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974|回复: 14

[其他] 胶 阿胶 新阿胶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发表于 2014-8-20 23: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胶 阿胶 新阿胶

               汤一笑

      胶粘剂自古在人类社会用途广泛。在发明化学胶之前,人类使用天然胶粘剂,其按来源可分为动物胶(如虫胶、明胶)、植物胶(如生漆、松香)和矿物胶(如沥青)。我国古语“如胶似漆”中的胶和漆都是古代粘合剂,《通典》卷58记载我国汉代聘礼中就有胶和漆。我国利用生漆的历史悠久,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第三层就出土有上漆木碗。天然生漆最早曾是广泛使用的胶粘剂,我国考古文物中多有例证,后来它才发展为涂料的。甘肃省永昌县距今约四千年左右鸳鸯池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经普遍使用一种天然物质的黑色粘合剂。陶寺遗址(公元前2500~前1900年)出土的饰物中也使用一种黑色胶状物作黏合剂,研究者认为可能是漆或某种树脂。三星堆遗址中有一金面罩与铜头像的粘接就是以生漆和石灰为粘接剂。

      动物胶可能是远古人类在熬煮野兽皮骨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本属肉冻之类食物。当其成为一种大规模专门生产的物资时,则主要是应用于社会生产中的器物粘合,药用只是其较次要的应用之一。有资料说大约八千年前,位于现中东地区的穴居人已经可以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明胶。考古发现在约四千年前的埃及壁画中有表示皮胶制造及其应用的图,甚至还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残留的皮胶。我国动物胶的制作和应用史至少已有三千年。我国上古史料中的动物胶常用于车与复合弓的制作。春秋末年《孙子兵法 作战第二》就将“膝胶之材”列为重要的战争物资(用于维修弓箭甲盾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云“施膠必厚”。《周礼•考工记》云:“弓人为弓(注:复合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即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又云“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可见制胶之物比较杂。汉末郑玄注:“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唐孔颖达疏:“惟鹿用皮,亦用角,今人鹿犹用角,自余皆用皮。”由于犀牛在春秋之后的中原大地已绝迹,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动物胶的应用可能远在周代之前。动物胶具有水溶性,怕水浸泡,所以曹植《乐府歌》曰:“胶漆至坚,浸之则离。”又有“胶车逢雨”的典故,此胶更不能应用于船舶制作,周昭王南伐荆楚,就中计溺亡于胶船。有些介绍我国古代胶粘剂历史的文章常说,我国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已经使用动物胶作为木船的嵌缝密封胶,其实这是把这条史料用反了。中国古船船材之间的密封填料叫艌料,一般用用麻丝、桐油、石灰调制而成(密封较小孔隙只用后两种料调制),外表再用桐油及油漆封护。从古至今,我国木作行业都使用可拆解的动物胶为粘合剂,化学胶多是不可拆解的死胶,如今的严谨的仿古家具作坊还在使用鱼肚胶或猪皮胶(或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古代壁画、陶俑的彩绘颜料中常加入黏胶。从近年的研究看,古代彩绘文物的胶结材料一般为动物胶。如秦始皇王陵的秦俑彩绘使用的胶结材料即为动物胶。苏伯民等人分析研究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胶结材料,结论也是动物胶(似牛皮胶)。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俑颜料中也使用动物胶 。如今画国画工笔画还是离不开胶矾水的,以便把生纸、生绢制作成熟纸、熟绢,使纸不晕色,绘制过程中也要刷胶矾水固定颜色在纸上。胶矾水是用动物胶和明矾按一定比例配置的。

      东汉许慎《說文》释“胶”:“昵也。作之以皮。”“昵”是黏义,今粤语“黏”的发音就类似“昵”音,我怀疑古“昵”字即是此发音。按许慎所言,当时制胶主要是使用各种动物皮。中医学何时开始以胶入药已不可考,古代中医药中的用胶只是胶的社会应用的很小一部分。

