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874|回复: 13

[药证] 老医真言:“经方”的药物剂量须熟记(中医之谜在于量)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69

积分

643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9
QQ
发表于 2014-12-10 2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药味相对较少,加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言辞简练,理义精深,以及后世数百家智仁各见的注解,使“经方”的应用难以掌握,尤其初涉临床者,偶试不验,信心若失,大有“经方”难用之叹。究其缘由,可能与辨证识病不确、疗程不够、护理不当等有关,也可能是医者执死方以治活人,套用“经方”,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弊。此外,还可能只记住了“经方”的药物名称,而忽视了原方每味药剂量的背诵。

“经方”原剂量,增损寓意深

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据临床所见,这话确有一定道理。医之一世,能提出创新理论者很少,但要医者谈谈用药体会,常常是滔滔不绝,特别是对中药的剂量,何时、何种情况,宜多少量才能奏效,医生们肯定是如数家珍。作为百代宗师的张仲景,在用药剂量方面,不可能草率从事,其法度严谨,分量考究都为医界公认。据统计,《伤寒论》用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甘草(70方次)。作为主药,在方中剂量最大的用4两(5方次);作为调和药,剂量最小的仅用36铢(1 / 4两)。其用量大小之比为16 : l。此外,茯苓共用了15方次,其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的茯苓用量为半斤,麻黄升麻汤中的茯苓仅用6铢,用量大小之比为32 : 1。《金匮要略》泽泻汤中泽泻用5两,而白术仅用2两;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二方都用薤白、白酒,但用量迥异;茵陈蒿汤方中茵陈用6两(约当今90g),而栀子用l4枚(约今17g)。此外,还有因某味药物的剂量变动而改变全方主治的情况。同样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用5两,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满时痛。白虎加人参汤用石膏2斤,而麻黄升麻汤也用石膏,却仅用6铢,剂量大小之比为128 : l。由此可见,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逐步完善了“经方”的组成,对每一味药的剂量,可谓深思熟虑,绝非信手之举。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曾说过:“仲景书中最大的优点是列条文不谈病理,出方剂而不定药理,让人自己去体会,其精义往往在于无字之中。”因此,笔者认为,“经方”的剂量是其精义之一,今天我们学用“经方”,只记药名不够,还必须记住每味药的剂量。

古今度量衡,换算务求真

“经方”的药量换算,历代都有研究,有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的,有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的比重来推算的,也有根据“药秤”来折算的,还有根据古代货币和剂量进行间接核算的,这些都不够准确。近年来,由于考古工作的进展,大量的东汉时期度量衡研究文献日趋完善,有了这一基础,上海柯雪帆认为,“经方”的剂量应按汉1斤=今250g,汉1两=今15.625g(缩简为15.6g),汉一升=今200ml换算。这种换算方法,从中药学的角度看,略大于目前临床常用量,从度量衡史的角度看也是可靠的。按照上述汉l升=今200ml的换算方法,笔者将“经方”中用容器量测固体药物做了部分验证,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或京半夏58g,汉l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l升五味子=今40g,汉1升吴茱萸=今31g,汉l2枚大枣=今36g,汉12枚栀子=今20g,汉50枚杏仁=今25g。多年来,笔者临床遣用“经方”时,都按上述方法换算,切合临床实际,而且安全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毒性明显、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大戟、芫花、甘遂、水蛭、虻虫、蜀漆、附子、细辛、麻黄等,应根据药材产地、品种、炮制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体质盛衰,灵活掌握,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用量遵比例,酌古为准今

仲景所创制的“经方”,是“博采众方”而成,除汉代方剂之外,也包括了汉以前的经验方在内。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运用“经方”,不能原方照搬,但活用当有法度,不仅提倡研究条文,认准方证,熟记药味,而且还应该记住每味药的原剂量,通过原方剂量,掌握方中各药物之间的比例,再根据临床的实际按比例调整剂量。对于“经方”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其药物剂量最能体现该药在方中的地位。如黄连阿胶汤中之黄连、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等,如果方中剂量的比例不正确,也许会改变原方的主治意图;再如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原方剂量为1斤,如果按习惯仅用10~30g,可能很难获得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效果。

