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325|回复: 3

[转贴]截疟七方看攻补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发表于 2007-11-11 16: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截疟七方看攻补

赵洪钧

1何人饮

截疟如神。凡气血俱虚,久疟不止或急欲取效者,宜此主之。
何首乌三钱至一两,当归二三钱,人参三五钱或一两,陈皮二三钱大虚者不必用,煨生姜三片多寒者三五钱。
水二盅,煎八分,于发前二三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一盅浸一宿,次早加水一盅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

2追虐饮

截疟甚佳。凡血气未衰,屡散之后而虐有不止者,用此截之已经屡验。
何首乌一两制,当归、半夏、甘草、青皮、陈皮、柴胡各三钱。
右用井水河水各一盅煎一盅,滓亦如之。同露一宿,次早温服一盅,饭后食远再服以盅。

3截疟常山饮

常山、草果、穿山甲炙、甘草炙、槟榔、知母、乌梅。
右等分,用水酒各一盅,煎至一盅,露一宿,发前二时温服,如吐则顺之。

4简易方
一方:截疟神效。用常山末二钱,乌梅肉四个研烂酒调,临发日早服。
一方:不问新久虐,用常山一两,锉碎,以好酒浸一宿,瓦器煮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渣停冷,五更服之。不吐不泄效。

5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内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

6若病久者,需大补元气为主,盖养正邪自除也。

7若邪气已尽而虐有不止者,则当专补元气。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洪钧按:以上均抄自《景岳全书》。目前虐疾已经基本绝迹,普通网友很少人见过。但通过上述方剂,仍可看出中医治疗外感病的主要原则。
外感者,邪正相争也。治外感始要终抓住正邪关系。邪盛则实,正夺则虚。实则攻,虚则补。不必问其病之新旧。其次才是看寒热。
人体对疟原虫很少特异免疫作用,故主要靠非特异免疫能力消灭之。邪盛时,原虫多,毒力强(多在病初),应重在去邪。方4用常山一味,最为典型。西医即如此治疗虐疾等外感病。一旦久病,无不正气不足,即以扶正去邪为好。即便不是久病——比如发作3、4次之后,也可以扶正为主。方1、2即如此。
至于四君、八珍、十全、补中益气、补阴益气、大补元、大温中等,可用于正夺为主之疟疾,则不言而喻。
此原则适用于一切外感。比如当今的2艾滋病、禽流感、乙肝等。
感冒或流感是当今最常见的外感病,中医不要只知道去邪而不知扶正。不要只知道辛凉、清热解毒、解表,不知道辛温、扶阳去寒、补中。

当然,中医对虐疾的认识始终不很本质。特别是曾经把病因看作痰饮或食积是重要误解。张景岳肯定虐疾就是外感,却不可能认识到疟原虫。这就是为什么虐疾的最后消灭主要靠西医思路。




上一篇:张景岳为夫人刮痧
下一篇:[转贴]赵洪钧临证1000案

17

主题

2070

积分

493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0
发表于 2007-12-21 1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疟疾的消灭靠的不是西医,靠的是社会稳定及生活卫生水平地相对提高。非洲也能享受到现代医学的药物,但各类疾病却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所以医生实在不能单靠药物,应该更积极地参预到政治、社会生活的完善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21: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主要谈攻补。
非要谈靠什么基本上(现在还有,特别是在非洲)消灭了疟疾,则不能回避西医。
生活水平固然重要,但古时不少贵人也死于疟疾。
不是过来人,往往很天真。
医学是很实际的。
青蒿素对恶性疟有效,西医毫不犹豫地拿去了。
下面是旧帖的一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2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问,热病学如此造福人类的原因何在?今敢断言,并非由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任何特效疗法的发明与推广,均不可能阻止热病流行,更不能使之消灭。欲消灭某种热病,必先有特效预防手段的发明,而后实行社会化的预防。推而广之,这一结论亦适于一切流行病。当然,某些特效疗法本身,亦可兼做预防手段,不赘述。
欲说明这一结论,不必证以世界医学史,中医热病学史即足为据。
先举疟疾为例。
自《内经》时代,中医对其症状观察已甚详,几不亚于当代普通医生的经验。发明较可靠的疗法不晚于汉末。然而,此病始终为中国大害,故综合性方书无不视为大病而专章论述。金人张子和《儒门事亲》说:“余亲见泰和六年丙寅(公元1206年)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军回,是岁瘴疬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憹,十死八九……次岁疟病大作,侯王官吏,上下皆病,轻者旬月,甚者弥年。”(张更生点校 《儒门事亲•卷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17页)古人每谪守云贵或用兵于西南,必先顾虑疟疾伤人,不仅金代为然。无论伤寒学家、温病学家均重视此病,而终于治不胜治。至解放初,此病仍在20余省、市、自治区流行。一般年份,估计发病5千万人。因预防不力,七十年代初,黄淮平原和江汉平原仍发生大面积暴发流行。1973年,苏、鲁、鄂、豫、皖五省发病1,298万人。目前,此五省发病人数约占全国发病总数的80%,以往流行猖獗的云贵两广等省,因预防有力,反近消灭。我们对消灭此病大可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20:53 , Processed in 0.07079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