      《神农本草经》(尚志钧计辑本)中已经出现了“阿胶”。云阿胶“出东阿”(一说产地是后世小注)。北宋初李昉《太平御览》卷757  [器物部二 箅]云:“ 孔融《同岁论》曰:弊箅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卷766 [杂物部一 胶]又云:“孔融《同岁论》曰:阿胶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合起来就是孔融《同岁论》曰:“弊箅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阿胶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孔融(153~208年)是东汉末年人,如果《太平御览》引述无误,则汉末“阿胶”已经成名。南宋《记纂渊海》卷61引《傅子》:“阿胶三寸,不足止黄河之浊;毁箄三尺,不足救盐池之咸。”《傅子》为晋傅玄(217-278年)撰。如此看来,“阿胶”一词东汉末应已出现。不过马王堆出土的先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是以“胶”入药,今传本葛洪(284~364年)《肘后备急方》(金杨用道本)中也多以“胶”入药。张振平先生曾以《肘后》的一个方子(黄连阿胶汤)和《图经本草》阿胶条下的“张仲景调气方”为例,论证《伤寒杂病论》诸方所用应不是“阿胶”,而是“胶”,他认为阿胶之称似经后人增改。总之,汉末仲景《伤寒论》中方剂到底是用“胶”还是“阿胶”目前难有定论。

     (注:历来传说西汉《淮南子》中有“阿胶一寸,不能止黄河之浊”一语,张振平先生检索后指出,这句话在《淮南子》中并不存在)。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五方提到用“胶”:一是鸟蛋液混合盐以及某些药(缺文,不详)制成的蛋白“胶”,外涂患处结合炙法治疗“白处”(白癜风?)。这种药膏可能药性强烈,说明不可以直接用手涂。此胶密封在陶罐中放阴凉处保存10—20年还可以用,如果干了,可以用醋渍煮化开来用。二是“以清(过滤的酒)煮胶以涂之”治疗大带(带状疱疹,或说是麻风);三是以醇酒煮胶为液,再将某药烧红,淬入药液中,冷却后弃去药渣饮用,治疗尿闭。四是葵种煎水取汁液,再煮胶为药液饮用,治疗癃病(尿闭、尿淋)。五是用胶、米、水煮稀粥食用,治疗癃闭(《伤寒论》“猪肤汤”与此方相类)。《病方》显示了当时“胶”的两大功效,一是治疗皮肤病患;二是取其滑通之性用于疏通人体“管道”。第一方用的是鸟蛋白胶,恰巧李时珍也说“鸡子黄……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后四方所用的“胶”并未交代具体是什么胶,大多考释者认为是皮胶之类。还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猪皮胶 。

