之中可以兼有,一药亦可兼用两种功效。表闭无汗尿多麻黄即可胜任。解肌是缓解肌肉之痉挛,桂枝葛根芍药甘草足矣!为何项背强之表实不用麻黄汤加葛根?只因其无芍药之解肌。黄老师总结桂枝汤病人瘦弱脉缓,试看这种病人气已虚弱,何敢耗阳?!
一物多用本是自然,参合不同其效自异。
后生失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0-6-21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见解!(本来不欲加入其间,理论上陈陈相因、纠葛不清和临床实战比起来显得总是有那么一点苍白无力,因为疗效才是硬道理!)无奈楼主所用“损阳“与”通阳“不够恰当,反滋人之眩惑,其中还牵涉不少的概念性的东西,实不敢苟同!!!桂枝是一味强壮剂,所适用的不是什么”阳强表闭“,而恰恰是阳弱表疏!!!这是毋庸置疑的!的确,不能把一味药孤立起来看待,因为在临床上很少的机会用单味的药物来治病疗疾,关健在于配伍,如桂芍、桂苓、桂附、桂草、桂麻等等。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药虽有多用,但有在此处是攻,在彼处就是补吗?
感到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眩惑者不是一两个人,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明白邪气是怎么回事。祛邪必损正,不弄清这个道理,作不到入细的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1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0楼(李国栋) 的帖子

一匹马懒惰,不走了,这是邪,抽它一鞭,这叫去邪。一匹马饿了,走不动了,这是虚,吃饱便跑,这叫补虚。又懒又饿的马呢?只好用桂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3: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马懒惰不走和马饿了不走,来比喻正气与邪气的关系,好像是戏说中医。可惜的是,在专业论坛戏说中医,不但说不清楚问题,也有失学术讨论的严肃性。
马不走,马还是马,只能说是懒马或饿马。而正气与邪气,是性质发生变化的两种物质。邪气必须祛除,不祛除邪气,人的疾苦就不会消除。攻邪必伤正,体实者才能经得住攻伐,这就是实证易治,虚证难疗的道理。药物有专性,攻泄之药用在何部也是攻,补益之药用在何部也是补。不过,药物还有作用专位,如柴胡走胁,栀子走胸,百合走肺,黄芪走表。就像辣椒辣嘴,大蒜辣胃,芥末辣鼻子一样,了解药物的专性专位,不比打马喂马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15: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初学者, 斗胆发表点意见,还望各位前辈指正:

前面各位谈到的阳气,其实应分里阳和表阳, 我理解桂枝就是疏通作用, 把里阳送达表阳, 说它损阳没错,损的是里阳, 说它补阳也没错,补的是表阳。  象桂枝汤, 内部有炙草,生姜,大枣补中生内阳,再有桂枝送达表层补表阳,外面由芍药收敛防止疏泄过度,即可调和荣卫。 桂枝汤症要热汗出而解, 就是看到内部的阳气已经送达表层了,身体即恢复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90

积分

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0-6-21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s:183] 干脆关注此贴的人们 一起喝喝单味桂枝熬汤,然后体验一下吧,李国栋老师你有好多理论,你对药物的理解也很深入,请问你是师承哪个门派的或者以哪本注解为宗,还是你自己的研究心得?
我的博客http://www.gltcm.cn/28791/spacelist-blo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承刘绍武三部六病门派。注解宗刘渡舟、胡希恕、曹颍甫、高学山等多家,并自己的临证心得。还有问题吗?
没有一定的临证经验,喝汤也不会得出公认的感受。体强、体弱、体阳、体阴等身体状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即便具有一定的临证经验,也不会得出共同的结论。就像观察一座山,所站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而看到的景象不同一样。
我只是以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解读《伤寒论》。若认为与本论坛风格相悖,请您关闭或者删除我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1: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王晓军于2010-06-21 11:43发表的  :
同意楼上的见解!(本来不欲加入其间,理论上陈陈相因、纠葛不清和临床实战比起来显得总是有那么一点苍白无力,因为疗效才是硬道理!)无奈楼主所用“损阳“与”通阳“不够恰当,反滋人之眩惑,其中还牵涉不少的概念性的东西,实不敢苟同!!!桂枝是一味强壮剂,所适用的不是什么”阳强表闭“,而恰恰是阳弱表疏!!!这是毋庸置疑的!的确,不能把一味药孤立起来看待,因为在临床上很少的机会用单味的药物来治病疗疾,关健在于配伍,如桂芍、桂苓、桂附、桂草、桂麻等等。
“阳弱表疏”是你说的,毋庸置疑。“营弱卫强”是张仲景说的,也毋庸置疑。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2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6楼(李国栋) 的帖子

