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521|回复: 16

[经方求索] 转贴 中医传承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4

主题

168

积分

6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8
发表于 2013-7-10 20: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贴                 中医传承问题的思考
本文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afd8b101017nv1.html
作者 单志华 刘渡舟先生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本坛有单先生的另一篇文章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5069
                       一
    早年拜师学医,刘渡舟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医是讲究传道的,讲究传道之人。” 印象中老师说这话时神情专注,语速缓慢有力。
    匆匆三十年过去了,结合长期的读书与临证,感到恩师这句话内涵太丰富了!

    比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学术界公认是创立了中医治疗学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经典。凡是正规中医没有不学这本书的。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后人对仲景的这部书真正学到并消化了多少呢?那些习惯开大方赚钱的医者,严重浪费药源且不说,仅就临床疗效言,又有多大起色呢?

    大家晓得,我国医师法是在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的。
    其实早在两千年前的周朝,我国医药学已达到一定规模,甚至在卫生行政方面已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中对从业人员已经制定出严格的疗效考核标准,如记载周代王室典章制度的文献《周礼·天官》中就明确指出:“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古代的考核标准非常实在,关键看医生的疗效,根据治病疗效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相应的待遇(以制其食):疗效百分之百者为上工,而疗效仅达到百分之六十者就是下工了。

    再看看今天公立医院规定的疗效标准: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客观讲,我们今天绝大部分临床医生的水平恐怕也就维持在“好转”这个标准上,若见“显效”已属不易,真正“治愈”者有几?

为什么今天的中医界会出现学历层次普遍提高而临证水平却普遍下降这样一种状况呢?个人浅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按照中医自身的文化生态很好地传承。

                      二
实践证明,一部《伤寒杂病论》是值得每一个中医大夫终生必修的经典,他的价值不仅在于实实在在地训练临证看病的本领,还在于实实在在地达到显效乃至治愈的标准,更在于它使医者具备一种“攻坚”的学术潜力(对某些疑难病证,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
唐朝大医孙思邈于晚年有幸见到《伤寒杂病论》的残本,感慨地称赞张仲景的这部书是一部“活人之书”!可见其情愫与慧眼独识。

对于这样一部有着非凡价值的医学典籍,我们今天的医者又领悟了多少呢?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已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妙幽微,变化难及,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这里,仲景先师为我们明确了为医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为中医者不穷极医源,不懂《易经》、《道德经》,不懂五运六气,不懂五行方位,不知道天文地理物候气象的基本知识,不明白药物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更不晓得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加上人文道德修养的普遍缺失,一句话:不懂“道”的传承,如何能够产生苍生大医?

话说回来,要做一名好医生,光靠“刻苦学习”是不够的,医术绝技需要境界的提升,悟性是不可少的。张仲景的这部书,穷毕生精力研读的人不少,自宋朝以降,为这部经典医著作注释的就不下500余家,这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一大奇观。然按照张仲景《自序》中的标准衡量,有多少注家可以达标?真正能够起到传承作用并有效指导临床的注本又有多少?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又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段话极为重要。《九卷》据考证就是《灵枢经》;《阴阳大论》据严格考证就是现行《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大论”,是专讲五运六气学说的,在唐以前它是独立于《素问》之外,至唐·王冰始将其归入《素问》中;《胎胪药录》已失传,据推测当属秦汉或更早年代的医药书。
可以揣摩,“胎胪”顾名思义当与内功修炼有关,“胎”指胎息,“胪”有运转义。“胎胪药录”就字面的理解,即人在入静修炼状态下,真气运行中体验药物性味功效的一种记录。
请注意: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当然包括《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在内,这是刻在竹简上的史实!

                     三
从后世对《伤寒论》的注解看,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首开其端,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为权威的“尊经派”注本,竟极少涉及五运六气;又如清·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尽管思辨不俗,于伤寒理法多有发挥,然完全抛开“经络府俞”这个人体的客观存在,更不谈“五运六气”这一祖宗发现的自然规律,因而使他的“辨证”水准在境界上不是很高。
由于这些伤寒大家对五运六气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更无修炼之体验,不外是皓首穷经的“书本功夫”,所以最终难有突破性建树。

这里有必要指出,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堪称是中医理论的一颗明珠。但因其深奥难懂,不幸长期遭到学术界的冷落,甚至将其视为“玄学”置而不谈。中医药大学从不专门开设这门课程,顶多了在讲《内经》时,作为“附篇”一带而过。亦有少数学者知难而进,研究数十年如一日,终因不得其法而陷入困顿,结果是胶柱鼓瑟远离临床。嗟乎!去圣愈远,此道渐坠。

殊不知,张仲景恰恰是运用包括《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在内的“古训”而成功演绎出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的典范!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一年二十四节气,“六气”就是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气候特征划分为六大类,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即所谓“天之六气”。具体是:厥阴风木之气(从大寒到春分)、少阴君火之气(从春分到小满)、少阳相火之气(从小满到大暑)、太阴湿土之气(从大暑到秋分)、阳明燥金之气(从秋分到小雪)、太阳寒水之气(从小雪到大寒)。此时序乃自然气候之常,“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正常的“六气”在人则为生理之常。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言其变,言病理之变,也就是说反常的“六淫之气”,或太过或不及均足以使人发病。故张仲景从编排结构上恰与自然之常态相反——首开太阳病篇详论太阳寒水之变,而以厥阴病篇厥阴风木之变煞尾。正所谓“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见《老子·第四十一章》)

当然,知常达变,由变再恢复其常,从理论上说是一项庞大的概念体系构成的系统工程,有着复杂的技术性推演。因本文不涉及学术讨论,故专业术语及其相关论述从略。

30年后的今天重温经典,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张仲景的这部《伤寒杂病论》只给出了结果,至于他的整个推理过程论证过程基本上是隐而不彰的,个别自注条文也如神龙出没,见首而不见尾。

联系上古、先秦、两汉至今我们能够见到的文献考证,我甚至可以肯定的判断:仲景写这部书时,其背后是有一个强大的理论框架作支撑的(所谓“勤求古训”),一个重要的证明就是书中涉及到时相概念的条文占有相当比例,且绝大部分是谈疾病预测的——没有相关理论指导就不可思议。

如果真如某些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属于“经验总结”层面的“辨证论治”,就不可能产生这样一部历千年不衰、逻辑缜密而又极具临床可重复性的杰作。显而易见,后世的“名医验案”、“老中医经验总结”之类多如牛毛,怎可与《伤寒杂病论》同日而语?恐怕连“羽翼伤寒”的标准都很难达到。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四
那么,张仲景为什么要隐而不彰?这个问题自然回到本文开头引用刘渡舟老师的那句话:“中医是讲究传道的,讲究传道之人。”
作为一个搞中医的人,你是不是具备了“传道”的学术品质?是不是真正的“传道之人”?如果是,你一定会探索出这部经典医著文字背后的东西,真正搞清楚这部书结构体系的来龙去脉,真正“要跟张仲景说上话”(刘渡舟老师语),真正有一个境界上的升华,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顿悟。而不是当今之士这种肤浅层面的“辩证”,炫耀一方一药的“方证对应”,甚至大谈特谈什么“养生”(此风滥觞于明万历后),误导某些医者为迎合病家所好而盲目大开补药,将我璀璨之中华医药置于可有可无之境地,实在是对仲景治病活人之术的一种亵渎。
这里,我想简要谈一谈“方证对应”的问题。方证对应就是临床根据一定的症候群采用相应的方药治疗,即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这种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乍一接触似乎是简单明了、易学易用,收效也快,使初学浅识者相与宗之。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面对有一定难度的病证又找不到相应的“对号”方药时,便束手无策。如同摘桃子,现成的桃子拿来就吃,至于这棵桃树是如何形成(比喻张仲景的“思维树”)、桃子如何生长(喻方药结构体系演变规律),则全不干我事。所以这种“短频快”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初涉临床者,让他们尝一点一般常见病疗效的“甜头”,属于感性层面的初级阶段,基本上涉及不到理论层面。
对此为医者必须头脑清楚,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又缺乏发展后劲的做法。它最大的弊病就是“废医存药”——抛弃《内经》理论、忽视《伤寒论》学理而单纯地追求所谓“方证对应”,从根本上背离了张仲景著书的初衷。
可以想象,对于一些疑难病症的探索,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尿毒症、老年痴呆症、肝硬化腹水、还有乙肝、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如果不深入探讨伤寒学理的理论框架,不深悟“精究方术”“宿尚方术”的底蕴,不研究五运六气,不晓得神机气立,更不明了张仲景的时相辨证体系,仅仅局限于一个“方证对应”(我认为这是维持一般疗效的较低水平的循环),那么对上述顽症的攻关将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医的“辨证论治”(融学理、经验、思辨、悟性于一体)——只有实实在在地与《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进而逐一攻克包括肿瘤在内的疑难急危重症。

                      五
这两天重温《千金要方》,孙思邈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讲了医道的传承:“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兴。...... 大圣神农氏,悯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佗,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

当今中医药文化在传承方面的衰落,加上片面追求市场效益的不良风气,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必须深刻反思,摒弃浮华作风,静下心来扎扎实实重温经典,“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实在是太必要了。




上一篇:学习中医需要理性思维
下一篇:每月痛苦若干年,仲景经方笑开颜

3

主题

217

积分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7
发表于 2013-7-10 2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句话的东西,演义成一篇论文,学院派通病。好像不塞一半文言,就没显示出自己水平似的。实在看不下去。诸葛亮说的,下笔万言,而胸中实无一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6

积分

4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3-7-10 2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想简要谈一谈“方证对应”的问题。方证对应就是临床根据一定的症候群采用相应的方药治疗,即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这种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乍一接触似乎是简单明了、易学易用,收效也快,使初学浅识者相与宗之。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面对有一定难度的病证又找不到相应的“对号”方药时,便束手无策。如同摘桃子,现成的桃子拿来就吃,至于这棵桃树是如何形成(比喻张仲景的“思维树”)、桃子如何生长(喻方药结构体系演变规律),则全不干我事。所以这种“短频快”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初涉临床者,让他们尝一点一般常见病疗效的“甜头”,属于感性层面的初级阶段,基本上涉及不到理论层面。
对此为医者必须头脑清楚,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又缺乏发展后劲的做法。它最大的弊病就是“废医存药”——抛弃《内经》理论、忽视《伤寒论》学理而单纯地追求所谓“方证对应”,从根本上背离了张仲景著书的初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3-7-10 2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临床做好
理论可以失传
病人才是最好老师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3-7-11 0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3-7-11 07: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胡老的学生谈方证对应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发表于 2013-7-11 09: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701

积分

200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01
发表于 2013-7-11 1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畸形,世事无情,人生苦短,转眼成翁,食不果腹,深造河能?急功近利,蔚然成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4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积分
0
发表于 2013-7-11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着一个伪作的序文当宝贝,视诸多条文之精神而不见,刘老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想。宁愿学中医者,个个是能娴熟运用“方证相应”的下工,也不要楼主所讲的上工。伤寒论本来朴实无华,亲切可学,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切实掌握好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中医人就很好。自认为伤寒论已经学无可学者,再去学习研究五运六气这些内容吧。
伤寒为经,本草为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3-7-12 0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运六气和方证对应,站的高度不一样!

正如学中医的方法一样,有的人适合从低到高,有的人适合从高到低,要看个人的悟性和勤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6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16
发表于 2013-7-15 1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会认认真真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人太少了!!

那些人还动不动洋洋自得,

说实话,我《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后来的医案、经典著作读成为 六个字,

请大家想一想??

不想独树一帜,只是有感而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2

积分

14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3-7-27 09: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就是坏医道的人,说是重临床,其实是假话,如果有误,谁来负责,谁又把病人放在心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8-11 1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说得好!!!!

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会认认真真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人太少了!!
....... (2013-07-15 12:53) 
哪六个字真诀?洗耳恭听,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4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74
QQ
发表于 2013-8-23 0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聾發聵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65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5
发表于 2013-8-23 12: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大認識這位單先生的背景,摘來一篇他的自我介紹,湊湊熱鬧。


单志华眼中的恩师们:刘渡舟 胡希恕 许振寰
引子
早有心思写这个题目,除了缅怀,亦有感于中医界的现状。
然而几次提笔又放下,总觉得这题目太过沉重。较之于老师的盛名,较之这个社会功利
化的标准,较之一个个如今已经成为“博导”的他的学生们,我觉得我没有给老师争光
添彩,也无缘什么显赫的社会兼职、学术头衔。我所做的,只是按照传统的家传、师承
,加上为拿文凭而系统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按照传统的读书——临证——再读书——再
临证,这样的模式走了三十余年。

