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03|回复: 2

[心得]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69

积分

643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9
QQ
发表于 2014-10-7 2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皇冠, 经方是皇冠上的宝石。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读书心得

查看原图
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102

作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级中医内科学硕士 马晴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方式和经验的积累,仲景学派是中医学一支重实辩证、注重疗效、侧重临床的流派,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张仲景通过《伤寒杂病论》建立起来的经方医学体系全面严谨且实用。一来,《伤寒》《金匮》总结了长期的临床实践,是无数次试错后去伪存真的精华所在。两书所载方剂数目不多,但含金量之高,别方无法相比。更重要的是,经方给人以施治准则,药证相应、剂量变化等均有成熟规范的规律可循,故有人曾言:《伤》、《金》是中医的根本,经方是中医的灵魂。

本科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所著的《经方的魅力》,近来又研读了《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一书,深深折服于其全面精准的辨证、灵动活泛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学中医,从经方入手,初若难,既则易;若从后世杂方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这句话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众方之祖”,具有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作用。黄教授以历史旁观者的姿态俯瞰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割据的混乱场面,凭借别开生面的想象力还原了桂枝汤最初的适应症:“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这就是桂枝汤证。”

接着,黄教授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桂枝汤中的药物都是食物中药。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这就是桂枝汤的魅力。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机能恢复的标志。用中医的话说,是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气’交融、‘营卫之气和谐’、体内阴阳平衡的结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教授还介绍了他读《伤》《金》两书的方法:从来不死背,只是经常翻。所谓的翻,就是检索,按所要研究的问题来查阅,最多的是按方检索。将同一个方的许多条文聚在一起,看看这张方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仲景当年是如何用的?现代人又是如何用的?再看看自己的临床该如何用?这不仅仅是方证的识别,还包括用量、煎服法、剂型等。《伤寒论》的条文是临床事实,是真实的,但不是全面的、典型的、系统的记录,要求我们透过这些片段去破译整体,通过局部去了解全局。善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条文理解张仲景治病用药的思路和方法,也能够继承前人的用药经验,即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是也。

黄教授的文字、理念着实别开生面。在张江校本部读书时曾有幸聆听我校《金匮要略》教研室张再良主任授课,他在课堂上所传授的“伤寒九宫格”亦让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三三六九”的纲领有助我们的眼光集中在患者刻下的主证、对可能出现的变证坏证、预后转归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可退可进可攻可守,纵览全局、旁观者清,一览众山小。

大学期间学习中医经常处于迷茫状态,促使我在本科毕业前夕选择了报考复旦大学的西医研究生。因缘际会,最终还是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学习中医。也许只有经历了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人方能知道光明的可贵,只有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苦闷的人才能更真切地感受经方医学的清新与简洁。中医学沟通的桥梁是术语,术语承载的是思维,思维折射的是文化。医案类的古籍一般使用自然语言,包括古代的方言,并带有医家主观评论,伤寒论便是其中之一。后世医家在不断完善、更新古代的表述。如果中医的东西说出来让现代人听不懂,那如何能与时俱进?方证的现代表述方式应力求完整直白、使用规范语言、尽量要客观而有证据。此外,经方的研究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深入,例如经方的历史渊源、经方折射的哲学等均需要讨论。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更坚定,研究的眼光更敏锐,在当今纷繁的中医世界才能清醒地走好自己的路。

五年的学习让我感觉到,中医院校的医学生就像一台装了两套操作系统的电脑,一套西医一套中医,西医有临床基础,中医也有临床基础;西医谈论器官生理病理,中医讲究脏腑功能病机;西医重视消炎,中医推崇清热;西医讲免疫力低下,中医讲肺脾气虚……不懈的学习即是一个不断更新、升级“数据库”的过程。而一个医生的最佳状态就是当面对同一个病人时,两套“操作系统”同时在后台运行,分别从“数据库”中查找、提取与此人症状表现相关的“数据”,经过逻辑分析得出两种治疗方案,再通过精确对比选出更合适该患者刻下症状的一种。西医以诊病治病胜出,中医以识人治人见长,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临床疗效的评价确实需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仅用西医标准来评价中医疗效。对于不少疾病,我们中医比较强调生活质量、食欲睡眠等看似不足挂齿的层面,但这一点是从患者角度出发,非常实用,不能忽略。中西医之间一定要辩论、决斗出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和而不同、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当代医学生不能拘泥于中西医论争,更应兼容并包、博取两者之长,恪尽一己之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疗体系。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分 17.5 收起 理由
gugu + 20
r109 + 15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黄老师的魅力养生经方视频讲座
下一篇:阳气的病理

14

主题

2642

积分

8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2
发表于 2014-10-7 2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应该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4-10-8 0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沟通的桥梁是术语,术语承载的是思维,思维折射的是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1:54 , Processed in 0.1523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