李老息怒。本站气度宽宏,您不会受此待遇。
您的很多理论相当不错!比如发到沙龙上的“潮热未必皆实证”医案,用方的思考过程就非常明晰。关于桂枝,我会再认真解读并验证。七月份我去安阳参加考试,若有时间定前去拜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1 22: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桂枝甘草汤证和桂甘龙牡汤证怎么看?前方桂四甘二,后方桂一甘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0-6-21 2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7楼(李国栋) 的帖子

呵呵,李先生息怒!荣弱卫强是相对而言,即由于荣弱了才卫强,如果真的卫强了,还会汗出脉缓吗?仲景也说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嘛!个人以为,读书需看全局,不可断章取义。----一点浅见,请您指正!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9楼(木子长大) 的帖子

恕不再作答复,鄙人已经有招摇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37楼(李国栋) 的帖子

引用第40楼王晓军于2010-06-21 23:28发表的 回 37楼(李国栋) 的帖子 :
呵呵,李先生息怒!荣弱卫强是相对而言,即由于荣弱了才卫强,如果真的卫强了,还会汗出脉缓吗?仲景也说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嘛!个人以为,读书需看全局,不可断章取义。----一点浅见,请您指正!
阳浮就是卫强。“阳浮阴弱”与“荣弱卫强”是一致的,是反复论述桂枝汤证的病机。所以,读书需全面看,反复看,反复体会。桂枝汤的服法为什么会有“一服汗出病瘥”者?有一服“不汗”,需“更服”者?有更服“又不汗”,需“后服小促其间”者?有需“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者?有“服一剂尽,病证犹在”,需“更作服”者?有“汗不出”,乃需“服至二、三剂”者?
是不是因为不同的患病者,卫气强弱的程度不同呢?是不是病愈重者,卫气愈强呢?是不是卫气愈强,其人愈不容易出汗呢?
“阴弱者汗自出”,并不是持续不断的出汗,而是不出汗的时候多。
“读书需看全局,不可断章取义。”一点浅见,请您继续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发表于 2010-6-22 1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读了李先生的一些贴子,先生于《伤寒》是有相当功底的。争论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有所悟。李先生的脾气倒是很对我的胃口。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1: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少阴病证的病因,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其病机,就是内外俱虚。60条之先下后汗,由于泻下伤营血,发汗伤卫津,是导致少阴病证之内外俱虚的病因之一。内外俱虚,意即营卫俱虚。营卫俱虚者,宜与四逆汤,以甘草干姜益营,以甘草附子益卫。卫强者,可与桂枝损卫和营;卫虚者,不得与桂枝虚上加虚。这就是《伤寒论》中,凡胃气虚寒大便溏泻下利者,皆不用桂枝的道理。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条之利下不止,而用桂枝,是因为,此利下不止,是协热利,也就是表热被误下,其表热由表入里,客于胃肠里部,表里不解。桂枝是用于解表,而其下利,也不是纯属胃气虚寒,而是兼有浮热,有浮热者,当有脉浮。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数下重伤胃气,邪热入里,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俱病而里病重于表病,以桂枝人参汤表里同治。
表里不解者,其表证应是什么?起码脉浮应当有。脉浮弱者,卫强营弱,应系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没有下利。此证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与甘草泻心汤证亦不同。
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是典型的“厥阴病机”下之利不止的证状反应。虽曰:“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但是即便是太阳伤寒,也应是先发汗而复下之,发汗虚其阳津,复下之,又虚其阴液,才能具有心下痞硬、利下不止的病理条件。此条与甘草泻心汤证不同的是,外证未除而数下之,外证未除,应当是太阳病发汗后,外证未除。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与甘草泻心汤证不同的是,彼证是先汗、后下,此证是先汗、后数下。数下就是多次下,伤损胃气的程度一定比甘草泻心汤证为重。伤损重,胃中理应是寒多热少,与甘草泻心汤证寒热夹杂者不同。寒多热少者,理应没有明显的腹中肠鸣,因为腹中肠鸣是寒热相搏,才会肠鸣,假若寒多热少,胃阳无力与寒相搏,就不会有肠鸣音。