                         一
我是1980年春节正式拜刘渡舟老为师的。
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和一篮盖着过年红纸的水果,来到中医学院宿
舍的筒子楼二楼(不久刘老一家便迁进学院新建的教授楼四室一厅的新居)。表明来意
后,刘老先考查了我的中医基本功(这之前我已随父亲学医二年),然后点点头说:嗯
,不愧是将门虎子。还说:放在过去,这一拜师,这辈子饭碗是不愁了。不过学医不能
使人富,如果以发家致富为目的,就不要学医。我点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我是他“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就这样,从1980年2月到1983年
10月,整整三年零八个月,跟随老先生攻读中医经典,尤其以《伤寒杂病论》着力最勤。
为了阅读上的方便,这里有必要先简单解释一下中医“伤寒”的概念:
伤寒有广狭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统称;狭义的伤寒即外感风寒感而即发
的疾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是从狭义的外感风寒入手,引出广义的外感疾病及其合
并症,进而以原发或继发的疾病形态涉及到许多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所有
这些内容,张仲景天才地以“六经”的理论框架辨析之、统括之。因而在中医学术史上
,它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医治疗学体系的建立。
先生对我要求严格,“背功”是最基本的,用先生的话讲:我的学生就得讲究“背”,
什么叫学问?肚子里得有几本书。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文辞古奥,文意
隽永,含蓄吐纳,非常耐人寻味。
我在正式学习这本书之前,先生要求我先背诵清朝《医宗金鉴》里的《伤寒心法要诀》
、《金匮心法要诀》,还有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等。那会儿年轻,记忆力没问题,
工作之余用了几个月时间,基本背完。每次去先生处,他先考我书背得怎么样?然后再
布置下一步。
张仲景的这部书历代医家有不少注释,首开其端的是宋金时期的成无己注本,据考证,
成无己活了90余岁,而用于注书的时间竟达40余年。其宗旨是本着《黄帝内经》为《伤
寒论》作注解的。
先生属于“尊经派”,要求我详细阅读成无己的伤寒论注本,同时主要参考清朝伤寒大
家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其时先生的著作《伤寒论通俗
讲话》已经出版发行——这部书同样是我学习的重点,书翻得纸边已经部分被“吃掉”
。作为正式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学术准备与专业铺垫,我经历了大约一年时间。
这之后又用一年时间攻读背诵《伤寒论》原著398条经文、113个经方(包括药味组成、
剂量、煎服法)。并进一步研读有代表性的各家注本。按照先生给我定的学习单元,每
结束一个单元,要我写出学习体会。以提问答疑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解答我的问题。真正
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后来我问先生,中医学院本科教材《伤寒论讲义》要求150个学时结束,可我却学了这
么长时间,是不是太笨了?先生笑了,随口带出一句:那(指教材)都是白搭。说学经
典一定要落实到原著上,要跟张仲景“说上话”。仲景方我们叫经方,药少而精,疗效
惊人,有鬼斧神工之力,起死回生之妙。且方义隽永,药味精当,耐人寻味,不可思议
。我是专搞伤寒的,你很幸运,跟你老师吃学术上的“小灶”。
先生作为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主编,要我学的竟完全是他非常私人化的另一套教学
法,联想到他说的“中医讲究传道,讲究传道之人”,我掂量出这“弟子”的分量。是
的,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属“集体智慧”,最后由主编“审定”。有的“不传之
秘”,教材当然见不到,就是跟着老师随诊的学生也很难得到老师的“秘传”。
为什么当今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普遍临床能力低?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以“应
试”为标准,哪来的实际本领和悟性?中医这门学科不拜师就很难有境界的升华。如同
子贡评价他的老师孔子时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
富。得其门者或寡矣。”所以,学习——升堂——入室,这三者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中
医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学科,古人讲“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旨耶?”译成白话就
是:如果不是才能高超见识绝妙的人,怎么可能探讨其中的道理旨趣呢?
我除了按照先生的要求完成学习计划外,有时也帮助先生誊写他的书稿。1983年,先生
的《伤寒论十四讲》出版了。他送给我一本,扉页上写道:“志華贤契    渡舟 83年4
月3日”  这本近十万字的著作,高度浓缩了先生几十年的伤寒治学经验体会,是先生
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就是先生于九十年代初,出版了一本《伤寒论临证指要
》,这本书不足八万言,但颇具大家风范,气势磅礴,将伤寒论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
认识高度,以“辨非”、“水证”、“火证”三论一贯首尾,非常精彩。
时至今日,先生出版的著作不下十余种,我一概收藏。不过,以我今天的眼光看,我最
欣赏的还是老师早年的著作,篇幅不长,“有干货”,写得实在,很切合实用。至于后
来,徒子徒孙的硕博们挂老人家的名编的书,就不好说篇篇精彩了。
在系统完成了规定的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及清朝温病学派的代表医著后,我于83年10月
学徒期满。老师亲自写了“书面鉴定”,中有“该同学对所学书目均能领会其精神实质
,且颖悟过人”这样鼓励性的评语。恰逢其时,我刚刚为父亲整理出一部近24万字的论
著,交稿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并被批准出版,我老师亲自作序。这部书按“高级专业参考
书”类别编入该社1984年出版计划,第一版就发行了21000册,不久又印发了8800册,
较之一般专业书三、五千册的印刷量,父亲这部书的发行量实出乎我的预料。

1995年秋,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刘渡舟教授行医50周年暨80华诞庆典”,我收到一封
大红描金的请柬。那天,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主党派、北京市委、中医科学
院、中医药大学等领导到会致辞,还有国家级的名老中医、京剧名伶、中央乐团资深指
挥等一块合影拍照,老师十分高兴,满面红光。一会儿,董其昌李维康夫妇同台献艺,
专为老师祝寿编排一个段子,唱得精彩,伴随着一片喝彩声,只见老师拱手连连致谢。
入晚,老师以个人名义举行宴会,招待各界来宾,可能开了二十几桌,大约两三百人参
加。席间,众人热情地纷纷敬酒...... 等热闹劲儿过去了,我站起来,庄重地倒上一
小杯白酒,走到老师面前:祝老师健康长寿并感谢对我的栽培之恩。言罢,一扬脖,干
了。随后一个鞠躬90°。老师看着我深情地点点头。
我旁边坐的两位,一位是老师带的首届博士生,刚刚评了教授职称,一聊天,他忙说“
久仰久仰,刘老经常提到你”。另一位岁数稍大,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研究生,现在是
伤寒教研室的教授,他眼里含着笑意问我:“你看我的手,患类风湿已变形,有什么好
办法吗?” 我微笑着摇摇头。面对这些学术精英,我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了。
晚宴结束时,众学生弟子与师合影,我躲在最后,居然被老师看到,他特意要摄影师拍
了一张我们师徒二人的合影。真的,包括卫生部部长在内的众目睽睽之下,老师的这一
举很让我感动——他是没有忘记与我父亲的交往。
记得我去英国后还与老师通过信,把我在泰晤士河畔还有特拉法加广场的照片寄给老师。

如今先生去世整整十年了。老人家当年给我打下的扎实的中医基本功,让我受用一生。
我还真切地记得他老对我的谆谆教诲,先生说:学东西要讲究体系,什么叫体系?你的
东西要能提拉的起来,麻线穿豆腐——提拉不起来,那不行。


                        二
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
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
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
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
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
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
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
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
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
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

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
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
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老人
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胡老
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
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
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
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
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
,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棋局经常会纷繁缭乱,
但心绝不能乱。看病如下围棋,要有识有胆,胆识具备。
我痴痴地听着,这不就是陆游所说的“工夫在诗外”吗!
当胡老了解到我在学中医时,便说:我现在每周末给内科医生们还有留学生讲《伤寒论
》,你如果愿意,就来听听吧。我跟他们说一声就是了。
于是我每周末去听胡老讲课,带一个日本产的松下“板砖式”录音机,连听带录,回到
家就整理笔记——整整记录两大本,这真是我意料之外的又一大收获!
胡老的传授让我实实在在地学会了“读经典”的思维方法,知道什么叫“读书”了。如
此坚持了一年,直到83年夏秋之交,胡老病重住院为止。
胡老先生密切结合临床讲解伤寒论,每发真知灼见,我时有振聋发聩之感!老人家已近
85岁高龄,但思维敏捷,颇有口才。讲伤寒论的篇章结构,气势高屋建瓴;而具体到每
一条,甚至每一个字,又毫发毕现,细致入微。真的,太精彩了!
试举一例(一般读者可绕开此段比较专业的文字):伤寒论第31条经文:太阳病,项背
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译成白话就是:感冒出现的表证,如果出现脖颈后背
发僵不舒展,加上没有汗怕风的症状,用葛根汤治疗。
就这17个字,胡老讲:葛根汤的组成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为何以葛根名汤?是张仲
景为了突出“项背强几几”这一主要症状,再从葛根汤的用量上,葛根四两,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依次主治项背强、无汗、恶风,与经文先后顺序一致。这是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冠以“太阳病”是提醒医家此病还处在感冒的表证阶段,类型可以是“伤
寒”,也可以是“中风”。但太阳病见“恶风”,又颇像桂枝证,然桂枝证是“汗出”
,此是“无汗”,何意?本条经文以“恶风”代替太阳病的恶寒,反映出表证有化热苗
头(风为阳邪),但尚未形成热像;
第三层意思:无汗与恶风相连,含义深邃,这是表证渐趋化热的动态描述。同时,首揭
“太阳病”,煞尾用“葛根汤主之”,恰是太阳病将入阳明病(或者阳明里证外合太阳
表证)的一个过渡阶段。
总之,张仲景这17个字告诉医者:此三个症状,“项背强几几”是为突出主证而设,故
列为一;“无汗”反映出病起于“伤寒”或者说属麻黄证,但病势在变化,已渐渐失去
表“寒”之典型征象,而出现化热之“恶风”,想必张仲景在此动了一番脑筋,故起首
曰“太阳病”,而不曰“伤寒”。这是经文的含义。
运用到临床上,大凡项背僵直不柔和的病人,如颈椎病、颈性头痛、眩晕、背痛等等,
都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为主加减治疗......
一部《伤寒论》398条,条条如此,老人家就是这样讲。

胡老才华横溢,一专多能。早年毕业于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即北京交通大学前身)
,后担任哈尔滨市电力公司会计股股长,市政局公署营业股股长。还在辽宁省立中学担
任过英文教师。日本侵略中国,拒绝为日本人服务,于1936年逃到北京,凭借早年拜师
学的中医,于解放初期,与陈慎吾等名医共同办学,传授中医学术,填补了这一阶段我
国中医教育史的空白。
胡老一生淡泊名利,治学非常审慎,他的大量医学手稿总是根据临床所得一遍又一遍地
反复修改,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论著。然而唯一在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篇题为《伤寒的六
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论文,给了医学界一个不小的震动,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认
为是“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胡老于1984年初春病逝。
在他病逝十五年后,他的大量手稿由老人家的弟子们陆续整理出版问世,他的独特又自
成体系的学术观点大大震撼着中医界。
门里人都知道,在中医四部古典医著中,《伤寒论》是最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它是衡
量一个中医水平能力的一把尺子。自宋金.成无己首开其端为《伤寒论》作注解以降,
历代医家趋之若鹜,大致分类有三: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辨证论治派。据粗略统
计,为《伤寒论》作注解者,不下500家。从学术繁荣的角度看,可以说蔚为大观。但
从临床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则大失仲景本意。使一部活泼泼的《伤寒论》变得扑簌迷离
,雾障重重。
一批居学术高位拿着丰厚俸禄的研究者,为功名著书立说,抄来抄去,陈陈相因,使《
伤寒论》脱离临床束之高阁,被一些有条件捞取学术头衔的人当成抢眼的“冷饭”,而
翻来覆去地炒。乃至大多数临床医生竟不知也不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言之何物?!
我们都说中医的精神实质在于辨证论治,如果不能将《伤寒杂病论》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那么中医就彻底失去了它的阵地,辨证论治四个字就是形同虚设的空架子。
胡老在病逝二十几年后,又被中医界同道缅怀并造势宣传,除了证明老人家学术上的货
真价实外,也凸显出胡老的理论勇气和中医教育家的过人的才华。他对《伤寒杂病论》
的深透领悟,并建立起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不能不说是对仲景学说的历史性贡献。
比如中医的脉学,自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问世以来,历代奉为圭臬,迨至明朝
李时珍父子《频湖脉学》问世,虽以四言诀、七言诀的形式易学易诵,朗朗上口,但与
临床脱节,壅赘繁琐,较之仲景脉学已属南辕北辙。胡老在研究伤寒论的同时,结合数
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认真系统地研究了张仲景脉法,撰写出《脉学概论》一稿,老人
家秉长沙遗风(注: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返博为约,执简驭繁,质朴实用,惟求
实效,同时又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辨性。他身在学院,却没有学院派的某些陈腐气,而
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而鹤立鸡群。有学者甚至评价为:胡希恕先生是继清朝伤寒大家
柯韵伯之后200年来,又一位有着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界经方大家。
    如果说刘老在学术上使他的学生脱俗变质、由石变玉的话,那么胡老则是把这玉雕
琢成器。两位中国现代的伤寒大家是我终生缅怀的恩师!


                       三
1990年的一个冬夜,在去往东北长春的列车上,硬卧上的我辗转难眠。我此行的目的是
去拜一位高人——老中医许振寰先生。
许老的背景颇有些“奇特”:早在五十年代,父亲在北京东四十条某处开办了一所针灸
学校,先后办了八期针灸传习班,约800名学员接受过中医和针灸的学习训练。
许振寰就是其中的一位学员。他古书底子较好,解放前给一家资本家当管家,理财经营
是一把好手。尽管当时他已经40岁,按学医的年龄说是太晚了,可他很用功也很有心,
很快博得父亲的赏识,用他的话讲:经常和恩师同桌共饮,把酒吟诗。他中医的背功不
行,但悟性好,加上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故而学的很快。
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后,父亲被调任组建针灸教研组。数年后,经父亲介绍,许先
生以正式参加工作的名义来到中医学院。可没过两个月,他提出辞退,理由是工资低而
且受约束。他要干个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换个人这真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位置,他
居然“目光短浅”地坚辞不就了。你说怪不怪?父亲讲:我看你是个人才才举荐你,唉
!想回就回去吧。
回东北时也是这冬天,父亲见他穿得单薄,把自己的棉裤脱下来让他穿上,并给他买了
火车票。许老提起这一段,无不感慨地说: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
从此他甘愿流落民间,但他学医、行医、钻研中医一直没有断。
他研究肝病、肾病、肿瘤,数十年如一日。使用的方法既传统又独特。他深通佛道,强
调“内功”,长期修炼打坐,对道家典籍《周易参同契》、《伍柳仙踪》等顶礼膜拜,
那真是焚香盥手,恭敬地展阅。并能动地把对道家的悟性运用于中医临床,不论诊脉、
开方、用药,都离不开道家性命双修的影响——这就从出发点上与教材出身的所谓“正
规中医”明显区别开来。
关键还是临床疗效:我几次去长春观摩协助他临证,客观讲,在我所见到的治疗乙肝、
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肾病、白血病、肺癌等老中医有效验案中,许老的疗效是最好
的。他的治疗肝癌研制的成药曾获得过卫生部级鉴定,他的研究成果曾在国家级《中医
杂志》上发表。
我90年去长春学习许老宝贵的临床经验时,他已经70多岁了,不论年龄还是医术都堪为
我师。可他总以师兄弟与我相称,我说父亲病逝前在他神识清楚的时候对我说过:你可
以拜振寰为师,他行。许老听后很感动,说:我与恩师是知遇的师徒。恩师把你托付给
我,我当尽义尽责。记住:要立志,真才空空,傲气盈盈是不行的。
就这样,我拜了第三位老师——许振寰老中医。
我先后三次去长春许老师处,每次一般三个月。白天帮他抄方看病,晚上听他“讲课”
,他很保守,用药很少讲他的思路,而且具体什么药我并不清楚,因为他的儿子专管药
,我看到的药已是药物混合后制出的粉剂了。许师有时喝点酒高兴了,泄露两句,你一
追问,他又不说了。于是让我产生很大的神秘感与好奇心。
老师志向高远,算是“久有凌云之志”吧。1991年12月,吉林省抗癌协会为其举办了一
次“许振寰老中医治癌疗效研讨会”,邀请省医大一、二、三院的专家教授参加,并由
一部分癌症患者现身说法。按照会议程序,必不可少的要有一篇许老的学术报告。
这下可难住了老先生,他不想具体谈他的学术,拿出真实的方案。他让我想个两全其美
的办法。
我说:老师,参加研讨会的都是专家学者,不是白吃饭的,你的学术报告是什么水平?
是虚是实?一听便可判断。
他说:那怎么办呢?
我说:好办。文章怎么组织是我的事,但您要给我一个真实的组方思路,具体药味您可
以保留,也不便告诉我,但思路要给我,否则这报告就没法子写。采用教材《方剂学》
的思路,不用说专家们听着乏味,就是您老自己念着,不觉得言不由衷么?我觉得给人
家一个您许老独特的治癌学术思想,又不涉及具体药物,人家听着颇有新意,但又学不
到具体东西。这个火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
老人家听了频频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多了。
于是他终于开口说思路了,我迅速笔记。他一看我记录,潜意识里又不想说了。
我说:老师,后天就开会了,您至少得给我一天时间写论文吧?我知道您的顾虑,密不
外传。这样吧,明天论文写完,我就把今天晚上的记录交给您销毁。好不好?
他这才又继续说下去......