      胶,最早期是兽类皮骨都能熬,猪皮胶可能是常见的一种,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中,所用动物药材以猪的最多,光是猪油就出现了22次,仅次于酒(51次)和醋(29次)。又因秦汉时代,牛马因为耕种和战备很少宰杀,所以推测当时民间制胶,尤其是小量自制可能多以猪皮,因其日常易得。《伤寒论》有“猪肤汤”,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合相得。温分六服。此“猪肤汤”实际就类似胶汤或者说是简便的胶汤。阿胶也是治利之药。《千金》治利方多用阿胶。《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 [七窍病上面药第九 猪蹄浆]:“ 急面皮,去老皱,令人光净方。大猪蹄一具,净治如食法,以水二升,清浆水一升不渝,釜中煮成胶,以洗手面,又以此药和澡豆,夜涂面,旦用浆水洗面皮,即急。”这里孙真人就把猪蹄浓汤直接称为“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云“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李时珍改了这句话,把猪皮归于“次之”),可见猪皮的确自古是煮胶的主要原料之一。古人制胶认为“猪皮为上”并非虚言,因为猪皮胶的粘度一般大于骨胶和牛皮胶,透明度也优于牛皮胶,并且猪皮胶比较耐潮湿环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因为驴皮短缺由山东省药材公司等三单位开始研发猪皮胶(1974年始),山东平阴阿胶厂1976年投产,名“新阿胶”,它其实还是有历史根源的,并非无中生有。有关研究表明,猪皮胶成分与阿胶(驴皮胶)相似,在功效上并不比阿胶差太多,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对几种血液病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接近,且用于治疗一般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猪皮胶疗效还优于阿胶。所以“新阿胶”这个名称也不是能随便得的。1978年,新阿胶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平阴阿胶厂的“新阿胶”还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新阿胶”曾经盛行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厂家虽然一直也有生产,却基本不作什么宣传了。这从企业商业利益的角度讲也不难理解。多家同业间的竞争,都标榜自己是“传统正宗”,是历史名牌,产品更要升级向高端发展,以便卖得更贵,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是商业企业的本性,无可厚非。这一前提下,非“正统”的东西当然不宜过多宣传,如果刻意提醒消费者,那么贵的“补品”,不过是日常容易制作的猪皮冻的高级版,消费者还会不会轻易买“极品补药”的账呢?所以从行业、厂家利益的角度讲,猪皮“新阿胶”都是不宜大力宣传的,除非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厂家能发明某种极有创意的营销新点子。如今用于食品工业添加剂的猪皮胶更是大规模地生产(香肠类多用),不过多已不再采用传统熬煮法,而是采用更简易快捷的粉碎研磨法获得湿胶体,不用干燥(用途决定)。猪皮还常用于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的提炼生产。

      《神农本草经》(尚志钧计辑本)中介绍了两种动物胶:白胶(鹿角胶)和阿胶。云阿胶“出东阿”。一说“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是六朝之前出现的小注。陶弘景注:“出东阿,故曰阿胶。”唐代《新修本草》基本沿用了陶弘景的说法。《周礼•考工记》中有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又论胶之善恶“凡相胶,欲朱色而昔”,因“牛胶火赤”,所以牛胶是上好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云:“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其胶势力虽复相似,但驴马皮薄毛多胶少,倍费樵薪。”可见当时制胶是重牛皮、猪皮。所以自古牛胶都属上品胶。虽然说的不是药用胶,但因两者通用,好胶即是好的药用胶。

      唐甄权《药性论》云:“白胶,又名黄明胶”,所以唐代的所谓黄明胶,就是白胶,即鹿角胶。北宋苏颂《本草图经》(1061年)云:“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当以鹿角所煎者……”,指出当时民间常用的所谓“黄明胶”实是牛皮胶,制作质量差,还是用鹿角胶为好。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的“黄明胶”正品应该是指鹿角胶。本草中明确规定黄明胶是牛皮胶其实是李时珍所为,他认为“黄明胶即今水胶,乃牛皮所作,其色黄明,非白胶也,但非阿井水所作耳。甄权以黄明为鹿角白胶,唐慎微又采黄明诸方附之,并误矣。今正其误……”所以黄明胶特指牛皮胶是从明末开始的。此时牛皮胶的药用地位已被边缘化。

      汉代没有驴皮胶。我国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中所记载豢养的牲畜有马、牛、羊、猪、鸡等,但驴却不见有记裁,因驴非中原原生物种。驴起源于非州及西亚,后扩散新疆、蒙古一带。其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大概是在汉代,西汉•桓宽《铁盐论》谓“骡、驴、骆驼,北狄之常备也,中国所鲜”。又云“骡驴骆驼,衔尾入塞”。 刚引入中原的驴属于珍奇异兽。西汉•陆贾 《新语•道基》:“夫驴、骡、骆駞、犀、象、瑇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视驴为珍奇异兽。彼时当然不可能用驴皮煮胶,驴皮熬胶至少是几百年后的事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开始提及驴皮熬胶,云“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其胶势力虽复相似,但驴马皮薄毛多胶少,倍费樵薪。”可见当时认为驴皮并非煮胶好原料,更不以驴皮胶为贵。

