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药物剂量与中病即止
中医传承了几千年,按理,医生开方,药房抓药,应也是有一个模子传下来的。历代关于一剂药的数量,应有一个差不多的量。不可能到了某个年代之后,大家就不一样了。这个,可能是各朝代的计量标准可能有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半斤八两嘛”这个成语的嘛。
传承至今日,按正常理解,一付麻黄汤的麻黄应是10克左右,病人是可以出汗的。
那么伤寒论的关于药物剂量问题,大家都有研究。现在认为一两差不多15克这样子。就麻黄汤而言,麻黄三两,将近45克,这么大的剂量吃下去,大家都担心,这会不会出现用药太重,导致病人大汗淋漓?
考古研究的计量应该没有错,那么问题会在哪里呢?
古人生活艰辛,生活惜财,往往会有“一剂知,二剂已,三剂不行就换医”的要求。
再个,古人应和我们一样,对于中医中药,都有一个“物有所值”,拿一剂药,不到四五味药,连个壶底都铺不满,就和老百姓说的,你这点药,都走不到啊。就能治病,信不过啊。
所以怎么呢,这一剂药应该是三剂的量。在服药上,医生肯定是有交待的。
我曾经治过一个肺寒不开音的,大胆地用过50克。在服用上,担心病人受不了,所以吩咐其慢慢饮,逗其讲话开音。完全是当茶喝,1个多小时后,病人才开始有毛毛汗出。当然,这是特殊案例。
所以,古医在开这个药的时候,病人抓回去的药量,也得是有这么一小包才对,不能太少。符合医患心理。但在服药上,医生肯定有具体法度和交待病人的。这个法度,应该是“中病即止”。病人开始服药后,如果药物消化殆尽,中间隔一个时辰,有个二三个小时,再服,也是没问题的。 关于中病即止,唐代孙思邈中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中风后,命徒弟将小续命汤磨粉“煮散”,为什么要煮散,是为了让药物可以充分煎煮,药物充分析出。而且是连汤带药喝下去,日夜不停地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能自己起床了。现在看来,这样的服药方法鲜少有人这样。 我们常说,用药如用兵。药邪相争,尤如两军开战。邪盛我亦强,差不多总得是个对等关系。或者当要做个源源不断的攻击才行。类似于麻黄汤,服药一段时间后不出汗,是药力太小,是可以再接着喝的。
初与邪作战,就将全军分成波次攻击,造成敌众我寡的局面,恐药力太小则无法克敌。
伤寒论中的药方,大多症状明显,属于邪盛范围。至于慢性病,器质性的病,还是有分寸的,比如金匣要略的一些方,考虑多需要打持久战,药量就少一些。
客观上,对于治病驱邪,除了“试药”,一般情况下,肯定是要做个首战必胜的准备。邪盛时药亦强,邪热衰去时,一边驱穷寇,一边调理脾胃,鼓舞和恢复自身正气,总是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