第二天下午,我把写好的学术报告初稿先读给许老师,我将他的学术归纳出“治癌六大
生新之法”,密切联系中医的气血理论并引证《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见首不见尾地
参以道家养生学说。许老听后喜上眉梢,太好了!正合吾意。
于是马上打印200份以备分发给与会者们。

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老师像众星捧月样地坐在前排正中,与省抗癌协会的领导、众多专
家教授、还有部分疗效不错的患者合影留念,甚至健康报发文作了报道。会后的宴会上
,老师还与几位教授单独合影,场面激动。有人拿着老师的报告,欲“进一步请教”,
许老看着我说:让我北京的门徒给您解答吧。

某日上午忙完门诊后,许老突然给我一个处方,说要我交给他的儿子配药。我是又惊又
喜,他终于对我不保密了。
可接过“处方”一看,我傻了——上面完全用“代号”替代了药味:父16 母14 阳春12
交泰16 三象10 少火9 ...... 他儿子不懂医,却完全懂得这代号的具体药物所指。我
心里很失落,但表面上很平静,他仍在考验我。

自上次研讨会后,许老师独到的治癌学术思想引起了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注意,于是许老
与院方签订协议,共同开发治疗肿瘤的新药,这一研发过程的主要环节我都参加了。经
过药理、药效、毒理、动物实验,以及后来的分组对照临床观察,五年下来,终于走到
了以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名义报请卫生部新药审评办公室(简称药审办)。
1996年夏,在北京商务会馆七楼的大会议室里,由卫生部组织的来自全国19个高等医药
院校的21名专家,就治疗肝癌新药——青龙丸召开论证会。许老因年事已高,委托我参
加会议。整个会议40分钟,前20分钟由省研究院的两位副研究员用幻灯片展示研究实验
过程与结果,并做了说明;后20分钟由我代表老师作了方案的解说,并针对各位专家的
提问作了答辩。
最后的评审结果是:通过。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许老师后来真是很喜欢我,给我讲了不少他
的独到的见解,我非常受益。他最大的特点,我体会就是将道家任督二脉小周天的学说
,活化于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而且有着他独特的理论体系。他对肿瘤的认识异常深刻,
曾秘撰《癌症研精真源大论九章》、《佛教医药与禅功之学术研究》等。在我所见到的
老中医及其有关治疗肿瘤的医论验案中,还没有谁能超过他。包括他的用药,如果你用
《中药学》教材的功能主治,来对应他的方案,简直就是天书,根本无法理解。可是验
之临床,疗效惊人。
记得我母亲晚年心衰,动辄哮喘痰咳,我曾开过几次汤药,吃了就好转,但过一段又反
复——似乎今天的中医都早已习惯了这种“疗效”。后来我通过长途电话向老师请教,
他开了一个仅有6味药的小药方,要我剂量比例不能变,加上一种有别于常规的煎服法
,我母亲服药五天,症状全部消失,从此数年之后直至病逝,哮喘痰咳就再没犯过。
许师真是神了!这使我感受到古人说的,什么叫“用药出神入化”,什么叫“药中肯綮
,效若桴鼓”!

许老先生90寿终,是距他的生日还差四天病逝的。
据儿女讲,到死他老都十分明白,不肯闭眼,只见嘴在蠕动,发不出声音——他是有话
要说......   我此前寄去的寿礼,唉!终未能赶上。
记得逝世前两个月,身在英国的我打越洋电话给老师,对方声音已经断续微弱,但仍是
志在千里:我中华文化......中华医学一定......能够攻克......残酷威胁人类的肿瘤
。...... 治病先正人,做到:心贵纯正,......学贵精纯,......理贵深透,......
文贵纯朴。张仲景做到了,孙思邈做到了。......汝能识否?
我感慨动容,唏嘘不已。


                      四
回忆我的三位老师,联想我走过的30余年的中医之路,我感到,中医是一门既吃功夫又
强调悟性的学问。
历代讲究传道之人。有些 “不传之秘”,非不传也,问题在于你是不是真正的传道之
人?
如果是,你必能于经典著作的无字处悟出真谛,进而发现“有”,更上层楼。精华的东
西是不会直白地写出来的,必须有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过程,这寻找的过程可能
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在寻找而没有结果。
那“蓦然回首”者已属少数,真正找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者,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下功夫的人多,出成就的人少,而有大建树的医家更是凤毛麟角。
何以如此?悟性修炼使然。缺乏圆通妙澈之智,欲臻化境,诚为难矣!
古人云:“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于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今天
的中医状况有没有这种倾向呢?可以思考......


我的三位恩师:
            刘渡舟先生  胡希恕先生  许振寰先生千古!

转自:新浪博客,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afd8b10100trwn.html
http://xiyaopeng.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_1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19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19
发表于 2016-8-28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振寰老师对于癌症治疗的独特认识
                                                               单志华
许振寰老师是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拜的第三位老师,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学术见解的临床家。他老具备独特的认知结构,深通佛道,长于修炼,因而他对医理药性的领悟、对疾病的认识总是别具慧眼,诊脉细如毫发,用药臻于化境。老人家生前对癌症研究四十余年,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现简要整理如下:

一、古人对癌症的认识简述:
癌症一词,古人称“岩”,岩者如山峰之形,如石之坚硬。以“癌”病名称之者,始见于公元1170年东轩居士著的《卫济宝书·论治篇》,但具体病因病机未置一词。此后1264年医家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是最早对癌的特征作了描述:“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 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千金》、《外台》有五膈五噎之分,似与今之食管癌、贲门癌有关;《丹溪心法》及《医宗金鉴》所提“乳岩”,类于今天的乳腺癌;《内经》《难经》皆云“肺之积,名曰息贲”,类似肺癌的描述;《医宗金鉴》云:“带久淋漓之物,或臭或腥秽,乃败血所化,是胞中病也。”似亦涉及到子宫颈癌的部分症状表现。总之,查阅大量古代医籍,对癌症之发生未见系统论述。

二、癌症始生病因之探源:
遵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训教,进行对癌症病因之探源。《金匮要略》云:“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引申其义,提出“三因”说,即六淫邪气所触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扑金刃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我认为,对癌症始生病因之探求,仍不能脱离“三因”范畴,其中五脏情志所伤之内因更为重要,约占癌症患者的十之八九。
盖情志内郁可以化火,而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失调,属“五志过极化火”一类,进而精血暗耗,消烁阴液。五志源于五脏,而五脏间是一种生克制化的协调关系,若正气久虚,五脏失调,久而久之,阴火灼血,凝结成瘤。《圣济总录》所谓“乘虚投隙,瘤所以生。”


三、治癌“六大生新之法”述要:
这是许老积四十余年治疗癌症的实践经验,高度总结出“生派”治癌的学术特色。
1、生新先后天之本,提高抗癌机能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内经》云:“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云:“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精为生命之本,谷化精微气血生。所以五脏中,脾肾尤为重要。盖脾为人资之所为生,洒尘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肾为人资之以为始,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脾肾功能健旺,则五脏生克制化协调,故生先后二天之本,提高自身抗癌机能,是为第一大法。
2、生新滋阴生血以杀癌
《灵枢·平人绝谷篇》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正常情志依赖阴血的滋养。若情志郁久化火,使阴血耗伤则易生恶变。滋生大量阴血以制约癌毒,可以逆转血液恶变而杀癌细胞,使血液清纯,是为第二大法。
3、生新消坚攻化癌瘤
癌肿性质的占位病变,系阴虚之火化毒烁血而生,毒火烧烁阴血使瘀血凝结,进而虚火过盛而结成坚硬之瘤体。中医传统观点是“去瘀生新”,即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但根据吾师长期临床观察与实践,认为当以“生新”为主,生新化瘀瘀自化,瘀化血行硬必消。生血为本,化瘀为标,即以生血而强生命之本,辅以化瘀而消其标,是为第三大法。
4、生新制火断绝癌根
《灵枢·本神篇》云:“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在生新消坚攻化癌瘤基础上,用大量滋阴制火药物使阴精化生有源,壮水之主以制约癌火,为绝根之治,是为第四大法。
5、生新气血增强体质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血液的化生,主要来自于后天水谷精微物质。所以强健中焦脾胃,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环节。血液化生有源,营运周身,内而五脏,外而皮肉筋骨,发挥正常的营养滋润之用,使体质增强。《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也。是为第五大法。
6、生新任督以强生命之本
《奇经八脉考》云:“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本黄老之术,医道同源而作论述,道家修炼以任督二脉,进阳火退阴符,数足三百周天,以炼成外金丹,以正生命长生;医家用生补任督二脉之药物,以生强生命之元,是为第六大法。

以上本“生派”六大生新之法,以药代刀根治癌症,经四十余年临证验证,不失为消瘤强身进而杜绝癌根之一条有探索价值的途径。
在这里,需要特别申明一点:许老治癌,制定“禁毒”一律,严禁使用毒性(狭义)药物,包括动辄用化疗药物。所著《癌症研精真源大论》(秘本)对此有专论,此不赘述。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尤其近些年,据官方统计,我国癌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350万左右。而对于癌症的治疗,目前尚未见大的突破性进展。在这方面,中医有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厚积淀,有自身的优势所在,理当深入探讨并发扬光大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19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19
发表于 2016-8-28 0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阴主成形,阳主气化“理解癌症     
      大自然中,水具有阴性的所有特征,而人体中水的成分占到70%左右。水的特性是遇到寒冷就会冻结,遇到阳光就会溶化。所以人体和大自然其实是一模一样的。现代人,由于主食是精米,精面,再加上三餐都吃肉,还喜欢吃寒冷食物,糖果类食物,油腻类食物,这些都是属于阴性极重的食物,进入人体之后,会严重阻碍气血的流通。而气血不流通就会创伤阳气。影响阳气的气化功能。人体就会逐渐形成有形的肿瘤,结石,脓疮等。我不敢吃豆腐,就是因为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石膏等寒性极重的物质才能结成豆腐的形状。所以豆腐是属于阴寒性极重的食物。我曾经给豆腐害得很惨很惨。而一些宣扬酸碱学说的人,说豆腐是碱性食物,其实是很害人的。尤其是现代吃素的人,基本上每个人都被豆腐所毒害而不知。其实都是让那个西医这个笨蛋害的。说什么豆腐中含有高蛋白质。而消化功能下降了,高蛋白质又有什么用呢?现代的饮食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陷阱。如果你不认真学习正确的饮食知识,我可以给你保证,慢性病必然有你的份。尤其是癌症,不要以为它离你很远。基本上所有的慢性病都明显具有阴性的特征。如:面色黝暗,四肢冰冷,舌苔厚腻。而解决的方法,是只有用温热药,才能溶解患者体内的阴寒。这也是我推祟火神派中医的原因。温热药除了可以直接驱逐寒湿,又可以加强脾肾功能。先后天之本加强之后。气向能量逐渐上升,必然可以治疗一切疾病的。而现代那些所谓的医生,都是把目光瞄准在阴寒凝结成形的肿瘤之上。不理会患者的脾肾功能,不理会病人的气血能量。一味地用强霸性的化疗,电疗,手术,。但这样只会令患者大伤气血,身体更加衰弱。仅剩的一点抗病能力都消失了。自然死亡的老年人中,有三份之一,解剖时发现肿瘤。而糖尿病人中,发现肿瘤的有三分之二。癌症在古代就已经有了,不治疗的时候,会以缓慢的速度逐渐长大,以后又会破溃,发出很臭的气味,但是不会死人。尤其是现代的猪,由于缺少运动,基本上个个都有癌症,那些结核形,粉瘤状的东西,就是肿瘤。但是未曾看到那一头猪由于癌症而死亡的,都是给屠夫宰杀的。而现代的癌症病人,一发现,就已经吓个半死了,再给医院一化疗,一手术,很快就去投胎了。钱没了,人也没了。医生也发财了,医院有钱又可以扩大了。唉!可怜的人民啊!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种折磨呢?快吃素吧!否则你杀生吃肉的业债,就是以这种方式偿还的。苦的还在后面呢!杀生吃肉的恶业会引导你的神识投生地狱道,从地狱道出来,又要投生畜生道偿还肉债。吃它半斤,必定要还它八两,。你所做的一切,你自己的藏识记录得清清楚楚,不是阎罗王惩罚你的,是你自己的业力通过念头而成形。给你自己招感来疾病,地狱法界,畜生法界而已。阿弥陀佛。
癌症的发生机理
古今医家都探索过癌症的发生机理,但还没有取得一致观点。笔者从中医学认为“肺痨”是由于“肺阴亏虚、感受痨虫”得到启发,认为癌症的发生机理主要是“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机体阳气先虚,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毒邪渐致恶变而成癌。且癌毒为阴邪,聚集某脏腑或壅滞于某经络(体表),或流注于骨髓、血液之中,当人体“正气不足”时,便易患生癌症。
  理论依据
  自然现象。自然界中有些物质,若置于没有阳光照射、阴暗潮湿的地方,天长日久,局部会发生霉变、长出菌块和锈斑,并逐渐扩展,最后腐朽成灰失去应有的性能和作用。这种霉变、菌块、锈斑、逐渐扩展、腐朽成灰的现象,与某些癌症的形态学及发展规律有相似之处。
  癌前症状和临床表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一些住院治疗的癌症病人(部分死亡)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观察。了解到大部分癌症病人在确诊前一年以上,都有程度不同的怕冷、畏寒、易感冒、乏力、睡眠差、食欲减退等抵抗力下降的表现。