      唐《新修本草》(659年)没有提及驴皮胶。《千金》两书提到了驴肉、驴乳、驴尿、驴驹衣烧灰、驴脂、驴毛、驴屎等,就是没有提到驴皮。唐•孟诜(612—713) 《食疗本草》云“(驴皮)和毛煎,令作胶,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酒服良。”(注意驴毛即是风药)。《外台》引“《广济》疗瘫痪风及诸风。手足不随。腰脚无力方”中使用了“驴皮胶”。(《开元广济方》723年成书)。宋初《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食治中风诸方]有“蒸乌驴皮方”,功同驴皮胶。唐陈藏器《本草拾遗》(741年)云:“阿井水煎成胶,人间用者多非真也。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古人之所以认为驴皮胶偏于去风,大概是因为驴本来自西域,耐酷寒风沙的缘故,所以其皮毛有防风、去风之功(《要术》、《食疗》煮胶都不去毛)。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约847年)提到:“南海之蚁铆(紫铆、赤胶、虫胶、紫胶),云中(山西,一说内蒙托克托)之鹿胶, 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可见大约在唐代中期时,驴皮胶虽已有名,但东阿牛胶仍然是其主流名产。

      北魏贾思勰本身是益都(今属山东寿光市西南)人,和陶弘景年代相近,他《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所论的煮胶法可能正是当时山东一带的经验,但他并未特别提及东阿阿胶。另外,《千金翼方》(682年)[药出州土第三]中,道地的阿胶是出自“齐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 改隋齐郡为齐州,隋齐郡原辖有历城、祝阿、临邑、临济、邹平、 章丘、长山、高苑、亭山、淄川10县。 却不包括如今的“泛东阿地区”——阿城镇、东阿镇、铜城镇一带,它们当时属于郓州。难道当时齐州产的阿胶更为著名?不过几十年后山东地区贡“阿胶”的是“济阳郡”。唐杜佑《通典》(801年)记载济阳郡的土贡:“贡阿胶二百小片、鹿角胶三十小片。今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济北郡置济阳郡,治卢县(今山东柱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阴、阳谷、东阿、肥城、长清及茌平南部等地。天宝十三年(754年),济阳郡废。济阳郡土贡阿胶以片为单位,完全符合《齐民要术 煮胶》的记载——胶盆翻合席上,脱取凝胶,以细紧线切割成适当的小片,极薄为佳,然后晾晒干燥。

      北宋苏颂《本草图经》(1061年)云阿胶“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又云“ 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可见当时阿胶已经是以驴皮胶为主了,且已经尚乌驴皮,但牛皮胶一直都是有的。南宋官修《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59年)云:“阿胶……谓用东平阿井水而熬成,然皆以驴、牛皮可就。”南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1237 年)云:“鹿角胶、阿胶,拣明亮者为上。阿胶不必须东平,自为之甚佳。补虚用牛皮胶,治风用驴皮胶。东平皆京师伪胶,杂以马皮,并故鞍鞯鞋底之类,其恶为甚。”可见当时东平也多为伪胶,且马皮胶此时已经被医家排除出药用胶。王纶《本草集要》(1496年):“(阿胶)用东阿井水煮牛皮或驴皮为之。”明末以前,驴皮胶的功用偏于去风,之后则日益演变成女性滋补品了,其疗风之功也渐被人遗忘。

      (注:据说明末以前中国的驴都是黑驴,栗色驴是明末清初时期从美洲之墨西哥引进的。不过如今存在的亚洲野驴和家驴的祖先非洲野驴,两者的躯体都不是黑色的,黑色驴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也没搞明白。)。

