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34|回复: 11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复制链接]

84

主题

1977

积分

2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77
QQ
发表于 2017-2-17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桂枝汤方
太阳表虚证治剂,有发汗退热,养胃滋液,调理虚弱体质的功效。
【辨证要点】汗出、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者。
上述证候即本方主治,常伴有头痛项强,鼻鸣干呕,身疼痛,下利,鼻衄,气上冲等或然证,还须参考口淡不渴,咽不干燥,小便清白等旁证方为妥当。
【组成用法】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服药一会儿后,喝一碗热稀粥,以助药力。服药喝粥后,要卧床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应停服桂枝汤,随证处予其他方药。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方义大意】桂枝、生姜辛温发汗药,二者也有健胃作用,与甘药大枣、甘草配合,益胃而生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可制桂姜的辛散过度,又配合枣草的化生津液。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治剂,又是安中养液的方药,故其适用于津液不足的太阳病表虚证。大凡津液有所损伤之后仍有表证者,无论有汗无汗均须用桂枝汤。本方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的作用不同,因有发汗解热,益胃滋液的作用,因而《伤寒论》中称之为解肌,称桂枝汤证为外证,称麻黄汤证为表证,宜注意。
【方药巧记】桂生烧甘枣。 联想:桂生芍甘枣。
【原方注释】
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释】太阳病中风证,脉轻取见浮、重按则弱,畏缩样的恶寒,如凉风冷雨侵入肌肤一样的恶风,如羽毛披覆身上一样的发热,自汗出,或鼻塞呼吸有声,或因鼻腔分泌物增加而呼吸障碍有声,或恶心欲吐者,用桂枝汤主治。
【按】太阳病中风证是自汗出而恶风明显的太阳病,是外邪引发的表阳虚证。本条所述“发热,恶风寒,自汗,脉浮弱,”为桂枝汤的主证;“鼻鸣干呕”则为桂枝汤的副证,是桂枝汤治疗范围内可有可无之证。也就是说有了主证以后,无论有鼻鸣干呕,都可使用桂枝汤原方治疗,不必加减,对于需要加减之证,称为兼证,而不叫副证。“鼻鸣干呕”之所以说是副证,是与《伤寒论》第13条相比较而得出来的,因第13条并无“鼻鸣干呕”,仍用桂枝汤原方治疗。“鼻鸣干呕”者,为表不解,气息不得旁达而气上冲的外在表现。“干呕”当指恶心欲吐,不是指呕吐。如果有明显的呕吐,单用桂枝汤是不会取效的。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释】凡属太阳病,若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证候,用桂枝汤主治。言外之意,不要认为桂枝汤是太阳病中风证的专用方,杂病而非外邪引发的太阳虚表证一样有用桂枝汤的机会。
【按】张仲景讲究辨方证施治,只要方证适应,用之即验,而不必管它是外感,或是杂病。《伤寒论》第1条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讲典型太阳病主要的“脉证”。而本条说的太阳病只有头痛而没有项强,只有恶风而不恶寒。由此可见,“项强”是桂枝汤的副证;“恶风寒”是桂枝汤的主证,没有恶寒,必须有恶风,因为恶风恶寒原本就是一个证候,只不过有轻重差别而已。恶风是指对风冷过敏,遇风则自觉怕冷,若覆被或移至温暖处则没有这种感觉;恶寒是体温升高前的寒冷感,虽覆被加衣或身居密至仍觉怕冷。
3.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释】太阳病宜汗不宜下,若误下之后,有气上冲胸的感觉,这是病仍在表的表现,故可与桂枝汤治疗,如前喝稀粥取微汗法以解表。若不气上冲,病已去表内陷,则不能与桂枝汤治疗。
【按】气上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腹中自觉气向上冲逆,一种是指头项强痛的桂枝汤证仍在,言其证未随下药而内陷,仍然是上冲的。这两种解释对于诊疗都是有帮助的,应并存之,不必强求一致。此条说明:桂枝汤证不可用下法;下后桂枝汤证仍在者,仍可与桂枝汤治疗;气上冲(自觉腹中气向上冲逆)是桂枝汤治疗范围内的一种证状;凭证用药是张仲景治病的灵魂和方法。
4.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释】桂枝汤的作用本来是解散肌表病邪的,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致汗者大有区别。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证,宜与麻黄汤开表皮闭塞而发汗解之。若误与桂枝汤,则必致实实之祸。要常常牢记这一点,不可有误。
【按】桂枝汤健胃生津而发汗,可使体表肌肉津液加强而祛邪外出,此为解肌的本意,故桂枝汤适用于体表肌肉津液不足的表阳虚证。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则为肌表津液充实、表皮不开而非津液不足,只宜麻黄汤发其汗而开表皮闭塞,则外邪随汗出即解,若误与桂枝汤,再补充肌表津液,则实上加实,外邪证候不但不能解除,反使体温增高,遗患无穷。
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释】桂枝汤证与桂枝汤,表当解而不心烦。若第一次服桂枝汤后反而心烦表不解,究其原因,或是津血郁滞,药力受阻,或是病重药轻之故。宜先刺风池、风府各穴,使体表津血松动一下,再继续服用桂枝汤,病就好了。
