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704|回复: 17

论方证对应的合理性与不足处

[复制链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发表于 2013-9-23 1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人追求方证对应,另有一些学派轻视方证对应,形成相互诟病。事出有因,大概双方都会有一些偏颇。

我认为,所谓方证对应,本质上就是辨证论治,所以争论的各方在这方面并无冲突。经方派强调的是,必须从张仲景的经典出发来进行辨证论治,必须以张仲景的方为纲来认识证,必须从伤寒论的条目原文作为论证根据,必须从张仲景的原始方剂来进行运用治疗。这无疑是一个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追根溯源的治学方法。是优点,是长处,是其合理性所在。但是,方证对应本身亦有不足。

首先,方证对应将辨证论治的精神进行了切割,只取张仲景辨证论治一块,而抛弃百家对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完善那一部分。当然,不是每个经方家都这样做,但确实有不少人走向了偏激。

其次,方证对应的合理性,在于其要求治疗处方必须根据六经病证严格对应,从而使治疗符合“真”的要求。但仔细思考会发现,“方证对应”实际上是一个标准,是一个目标,而非一种方法。不少经方家把“方证对应”当作一种方法来对待,就有问题了。有些经方爱好者以为,只要从条文去寻找方证对应,就像拿着电影票找座位那么简单。结果可想而知。有些人到网上来叫苦:怎么没有效啊?原因在于,你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方证对应”这个目标。

因此,“方证对应”只是一个标志,并无多少实质内容。甚至,过分强调方证对应,会使伤寒学说庸俗化、浅薄化。我们治学的关键在于,寻找能够达到“方证对应”的方法和途径。治病不能单凭口号,声称是经方医生就一定出色?我但愿经方爱好者,要把仲景学说放在心中,而不是摆在嘴上。要求真,如何才能真?贴上“真”的招牌也不一定就真。

奥秘在深层,不要停留在表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黄煌 + 10 方证相应是经方医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思维方法。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我对“伤寒论”中“证”的认识
下一篇:从姜撞奶、酥油茶谈到当归生姜羊肉汤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3-9-23 1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方证对应正是一种方法,又可以说是有别于其他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方法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3-9-23 14: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浅层次的对号入座。方证也并不是仲景首创,而是在此之前就有更久的发展,如真武汤,白虎汤,大小青龙汤等这些名方应该早在仲景之前就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学习方证,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客观的证的存在,迫使医生必须思维,以达到主观符合客观的程度,所以并不是喜欢方证就造出个名词出来,方证并不是你喜欢它就存在,不喜欢它就不存在,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方证对应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标准,更具有具体的方证作支撑。这种客观的证是相当稳定的。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6

积分

4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3-9-23 16: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三国志-方技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408

积分

37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08
QQ
发表于 2013-9-23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似都明白,实际上根本不明白“方证相应”的甚深内涵。方证相应有“辨证论治”无法达到的精细,从辨证论治讲,血虚应当补血,但从方证相应讲,补血的方又有很多,不是随便拿一个就能有效,必须详细分析每一个补血方的特点,然后针对性的使用。在不违背病机,不违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细致,细致到全方每一味药的具体功能及最契合的症状上去用,做到不让任何一味药的任何一个功能皆与证合,做到丝丝入扣,这才是的谓的药用当,这才是所谓的“方证相应”吧。方证相应细到简直无法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它,只能说是“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只能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形容了!方证相应的理论真是“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专于仲景书,以胡师为本,走中西神交路,一切为病家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13-9-23 16: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仲景之方,证,六经之证,如此而已。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6

积分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3-9-23 17: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镜湖 的帖子

镜湖: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n .. (2013-09-23 16:22) 
寻外实,为何下之?延内实为何发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6

积分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3-9-23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镜湖 的帖子

镜湖: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n .. (2013-09-23 16:22) 
其实,这段文字颇有研究价值,现代有人认为,伤寒以“下”为第一大法。伤寒论中颇多“下之后”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694

积分

24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94
发表于 2013-9-23 17: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只是辨证论治的方法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81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努力学习经方,造福一

Rank: 3Rank: 3

积分
581
发表于 2013-9-23 2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不是套原文,而是学仲景心法,辨证论治。
谦虚谨慎,努力虔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30

积分

20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0
QQ
发表于 2013-9-23 2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方正相应  一定是用伤寒论理论也能够解释清楚的  而不是机械的对号入座  首先看病时不要抱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对号入座的执着而诊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3-9-24 09: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相应是经方医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思维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发表于 2013-9-24 18: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相应===是伤寒论最大眼目。
仲景先师的《伤寒论》几乎每一条都在教我们如何辩别方证
每个患者,每个病案、临床的每时每刻都在辩别“方证相应”。
“六经”是人体发病的共性,“方证”是每个病证的个性。
方证对应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超强灵透的诊疗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9-27 2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有方证时方就没有吗,方证相应就是张仲景的本意吗,不见得,方证相应是后人为了更好的使用经方而总结出来的,与张仲景本意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781

积分

4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781
发表于 2013-10-7 2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说的:奥秘在深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48

积分

27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48
发表于 2014-2-4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只是后人欲求简速、精熟,先人所学的手段,绝非目的。毕竟,谁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思想,只能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同理其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4-2-4 2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来说,楼主有道理;事实上又不是如楼主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2-6 18: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你是做临床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0:39 , Processed in 0.10396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