试以小柴胡汤为例。原方剂量柴胡8两(124.8g),大枣12枚(36g),半夏半升(29g),人参3两(46.8g),黄芩3两(46.8g),甘草3两(46.8g)。剂量之比为3.5 : 1 : 0.8 : 1.3 : l.3 : 1.3。如果柴胡用35g,那么大枣则用l0g,半夏8g,人参、黄芩、甘草各13g。按照剂量大小排序,应该是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枣、半夏,如大枣剂量用得比柴胡大,恐怕就无小柴胡汤的功效了。

熟记“经方”量,大证可回春

长期以来,中医学习方剂,大多数都是通过背诵方歌来实现的,但方剂歌括从汪昂《汤头歌诀》到现代的《方剂学》,方歌都只有药名,而无剂量,把剂量增损完全交给临床医生处理,灵活运用演变成了随心所欲,极不规范,也难以交流与学习。值得庆幸的是,清代陈修园弥补了这一缺陷,他把“经方”的药物剂量巧妙地编入了方歌中,为后人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多年来,笔者记熟了《长沙方歌括》和《金匮歌括》书中的大多数常用歌诀及其剂量比例,以此指导临床用药。今举3例以资说明。

例l:茵陈蒿汤用于治疗阳黄是常法,但如何掌握茵陈蒿的剂量则大有学向。重症肝炎病情危笃,黄疸消长是病情向愈或恶化的指征,多数情况都可用茵陈蒿汤化裁,茵陈用量30~40g不等,可谓大剂量。但经反复数诊,虽利湿、活血、解毒并进,但仍不见黄疸消退。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的指导下,按原剂量4.6 : 1.5 : l的比例,即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的剂量,嘱先将茵陈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通过剂量调整以后,退黄疗效大增。此后,每见常法乏效的阳黄,都参照这种方法,调整全方剂量比例,效果明显。

例2:炙甘草汤,临床上作为治脉结代的常用方,加用丹参、苦参等可提高疗效。方中炙甘草因畏其有类固醇样作用,大量可能有副作用,故一般用6~l0g。笔者在门诊接治一男性患者,主诉气短,上腹胀满,头晕,心悸,多次因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刻诊:脉结代,苔薄白,舌质淡,面色苍白。考虑双下肢午后浮肿,炙甘草只用l0g,炙甘草汤全方加枳壳l0g,药进2剂,病情如初。再诊时,想起了“结代脉须四两甘”一句歌括,按照原方剂量的比例,把炙甘草、茯苓的剂量加到30g,再进3剂,果然显效。后按心脾两虚调养1个月,随访3个月,病情平稳,虽心电图检查仍显心律失常,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例3:功能性便秘为常见病,大量的苦寒通便药犯虚虚之戒,而仅用润肠养血又杯水车薪,使不少虚人便秘愈治愈重,痛苦不堪,于是求教“经方”。“大便若硬小便通,术加四两有神功”,经过多次系统的临床观察发现,成人白术用量当用到80~90g时,才有明显疗效,而顽固便秘者可以用到l00g。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袁建国 + 10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煎药用陶瓷罐的化学原理--陶瓷能透气,煎药是氧气参与的
下一篇:当归四逆汤的通草是那个

0

主题

24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4-12-10 23: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03

积分

100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道法自然

Rank: 4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12-11 08: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2223

积分

698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23
发表于 2014-12-11 09: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实用,对临床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确实如此,只要因此失败过,感触会更深,谢谢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9

积分

128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39
发表于 2014-12-11 1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一下,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2670

积分

8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0
发表于 2014-12-11 1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文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14-12-11 1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劳动人民 的帖子

劳动人民:mark一下,认真学习 (2014-12-11 11:56) 
弄这种头像不觉得无聊吗?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3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4-12-11 2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23