【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有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胡希恕先生说过,这种情况他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但应当知道有此辅助一法。李翰卿先生认为此条“烦”字当为“头痛”二字,理由是:风池、风府二穴,头痛者刺之,非常有效,而对于烦证是不会见效的;如果反觉烦热较甚,有可能是里热盛而误投桂枝汤,此时宜适证改变方剂,或于桂枝汤内加入清凉药物,绝不可能想到要刺此二穴。
6.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浮)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x)
【释】服桂枝汤不合法,而致大汗出,故病不解。脉浮者,病仍在表,宜与桂枝汤照前法服用。如果发热、恶风寒、无汗,症状象疟疾,一天发作两次,使病人微微出汗就可以好,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治疗。
【按】此条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热盛于里,为白虎汤证的脉象,恐为误抄,宜改之。服桂枝汤后表不解,仍宜桂枝汤,不可与麻黄汤,此为定法,应当理解并牢记。
7.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释】太阳病外外证未解,是说太阳病服过发汗药而在表的外证还痊愈。脉现浮弱的,应当解肌发汗,宜用桂枝汤。
【按】太阳外证是指有汗的太阳病。表证经汗、吐、下(后两种属非法治疗,为误治)后,表证仍在者,以桂枝汤治之为不常,因津液已伤,以桂枝汤健胃生津而微发汗为妥,此为定法。
8.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释】太阳病虽经发汗,但表证没有解除的,不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如用攻下,就是逆治。想要解除表虚证,宜用桂枝汤。
【按】表证兼里实,一般应先表后里。如先行攻下,里实邪虽可能被排出体外,但也会使表邪内陷,而致变证丛生,有可能发生结胸、痞硬、下利喘汗、脉促胸满等变证。如先解表,在里的实邪不会在解表的过程中发生异常变化。等表证解除后,再去攻里,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9.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释】无汗的太阳病,先以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病不解的原因,又用泻下法治疗,若当时脉浮,病就仍然不会好。脉浮表示病在外,可是反用泻下法攻里,所以病就不会好。现在病人脉浮,说明邪仍在外,用解表的方法治疗病就会好,宜用桂枝汤治疗。
【按】汗下后表仍不解者,则宜桂枝汤解之,这是因为汗后津液损耗,不会再有表实证,而多呈表虚桂枝汤证。此条也说明脉浮是用汗法治疗的主证,也是用下法的禁忌证,尤其是诊断病在外不在内的主证。
10.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释】未服发汗药,也未运动,气候也不炎热,病人却常常自行汗出的情形,表示荣气还调和,而外部的卫气不调和,是卫气不和荣气互相谐调的缘故。荣气自行于脉内,卫气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能固于外,荣失卫则不能守于内,故病人常常自行出汗。这种情况,宜用桂枝汤使营卫之气相互谐调病就会好了。
【按】人的体液行于脉内的为血,行于脉外的为气。血为阴,气为阳,血的作用为为荣,气的作用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之外还有荣卫。血气均来自于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以生存,故又统称为精气。至于荣卫的相互关系,即西医谓之为毛细血管的通透作用,可对照参考。两种作用平衡协调,即生理状态;一旦失和,则呈病理状态。
11.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释】病人内脏没有别的病,言外之意无内热证而病在外。时发热自汗出,是说发热自汗出有定时,而老是不好。这是卫气不调和的缘故,应当在发热自汗之前服用桂枝汤发汗,病就会好。
【按】李翰卿先生说:“脏无他病”在外感证范围内,应该着重没有内热方面的证候,如喜冷喜饮、咽干口燥等证。因为内热是桂枝汤禁忌的主证,而发热自汗又是内热和卫气不和之表虚证的共同证,误认则有毫厘千里之差。
12.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麻黄汤)。若(发汗后)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x)
【释】无汗的表实证,不解大便已有六、七天,并有头痛发热的,为里热下攻的证候,可与承气汤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当黄赤,若小便颜色清白,知道热不里而仍在表,应当用麻黄汤治疗。若发汗后,头痛而流鼻血而脉浮弱者,宜与桂枝汤治疗。
【按】该条首冠以伤寒,其无汗可知,即使病在表亦不可与桂枝汤,必须头痛而衄者,才能服用桂枝汤。不过《伤寒论》第55条说:“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所述,脉必不浮紧而浮弱可知,临证时须细辨。此外,小便清白一证,应该作为桂枝汤证的主证,也可作为承气汤的禁忌证。若不解大便已有六、七天,头痛发热且小便黄赤者,则可考虑用承气汤治疗。
13.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释】太阳伤寒证,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后病已解除,但过半天左右,病人又觉发热心烦,脉现浮数的,可知表热未解,可以再发汗,宜用桂枝汤治疗。