其中,肝癌、胃癌病人还伴有消化不良、完谷不化或五更泄等。血癌、淋巴癌、肾癌等病人还伴有夜尿增多。更有一例左胫骨骨癌病人,进入夜晚时其患肢感冷痛刺骨、需得热则痛减,时间长达2年;此期间反复检查治疗,均不得确诊也未见缓解,2年后再次检查才被发现确诊。这些自觉症状均为阳气不足的证候特征。
  对病人舌、脉的研究。有学者分别对各40例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心血管等疾病患者和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患者,运用脉象仪记录尺脉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尺脉“无”或“减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有学者对肺癌舌象进行了临床研究,433例患者中厚腻苔有306例,占70.6%;对癌症病人的舌下诊进行了观察,137例癌症患者中有113例舌下全青紫,占82.5%。
  尺脉“无”或“减弱”是阳气不足、鼓动无力的表现;厚腻苔、青紫舌均为阴邪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的症候特征。
  对肿瘤相关激素、基因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一些肿瘤对激素有明显的依赖性,某些激素在体内发生变化时便会发生肿瘤。有学者认为:染色体的脆性与癌症有关,认为人类染色体上全都有易于断裂的特殊脆弱点,这些脆弱点断裂时即可引起某种癌症的发生,如部分染色体发生畸变是导致肺腺癌的重要特征。
  还有的认为,癌基因本来就存在于体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病。那么,不管是激素、基因染色体还是免疫系统,从中医学认识都为肾所主,表现于临床主要是肾阳虚的证候。
  临床治疗案例。佳木斯医学院曾通过对1.4万人的实地观察,得出:在人体可以接受的高温43℃下烫澡8分钟,每3天1次,可以防癌强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口腔颌面科,曾采用微波局部加热(加热至43℃)联合药物化疗一中年男子左上唇的鳞状细胞癌,两个疗程后肿瘤消失,随访6年余无肿瘤局部复发和他处转移。类似临床事件还有许多。
  同时,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温热(高热)能抑制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合成;而处于有丝分裂期(M期)和DNA合成期(S期)的癌细胞对热最敏感;在41℃时,可抑制DNA的合成,使乳酸生成量增加,PH值下降,氧气供应不足,癌细胞溶酶体的活性升高,细胞核及染色体变性,从而加速癌细胞的死亡。这些利用高热手段有效治疗癌症的案例,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癌毒为阴邪,需“寒者热之”方能奏效。
  护阳温阳是防治对策
  护助阳气是有效预防措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要补助和保护好机体阳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从饮食中吸收阳热之性。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或药物,少食生冷食品或损阳之药物。二是从运动中产生阳热之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运动,通过运动助阳生热。三是从性情中保护阳气。适度调控好自己的性情与欲望,注重精神内守,固护阳气不得外越。四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阳气。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坚持烫澡,禀天地之阳气。
  温补阳气当贯穿治疗始终。由于阳气不足,阳不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或者阳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障碍,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失职,大量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肿之征;或者阳气不足,阳损及阴,阴竭阳脱而夺人性命。
  因此,在治疗癌症时,要自始至终温补阳气,或偏补其阳,或阴阳同补,或扶正(同补阴阳)与祛邪兼顾,这样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而温补阳气除了内服温热药物、食物和运动生阳热等外,局部温热疗法也是温补阳气的有效方法之一,更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综合治疗方可奏效。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始为阳气不足、阴邪内生而成毒;渐为脏腑功能活动障碍,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失职,大量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肿之征;终为阳损及阴,阴竭阳脱,阴阳分离。
  其过程有阴、阳、气、血虚弱和脏腑功能活动不足的发病基础,有气、血、痰、湿、毒等实邪相互蕴结而成块的形态学征象,有正气大衰、阴竭阳脱、阴阳分离的终极变化。
  因此,治疗一要补其虚弱;二要祛其实邪;三要削其坚块;四要守其精神。其重点应放在攻补兼施、内外合治、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上,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癌症转移是为得到气血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对癌症转移的机理提出了以下观点: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善至恶的过程,初期为阳气先虚、阴邪内生,正气尚存、邪气未实;中期为实邪蕴结、积聚凝滞,正气渐虚、邪气盛实;晚期为阳损及阴、阴竭阳脱,正气大衰、阴阳离绝。
  癌毒虽为阴邪,但存于体内一方面要阻滞机体气、血、精、津液等基础物质的化生,一方面又要吸收消耗大量的基础物质以自养。
  因此,癌症的转移是局部“阴”虚至极,无以自养,必向“阴血”相对旺盛的脏器组织“侵占”的过程。即:当局部组织的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被癌毒大量消耗殆尽、出现严重不足、不能自养的情况下,癌毒必然向“少气多血”或“多气多血”之脏器转移,从而侵占该脏器组织之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以自养,达到谋求繁衍生息的目的。知此机理,当有助临床。

癌症的本质:癌症肿瘤怎么化http://blog.sina.com.cn/lingzhiorg 癌症肿瘤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类疾病,而但凡得此病症,几乎都是有如听噩耗一样!在我多年的了解中,有n人会为此而困扰,曾经我亦有类似经历感受,而今,对于这个话题,一些个人浅见,供有缘人参考:记得南怀谨老师曾经有大概说过:上世纪70,80年代,肺结核病听起来是绝症,让人恐慌;90年代,20世纪末癌症成了恐慌的绝症;而21世纪呢?精神病,抑郁症将会成为新的让人恐慌的疾病!虽然时间到了2012年,癌症肿瘤的恐慌并没有根本上消除,其杀伤恐慌力依然存在!1,癌症肿瘤不过是气血淤积的最严重程度听说过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肾癌,皮肤癌,骨癌.......等等,为何没有听说过有得"心癌","心脏癌"的?先认识一下古人所说的癌症:何为肿瘤癌症?古人说,健康人的血气流畅,如果气滞血阻,血阻结毒为疖jie为瘰luǒ,为岩,为瘤!农村人常说的是jie子!流水不腐,当体内的血(水)流不动时,自然如河中的淤泥垃圾一样沉下来了!瘤,肿也。从疒,留声。《说文》肉凸曰瘤。《通俗文》瘤,息肉也《声类》瘤,小肿也。《三苍》烧水时,水壶烧的只是水,但有些烧得时间久了,就会留下污垢,为什么?结石怎么来的?人的体液70%是(血)水,流水不腐!人的体液水分流动或受阻时,初步是炎症,如红肿,疹等受阻严重时,就是脓!最后,最严重就是:岩,石,瘤了!也就不难理解肿瘤,癌症是怎么来的了气血淤积为癌!心脏位置气血活动量巨大,是气血运行的动力泵,身体的所有的血液供养都从此位置开始,是故不会得"心癌"心脏没有得癌症的,可能和这种动度,和这种热量,和这种能量源泉有关系。你在接收大自然传递给你生命信息过程当中,你率先接到信息的这个部位,应该是心,所以,心这个地方,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免疫 {  前几天写的这个内容登出后,马上就有人"拍砖"了:留了个名词:心脏黏液瘤老实讲,我此前确实没有听说过"心癌"的字眼!在此特此说明更正!相比之我们常听到常见到肝癌,肾癌,肺癌.....等之类心脏上得癌还是非常少见的!既然目前癌症肿瘤还是属于高危的疾病,其治愈率还是非常低,此文的分析,仅是个人见解,不定完全正确,仅供大家参考哟,大家"择其善而从,择其恶而弃"吧 } 由上可以知道,癌症肿瘤的本质,其实简单:气血淤积的最严重时,即为瘤,为岩,为石,为疖jie为瘰luǒ2,"化"是过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变化万千,世间唯一不变的是什么?是"变化"!中华文化中常说的"易",即是也,易者变化也!癌症肿瘤是突然有的吗?它肯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此,有必要认识这个"化"的过程!物理化学我学的不好,但水的变化过程相信众多人都可以理解明白:热胀冷缩温度升高也不会是0度到100度直线跳跃变化的,直到上了100度,则水会化为气;温度降至0度后,水又会结为霜冰;水流动的特性大家都清楚,气化是无形的,很难肉眼察觉,坚冰呢即便是利刀大斧也难奈何.唯独只要有了温度的上升,则坚冰亦是冰消瓦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世间的其它各种变化皆是大自然存在的各种神奇,如美玉,如黄金,如石油,.......同理,我们再来看待疾病,看待肿瘤的变化过程,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3,气行血行气绝身亡:这个大家应该听到过,也熟悉!中医当中:气行血行,气不行血不走!验证人死亡时,一般都会通过试探鼻息,把脉的方式来初步断定是否还活着;人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血液供应泵,这个泵的工作与否,对于人的生命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但仅仅有血液泵的工作就是正常的健康的身体吗?气不行血不走,气统血而行,气则是血液流动真正动力源:气对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生活中的情绪为什么会致病?情绪波动了,就是气的变化,女孩子月经来时为什么最易燥火,无名火起?因血往下走了,气浮在上,是故有些人生气了,明显感觉到脖子,脸胀得通红;气血乱行,窜乱了,能不对正常的血水流动循环形成干扰吗?气火大点,比如夫妻间吵架了,饭不想吃是常有的事;气至极点,可以吐血而亡;而平时的每一次小的生气的过程,虽然不至于突然导致疾病滋生,但在这个过程中,即是一个"化"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如水化气,水化冰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疾由急起,病由心生,"气火"实际上就是疾病的食粮,慢慢的被喂饱壮大的;是故,欲少病,欲健康,须得不生气,不上火,且不管事情是自己对或者错,都得为平静为宜!中医说疾病一般来源于两个"圈子"哪两个圈子?1,自然的圈子:外界环境的风湿燥热寒暑.....等,热胀冷缩大家应该很好理解的,如寒冷的冰天雪地,为什么可以冻僵身体手脚?也是因为身体中流的(血)水,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凝结所至!2,社会的圈子:亲人呀,朋友呀,国家呀,社会呀,长辈呀,晚辈呀,学生呀,老师呀,领导呀等等,在与这些社会人的交往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恨,怨,恼,怒,烦,悲,恐,忧,思.....等等,这些情绪的变化,如前面所述:只要"气火"生之,心中略有不平静,即可影响气血之变化的 4,运动概念的重新认识:在西医及社会"变态"的状态下,对于运动的认识,很多人其实有着盲目的认识:看看我们的奥运精神,体育健儿,举国体制下的运动体制,在荣誉,在成绩的背后,我们都很清楚,运动员的生涯,成功则已,不成功的呢?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的很多人成功了,如刘翔,如姚明....但是他们的腿脚等是健全的吗?还是变形的?运动,不是不可以,但亦需量力而行,以及"科学"的来认识,更不高盲目的认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常常是很多人的口头禅一样,小孩子气血量足,造血功能强,好动,是可以,但是年纪大了后呢?还去拼命运动?那是拿自己生命为赌注的,无论是乔丹,马后多纳等等,不可能40岁,50岁了还去拼命运动的,.....运动分为"内运"和"外运"大多人所认知的运动实际上都是"外运",还崇尚着所谓的时尚名词"健身",实际上充其量不过是"健肢"罢了!前面提及了,心脏是气血供应的源动力泵,气血是最丰富的;反之,离心脏越远,人的气血运行供应量是偏弱的,是故,人老了都是从手脚的不灵便开始,即便是年轻人,或小孩,在气血不足时,首先第一反应到的就是手脚不灵便,比如我们感冒发烧了,就是先明显感觉到手脚无力!盲目的剧烈运动,不分年龄阶段,时间等,实际上反其道而行,因为耗掉的是更多的气血,没有气血充足为保证,运动是运不起来的!所以"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是需要分情况的!<<黄帝内经>>给我们的指示其实早就有说明的,无须怀疑这部经典的正准性与科学性!  何为内运:

