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经方杂志 于 2018-5-19 20:48 编辑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 "小经方"解决医疗"大难题"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生活中的一道肉汤,到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从一张简单便宜的药方,到影响全球的制药产业;从关注孩子健康的妈妈,到关系国民福祉的医疗改革……
5月的一个下午,刚刚结束义诊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煌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面对记者,这位拥有丰富临床和研究经历的学者侃侃而谈,对与经方相关的信息更是信手拈来。
从事中医工作45年,黄煌教授的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经方研究的多本著作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范围内广受好评,对于经方、中医药的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
规范“生活气息” 中医会有更大空间
经方,人称经典之方,古代经验之方。黄煌说,经方一词,包含经纬规范之意。这些经方,主要是指记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的古代配方。
“中医就是生活的医学。”相对于西方医学用词的科学、精准,黄煌认为,中医的语言是生活化的,是自然的,因此,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中医的名词术语会存在较大的“歧义”。如阴虚、阳虚、脾虚、肾虚、寒热、虚实等这些专业术语,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会有所不同。中医名词术语的这种歧义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中医的传承与传播,“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语言转换,说出一种现代人听得懂、用得上的中医话语,实现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国际化。”
如何转换?黄煌认为,需要从经方入手,从方和药入手。
“经方最大优点就是规范,不仅处方构成规范,适用症也很明确,许多经典的原文虽然文字简略,但已经把安全性、有效性的关键指证都说得非常清楚了。如果通过我们来一次现代语言体系的转换,中医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而这也正是近年来黄煌所关注的:通过现代人语言的诠释,建立一个新的经方使用的规范。
记者了解到,黄煌对于经方的全新诠释,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氏语言”,他的著作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他的课程和讲座,拥有许多粉丝和听众,受到许多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的追捧和赞扬。
2016年10月,黄煌所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国际经方学院,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推广经方。黄煌介绍,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国际经方学院已经在加拿大、美国、瑞士成立分院,并在英国、新加坡、德国建立教学点。近期又与新西兰中医学院合作,将成立一个分院。而在国内,也和很多医院联合建立工作点,培训临床医生、基层医生,推动经方更多地进入临床应用。
对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黄煌认为,一方面是经方这一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极大的魅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黄氏语言”的规范直观,“因为规范,所以很好理解;因为客观,所以很好掌握。”
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医爱好者也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关注经方。“经方妈妈”就是指一些三四十岁的高学历女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人健康长寿,开始自发学习经方的知识人群。
“其实这也是中医生活化的一个体现。中医源自生活,也可以回归生活。我们总说‘食药同源’,也是这个道理。” 黄煌列举了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经方,“桂枝汤是经方中的一张方,只要能熬姜汤,就能熬桂枝汤。桂枝汤中有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如果用肉排代替芍药,煮出来就成了满屋飘香的肉汤了。还有一张经方,就叫作‘当归生姜羊肉汤’,听方名,就能闻到羊肉香了!”
“对于经方的全新阐释,让其更容易被接受,也让普通民众有机会借助经方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黄煌说,“现在的‘经方妈妈’,或许就是未来千千万万的‘家庭医生’。”
直面社会需求培养“能治病”的医生
“对中医的培养理念,不要纠缠于师承好还是现代教育好,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培养出大量的‘能治病’的医生。”对于经方的独到理解,也让黄煌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观点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提出“短平快”的中医培养之路:面向大众,培养大众化的医生,以求解决大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实现这一目标,中医药服务的提供者中医执业医师的数量至关重要。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8.2万人,中药师(士)11.7万人。虽然这些数据较上一年有所改善,但仍与“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有着不小的差距。
“有人说中医院校培养需要七年制、九年制,其实关键不在几年。中医的知识很多,即使是九年也是学不完的,而这么长的时间,临床上的病人是等不了的。”面对当前中医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黄煌提出,“在三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内,就培养出能上手的医生。”
具体的途径,是对广大基层医生、社区医生进行经方知识规范化的培养,在掌握常见病治疗、预防的基础知识后,便投入临床实践,率先解决治疗常见病的医生资源不足这一最紧迫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种直接绕过“复杂难懂”的中医理论,直奔用药治病的医生培养方式,外界存在一些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忽略了中医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让中医变了味道?培养出来的医生身上会不会有“后遗症”?