【按】太阳病服麻黄汤后,呈表虚阳证的,不可再与麻黄汤,而宜桂枝汤;服桂枝汤后,表虚阳证仍在的,宜再与桂枝汤,而不可与麻黄汤,此为经方定法,要理解牢记。
14.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释】太阳伤寒,医生误用了泻下法,以致原证未解而又出现了腹泻,泻出未消化的食物,并且泻下不止,可知已转里虚寒证,这时虽有浑身疼痛的表证,也应当急救里证,等到大便正常后,再治浑身疼痛的表证。假如下后未出里虚寒证,即只见浑身疼痛而大便调和如常的,则急当救表。救里宜用四逆汤,救表宜用桂枝汤。
【按】表里同病,若里虚寒,当先救里而后治表,此为定法。 表里同病,若里虚寒,宜迅速投四逆汤救里,否则有阳亡阴脱的危险。又因为解表药物是通过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正气先虚,即使服用解表药,正气也无力运药而达不到发汗解表的效果。如果服四逆汤后大便调和如常后,而身体疼痛等表证未罢者,宜立即用桂枝汤治其表,否则里虚寒初复,表邪仍会有内传的可能。
15.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95)
【释】太阳病,发热汗出的为中风证,汗出则脉必浮弱,即轻取见浮、重按则弱。荣卫不和,故使发热汗出不止。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外邪,故此证用桂枝汤治疗。
【按】胡希恕先生说:“欲救邪风句,有语病,后世风伤卫之说即从此出。古人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虽然能总结出证治的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病理的解释往往出现主观臆测,当注意客观对待。”
16.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释】伤寒本不宜用下法治疗,而医竟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与桂枝汤以解肌,而反以麻黄汤发其汗,一再误治,邪既内陷而感到心窝部痞满和怕冷,怕冷是表证未解。不要马上就去治痞,应当先解表,表证解除后,才可治痞。解表宜用桂枝汤,治痞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宜攻者,须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为定法。 其中的道理,可参见前述《伤寒论》第44条的按。
17.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释】阳明病理当多汗,今虽汗出多,但微怕冷,表证还未解除。脉迟也是多汗表虚之候,宜桂枝汤发汗以解表。
【按】本条所述为太阳阳明并病。表未解,故仍当遵守阳性病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先与桂枝汤解表。关于并病与合病,顺便说明如下。病按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作,有似前证并于后证一起而发病,名之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若不因病传,于发病之始,则表、里、半表半里中的二者、或三者同时发病,即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三阳合病等。
18.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释】病人发热烦闷,出了汗病就好了,此暗示不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了大青龙汤则汗出而解。但又如疟疾一样,到下午三至五点之间就发热,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有两种可能,如果脉见沉实,病已传入阳明无疑,应用大承气汤急下之;如果脉见浮虚,则知病仍在表,故宜用桂枝汤以发汗。
【按】发热于下午三至五点钟之间,有可能是桂枝汤证,也有可是阳明里实的大承气汤,仅凭“日晡所发热”之候,两者很难鉴别,但验之于脉象则可作分别。对“日晡所发热”之候,还可从小便清白、或黄赤;舌苔薄白、或焦黄干燥;大便正常、或秘结;腹痛喜按、或拒按等多个证候综合考虑,桂枝汤证及大承气汤证则不难鉴别。
19.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释】太阴病,当指腹痛、腹泻而言。脉浮为病在表。此条所述为太阳阳明合病,而非真的太阴病。下利而脉浮,说明病有自表解的机会。如再细审有脉弱、自汗出之候,则宜用桂枝汤以发汗解表。
【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本条可《伤寒论》第32条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相比较,同是下利,葛根汤条说太阳阳明合病,而此条说太阴病脉浮者,是因为葛根汤证为表实,而桂枝汤证为表虚的缘故,称谓不同以示虚实用别。不过二方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其主治下利,当均为太阳阳明的合病。若真是里虚寒的太阴病,即使有表证,也不可与桂枝汤先攻表,当与四逆汤先救里。
20.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释】腹泻,腹部胀满,当属里虚寒之腹泻,故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也应当先温里寒,然后再解表。温里宜用四逆汤,解表宜用桂枝汤。
【按】本条所述是真的太阴病的下利,故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也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再与桂枝汤解其表。可见上条(276)所述不是真的太阴病甚明。