无论是道家,还是武家,还是中医等,提倡的打坐,静坐,太极,站桩,八段锦等等,为何不是剧烈的奔放运动呢?讲究的是运气.运气的方式,所说的"心法",运气法门等被视之为最神秘的秘诀,其实就是无不注重气息的调节;气的作用前面已经述及,通过这些手段最重要的是让人的五脏六腑在气息的调理中得到更充足的新鲜空气,氧气的交换......相信很多人明白新鲜空气的重要性,陈光标这位慈善家居然在日前推出了"卖空气"的易拉罐,很多疗养院为什么建在山清水秀之处?真正修行的人很多为什么又会注重选择山高林僻之处?为何有人会即便在站桩时也会练得头冒大汗?更有传说练到功夫深处,手脚都会不自主的陡动?四个字"静及生动"!欲想长寿,有人说万年乌龟王8,看看乌龟每天在做什么?为什么他们能何以长寿?凡是凶猛的好动的,健壮善跑的动物,为何又大都寿命并不长?还有句话: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思考这些,能否理解明白"内运"的深义?五脏六腑的"运动"与四肢的"运动"是否有不同?有人总结了四类人是可以长寿的:1,没心没肺的人:任凭各种情况等都难以让其为之担忧!2,稀里糊涂的人:不论事情的一般逻辑是怎样,反正就稀里糊涂的处理,随心所欲!3,平静的人:如乌龟那样总是静静的......任山崩地裂依然端坐稳如泰山;4,觉悟的人:看破,放下了一切,无所想,无所念......看来生命,活着是需要智慧的,能做到没心没肺也算是智慧的人吧,更何况要成为平静的,觉悟的人,没得大智慧,怎么能成?
5,肿瘤也能化吗?水0度以下结为了冰,坚冰你不管用什么法子,无论是刀切斧头砍,是难根本解决问题的,唯独太阳一出,冰自然会化之;肿瘤既为气血淤积的最严重状况,如同水化成了冰!温度一升再坚的再厚的冰亦可化而为水,自然就可以流动!所以不要担心肿瘤治不好,肿瘤是绝症,关键是找到"升温"的办法!也就是中医说的"升阳"!如何升阳气呢? 6,肿瘤癌症怎么化道德医学网的宗旨是,通过不花钱,不吃药就能找到快速痊愈疾病的法子,除了从"情志 , 心性 ,道德"三个层次与角度解读疾病外,但在目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大众心理下,在得病后,第一观念就是要找"神医"找"神药".......虽然,癌症肿瘤向来在医学界都是难能解决的难题,但还是众多人除了往医院送,找医生外,其它也难有更好的办法.......生老病死,自然之道谁也无法逆转,谁也不想乐意得病,只是不知道病是怎么来的,只是总还得积极面对!不反对大家怎么去选择医院医生,找各种"神药",各种治疗手段,而如果众多法子用尽之后,(其实应该早早就应用,而不要等病至膏盲后再用)不妨用用"道德医学网"推荐的两个法子,因为这两个法子,不花钱,不用药,无"副"作用!既然前面说了癌症肿瘤的形成原理,坚硬的癌症肿瘤应该是通过"化"的办法来溶化肿瘤,需要的是温度,"阳气"来化....."阳气"何来:一,孝生阳气,详细的说明内容请参看文章:《对照1个汉字,百病皆去》,最好是<<道德医学>>目录内容详细从头参考看看,避免断章取义....或者<<让阳光自然撒播刘有生演讲录>>详细看看,此书也是非常的系统....二,拍打拉筋拍打四个通用部位,为什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http://www.yslz.org/bbs/forum.ph ... d=507&fromuid=1经络了解中医的话,绕不开经络,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淤积了怎么办?气是怎么运行的?看了12正经经络的图解,我们可以知道,都经过了手肘,膝盖四个关节部位,手掌那么大,不要管具体经络穴位的具体尺寸与路线,不断的拍打冲击累积后,自会对之起作用,从而我们用拍打的办法,将淤积的气血逼出才是奥秘之处,通过皮肤,汗腺将淤血散出体外;而且众多的人的病,大部分都是因"寒气"气所致,是故<<伤寒论>>才有这样的名字,淤积的原因在于"温度""阳气"不足,不足以气化,不断的拍打如同铁锤打铁,打多次后,铁器也会升温.....而且有如江河溪流一样,水会在拐弯拐角处形成的积累沉淀最多,是故,拍打时,在这个四个关节部位是重点的且通用的部位很多人为什么吃药后,会出现一些反应:放屁,拉屎,等等都是排毒的过程,而用拍打的法子则显得更为文雅些;心肝脾肺肾 为五脏心肺在上,所以心经,肺经主要分布在手臂上;脾,在中间 下面是肝肾,所以脾胃经络经过手臂也有经过腿;而肝,肾经络主要在腿上;这也是全息对应的体现详细的内容请看:http://www.yslz.org/bbs/forum.ph ... ypeid&typeid=11最后须注意的是:为什么有些人通过拍打拉筋的办法,对自己进行"毒打"后,拍打到深痛处,有如同时间插下了上百根银针扎入了人的经络穴位处,有些人痛苦,痛哭得哇哇大哭,之后,才会反省自己心灵深处的种种不是,才会使疾病达到一个神效好转的过程?拍打拉筋是手段,痛哭忏悔才是最终心法,其实这是符合"性理疗病",道德医学的,心灵心性的打开才是疾病好转的根本 为什么中医慎用刀器,手术? 手术来说,古人有开颅术,在那个年代如果有此术,那么为何后面的医学发展,除了针炙,中药,刮痧...等等手段都有较为丰富的记录与资料与实践,为何罕用手术刀器呢?"仁者长寿",在孙思邈的思想早就有透露出来,"仁"也是孔子及儒学文化中的核心字眼与内含,道出了疾病实际上与人的道德修养是紧密相关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倡导和谐,等等都是中医的重要思想内含!战争的结果是没有胜利者的,伤人1000也是需要自伤800的,实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化解,结为朋友,万事万物莫不为利,都结为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造和谐的环境,达到各个方面的协调,实为上上之策....疾病亦是如此,要说细菌,要说病毒,你能数尽,你能杀绝吗?不论科学技术怎么样的发展,已知或未知的细菌,病菌,寄生虫,即便是被看作是正常人的身上都是无时不刻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和谐共存....以上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指导原则;之所以不建议用刀,另外在于:经络存在于人体中,你用刀割之,以后再要恢复,恢复到以往是难办到的,非不得已慎用刀呀!第三方面:气的概念很早就被古人所认知与运用: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塞其兑,闭其门,据说,古人抢救垂死病人,是要塞住肛门的,为的就是不让最后那股气从人体中跑之空气,氧气,热气,寒气,卫气,营气,中气,元气,等等所说的这些气,在物理化学内容出现后,空气,氧气,热气,寒气虽然看不到,但终被人们所理解与发现;而后面所说的这些气的概念,对于现代科学技术来说,还是未知概念的,但我们并不能就简单粗暴断定它们的不存在,就好像n年前,人们并没有发现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一样!用刀剖,手术之对于中气,元气等等之伤害是不能被量化的.......今天流行之剖腹产亦是如此,其害处恐怕只有了解的人才会清楚的......是故,慎用手术.......癌症肿瘤,用切的方式并不是根本去除之道的,根不除,所以,很多人切了之后,极易复发各处部位再生发出肿瘤转移的案例不是很多吗?为什么放化疗不建议用之?放化疗亦是西医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诚然这办法是对付了癌细胞,但同时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是受之摧残,与前面所说手术对付肿瘤一样,其结果也是两败俱伤的法子!伤了元气,要让病人恢复过来,难矣!
最后,安详地走,安详的去天堂是难得之福气:死也不容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原来很都没法生存的情况条件下,到了现在却不断的延长着人们的生命,事实上某个角度来说真的是痛苦!比如肾衰竭,吃什么吐什么,放在以前可能生命就早结束了,现在呢,搞透析,输着营养液.....让痛苦的时间,更长更久,更折磨!生活质量如何,有没有尊严呢?对于癌症肿瘤,西医的疗法亦不过就是:手术,化疗,放疗三把斧!这样的办法亦不能完全解决绝症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得沉静下来思考:病从何来?病从何而去?一生当中积累的气火之事有多少?耐心,细心,静心的了解"道德医学","性理疗病"等,找到病之根本才是终极的回归之门!哪怕是即将西去,能悟解明白癌症肿瘤得来之根本,则也是"朝闻道,夕可死矣!"况且,病即是过,好人是不得病的,至真至诚的悔过,根本上改变自己以往的"性格",创造神奇的生命奇迹之人,并不是没有.....再看看: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人群,罕少没有留下副作用的,医院虽然完成了这几个系列的动作,钱收进去了,但真正之后能长久活着的人能有多少?他们的生命质量如何?生命的尊严是否保全?衣食住行等等是不是自己完全能搞定的?生命是伟大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合理的,奇妙的,天衣无缝的,而若:手术,化疗,放疗对其中之一产生了损害,我相信要言之生命的尊严,生命的质量是难以提及的......
古时说的"五福临门",我最近才知道,原来五福是这么回事,其中一项就是:善终! 有人做过调查,现代人真正能安详,善终而去的几乎罕有!要不是意外而死,要不是疾病而死,.....且都是死不瞑目的那种,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最后,摘转的文章:<<医学博士给自己肿瘤绝症父亲治疗:不治疗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http://www.yslz.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4&fromuid=1或许也是一种参考!主人公是医学博士,恰恰他的父亲也是癌症,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
林林总总,罗嗦这么多,个人之体会,分享给有缘人,但愿天下无疾,天下无癌!供参考!
巧用药对治疗肿瘤 江 苏 省 肿 瘤 医 院 —— 顾 奎 兴 中药药对的使用,受到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反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可见,当时对药对配伍使用已有深刻的研究。东汉张仲景创甘遂半夏汤,将“十八反”药对甘遂、甘草同用,增强了祛痰逐饮功效。明·李言闻称此种相反药对有“怒性”,李时珍称其为“霸道”,会产生强烈作用,若发挥得当,可因“彼此相忌”而立奇功。当代利用药对治疗疑难病症的报道亦屡见不鲜。  癌瘤乃痼恶之疾,邪毒内结,毒陷邪深,非攻不克,临床上常需发挥药对的特殊作用,或以相须、相使配对,以发挥药对的协同作用;或以相畏、相杀配对,抑制药物毒副反应;甚至采用“十八反”、“十九畏”药物配对,以扬其“怒性”和“霸道”,荡涤癌毒瘀结。现将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肿瘤常用的药对简要归纳如下:  一、相须相使配对以求增效  所谓相须配对是两种性能功效相类似药物的配对,相使配对是指两种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药物的配对。无论相须还是相使配对均以增强药效为目的。相须配对又可分同类配对、气血配对、辛甘配对、酸甘配对等,相使配对又可分辛苦配对、辛酸配对、升降配对、寒热配对、补泻配对、引经配对等。  同类配对如人参与黄芪、川乌与草乌、苍术与白术、猪苓与获苓、天冬与麦冬、青皮与陈皮、乳香与没药、昆布与海藻、全蝎与蜈蚣、蝉衣与僵蚕、南星与半夏、沉香与槟榔、牵牛与商陆、水蛭与地鳖虫、龟板与鳖甲同用等,以强化扶正抗癌作用,提高疗效。  气血配对以补气生血的黄芪与当归、调和营卫的桂枝与白芍、气血两清的栀子与丹皮等配对尤为常用。当归与黄芪(当归补血汤)常用于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气血亏损者,桂枝加白芍常用于晚期肿瘤病人气虚自汗或低热不退者,栀子与丹皮常用于肝胆湿热如肝、胰及胆囊肿瘤之湿热黄疸等。  辛甘配对以温阳益气的附子与人参、桂枝与甘草,补中有消的人参与陈皮、白术与木香,以及温化痰湿的薤白与栝楼等配对较为常用。人参与附子、桂枝与甘草同用有温阳救逆、温阳化浊的作用,常被用于妇科肿瘤腹水、浊阴不化者;而人参与陈皮或白术与木香配对则补而不滞,既补又消,常用于消化系统肿瘤之虚实夹杂者;薤白与栝楼配对常用于肺癌之痰浊、胸水等。  酸甘配对以养阴敛阳的乌梅与麦冬、五味子与甘草最为常用,可改善肺癌、胃癌术后阴虚火旺证及喉、肺、食管癌放疗后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  辛苦配对以辛开苦降、开通气机的半夏与厚朴、干姜与黄连、吴茱萸与黄连配对为常用,多用于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等。  辛酸配对以通散扶正的细辛与五味子、麻黄与银杏配对,而豁痰开窍的白矾与郁金、白矾与皂角、菖蒲与远志配对。前者用于肺癌痰浊阻肺,后者用于食管、贲门癌痰浊壅盛及脑瘤压迫中枢所引起的癫痫样发作、神志昏迷等。  升降配对用麻黄与杏仁、桔梗与半夏等配对,以宣肃肺气;用干姜与半夏、木香与槟榔配对,以健脾和胃;黄连与肉桂、黄柏与苍术配对可交通心肾、清利湿热,分别用于肺癌痰湿阻肺、肺不肃降,胃肠肿瘤的呃逆、腹胀、腹痛,以及心烦不寐、湿热下注等症。  寒热配对应用广泛,如和胃降逆的丁香与柿蒂、旋覆花与代赭石、陈皮与竹茹,和胃止痛的干姜与黄连、附子与黄连、高良姜与山栀子等,常用于消化道肿瘤及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  补泻配对常用人参与木香、党参与茯苓、黄芪与防风、熟地与砂仁、龟板与黄柏、枸杞子与菊花等,以及大黄与甘草、大黄与黄芪同用,前者或补气、或养血而无腻滞之嫌,后者往往用于癌肿病人之气虚腑实证。  引经配对用于引导药物直达病所。如柴胡与黄芩或与大黄配对使用,使后者药力直达肝胆经,而桔梗、牛膝与他药相配则可分别引药上行或下行。  二、相畏相杀配对以减降药物毒性与偏性  所谓相畏相杀配对是指一种药物与能消除及缓解其药物毒性或不良反应的另一药的配伍。包括动静配对、刚柔配对、润燥配对、散涩配对、调和配对、解毒配对等。  动静配对如当归与白芍配对,使行血、补血相合,强化了补血作用;枳实与竹菇配对则加强了止呕作用。  刚柔配对如附子与熟地、肉桂与白芍、川断与枸杞子、巴戟天与肉苁蓉等,使水火相合,阴阳平衡,在重建肿瘤病人内环境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润燥配对如藿香与生地、白豆蔻与麦冬、厚朴与石斛、半夏与麦冬等,用于阴虚夹湿,或脾肺虚弱、痰湿不化者。  散涩配对如细辛与五味子、桂枝与龙牡、薏苡仁与芡实、砂仁与莲子、大黄与乌贼骨等配伍,可宣通肺气而不伤正,养阴摄精(津)而不恋邪,常用于肿瘤晚期气阴两虚而又夹瘀、夹痰浊者。  调和配对如葶苈子与大枣、大黄与甘草等配伍,能调和药性,使体质虚弱的肿瘤患者接受泻肺、通腑等法的治疗。   解毒配对如大枣与乌头、生姜与半夏、防风与附子、甘草(淡豆豉)与马钱子等,常用前者制后者之毒性。  三、相反配对以出奇制胜  所谓相反配对,即用“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相配伍使用,使之产生“怒性”,即产生强烈的药性去攻克疑难病症。  “十八反”药物配对常用海藻配甘草,甘遂、大戟配甘草,以消妇瘤、甲状腺瘤及腹水等;以半夏、浙贝配附子、川乌,以消瘤止痛。  “十九畏”药物配对中,常以巴豆(霜、壳、叶)配牵牛子,外用以治疗放疗后的肠麻痹;丁香配郁金治顽固呃逆;官桂(或桂枝)配赤石脂治疗放射性肠炎;雄黄配朱砂外用,如三品饼、梅花点舌丹等,对妇瘤、皮肤癌均有卓著的疗效。  四、临床体会  1.恶性肿瘤到了晚期,或复发、转移,或出现癌性胸、腹水等,虚实夹杂,治疗十分棘手。现代医学常用支持疗法同时给予联合化疗,中医用药对治疗,可发挥其减毒增效优势。如有时采取相须、相使配对,发挥其同类药物强强联合的协同作用;有时采取相畏、相杀配对,克服毒副反应,优势互补;有时甚至采取相反药物配对,以求相反相成的效果。肿瘤临床上常采用多个药对联合使用,以发挥扶正抗癌的整体作用,提高疗效。如复方三生注射液中用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配伍,强化了抑瘤止痛作用。平消丹中用郁金与白矾、干漆与五灵脂配伍,以加强化瘀散结作用。阳和汤中采用炮姜与肉桂、麻黄与熟地配伍,加强了温阳化痰作用。  2.运用“十八反”、“十九畏”的中药药对治疗疑难病症历史悠久。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等古典医籍中收载的相反药物配伍的处方有565个。现代中医方书中也收载不少相反配伍的处方,如《全国中医处方集》就有34个内服方和68个外用方应用了“十八反”的药物配伍。一些学者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某些相反药物配伍使用可提高对疑难病的疗效。上海中医药大学沈仲理教授擅用海藻配甘草,并加补肾活血、软坚散结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中国中医研究院高晓山教授报告了甘遂配甘草对家兔实验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有人用含乌头、半夏的方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别提高了疗效,并未见不良反应。可见“十八反”、“十九畏”中药并非绝对配伍禁忌,若配伍恰当,对某些特定病证还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3.应用药对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文献报告,采用昆明系小鼠,给甲状腺粉0.4g/kg,连续3天,制成阳盛动物模型后,以相反药对制川乌、姜半夏药液喂之,结果显示两药合用的毒性较单味药高得多。有人将制川乌、半夏同用,治疗风寒湿痹症疗效卓著,且未见毒性反应,提示相反药物使用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否则很难收效,且不安全。使用相反药对应审慎,应遵照《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旨意,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剂型、疗程和给药途径,还要因人、因病、因时制宜,切不可轻试妄投。解毒抗癌中草药  牛黄   1.牛黄 入心肝二经,苦甘寒 清热解毒、镇惊、祛痰开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抗癌解毒利胆作用,适应症常见各种癌瘤, 脑瘤、肝癌、肺癌、白血病,用量 0.3~0.6g 。   2.射干 苦寒入肺肝二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痰,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喉癌,扁桃体癌,食管癌,咽喉癌、肺癌等。用量 9~15g 。   3.山豆根:苦寒,入心肺大肠三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山豆根生物碱有实验抗癌作用,广山豆根S180,S37,S14和大鼠的实体型,腹水型,吉田肉瘤以及腹水型肝癌均有抑瘤作用。适应症喉癌,食管癌、扁桃体癌,胃癌及肝癌等、主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甙、黄酮类衍生物及酚类化合物。北豆根主要含蝙蝠葛硷、粉防己碱、山豆根碱等。   4.马勃 :辛平入肺经。轻宣肺气,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舌癌、咽喉癌、肺癌食管癌及扁桃体癌等 用量3~9g(包煎)。   5.七叶一枝花:又名(蚤休、重楼), 苦微寒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熄风定痉,对S180,S37实体型肝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消化道癌瘤,肺癌、脑肿瘤及恶性淋巴瘤。