      唐宋阿胶原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非传言所谓驴皮胶的功效优于牛胶,很多学者认为与五代至宋实行的“牛皮之禁”有关。由于牛革筋角为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所以当时国家禁民私卖,皆输于官,五代后汉牛皮之禁最严,律“犯牛皮一寸抵死”,民间熬胶自然没有了传统的原料,唯有改用不受管制的驴皮等杂皮。日久则沿袭成俗,以偏为正了。

      我们大略可以将药用胶的历史分为几个阶段,《本经集注》(约公元500年)之前是药用胶杂用时代,胶类较繁杂,周代牛胶属上品胶,东汉“阿胶”已经成名,陶弘景时代(约公元500年左右),东阿牛皮胶已是名药胶,猪皮胶因原料易得可能民间常用;《本经集注》时代至唐代,因本草的提倡,药用胶尚牛皮胶,东阿仍以牛胶驰名,唐代后期驴皮胶已经有名;五代十国(或公元1000年前后)也是一个分水岭,因频繁的战争需要引发的“牛皮之禁”,最终导致药用胶的原料发生了改变。五代十国之后苏颂《本草图经》到明末《本草纲目》,药用胶尚驴皮胶,更尚乌驴皮,但一般认为牛皮、驴皮通用,各有所长,补虚用牛皮胶,治风用驴皮胶。不过实际牛皮胶的地位逐渐下降。明末以李时珍始将牛皮胶从阿胶中分离出来另立一条为标志,药用胶开始独尊驴皮胶。驴皮胶也日益变成了女性通用滋补品。

      自古阿胶的道地性常以东阿本地的乌驴皮和阿井水为宣传。现代阿胶的商业化大生产,皮源争夺紧张激烈,原料早已经异地大量采购,有的厂家甚至把驴皮收购的触角伸向了海外多个国家(国外驴皮目前成本更高),当然也并非都是乌驴皮,所以这条如今已不宣传了(注:对于标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商品,其主要原料必须为当地出产)。如今重点宣传的是东阿水的不可替代性。东阿地下水炼胶当然是好的,不过古今对东阿水则有点过于“神话”了,尤其是商业宣传。北魏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经注•河水》载:“(东阿)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当时煮胶已重“阿井”之水。至于此井水质如何、制胶有何好处,郦道元并未交代,而此古井也早已在历史中湮没(有人考证古阿井在今阳谷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的岳庄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则明确说“凡水皆得煮;然咸苦之水,胶乃更胜”,其所谓“更胜”,通篇推敲起来无非是能使胶更纯净更黏而已。如今工业制作皮胶有一道重要的“浸灰”工序(石灰水浸渍),目的是使胶原纤维松化,易于水解。贾思勰是益都(今属山东寿光市西南)人,其所论的煮胶法可能正是当时山东一带的经验。东阿地下水的炼胶好处,如今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其含较多矿物质而比重大,有利于去杂提纯和药性发散。此水煮胶能更纯净应是经验之谈,至于说水中的微量成分能带来多大的特效恐怕就有点夸大其词了。阿胶的主要原料中,皮和水,当然是皮重要过水,对于这一点,《药典》(2010版)有明确的态度,《药典》只规定了“阿胶”的原料是驴皮,对水和产地则没有任何规定。若按古代一些医家所论,非古“阿井”水所炼之胶就不是真阿胶,但“其井官禁”,那么历代民间所用之阿胶哪里还有几分真的?如果如今过多地强调当地水质的重要性,则意图扩张的当地生产企业也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永远只能在当地建厂,要么就不够道地。所以如今有些厂家又侧重于宣传其独特的熬制工艺了,以便将自己与当地的其他厂家区别开来。

      如今名厂生产的阿胶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本身配伍有药材的,成品类似于中成药,属单独服用的补品。而另一类只加一般辅料(传统加明矾澄清加黄酒去腥加冰糖去味防裂增亮加豆油防粘,加黄酒、冰糖及豆油为《药典》许可),不加药材。这是一般配药用的。配药用的阿胶还是用单纯的胶比较稳妥,以免药物相互之间有什么问题。

