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92|回复: 3

[药证]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规律性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49

积分

648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9
QQ
发表于 2014-9-27 12: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单味中药的应用


单味中药的应用,即七情中的单行,由于处方中药味单一,要想达到某种特定的治疗作用,或者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某种功用,只有通过不断地增加剂量才能实现,这样自然会出现超大剂量用药问题。例如,《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小品方》中以单味川芎治疗妇人崩漏,每日剂量用至八两,折合公制115.36克,也明显是属于超大剂量应用。


二、危重病证


危重病证需要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理论在前面章节中已经介绍过,其目的无非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药物快速、最大限度地产生药效,使病人脱离危险。这种用药的特点是周期短,一但病势得以控制,便改用常用剂量。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人参大剂量应用时才表现出抗休克、强心作用。元·葛可久《十药神书》中的独参汤,单用人参二两(折合为74.6克),以益气摄血,治疗血脱证,人参用量与常用量上限的比值为8.29:1。大黄通腑泻下的常用量为10~15克,最大也不超过30克,而临床上有报道,以大黄为主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症时,大黄的剂量高达50~100克不等,不仅疗效好,而且很少有毒性及不良反应。


危重病证用药剂量不拘泥于常用量,超大剂量地应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处方中主药


处方中主药用药剂量大是中医方剂重要的配伍原则之一。由于主药是针对主要病机和主症而设的,其超大剂量应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药的药效,二是发挥主药的偏性。《伤寒论》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中均以石膏为君药,知母为臣药。方中石膏的用量为一斤,折合为230.72克,知母为六两,折合为86.52克,君药与臣药的剂量之比为2.67:1。上述两方中石膏均超大剂量应用,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石膏清阳明实热之功。


所谓药物的偏性,这里是指药物的次要功效或新发现的功效,主要是相对传统主要功效而言的。如益母草的传统功效是活血化瘀,调经利水。而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大剂量的益母草具有降压作用。当代名医朱良春主任医师治产后高血压症,善长超大剂量应用益母草,其自创的益母降压汤,以益母草为主药,每日用量为60克,而处方中其他药物用的均是常用剂量。中药升麻的主要功效为升阳、发表、透疹,而解毒为其次要功效。当利用升麻解毒时,一般都是超大剂量应用。《金匮要略》中的升麻鳖甲汤主治阳毒发斑症,方中就是以升麻为主药,取其解毒功用,剂量用至二两,折合为28.84克,而升麻的权威规定剂量为3~9克。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金匮要略》用升麻之真谛,临床重用升麻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四、慢性、顽固性病证


慢性、顽固性病证之所以要超大剂量应用中药,主要是因为病程长,用药时间长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耐受性增强,在辨证正确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增加中药的剂量,才能达到发病初期,常用剂量就能达到的疗效。


夏枯草的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三棱为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五、药食两用中药


药食两用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的机制比较好理解,由于这类药物本身均可以食用,剂量规定性更不严格,其剂量范围比其他中药的剂量范围更宽广,当用常用剂量时,一般所发挥的是保健作用,而当要发挥这类中药的治疗作用时,只有在超大剂量应用的情况下,疗效才会理想。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同时,临床观察表明:超大剂量应用的疗效和治愈时间均比常用剂量应用的对照组要优。近代名医张锡纯对山药的应用有许多独到的经验,常常是超大剂量应用。如一味薯蓣饮中山药用至四两,折合为149.2克,薯蓣粥中山药用量高达一斤,折合为596.8克,称得上是山药超大剂量应用之最了。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研究范畴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内容还是未知数。目前尚不能明确地回答每味中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超大剂量应用,剂量超出权威规定剂量上限多少时最适宜,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是否对机体有潜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支持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古代及现代医家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结论尚未反馈用于临床指导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应持谨慎态度。具体应用时,必须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


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


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


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目的是防止和减少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寒热并用药对:桂枝&丹皮
下一篇:请教:茯苓脸是怎样的?

5

主题

489

积分

10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9
发表于 2014-9-27 16: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呼,哀哉!超大剂量,有违药典和处方法,如之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9-27 19: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持超大剂量论者,总是拿汉唐文献记载作证据,看起来似乎成理。但是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宋元明清之后,医家用药剂量越来越小,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突然返回汉唐剂量,可靠吗?

其二,药量应当与病情、病体双重对应。我们如何确定汉唐古人当时的体质状况,以及所患疾病的反应强度?能与今人相似吗?其气候变化、饮食结构变化、生活时尚的变化等等,是否也有作用呢?更何况,我们今天还遇到西医西药的混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6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9-27 2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7:58 , Processed in 0.24928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