主要含甾体皂甙(蚤休甙)、酚性成分、氨基酸等,研究发现:以本品3.1mg/ml浓度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及鼠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水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为40-50%,重楼属(Paris)的8个种和变种及10 种市售商品药材对RNA癌病毒逆转录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多用于热毒雍滞的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脑肿瘤及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常配入复方内使用。本品入煎剂15~30g(抗肿瘤剂量)。   6.苍耳子:甘温有小毒,入肺脾二经,清热解毒,祛风通窍,散结止痛,对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鼻咽癌,用量3-9g。   7.白花蛇草:甘淡凉 ,入胃大肠小肠三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对U14有抑制作用,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白血球的吞嚼作用。适应症各种常见癌瘤及消化道癌瘤。用量 30~60g。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草的带根全草。[别名] 蛇舌癀、目目生珠草、细叶柳子、二叶萎葎。   8.白英: (蜀羊泉) 苦微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S180,WK256有抑制作用,对人体肺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胃癌,肺癌,膀胱癌及子宫颈癌等。用量15~30g 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9.半枝莲 辛凉入心肺二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各类常见肿瘤。用量30~60g。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10.龙葵:苦寒有小毒,入胃膀胱二经,消热解毒、利水消肿复方龙葵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肠道癌瘤,乳腺癌, 肺癌肾癌膀胱癌及癌性胸腹水。   11.草河车:(红蚤休) 苦微寒入肝经, 清热解毒 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及鼻咽癌等。各种肿瘤 用量30~60g 。   12.石上柏;甘平入肺大肠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S180,U14,有抑制作用,能延长实体瘤小鼠的生存期。适应症鼻咽癌、肺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等。用量30~60g 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别名] 龙鳞草、软管金扁柏、深绿卷柏、江南卷柏。[形态] 草本。主茎直立,多分枝,分枝处着地生根。叶交互贴生。4~11月在枝顶生1~2穗四棱形孢子囊。[采集] 生于高山林下、路旁湿地或溪边。全生可采全草。   13.藤梨根:酸涩,凉入胃膀胱二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消肿止血。对S180,U14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15-60g。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果实。   14.紫草根:甘咸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透疹、凉血 。对S180及绒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肺癌,白血病、及绒毛膜上皮癌。用量5~30g 。本品含乙酰紫草素及紫草素等多种醌类色素,脂肪酸,紫草多糖,黄酮和鞣质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解热,解痉,阻止肝素的抗凝血,抗生育,降血糖,兴奋心血管系统及抗癌等药理作用。   15.蛇莓:甘酸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对S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肠癌,膀胱癌及乳腺癌等。各种肿瘤用量15~30g 。蔷薇科植物蛇莓[别名] 野杨梅、蛇菠藤、小草莓、蛇蓉草。[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有纤细匍匐枝。掌状复叶,小叶三匹,长柄,边缘钝齿。花单生于叶腋,花瓣黄色。花托球形,鲜红色,覆以无数红色小瘦果。花期4月,果熟5月。[药用部分]果实和全草。   16.青黛 :咸咸寒入肝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泻肝散郁火。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适应症白血病及癌性发热。用量1.5~3g。由菘蓝叶制成的青黛含靛蓝,靛玉红,青黛酮,青黛素,吲哚醌,色胺酮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破坏白血病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17.苦参:苦寒入心肝胃大肠五经,清热解毒,燥湿,祛风杀虫。对S180,U14及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大肠癌及皮肤癌等。用量9~30g。本品含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苦参新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苦参苯醌,大豆皂甙等成分。具有拟菌,抗炎,抗过敏,免疫拟制,安定,祛痰,平喘,升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其生物碱有扩张血管,保护急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18.马鞭草:苦微寒入肝胃二经,凉血破血,杀虫解毒。对S180,U14有拟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急癌性腹水等。用量15-30g。   19.猪殃殃:辛苦凉入脾心小肠三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肠癌,膀胱癌,肝癌,淋巴肉瘤,癌肿,白血病及乳腺癌等。用量30-60g。   20.蒲公英:甘苦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 ,散结消肿。对人体肺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癌性发热 及甲状腺癌等。用量15~60g。   21.断肠草:辛温有大毒,解毒祛邪、散瘀止痛。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肠癌,皮肤癌及骨肉瘤等。用量10-15g。   22.农吉利:苦淡平, 清热解毒。对L615,WK256腺癌755有抑制作用。适应症皮肤癌、子宫颈癌,食管癌及胃癌等。用量 10-60g 。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别名] 石柱花、佛指甲、狗铃草、野芝麻。[形态] 草本。茎上有毛。叶条状披针形,叶被有毛,总状花序,花萼密生棕黄色毛,花冠淡蓝色,荚果无毛,长圆形,种子10-15粒。花果期8-9月。   23.墓头回:苦酸涩寒,入肝经,清热解毒,燥湿止血。对EAC有明显的拟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及白血病等。用量9-15g。   24.椿根皮:苦涩寒入胃大肠二经,清热燥湿,止泻止血。对S180,S37,及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及肠癌等。用量15-30g。   25.凤尾草:苦寒 入大肠小肠肾三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及膀胱癌等。用量30-60g。   26.天葵子 甘苦寒有小毒,入心小肠二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拟瘤作用尚在实验中。适应症肺癌,鼻咽癌,膀胱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及恶性淋巴肿瘤。用量9-15g。   27.乌梅: 酸平入肝脾肺大肠四经,涩肠敛肺,杀虫生津。 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肠癌、肺癌等。用量9~15g。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的果实。[性味]味酸,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成分]果实含柠檬酸19%,苹果酸15%,琥珀酸、谷甾醇。成熟的果实中含氢氰酸。[功效]收敛生津,解毒驱虫。[应用]凡癌症患者症见久咳不止,虚热烦渴,久泻不止,便血尿蛔厥腹痛等均可用之。《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28.大蒜: 辛温入脾胃二经,健胃止痢。有抗腹水肉瘤的分裂作用。适应症肠癌,食管癌及子宫颈癌等。用量9~15g。行滞消积,解毒健脾。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入脾、胃、肺经。   29.柘木:甘温无毒,入肝胃肺三经,消瘀止痛,化痰散结。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30-60g。   30.八月扎:苦平无毒,入肝经,理气散结,解毒祛邪。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胃癌,肠癌肺癌及乳腺癌等。用量9-30g。   31.干蟾皮:辛温有毒,入心胃二经,解毒消肿,强心利尿,通窍止痛。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常见各类癌瘤。用量干蟾皮9-15g,蟾酥0.03-0.06g。   32.雄黄:辛温有毒,入肝胃二经,解毒燥湿杀虫。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脑瘤,白血病、体表癌及各种癌性疼痛。用量0.3-3g。   33.金刚藤:[别名] 菝葜、鲎壳刺、金刚头、霸王引。甘酸温入肝胃二经,解毒消肿,活血祛风。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各种常见肿瘤。用量30-60g。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形态] 攀援状灌木。根茎横走弯曲,疏生须根,有侧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至广椭圆形。叶柄长,有卷须。伞形花序腋生,花黄绿色。花期4—5月。   34.鸦胆子:[别名] 鸦胆、苦参子、鸦蛋子、老鸦胆。苦寒有毒入大肠经,解毒消肿,燥湿杀虫。化湿清热、消积滞。 体表肿瘤 外用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成熟果实。   35.草珊瑚:[别名] 肿节风、九节茶、山鸡茶。辛、苦,微寒有毒,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癌。临床常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   36.仙人掌:[别名] 龙舌、神仙掌、观音掌、观音刺。苦,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胃。 肺癌、胃癌、腮腺癌、癌性疼痛用量30g。 仙人掌科植物,梨果仙人掌及仙人掌。   37.鱼腥草:辛寒,归肺,胃,肝,膀胱经,清热解毒、清泻肺热,清利湿热。肺癌、喉癌、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等用量15~30g。   38.金银花:甘,微苦,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清热解毒,疏风热,解署热。本品的挥发油中含有香树烯,芳樟醇,香叶醇等多种成分,所含绿原酸,异绿原酸为抗菌有效成分,并含有黄酮类,肌醇,咖啡酸,棕橺酸,鞣质等。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解热,促进白细胞吞嚼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实验性胃溃疡,增加肠蠕动,促进胃液及但只分泌,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作用。用量30-60g。   39.野菊花:苦,辛,寒,归肝,肺经,清热解毒、清肝热,平肝阳。各种肿瘤用量15~30g。本品含挥发油,其中的奥类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另含刺槐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成分,及野菊花内酯,胡萝卜甙,豚草素,野菊花三醇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实验动物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抗菌,抗病毒,促进白细胞吞嚼功能等作用,其水煎醇沉制取物,对银环蛇或眼镜蛇毒中毒的小鼠,可降低死亡率。   40.败酱草:辛苦微寒 ,归大肠,肝胃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各种肿瘤用量6-30g。黄花败酱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败酱烯等,根及根茎中含多种败酱皂甙,白花败酱根及根茎中含番木鳖甙,莫诺甙及白花败酱甙,全草含肌醇,齐墩果酸及白花败酱醇等成分。黄花败酱草根茎与根的醇提物有镇静作用,白花败酱的叶,茎,根和全草的水煎液有抗病毒作用,齐墩果酸等成分有抑菌,强心和利尿作用。   41.白头翁:苦,寒。归大肠,肝,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肠癌用量6-30g。本品含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皂甙A3及其他多种三萜皂甙,三萜酸。白头翁煎剂及所含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拟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生长,但需较大剂量,并有抗菌,抗阴道滴虫,镇静,镇痛等作用。本品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口服后对口腔,胃肠亦有一定的刺激性,内服过量可引起口腔灼热,肿胀,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本品外佣,可使粘膜,皮肤发疱,鲜品尤甚,外用时应避免伤及正常皮肤。故(名医别录)等本草称其”有毒“。   42. 金荞麦:为蓼科草本植物野荞麦的根茎及块根。[别名]:天荞麦、苦荞头、、金锁银开。[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肥大呈节状,红褐色。茎多分枝,淡绿略带红色。单叶互生,叶片三角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具白柔毛,花期9~10月。[药用部位]根及根茎。[采集] 生于山区草坡、林边阴湿处,或有栽培。秋挖根。   43.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疗疮。肠癌用量30~60g。本品含去甲基肾上腺素,多巴胺,三萜醇类,有机酸,氨基酸,及维生素B1,B2,P,C和胡萝卜素等成分。有抑菌,兴奋子宫,止血,利尿,增强肠蠕动及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   44.半边莲:辛,甘,寒。归心,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肝癌、胃癌、肠癌 用量30~60g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全草。[别名] 金鸡舌、半边花、蛇利草、单片牙。[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全株无毛,折断有乳汁渗出。茎多节,节上有互生的叶或枝,单叶条状披针形。花淡紫色或白色,单朵腋生,花冠裂片如莲花瓣,但偏向一侧。果实顶端2瓣裂。花果期4~10月。 [采集] 生于田梗、沟边、旷野湿地。夏季采全草。全草含山梗菜碱、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根含山梗菜果聚糖。有利尿降压,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45.贯众:苦,寒。有小毒,归肝,胃,肺经。绵马贯众主要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该成分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绵马精的驱虫效力最强,另含挥发油,三萜类化合物及鞣质等。紫萁贯众含畄体类尖叶土杉畄酮A,蜕皮甾酮及新绵马素等。   46.板蓝根:苦,寒。归肺,胃,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量10-30g。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腺甙,B-谷甾醇,棕橌酸,精氨酸,谷氨酸,等成分,马蓝根含靛蓝,B-谷畄醇,三萜类化合物,蒽醌类等成分。本品对多钟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板兰根多糖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及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小鼠静脉注射碳粒廓清速率,靛玉红有抗肿瘤,破坏白血病细胞等作用,本品还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   47.石蒜:别名:老鸦蒜、蒜头草、蟑螂花、龙爪花、红花石蒜。 性味:性温,味辛、甘。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催吐。疗疔疮肿毒 体表肿瘤 用量1.5~3g。用于疔疮肿毒、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黄疸、水肿腹水。   48.了哥王:苦、寒,有毒,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抗癌,用量9-24g。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根皮。[别名] 鸡子嘛、鸡杧头、了哥麻、山六麻。[形态] 灌木。茎带红褐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全缘,揉烂有粘质。花黄绿色,短总状花序,顶生。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果期5~9月。[采集] 生于旷野山坡,草地,灌丛中,全年可挖其根。根皮含黄酮甙、南荛甙、多糖、挥发油、酚性成分、有抗菌,抗癌作用。   49.八角莲:苦,寒,有毒。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抗癌。乳腺癌、腮腺癌、肺癌、卵巢癌、皮肤癌用量3~9g。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及根。