      阿胶在宋以前古典医书中,主要的功效是补虚、去风、止血、止痢、止嗽、疗产难、利大小便,疗皮损、痈疽。其补虚好理解,胶为动物皮骨精华;其疗外伤皮损(含汤火伤)、痈疽,也好理解,因胶有黏性可以粘合,且胶炼自动物皮肤。“止血”应是疗皮损的引申,皮损则血流,皮合则血止。其止嗽逆、疗产难、利大小便、止痢之效,原本大概是取其滑利易通及冷凝之性。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云:“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沈括此论随后被唐慎微《证类本草 泉水》(约1100年)引用。阿胶能“治淤浊”,在《证类本草》“阿胶”条下并无此论,之前的《唐本草》、《本经集注》都没有。此说的根源在于西汉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的《淮南万毕术》。东汉孔融《同岁论》云:“弊箄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阿胶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此论本出《淮南万毕术》:“胶挠水则清,敝箕止咸,取箕以内酱中,咸着箕矣。”《淮南万毕术》是我国古代有关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主要是谈论各种各样人为的和自然的变化。《万毕术》提到的“胶能止浊”、“敝箕止咸”、“ 莞蒲厚酒”等都是古人实践中发现的经验现象。“胶能止浊”现象按现代科学的解释就是胶具有的絮凝作用,如今动物蛋白胶仍然是酒、酒精饮料的常用澄清剂(絮凝剂)。《淮南万毕术》说的是“胶”,不是“阿胶”, 所以本无关济水清重之性。后世阿胶出名后,孔融、傅玄、葛洪等人引用此典故时才说“阿胶”。北宋沈括阿胶“治淤浊”与清济水关系之论,实属后世文人的穿凿发挥。

      附一:阿胶(驴皮胶)的常用替代品。李时珍曰:“苟阿胶难得,则真牛皮胶亦可权用。”《本草纲目》又云:“鸡子黄,气味俱厚,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医宗金鉴》云:“如无真阿胶,以龟板胶代之”。今又有“新阿胶”。

      朱玉祥《常用中药的缺药代用药》中介绍了阿胶的经验代用药:用于补血,代替药:熟地,此功熟地力弱且腻 。或当归,此功相似,但当归性温。 用于滋阴润肺,代替药:天冬或沙参。见《人民军医》1983年第6期。

      附二:民间自制现用皮胶方法:取新鲜兽皮适量 ,去毛,洗净后切成小块,再用绞肉机绞碎,加入清水煎熬为稀胶状,以无皮渣为度。如去毛不净或不去毛,则后期要过滤杂质。

      附三:猪皮冻内服可以治疗寻常型牛皮癣(银屑病),有病人服用有效或显效,也有些人无效。俄罗斯医学院院士洛普欣与他人合作发明了一种外涂治疗牛皮癣的猪皮药膏,方法很简单:把研碎的猪皮浸在生理盐水中进行溶解,经过离心机分离,提到沉淀物作烘干脱水,再与中性化妆油膏混合而成。临床实验疗效不错,此药膏已获得俄罗斯发明专利。


      其他参考资料:

      王志海  吴斌《阿胶、黄明胶、新阿胶药用历史考》《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06期

      张淑真《猪皮胶制备及使用的突破》《肉类工业》2006年第四期

      陈盾《中国上古胶粘剂及应用》,《中国科技史料》第24卷

      王药雨、冉小峰的《阿胶的历史沿革、药用价值及制法的调查》

      靳光乾、钮中华、钟方晓、刘善新《阿胶的历史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   2001年7期

      《中国药典》2010版

      张振平《阿胶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状况》《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17卷第1期。

      张振平《阿胶产生年代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3月第21卷第2期

      网文《国宝瑰药阿胶的制作工艺是如何?》




上一篇:半夏生用践习谈
下一篇:关于半夏之“洗”

