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女,36岁。冬至时节。
每前夜晚睡或早起即发作头痛。治疗之前一周每天发作。后半夜和起床后容易发作。撅痛。双侧太阳穴到头顶弥漫痛。头戴式耳麦接触的弧形位置。以往轻度发作服用酚咖片可缓解。否则一昼夜不能缓解。每发作,心情郁闷不言语,易怒。其严重时呕吐。
察其舌红苔薄,口渴咽干,身有微热,食不知味。脉入鱼际,弦细,寸口关上动。尺中沉细。阳脉有余,阴脉不足。无胸胁胀满之自觉症状,但轻触胁下即呼痛。
此柴胡汤证。伤寒论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先与小柴胡汤:
柴胡18g,黄芩9g,党参9g,炙甘草6g,生姜9g切片,大枣5枚掰开,用和解剂之煎服法。
因口渴去半夏。因素来脾胃偏虚寒,且无腹满苔黄之胃家偏实之症状,故不用大柴胡汤。因黄芩为此汤证邪气给予出路,故虽微溏不可去也。
一服痛止。
当夜,柴胡证罢,头痛复作。思之,乃过于看重头痛部位。伤寒论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并未提及颠顶痛。其痛,可以是头上许多部位,但其特点为撅痛,胀痛,一波一波的痛。
与吴茱萸汤:
吴茱萸12g,生姜50g,党参15g,大枣6枚。水1400ml,煮剩200ml,分温三服。
痛止。续服一剂,复发作。次日晨,排出黄绿色粘便腥臭逼人。未再发作。
此汤,生姜剂量必须大。才能保证药力长时间停留胃中并制约吴茱萸的毒性。所以用参者,系胁下虚,才有寒邪聚于胁下。
吴茱萸,仲景用生,水洗多次去燥。现药房吴茱萸为炮制过的。体积缩小很多,剂量可以开小很多。其味甚苦。
金元以后的医家总结,有一组病症,容易出现风阳上攻的头痛,其脉上入鱼际,左关脉弦细,甚至偏硬,左尺脉沉弱而细,常有口燥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甚至咳血,舌红少苔或无苔,下巴容易起包块,下阴易发湿痒,这样一组病症套用内经的理论去解释,称为木火刑金,盗用肾水。用左金丸和颠倒木金散来治疗。用逍遥散来巩固治疗。左金丸用黄连泻肝之子脏并调和吴茱萸的燥烈,似乎应当可以加强疗效。确有效验。但我更主张用吴茱萸汤治疗。这组病症关键治疗药物其实就是吴茱萸。攻下寒实,居功至伟。而经方吴茱萸汤明显搭配更合理。强调保护脾胃。用水洗去燥,用生姜控制吴茱萸的毒性生津润燥。此证应为肝气郁结于胁下而又脾胃偏于虚寒所致。因肝气郁结克伐脾胃,故保护脾胃也是必须的。因此一个理想的办法,是用吴茱萸汤治其标,攻下寒邪,用小柴胡汤治其本,推陈出新。小柴胡汤剂量,柴胡不应少于24g,否则起不到推陈出新的作用,半夏应当使用生半夏,制半夏那点药性要温化寒饮怕是有点扯。要推陈出新,当从阴窍,苦味的黄芩必须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凑胁下,胁下虚,党参必须有。养脾胃之气,生姜和大枣必须有。也就是主张按照小柴胡汤原方剂量比例。所谓的随证加减,与原文风格完全不合,桂枝汤稍稍加减功能主治都相去甚远,加减法应为后人所附。其用药思路和经方原方用药思路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其人咽炎,小柴胡汤取效卓著。其咽炎以嗓子干痒,严重时干裂为主要表现,并发作感冒,一般两三日后转为头痛鼻塞流清涕,逐渐好转。自然病程一周。服用小柴胡汤原方,一剂而止。发作间隔越来越长。逐渐痊愈。
真实验案,希望被此证困扰头痛欲裂的女人们能恢复健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產後足腫一案下一篇:柴胡桂枝汤加温胆汤治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