积分

365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23
发表于 2014-12-11 23: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量的大小,就像骑车或开车时把握方向盘的感觉。手上用多大力,眼睛要看着前面的路况,就能自动整合成最佳状态。当然,手要熟。叫口令是开不好车的。多大的量要看具体情况。方剂药物之间的比例,与治疗用意一致即可。方剂组成与用量的灵活变换,常常是不知不觉的。心里想着某某方,眼睛看着病人的症,一整合,变出来成了另一个方。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4-12-14 1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经典的文章,谢谢老师分享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12 1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受教了,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19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19
发表于 2016-11-20 1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弄这种头像不觉得无聊吗?
发出来就是给人看的。何必有头无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0
发表于 2016-12-9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经典的文章,谢谢老师分享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19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19
发表于 2017-8-11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的药物剂量须熟记(中医之谜在于量)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689人已读
“经方”药味相对较少,加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言辞简练,理义精深,以及后世数百家智仁各见的注解,使“经方”的应用难以掌握,尤其初涉临床者,偶试不验,信心若失,大有“经方”难用之叹。究其缘由,可能与辨证识病不确、疗程不够、护理不当等有关,也可能是医者执死方以治活人,套用“经方”,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弊。此外,还可能只记住了“经方”的药物名称,而忽视了原方每味药剂量的背诵。
“经方”原剂量,增损寓意深
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据临床所见,这话确有一定道理。医之一世,能提出创新理论者很少,但要医者谈谈用药体会,常常是滔滔不绝,特别是对中药的剂量,何时、何种情况,宜多少量才能奏效,医生们肯定是如数家珍。作为百代宗师的张仲景,在用药剂量方面,不可能草率从事,其法度严谨,分量考究都为医界公认。据统计,《伤寒论》用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甘草(70方次)。作为主药,在方中剂量最大的用4两(5方次);作为调和药,剂量最小的仅用36铢(1 / 4两)。其用量大小之比为16 : l。此外,茯苓共用了15方次,其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的茯苓用量为半斤,麻黄升麻汤中的茯苓仅用6铢,用量大小之比为32 : 1。《金匮要略》泽泻汤中泽泻用5两,而白术仅用2两;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二方都用薤白、白酒,但用量迥异;茵陈蒿汤方中茵陈用6两(约当今90g),而栀子用l4枚(约今17g)。此外,还有因某味药物的剂量变动而改变全方主治的情况。同样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用5两,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满时痛。白虎加人参汤用石膏2斤,而麻黄升麻汤也用石膏,却仅用6铢,剂量大小之比为128 : l。由此可见,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逐步完善了“经方”的组成,对每一味药的剂量,可谓深思熟虑,绝非信手之举。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曾说过:“仲景书中最大的优点是列条文不谈病理,出方剂而不定药理,让人自己去体会,其精义往往在于无字之中。”因此,笔者认为,“经方”的剂量是其精义之一,今天我们学用“经方”,只记药名不够,还必须记住每味药的剂量。
古今度量衡,换算务求真