23

主题

710

积分

129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无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0
发表于 2014-8-21 05: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阿胶,我是越来越不懂,感谢汤先生的帖子,如获至宝,收藏,学习。
君心似水,无欲则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786

积分

333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6
QQ
发表于 2014-8-21 07: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据详实!受教!谢汤老师!!!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4-8-21 08: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阿胶也还有其替代品的。谢谢!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09: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消失逸狼 的帖子

消失逸狼:说了一大堆话只有驴不是中国原生动物,汉代后才慢慢多起来是有用的。
其实放养黑猪的皮才是最正宗的,黑猪最滋阴,问题是我10几年没见过原生黑猪了,都是乌克兰种饲料白猪。连西游记电视 .. (2014-08-21 06:50) 
古典制胶不去毛,贾思勰《齐民要术 煮胶》(544年)云“不须削毛。削毛费功,于胶无益。”
唐•孟诜(612—713) 《食疗本草》云“(驴皮)和毛煎,令作胶”;唐宋时代,驴毛本身是风药,驴皮胶主去风。《千金要方》、《外台》疗少小新生中风,有“二物驴毛散方”(取驴前背交脊上上会中毛)。

农贸市场卖肉的多有绞肉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消失逸狼 的帖子

消失逸狼:鲁迅还说过去做乌鸡白凤丸要保留鸡毛,今天还有这个必要吗?你一向批评传统不科学,现在又拿这个说事了?鲁迅也说过,人心很古其中意味你自己去品味,你的语文水平确实堪忧 (2014-08-21 09:58) 
有无必要各人随意。我不过复述一下古典传统的观点。

生产食用胶,工业化大生产的皮革脱毛,舍得水浸人工脱毛当然没问题,就怕一些无良厂商使用化学脱毛。还不如不脱毛的后期过滤法。

我一向对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满意。

一向批评传统是没有的,我有自知之明,不象某些人。
我的批评一般有具体,就事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3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8-21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增長知識!多發好文章看者受益。湯老師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3

积分

592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23
发表于 2014-8-21 1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汤先生大作,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8-21 1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先生考据详实,佩服。
  1.张锡纯说:驴历十二月始生较它物为迟,以其迟 ,挽流产之速,自当有效。
  寿胎丸如用猪皮,能有效?
  2.伤寒论之阿胶到底是不是牛皮胶,临床上有没有人试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新德 的帖子

李新德:汤先生考据详实,佩服。
  1.张锡纯说:驴历十二月始生较它物为迟,以其迟 ,挽流产之速,自当有效。
  寿胎丸如用猪皮,能有效?
  2.伤寒论之阿胶到底是不是牛皮胶,临 .. (2014-08-21 12:58) 
从现实医患角度、处世角度讲,妇产疾患用胶自然要用别人无可非议的上好阿胶。至于寿胎丸能不能用猪皮胶或猪皮,没有见人实验过,估计也没有实验者或医生敢拿这事来实验。这事关人情世故,无关药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8-21 2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汤先生,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858

积分

96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通过努力成为像大冢敬

Rank: 8Rank: 8

积分
2858
QQ
发表于 2014-8-21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先生好文章,晚辈敬佩非常,不要理会一些无聊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41

积分

414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4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0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玉祥《常用中药的缺药代用药》中介绍了阿胶的经验代用药:用于补血,代替药:熟地,此功熟地力弱且腻 。或当归,此功相似,但当归性温。 用于滋阴润肺,代替药:天冬或沙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106

积分

771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106
发表于 2017-10-31 0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猪肤汤”实际就类似胶汤或者说是简便的胶汤
...
那么,猪肤汤如果直接用新阿胶或阿胶,效果是不是一样或接近?猪肤应该是刮去油脂使用,还是包括油脂?
请先生看到时,抽空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7-10-31 1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9:35 , Processed in 0.22045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