[别名] 八角金盘、独角莲、八角盘、山荷叶。[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具粗状须根。茎直立,生叶2片,叶片盾状亚圆形,裂片广三角状,八个角。伞形花序,生于茎顶两叶交叉处,花瓣6,暗红色,2轮排裂,浆果圆形。花期初夏。[采集] 生长于深山密林阴湿处,秋冬采挖其根及根茎。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等成分,有抗癌作用。   50.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食管癌等。 用量15-30g.   51.大青叶:苦,寒。归脾,胃,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本品含菘蓝甙,靛玉红,色胺酮,芥甙,新芥甙,吲哚醇,靛蓝,氧化酶,谷甾醇及铁,锰等微量元素。具有抗菌,解热,抗炎,抗癌等作用。用量10-15g。   52. 土茯苓:甘,淡,微寒。归肝,胃,膀胱经。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汞毒。本品含皂甙,鞣质,树脂,阿魏酸,莽草酸,B-谷甾醇,落新妇甙,琥珀酸,胡萝卜甙,异黄杞甙,棕橺酸等成分。本品对黄曲霉素B1所致大鼠肝癌有一定预防作用。膀胱癌、肾癌、宫颈癌用量15-60g。   53.无花果:甘平。 清热润肺止咳、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抗癌。桑科植物无花果的花托。[别名] 映日果,文仙果、品仙果、奶桨果、优昙钵。[形态] 落叶灌木,具乳汁。多分枝,小枝表皮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片分裂,掌状叶脉明显。隐头花序。花托单生于叶腋间,梨形,肉质厚。成熟期秋季。[采集] 生于温暖湿润的向阳地,多栽培。秋季采成熟花托(无花果)。无花果含乳汁有抗癌成分,对多种癌细胞如肉瘤、乳腺癌、性腺癌、骨髓白血病、淋巴肉瘤等都有抑灭作用。用量10-30g。   54.秦皮:苦,寒。归大肠,肝,胆经。清热燥湿,清肝明目,解毒。本品含七叶亭,七叶灵,梣皮甙,丁香甙,香豆素类化合物,酚性化合物,苦味素,鞣质等成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七叶亭和莨菪亭有抗炎作用,七叶亭和皮甙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梣皮甙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镇痛,利尿,解痉,抗肿瘤等作用。用量6-12g。   55.黄芩:苦,寒。归肺,脾,胃,肝,胆,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肝癌、胆囊癌、喉癌、白血病用量9~15g。   56.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燥化痰,解毒、活血消肿。对U14,S180,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肝癌、宫颈癌、癌性胸腹水等。各种肿瘤用量15~30g。本品含较多的淀粉及皂甙,天花粉蛋白,多钟氨基酸及天花粉多糖等成分。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天花粉蛋白可抑制艾滋病毒在感染的免疫细胞内复制,并有致流产和抗早孕,抗癌等作用。   57.徐长卿;味辛, 性温。入肝、胃经。功能: 镇痛、止咳、利水、活血消肿解毒。 各种肿瘤 6~12g   58.毛花杨桃:猕猴桃科植物毛花杨桃的根。[别名]毛花猕猴桃、毛冬瓜、白毛桃。[形态]落叶藤本。幼枝、叶柄、叶背及果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宽卵形,长8~14厘米,聚花序1~3花,萼2~3片,花瓣5,雄蕊极多。浆果柱状。初夏开花。[采集]生于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全年可采挖根。[性能]性味微辛、凉。能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抗癌。   59.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穿心莲叶含穿心莲内酯等多种二萜内酯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等,另含穿心莲烷,穿心莲甾醇等,另从穿心莲根中分得6种黄酮类化合物。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并有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胆,抗蛇毒,抗肿瘤等作用。   60.黄莲:苦,寒。归心,胃,大肠,肝,胆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品含生物碱,其中主要有小檗碱(约为5.20%-7.69%),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黄柏酮等,并含阿魏酸等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滴虫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炎,解热,抗腹泻及增强白细胞的吞嚼能力,还有降压,利胆,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溃疡,抗肿瘤作用。 软坚散结抗癌中草药  1.山慈菇:辛,寒,有小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S180艾氏腹水癌及WK256有拟制作用。适应症乳腺癌、甲状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良性瘤等。用量3-9g。山慈菇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球茎。[别名] 毛菇、白地栗、独蒜兰。[形态] 多年生草本。假球茎卵形,肉质。顶端生叶,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全缘,具纵向主脉3条。花茎直立,疏生3叶鞘,抱茎。总状花序,有花10—20朵,偏侧而生,花下垂,绿色至红紫色。蒴果。花期夏季。[采集] 生在山沟阴湿处,5—6月挖取假球茎晒干备用。假球茎含粘液、甘露聚糖、葡萄糖,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   2.夏枯草:辛,苦,寒。入肝胆二经。 清热泻火、软坚散结、对S180,U14有拟制作用。适应症胃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及恶性淋巴瘤等。用量15~30g。花穗含夏枯草甙,其甙元为齐墩果酸,并含游离的齐墩果酸,胡萝卜素,乌索酸,矢车菊素等,种子含脂肪油及解脂酶。本品的水浸液,乙醇-水浸液,30%的乙醇浸液,均有降压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长期或大量服用本品应防止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另有抗菌,抗肿瘤及降血糖等作用。   3.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三经。软坚散结,平肝潜阳,固涩制酸。药敏试验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用量30-60g。   4.海藻:咸,寒。入肝,胃,肾三经。化痰散结,利水消肿。海藻提取物有抑制肿瘤作用。适应症甲状腺癌,胃癌,肝癌,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用量15-30g。   5.猫爪草:辛,温,平,有小毒。入胆经。解毒消肿,软坚散结。对小鼠S180,S37,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用量15-30g。   6.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熄风止痉,袪风通络止痛,化痰散结。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脑瘤,肺癌,喉癌,神经系统肿瘤及恶性淋巴瘤。用量9~15g。   7.马钱子:辛,苦,寒。有大毒。入肝,脾二经。活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消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肠癌及肺癌等。用量水煎1-1.5g。   8.昆布: 咸,寒。归脾,肝,肾经。消瘀散结,利水消肿,抗癌。各种肿瘤用量9~15g 。海带科植物海带或鹅掌菜,裙带菜的叶状体。[别名] 纶布,海昆布,黑昆布。[形态] 多年生大型褐澡,根状固着器粗纤维状,由数轮叉状假根组成,假根末端有吸着盘,其上是固柱状短柄,柄上为带状的叶状体,长2~6米,宽20~50厘米,[采集] 生于沿海岩礁上,现有人工养殖,夏秋采集。叶状体含U-岩澡多糖、昆布素,碘,甘露醇等成分,其U-岩澡多糖能诱导癌细胞自杀, 而对正常细胞起保护作用。   9.海蛤壳: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用量10-30g。   10.喜树:苦、寒,有毒。能消肿散结,化瘀解毒。珙桐科植物喜树的叶、枝、果、根。[别名] 水桐树、旱莲木、野芭蕉。[形态] 落叶乔木。叶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总状,花淡绿色。瘦果长柱形如香蕉,花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采集] 生于平原路边或山麓,春夏采叶,秋采果,全年可采枝、根。喜树根、枝叶、果含喜树碱,果实还含羟基喜树碱、长春甙内酰胺等,有显著的抗癌作用。注射剂毒性很大,不宜家庭使用。   11.蜣螂:咸,寒。有小毒。清热通便,消瘀散结。消化道癌、鼻咽癌、膀胱癌用量3~15g。   12.鳖甲:甘,咸,寒。归肝,肾经。补肝肾阴,退虚热,软坚散结,潜阳。各种肿瘤用量15~30g。本品含动物胶,骨胶原,角蛋白,17种氨基酸,碳酸钙,磷酸钙,碘,维生素D及锌,铜,锰等微量元素。鳖甲能降低实验性甲亢动物血浆cAMP含量,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延长抗体存在时间,增强免疫功能,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故可消散肿块,有防止细胞突变作用,还有一定镇静作用。   13.壁虎:咸,寒。有小毒。 祛风定惊,通络散结。脑瘤、神经系统肿瘤、肝癌用量0.3~0.9g吞服。   14.海带; 咸,寒。消瘀散结。 各种肿瘤用量9~15g。   15.斑蝥:辛,微寒,有毒。入肝,胃二经。破血,攻毒,散结。对S180,SAK,ARS腹水型及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及皮肤癌等。用量 0.3~0.6g(大者一只,小者二只)。主要成分为斑蝥素、脂肪、单萜烯类、树脂、蚁酸、色素等, 抗肿瘤有效成分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等。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斑蝥水、醇、丙酮提取物,用美兰法或细胞呼吸法等体外实验,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其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同时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尤常用于治疗肝癌:可用斑蝥5~6只,去头、翅、足,装入鸡蛋内,文火烤干, 研碎分包2份,日服2次或3次,每次1份,最长连服14个月,能使患者症状减轻,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16.急性子:微苦,温。有小毒。入肝,脾二经。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开关利窍。药敏试验对胃淋巴肉瘤细胞敏感。适应症食道癌,贲门癌及胃癌等。用量6~9g。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成熟种子,花、全草和根。 [别名] 小桃红、染指甲草。[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粗肉质。叶互生,披针形,叶柄有腺体。花腋生,红色、粉红色、紫色,花瓣5。蒴果被柔毛,种子扁圆形。直径约2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采集] 多栽培于庭院,夏采花,秋采种子,初冬挖根,夏秋采全草。种子称为急性子,能破血攻坚;全草能祛风活血,消肿止痛;花能通经活血;根能祛风除湿。种子含凤仙甾醇、皂甙、多糖、挥发油、槲皮素等,花含矢车菊素、山柰酚等,根含矢车菊素甙。   17.葵树子:甘,涩,平。入心,肝二经。软坚散结,消瘀止痛。对B22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鼻咽癌,食管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用量30-60g。   18.天南星:辛,苦,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袪风止痉,消肿散结,止痛。鲜南星提取物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食管癌,及子宫颈癌等。用量9-15g。主要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淀粉、D-甘露醇和谷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实验表明:鲜天南星(未鉴定品种)水提取液在1:8~1:32浓度时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使细胞浓成团块,破坏正常细胞结构,对小鼠实验性肿瘤肉瘤S180HCA体型, U14(为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小鼠者)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从鲜天南星中提得的结晶D-甘露醇有同样抑瘤作用。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可将生南星栓剂(含生药50g)置 于宫颈癌灶上,棒剂(含生药10g)塞入颈管内,针剂(每支2ml,含生药10g)4ml,每日或隔日注入宫颈或宫颈组织,并口服汤剂(生南星煎汤代茶、每日15g)等综合疗法,报道治疗子宫颈癌105例,近期治愈20例,显效46例,有效16例,对溃疡型、结节型效果最好。其生用抗癌力强。   19.黄药子: 苦,辛,寒。有小毒。归脾,肝经。消痰散结,清热解毒。对AS180有抑制作用,黄药子油对U14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对缺碘和不明原因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适应症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良性瘤及甲状腺肿瘤等。   20.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对肉瘤及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癌,肠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等。用量9~30g。本品含三萜皂甙,有机酸及盐类,树脂,糖类,色素等。瓜蒌皮含挥发油,多种氨基酸及生物碱等。其种子含脂肪油,皂甙,甾醇等所含皂甙及皮中总氨基酸有祛痰作用,瓜蒌注射液有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降血脂作用。瓜蒌中尚含致泻物质,与瓜蒌仁所含油脂对动物均有致泻作用。最近研究,瓜蒌煎剂及瓜蒌皮,体外实验有抗癌作用。此外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活血化瘀抗癌中草药  1.石见穿:苦,辛,平。入肝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肠癌及其它常见肿瘤。用量15~30g。   2.庶虫:别名土鳖虫:辛,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肝癌,子宫颈癌骨肉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用量3~9g。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尚含多种微量元素,甾醇和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3.赤芍:辛,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各种肿瘤用量10~15g。本品含芍药甙,并含少量的芍药内脂甙及氧化芍药甙等多种甙类,牡丹酚,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B-谷甾醇,胡罗卜甾醇等化学成分。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   4.麝香:辛,温。归心,肝经。开窍醒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麝香酊稀释液,体外实验有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弧菌的作用。此外本品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慢性溃疡愈合,对人体食道鳞癌,胃腺癌,结肠癌,膀胱癌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浓度大时作用更强。各种肿瘤用量0.06~0.3g。   5.丹参:辛,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调经,养血安神。对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15~30g。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血脂,抑制家兔实验性冠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可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对多种细菌及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此外还有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6.莪术:辛,苦,温。入肝,脾二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对S180,L615肝癌实体型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胃癌,肠癌及甲状腺癌等。用量10-15g。姜科植物蓬莪术的根茎。[别名] 黑心姜、山姜黄、绿姜、文术。[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圆柱形,内部黄色。根细长,末端膨大成块状。叶基生,椭圆形,叶面中部有青紫斑。花黄色,穗状花序从茎中抽出,先叶而生,苞片顶端红色。果无毛。花期春季。   7.水蛭;辛,咸,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卵巢癌、肝癌、胃癌、宫颈癌等各种肿瘤用量0.6~1.5g吞服。