21.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
【释】霍乱呕吐和腹泻停止后,身体疼痛不止的,应该斟酌情况用药解除表证,宜用桂枝汤稍加调和即可。
【按】霍乱病上吐下泄,津液大伤,虽遗有身体疼痛的外证,也不可过汗,宜桂枝汤以解肌,故嘱小和之,言外之意宜小量服用。或行一剂桂枝汤,多次分服法,见微汗止。此条与上条(382)均说明桂枝汤有治身体疼痛的功效,但都应该综合考虑确有桂枝汤证时,再决定与桂枝汤方为妥当。
22.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病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二十一)
【释】妇人产后患太阳中风证,虽经过几十天仍未解除,有轻微头痛、怕冷、常常发热、心窝部发闷、恶心欲吐、汗自出等证候,虽然延续时间已久,但桂枝汤证持续存在,仍宜与桂枝汤治疗。
【按】运用方剂在辨证,只要见其证,即宜用其方,病之久暂无关紧要。桂枝汤在《汤液经法》中称小阳旦汤。本条的阳旦汤当是指小阳旦汤即桂枝汤。
【方证鉴别】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均属表阳证。前者是以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为特征的表虚热证。后者是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为特征的表实热证,二者同中有异。另外,桂枝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皆发热、汗出、恶寒,但前者不渴或渴而所饮不多,后者乃大渴。
【临床应用】桂枝汤为一表阳证的发汗解热方剂,但因药味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故其应用于津液不足的表虚热证。大凡津液有所损伤之后仍有表阳证者,无论有汗无汗均须用桂枝汤治疗。如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里实热者,不可服用本方。本方证一般不口渴,即使口渴也所饮不多,且喜热饮恶冷饮。许多温热性病疾病初早期表现与桂枝汤很相似,所以服本方后出现体温升高,舌质变红,则应立即停服。黄煌先生的经验是:面白体瘦、皮肤纹理细腻体质(桂枝体质)之人,出现本方证及其类方的频率较高,临床可作参考。
【验案精选】
1. 胡希恕医案: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三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钟发烧,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两脉缓,苔薄白润。此属“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故予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服一剂后,发热时间缩短,两剂后热已,诸证全消。
2. 胡希恕医案: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外感发热一周不退,每日上午11点30分出现发烧(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无他不适,苔白润,脉虚数。证属营卫失调,与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两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l点后尚有低烧(37.2℃~37.5℃),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三剂,诸证解。
3. 岳美中医案:一位14岁的少女,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以其发热恶风,时有汗出,脉浮缓,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苔淡黄色,用桂枝汤原方依法服之,3剂而愈。
4. 刘渡舟医案:一男性患者,60岁患荨麻疹,搔痒钻心,数月不愈。切其脉浮面缓,并见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而润。证属风邪稽留肌腠,营卫不和,因发为风疹。治宜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确定 ,大枣1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啜热稀粥,温覆取汗,则疹消痒止。
5. 姜春华医案:蒋某,女,28岁。产后虚弱,常自汗,畏风,乏力,足受寒则麻,脉浮,苔白。证属营卫不和,血虚失调,拟以桂枝汤及当归补血汤同用:桂枝9克,白芍9克,黄芪9克,当归9克,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3克。方5剂,服药后痊愈。
6. 姜春华医案:杨某,男,24岁。最近三天来水泻,一日数次,腹痛,肛门有灼热感,小便色深。患者一周前患感冒未愈,午后有低温,动辄自汗,恶风,苔薄黄,脉数。辨证为太阳中风而兼热利,投以桂枝加黄芩:桂枝9克,白芍18克,甘草4.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黄芩15克。方5剂,药后表证除,下利止。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传说 + 1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经方体悟之桂枝汤
下一篇:桂枝加葛根汤方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2-17 2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量山人 于 2017-2-17 22:40 编辑