“经方”的药量换算,历代都有研究,有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的,有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的比重来推算的,也有根据“药秤”来折算的,还有根据古代货币和剂量进行间接核算的,这些都不够准确。近年来,由于考古工作的进展,大量的东汉时期度量衡研究文献日趋完善,有了这一基础,上海柯雪帆认为,“经方”的剂量应按汉1斤=今250g,汉1两=今15.625g(缩简为15.6g),汉一升=今200ml换算。这种换算方法,从中药学的角度看,略大于目前临床常用量,从度量衡史的角度看也是可靠的。按照上述汉l升=今200ml的换算方法,笔者将“经方”中用容器量测固体药物做了部分验证,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或京半夏58g,汉l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l升五味子=今40g,汉1升吴茱萸=今31g,汉l2枚大枣=今36g,汉12枚栀子=今20g,汉50枚杏仁=今25g。多年来,笔者临床遣用“经方”时,都按上述方法换算,切合临床实际,而且安全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毒性明显、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大戟、芫花、甘遂、水蛭、虻虫、蜀漆、附子、细辛、麻黄等,应根据药材产地、品种、炮制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体质盛衰,灵活掌握,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用量遵比例,酌古为准今
仲景所创制的“经方”,是“博采众方”而成,除汉代方剂之外,也包括了汉以前的经验方在内。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运用“经方”,不能原方照搬,但活用当有法度,不仅提倡研究条文,认准方证,熟记药味,而且还应该记住每味药的原剂量,通过原方剂量,掌握方中各药物之间的比例,再根据临床的实际按比例调整剂量。对于“经方”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其药物剂量最能体现该药在方中的地位。如黄连阿胶汤中之黄连、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等,如果方中剂量的比例不正确,也许会改变原方的主治意图;再如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原方剂量为1斤,如果按习惯仅用10~30g,可能很难获得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效果。
试以小柴胡汤为例。原方剂量柴胡8两(124.8g),大枣12枚(36g),半夏半升(29g),人参3两(46.8g),黄芩3两(46.8g),甘草3两(46.8g)。剂量之比为3.5 : 1 : 0.8 : 1.3 : l.3 : 1.3。如果柴胡用35g,那么大枣则用l0g,半夏8g,人参、黄芩、甘草各13g。按照剂量大小排序,应该是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枣、半夏,如大枣剂量用得比柴胡大,恐怕就无小柴胡汤的功效了。
熟记“经方”量,大证可回春
长期以来,中医学习方剂,大多数都是通过背诵方歌来实现的,但方剂歌括从汪昂《汤头歌诀》到现代的《方剂学》,方歌都只有药名,而无剂量,把剂量增损完全交给临床医生处理,灵活运用演变成了随心所欲,极不规范,也难以交流与学习。值得庆幸的是,清代陈修园弥补了这一缺陷,他把“经方”的药物剂量巧妙地编入了方歌中,为后人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多年来,笔者记熟了《长沙方歌括》和《金匮歌括》书中的大多数常用歌诀及其剂量比例,以此指导临床用药。今举3例以资说明。
例l:茵陈蒿汤用于治疗阳黄是常法,但如何掌握茵陈蒿的剂量则大有学向。重症肝炎病情危笃,黄疸消长是病情向愈或恶化的指征,多数情况都可用茵陈蒿汤化裁,茵陈用量30~40g不等,可谓大剂量。但经反复数诊,虽利湿、活血、解毒并进,但仍不见黄疸消退。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的指导下,按原剂量4.6 : 1.5 : l的比例,即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的剂量,嘱先将茵陈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通过剂量调整以后,退黄疗效大增。此后,每见常法乏效的阳黄,都参照这种方法,调整全方剂量比例,效果明显。
例2:炙甘草汤,临床上作为治脉结代的常用方,加用丹参、苦参等可提高疗效。方中炙甘草因畏其有类固醇样作用,大量可能有副作用,故一般用6~l0g。笔者在门诊接治一男性患者,主诉气短,上腹胀满,头晕,心悸,多次因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刻诊:脉结代,苔薄白,舌质淡,面色苍白。考虑双下肢午后浮肿,炙甘草只用l0g,炙甘草汤全方加枳壳l0g,药进2剂,病情如初。再诊时,想起了“结代脉须四两甘”一句歌括,按照原方剂量的比例,把炙甘草、茯苓的剂量加到30g,再进3剂,果然显效。后按心脾两虚调养1个月,随访3个月,病情平稳,虽心电图检查仍显心律失常,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例3:功能性便秘为常见病,大量的苦寒通便药犯虚虚之戒,而仅用润肠养血又杯水车薪,使不少虚人便秘愈治愈重,痛苦不堪,于是求教“经方”。“大便若硬小便通,术加四两有神功”,经过多次系统的临床观察发现,成人白术用量当用到80~90g时,才有明显疗效,而顽固便秘者可以用到l00g。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141180094/blog/14196677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3:51 , Processed in 0.1792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