实际上肠鸣音就是肠蠕动时发出的声音。胃中有热,胃肠才有蠕动,寒(水气)热夹杂,胃肠蠕动时,寒气(水气)流动,就会有肠鸣音。桂枝人参汤证,胃中热少,所以蠕动力小,蠕动力小,就没有肠鸣音,蠕动力小,是因为寒多,寒多者,水气也一定比甘草泻心汤证为多。所以,温寒利水,用干姜、白术。此证没有心下悸,故不用茯苓。心下痞,是人参证。而所谓表里不解者,其表不解,应当有脉浮,如若没有脉浮,就是卫气不强,就不当用桂枝。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条之下利,亦是清气下陷之协热利,其脉必浮。与太阴证脉弱不浮和少阴证脉沉自当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胡希恕讲金匮要略”,关于厥而皮水的病理,讲的太好了。摘录于此:“厥者无汗,四肢厥就是血少。厥而皮水者,皮水也是应该发汗的。厥而皮水者不可发汗,只能利尿,但厥无汗麻。…但是要是厥,血虚,你不但麻黄不能用,桂枝也不能用,所以他必须,只是能利小便。”胡希恕先生对桂枝的作用是熟知的,厥而皮水是血少,不能用桂枝,厥而下利、内外俱虚的少阴病证,更不能用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23: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武汤证之“心下悸、头眩”也是水气上冲,为什么不用桂枝呢?桂枝不是主以降冲气吗?这就从反面看出桂枝损阳气。四逆汤证类为何不用桂枝?也是因为桂枝损阳,虚弱之人不宜用桂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4519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药医不死病 佛度有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19
QQ
发表于 2010-7-4 1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虚弱之人,我屡用桂枝未见损阳!
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2: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弱之人,我没有表达清楚。应该是阳气虚衰之人。
既使不是阳气虚衰的虚弱之人若用桂枝,必当适当配伍参草之属。
桂枝通阳而损阳是事实。不是承认或不承认的问题,只是认识或不认识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是虚寒下利。若是实热下利,下利邪去,腹胀满当缓解。虚寒下利者,胃气虚衰,失去温摄之功,虽下利而胃气依然虚滞不运,寒邪不去,“至虚有盛候”,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为体表肌肤有水气。此证是里虚表实,当先温里,若攻表,必更伤胃气,致胃气愈虚,腹满愈甚,势必出现胃气衰败的脏厥之证。如“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脉沉者,就当急温之。此证下利腹胀满,胃气大虚,救阳都唯恐来不及,怎能再用桂枝解肌发汗而伤其阳气呢?
桂枝通阳而损阳,就这么难以理解吗?这里都是学《伤寒论》的,《伤寒论》明示里虚下利者,当先温其里,不得先用桂枝汤攻其表,还是不能够明白桂枝损阳气的道理,一味坚持桂枝是壮阳药,名其曰“疗效是标准”,真的有桂枝回阳救逆的病案吗?若有,那就是张仲景错了,四逆汤应该加上桂枝了。我相信,没有谁能够拿得出桂枝回阳救逆的医案,因为太阴病胃气虚寒心下痞而下利者,若用桂枝(而不用人参甘草益气、干姜温胃、白术行水)只能加重其痞,更不用说少阴病厥逆下利,用桂枝回阳了。难怪中医发展难,继承都难,发展能会不难吗?
桂枝是用于卫阳强,绝对不是用于卫阳弱。内外俱虚、厥逆下利者,能用桂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大汗出,脉洪大而不见烦渴,是卫阳强,乃邪气仍在表部。与桂枝汤,如前法。如前什么法?啜热稀粥覆被微汗法。方证对比,脉洪大有汗热在骨髓者,可与桂枝汤,脉微细无汗寒在心肾者,能与桂枝汤吗?
    桂枝汤证有汗,是邪热迫汗,而不是阳虚自汗。阳虚自汗者,是动辄汗出,不动时不会有汗。桂枝汤证有汗者,静卧时也会有汗。
    桂枝是用于发散卫强而热的,阳虚发热者能用桂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0-7-13 20: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损阳”之说肯定是错误的!不然仲景的“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如何说起!
     实际上这里的“卫强”是因为卫气为“邪气”所持,表现为“虚亢”,一如弱人为歹徒所持,恐惧而歇斯底里,表现为反抗强貌,非真强大,故用桂枝甘草补阳(卫),芍甘补营,加生姜而外散邪气!
     另外,楼主连卫气与阳气(原阳或元阳)都没有分清!
     桂枝补心(此处非普通的心,而是中丹田)阳,芍药补心阴;桂甘和而补卫,芍甘和而补营。附子补元阳;吴茱萸补冲阳;干姜补中阳!人参补诸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5 06:37 , Processed in 0.23343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