水蛭水煎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减少纤维蛋白含量,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水蛭水煎剂对肾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对升高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水蛭的高抗凝作用,有利于抗癌药及免疫活性细胞进入癌组织杀伤癌细胞。   8.王不留行: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活血通经,下乳,利尿通淋。对艾氏腹水瘤,人体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乳腺癌、肝癌、肺癌泌尿系肿瘤等用量15~20g。   9.铁树叶:甘,微温。入胃经。活血消肿,化痰利湿。药物敏感试验,胃癌细胞敏感。适应症肺癌,胃癌,肝癌,子宫颈癌,及鼻咽癌等。用量15-30g。   10.石竹根:石竹科植物石竹的根。[别名] 石竹花,石竹瞿表。、绣竹、鹅毛石竹。[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有节,上部分枝。叶对生,基部连合,抱茎。叶片条状披针形,花淡紫色聚伞花序,花瓣先端浅裂呈锯齿形,萼片较短,苞片较长,蒴果包于萼筒内。花期4~6月,果期6~8月。[采集] 栽种,秋季采挖其根。 [性能] 性味苦寒。能破血通经,抗癌。根含石竹皂甙元,黄酮,有抗癌作用。   11.蟛蜞菊: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   12.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野山楂等同属山楂的果实。 [性味]味酸甘,性微温。 化痰抗癌中草药马兜铃  1.马兜铃:苦,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清肺化痰。马兜铃中之马兜铃酸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适应症肺癌。用量6-9g。药理研究皮下注射马兜铃碱1%浸剂可致肾炎,大剂量则出现血尿,尿闭,呼吸困难,甚则死亡。若人服用马兜铃过量,可引起恶心,心烦,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见出血性下痢,知觉麻痹,嗜睡,瞳孔散大,肾炎血尿,蛋白尿等,故尤当注意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若蜜灸,可降低其毒副反应。 硇砂  2.硇砂:咸,苦。辛温。入肝,脾,胃三经,有毒。消积,化痰,软坚。有细胞毒作用,并有利水祛痰作用。适应症食管癌及贲门癌。用量0.9-1.5g。 皂刺  3.皂刺:辛,温。入肝,胃二经。消肿排脓,化痰。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肠癌及子宫颈癌。用量15-30g。 魔芋  4. 魔芋:又名蛇六谷,蒟蒻,黑芋头等。本品味辛,性温,有毒。人心、肺、肝、肠诸经。化痰散积,行瘀消肿。 紫菀  5.紫菀:辛,甘,苦,微温。归肺经。化痰止咳。适应症肺癌。用量5~30g。本品含紫菀皂甙,紫菀酮,槲皮素,无羁萜,紫菀甙,环氯亭,挥发油等。此外,尚含烃,脂肪酸,芳香酸。紫菀的水煎液及甲醇,苯提取物均有显著祛痰作用,从本品中提取出的紫甲素有止咳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槲皮素有利尿作用,表无羁萜醇对艾氏腹水癌有抗癌作用。 皂角菌  6.皂角菌:多孔菌科植物皂角菌的子实体。[别名] 皂荚覃、树舌、皂荚树上木耳。[形态] 皂荚树为落叶乔木。树干粗状,有刺。叶互生,为一回偶数羽复叶,叶柄长,小叶对生或互生,叶缘有细锯齿,背面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荚果扁平弯曲黑褐色。皂角菌长于树干下部,半圆形,黄褐色。[采集] 生于老皂角树之树干上,夏秋雨后采之。[性能] 性味甘、辛、温,能祛痰积,解毒消肿,抗癌。菌实体含多糖类和二氢麦角甾醇类,具有抗癌活性。 杏仁  7.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仁(种子)。 半夏  8.半夏: 辛,温。有毒。归肺,脾,胃经。 燥湿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消肿散结止痛。适应症宫颈癌、食管癌、胃癌、舌癌等。用量9~15g。半夏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生物碱,粘液质,多种氨基酸,皂甙,糖甙,辛辣性醇等。其水煎液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可降低兔眼压。半夏蛋白有抗早孕作用,其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有明显的解毒作用。掌叶半夏水浸液及稀醇浸出液对动物实验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禹白附  9.禹白附: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袪风止痉,解毒散结。本品含粘液质,草酸钙,蔗醣,皂甙,糖甙,肌醇,亦含生物碱,胆碱,琥珀酸,亚油酸,酪氨酸,尿嘧啶等。禹白附有抑制结核杆菌,镇静作用,其炮制品镇静作用较强,含有本品的玉真散有抗惊厥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止咳,祛痰,降血清胆固醇及抗癌等作用。用量3-9g。 桔梗  10.桔梗:苦,辛,微寒。归肺经。祛痰止咳,利咽,排脓。本品含多种皂甙,主要为桔梗皂甙,亦含甾体及其糖甙,脂肪油,脂肪酸等。能反射性地增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而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能镇咳,桔梗皂甙有抗炎,增强免疫,抗溃疡等作用,其粗皂甙有镇静,镇痛,解热,降血糖,降胆固醇,解痉等药理作用。此外,桔梗菊粉对腹水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用量3-9g。 紫苏子  11.紫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化痰,润肠通便。本品含挥发油,脂肪油,维生素B1及氨基酸等。紫苏油有升高血浆胆固醇的作用,苏子有抗癌作用。用量5-10g。 枇杷叶  12.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本品含皂甙,熊果酸,苦杏仁甙,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C,维生素B,山梨醇,挥发油等。此外,尚含樟脑,少量蜡醇,砷等。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熊果酸有抗炎作用,油脂质有轻度祛痰作用,皂甙有止咳平喘作用,所含苦杏仁甙水解产生苯甲醛,有抗癌作用。用量5-15g。 葶苈子  13.葶苈子:苦,辛,寒。归肺,膀胱经。消痰平喘,利水消肿。北葶苈子含有强心作用物质,芥子甙,脂肪油,蛋白质,糖类等,南葶苈子含挥发油脂肪油,强心甙等。本品的醇提取物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律减慢,其所含苄基苏子油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利尿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抗癌作用。用量5-10g。 利水渗湿抗癌中草药  1.茯苓:甘,淡,平。归脾,心,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各种常见肿瘤。用量15~30g。茯苓含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胺酸,麦角甾醇等。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增强免疫作用。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2.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腹水型肉瘤-180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瘤体抑制率在50%以上。适应症肺癌、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用量15~30g。   3.木瓜:辛,酸,微温。归肝,脾,胃经。袪风湿,舒筋,化湿。对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癌、肠癌、骨肉瘤等。用量9~15g。   4.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通经下乳。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适应症膀胱癌、乳腺癌等。用量9~15g。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鞣酸、钙质、皂碱素、常春藤皂甙元、脂肪油等。本品有利尿和强心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马兜铃酸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5.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泻热。对实体肿瘤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癌 、肠癌、子宫颈癌及膀胱癌等。用量5-30g。   7.野葡萄藤:甘、平。入胃、膀胱二经。利尿消肿,清热祛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泌尿系癌瘤及恶性淋巴瘤等。用量15-60g。   8.石打穿:辛、苦、平。入胃、膀胱二经。清热利水,平肝散结。对U14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贲门癌。用量15-60g。   9.垂盆草:又名鼠牙半枝莲。甘、淡、微酸、凉。归心、肝、胆‘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应症肝癌。用量15~60g。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景天庚糖、果糖、蔗醣等。对白色、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还有保肝作用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   10.泽漆:辛、苦、微寒。有毒。归小肠、肺、大肠经。利水消肿,化痰止咳,外用解毒散结。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肝癌、及淋巴肉瘤等。泽漆含皂甙、槲皮素-5,-二-D-半乳糖甙、泽泻醇、大戟乳脂、丁酸、树脂等。泽漆对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11.石韦:苦,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适应症肺癌、膀胱癌及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用量15~60g。石韦含皂甙、蒽酚类、黄酮类、鞣质等。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庐山石韦有镇咳祛痰作用。   12.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活血通经。适应症泌尿系肿瘤。用量10-30g。瞿麦含维生素A样物质、皂甙、糖类。其煎剂口服有显著利尿作用,瞿麦穗较茎强。利尿的同时,氯化钠的排出量增加。还有兴奋肠管,抑制心脏,降低血压,影响肾血容积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扶正抗癌中草药  1.人参:甘,微温。归肺、脾、心、肾经。大补元气,补肺脾心肾气,生津,安神益智。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轻度抑制作用,人参提取物治疗肿瘤抑制率为15%~48%。适应症各种常见肿瘤证见气虚或虚脱者用量3-9g。   2.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脾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胃癌、肠癌、肝癌及子宫颈癌等。   3.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肾、肺经。利水渗湿,健脾,舒筋,清热排脓。所含苡仁素有明显的抑制艾氏腹水癌的作用,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各种常见肿瘤。用量15-30g。 禾本科植物薏 苡仁的成熟种仁。[别名] 苡仁、胶念珠、薏米。   4.山茱萸:甘、酸,微温。归肾、肝经。补肾气,益肾精,固精,敛汗,缩尿,止血。动物筛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适应症肾癌、肝癌、子宫颈癌及膀胱癌等。   5.百合:甘,微寒。归肺、心、胃经。补肺心阴,清肺心热,止咳祛痰,安神。对S180、U14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淋巴肉瘤。用量15-30g。   6.天冬:甘、苦,寒。归肺、肾、胃经。补肺肾胃阴,清肺胃热,降肾火,止咳祛痰。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肺癌、胃癌及乳腺癌。用量9-15g。   7.补骨脂:甘、涩、苦,温。归肾、脾经。补肾阳,温脾阳,止泻,缩尿,固精,平喘。对S180、EC有抑制作用,有升提白血球的作用。适应症肺癌、肠癌、骨肉瘤及放化疗中白血球下降者。   8.龟板:甘、咸、寒。归肾、肝、心经。补肾肝阴,潜阳,键骨,止血,养血安神。龟肝提取物对S180、EC腹水型肝癌有抑制作用。   9.芦笋:甘,微苦,辛,微温。润肺补气,抗癌。百合科天门冬植物石刁柏的嫩茎。[别名] 石刁柏、龙须菜。   11.灵芝:甘、平。益精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滋养强壮,补虚抗癌。各种肿瘤用量15~60g。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别名]瑞草、菌灵芝。   12.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各种肿瘤(气虚)用量 15~30g。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含氨基酸、粘液质、糖类、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熊竹素,β-谷甾醇(、黄芪多糖等。凡癌症患者因脾肺气虚所致面色白光 白,倦怠无力,纳少便溏,吐血便血,咳喘气短,痰多稀白,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气虚发热,浮肿尿少等均可用之。   13.当归:甘、辛,温。归肝、心、大肠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当归为伞形科植物根为正品。其他东当归、欧当归、滨海当归,北海当归等在不同地区亦作本品使用。《本草述》云:“味苦,温。”入心、肝、脾经。[成分]含挥发油、脂肪油、维生素A类物质、维生素B12、维生素E、β-谷甾醇、阿魏酸等。挥发油中主成份为正丁烯?内酯。[应用]肿瘤所致血虚性眩晕、头痛、痿痹、便涩、腹痛等均可使用。   14.香蕈:甘、平。能补气抗癌。: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别名] 香信、香菇[形态] 寄生菌。常寄生于栗、柯、槲等树干上,菌盖径可达10厘米。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裂纹,下面有许多分叉菌褶。菌柄弯生,白色。[采集] 寄生于树上,多为人工培养。春、秋、冬均可采集。菌体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尤其含香菇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15.瓜蒂:苦、寒。有毒。归胃、肝经。能破积泻水,涌吐宿食。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别名] 苦丁香、香瓜蒂、甘瓜蒂。) [形态] 一年生攀援或匍匐草本。茎有深槽、刺毛,卷须。叶互生,长柄。叶片掌状,边缘锯齿。花冠黄色,瓠果肉质,椭圆形,果皮黄白色。果蒂圆柱形,具纵槽。花期6~7月,果期7~8月。) [采集] 多为栽培,秋季果熟时采果蒂。)瓜蒂含葫芦素B、E,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16.甘薯:甘,性温。入脾、肾经。补中和血,暖胃宽肠。 甘薯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地瓜、红薯)。 [成分]每百克中可产生热量502.2焦耳(120大卡),含蛋白质1.3克,脂质0.2克,糖类27.7克,毙0.8克,钙24mg,钠15mg,磷40mg,铁0.7mg,以及维生素A、B1、B2、C等。凡癌症患者症见大便艰涩,湿热黄疸,胃中虚寒等均可应用。   17.胡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温肺润肠,补肾固精。 胡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核桃仁)。 [成分]含戊聚糖、瓜氨酸(、胡桃醌、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植物油脂及蛋白质、糖类等。凡癌症患者症见肾虚喘咳,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均可用之。《得配本草》:“泄泻不已者禁用。”。   18.大枣:甘,温。入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生津。 大枣 为鼠李科植物枣成熟果实。 [成分]果实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粘液质、维生素A、B、C、钙、磷、铁等。凡癌症患者症见胃虚食少,脾弱便溏,心悸怔忡,饮食无味等均可用之。 止痛抗癌中草药  1.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肝、肾、脾经。袪风湿,散寒,止痛。主要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2.五加皮:辛、苦、甘、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尿退肿,止血止痛。适应症骨肉瘤、肿瘤骨转移、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用量15~30g。本品含a-芝麻素、紫丁香甙、异秦皮素葡萄糖甙、谷甾醇、胡萝卜甙、4-甲氧基醛、鞣质及维生素B1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应激、抗排异、增强戌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肿瘤、抗四氧嘧啶性高血糖、促进未成年大鼠副性腺发育及止血等药理作用。   3.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4.九里香:辛、微苦,温。能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抗癌。用量6-9g。芸香科植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7:38 , Processed in 0.20812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