面对质疑,黄煌反复强调,经方是中医最规范的部分,但不是中医的全部。从经方入手,并不意味着抛弃中医理论,经方的研究,同样需要翻阅大量文献,积累临床经验。“短平快”关注的是当下亟须解决的“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数量不足”问题。
黄煌认为,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下,中医入门难耗时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后继无人会成为更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更多的人领进门。领进门、喜欢上中医之后,会有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机会去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理论。
另一方面,中医的“不规范”会导致教育内容混乱,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临床的应用。中医的理论、流派很多,但最终交到病人手中的就是一张方。所以,中医的培养,也应该从方入手,从药入手,从最规范的部分入手。
此外,经方的“小巧”、高效、低成本对于解决看病贵问题效果更是明显,在基层诊疗中推广经方,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我们背着太多的东西上路,注定走不快走不远。扔掉东西,轻装上阵,一步一步来。”黄煌再次强调,现在的中医需要有足够的数量,以形成最后的质量。“不会跑步,就要飞,并不合理。精英化的人才始终是被需要的,但一味执着于‘精英化’的培养,不能解决当前最紧迫的问题。”
交谈中,黄煌也提出,对于以经方为切入点,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如果基层医生大量使用规范化的经方,我们便可以把‘经验’集合起来,就能形成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我们就能建立自己的标准,就能将经方推向国际市场。”
打造中国原创的世界级产品
日本汉方医学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今汉方药在国际市场广受好评,但作为中医药的“原产地”,中国的中药制剂在国际的影响力却远远落后。黄煌认为,经方的世界级魅力已经逐步展现,但是中国的经方产业还有功课要做,中国市场的发展,对支撑经方产品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2007年左右,就有国际友人邀请我到国外讲座,介绍经方、介绍中医药。近年来,来自华人的邀约迅速增加。”黄煌说,中国的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逐渐提高,这样的趋势,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于中医药、对经方的关注和认可,也表明我们对于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提升。但相比于中医药文化,中国的中药制剂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并不成功。
据悉,日本很早就开始了“汉方”的产业化,现在有很多复方汤剂已经做得很精细,而我国国内药企还是以单味药药剂生产居多。
采访中,黄煌向记者展示了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的方剂,以及中国内地生产的单味中药制剂。他表示,目前大陆厂商生产的单味制剂,不仅仅是在患者服用的体验上有提升空间,而且单味药剂“调制”而成的“汤剂”可能会因缺少共煎的过程而影响药效或口感。
“国内临床上对经方使用量较少,导致制药商没有规模化生产经方制剂的动力。”黄煌分析认为,国内制药商“忽略”经方制剂,是受到国内医院的用药环境的影响,经方用的少,开出的大方、杂方多。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增加临床需求。所以,还是要从临床医生入手,大力推广经方。
“这些年来,中国企业丢失国际市场,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开拓这个市场,是很可惜的。”研究中医药40多年,对于经方产业的发展,黄煌还有着更多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够让世界知道中国有经方,中国有好药材,中国的经方制剂有好的疗效,我们的农民种好道地药材、工人制好精制药品,各国的中医师用好这些经方制剂。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坐地生财’。”
从没有地位,到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国际经方学院;从一个有“霉味”的旧词,成为一个传遍海内外的热词;从最早的外国人关注居多,到近年来在老百姓中形成“群众基础”……黄煌亲历了“经方”在中医药事业中“重量”的变化。
“经方发源于中国,属于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用好经方,可以说是不花钱能治病,花小钱治大病,安全、有效、便宜、可口……老百姓最终会选择经方。”黄煌说,依靠民间的力量,“经方”的临床应用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如果政府能够推动,高校有积极性,大型中医院做表率,制药公司能够将经方制剂做的方便精致,那么经方就可以真正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