极简单又有效但是辩证必须精准考验辩证功夫的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977

积分

2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7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1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研究当回归仲景原文,守住简易、不易、变易的原则。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7-2-18 15: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2-18 15: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4-6 04: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2-17 22:36
极简单又有效但是辩证必须精准考验辩证功夫的桂枝汤。

    <桂枝湯>
      小魚仙子[s:198]

桂枝湯簡單精煉,
治病養身功效奇。
三度救回仙子命,
藥方加味大黃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4-7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4-6 04:54
<桂枝湯>
      小魚仙子

会应用桂枝汤,就是一个学习经方大大的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4-7 1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4-7 09:16
会应用桂枝汤,就是一个学习经方大大的成绩。

活用桂枝湯,四季保平安!哈哈哈哈〜[s:198][s:1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4-8 09: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4-7 13:05
活用桂枝湯,四季保平安!哈哈哈哈〜

实际上,桂枝汤应该是最最常用的,可惜有的人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4-8 10: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4-8 09:29
实际上,桂枝汤应该是最最常用的,可惜有的人不知道。

仙子也認為,桂枝湯適合許多,虛弱的老中青的病人。[s:1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4-9 09: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4-8 10:40
仙子也認為,桂枝湯適合許多,虛弱的老中青的病人。

所言不虚,群方之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4-10 2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4-9 09:06
所言不虚,群方之冠。

YES ! [s:1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7-4-11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张仲景方证札记之桂枝汤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2:30 , Processed in 0.08267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