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众所周知,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是中医发展史上的创举,并且创立了很多的有效方剂。直到今天仲景的学说依然熠熠生辉,有效的指导临床。但是也有些人提出了异议,认为古方不能治疗今天的疾病。理由是仲景时代科学不发达,那时候的理论自然就落后了。可是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一些病,用仲景的方剂仍然可以取得疗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当我们翻开中医大家的自传时,绝大多数服膺仲景学说,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科学发达的今天,2000年以前的理论能不能指导今天的临床呢?我们一直说“读经典,做临床。”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张元素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此种学说一经问世,大受追捧,其发挥的脏腑辨证体系和归经理论,成为中医治疗的核心。脏腑辨证成为中医的核心后,能够运用六经辨证的中医就很少了。其实上溯到孙思邈的时候,孙氏就以脏腑辨证治疗疾病,方剂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人说六经辨证只适合外感病,不适合内科病。这些说法都是不能正确理解仲景六经辨证所造成的。
要想了解六经辨证就必须先了解“六经”这个概念。作为伤寒学的基本概念,“六经”一词并未见于《伤寒论》中。其被引用于伤寒学之时,始于宋金时期。其实应该是“六病”。就是六种不同的状态。
关于“六经”的由来,就目前来看,有三四十种之多。如六经经络说、六经脏腑说、六经气化说、六经八纲说等等。其实不管哪一种学说,从仲景的书中都能找到注脚,但是又不全面。所以后人就干脆折中一下,多数医家主张将上述各种学说结合起来,以求全面系统论述六经实质,即六经脏腑经络气化说。简单的说,必须把脏腑、经络、气化密切联系起来。
毫无疑问,六经辨证就是仲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
其实细心读仲景的书,仲景只是说: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等等。六经也好,六病也好,仲景的思维是什么,仲景为什么称六病?我以为必须运用还原式的方法来解读,不能用后世的观点强加于仲景。否则必然失于偏颇。要还原仲景的思维,其实也不难。我们知道三阳是一阳,三阴是一阴。在这个基础上再划分,那就有了三阴三阳。那么阴阳的关系如何呢?
其实《内经》对于阴阳关系的阐述就是八个字:“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是主导,阴是随从。阴阳的关系就好比夫唱妇随。当然不是说阴不重要。“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等等。总之阳在外,阴在内。就好比一个大坝,河堤是阳,水是里面的阴。里面的水多了就能溃堤。如果外边的河堤矮了,水就会泛滥。如果阳盛就要泻阳,阴盛就泻阴,这是一个治疗方法的问题。要注意不同于王冰解释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这种阴阳两分法对于认识疾病不够细腻,所以仲景运用了四分法。那四分法?就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样比起两分法是一个进步,那是怎么来的呢?在仲景时代只有一个办法,即法天则地。这是我们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方法。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那就是四种状态,春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太阴,冬是少阴。春天阳气升,夏天阳气隆,秋阴气盛,冬天阴气竭。有人可能要问冬天比秋天要冷,那秋天应该少阴,冬天是太阴。很多中医名家对此有疑义。甚至改动古籍。其实这是对于阴阳问题认识不清导致的。阴和阳如影随形,阳旺之时阴必然旺,阳少之时阴必然少。阳是主导,阴是随从。春天阳气生发,是为少阳,此时阴气也少。但是阳气是一个增长的过程,所以不必考虑阳的问题,当考虑阴的问题,阴能不能随呢?如果不能就要扶阴。夏天阳气最多,这就是太阳,此时阴气也多。问题是阳,如果阳太多,也就是守的太过。阳在外,就好比河堤,这时候就要泻阳。秋天阴气最多,为太阴,是阴气的毛病,就要泻阴。冬天虽是少阴,实际是阳少了,阴阳都少了,问题是阳的少,导致了阴的少,好比河堤的降低导致了河水的必然减少,所以治疗一定要温补阳气,就是先筑河堤,后加水。所以仲景为什么阴阳俱虚竭时,以四逆汤扶阳,这就是关键。强调阳气的重要,绝不会说阴不重要,因为少阴只是其中一种状态,不少中医大肆用姜附剂,显然是有悖于仲景立法的。六病之中还有阳明和厥阴,其实阴阳要有个转换,阳气盛到一定的程度就要转了,阴少到一定的程度也要转的。太阳之后转为太阴,这个中间的过程就是阳明。少阴转为少阳的过程就是厥阴。这样六种状态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所以有人说:六气是一气。这样六气就完美的构成了一个循环,天道如此,人道也是这样。善言天者必有验与人。这就是六病的由来。其实就是六种状态。我们到此再看《伤寒论》,发现仲景直接论述到“心、肝、脾、肺、肾”脏腑名称的条文是少之又少,论述到“某某经”的也少得可怜。仲景的这个天人模式,是中医的灵魂。
六经辨证的特点有哪些呢?一是时空观,我们说中医是一门天人之学。讲究天人相应,这在《伤寒论》中有完美的体现,六经欲解时就是很好的注脚。其实仲景的处方中都包含着这样的思想,这在后世的五脏辨证中就显得不足了。我们以少阳病为例,我们知道阳在外而主入,阴在内而主出。否则阴阳就离绝了。少阳病是阴不能外出,主方小柴胡汤就是帮助阴外出的方剂。从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性味看,柴胡苦平,半夏辛平,黄芩苦平,人参甘寒,(和后世论述的而不一样)辛开苦降,党参可以补益五脏之阴,从而帮助阴气外出。从而和“少阳的入”到达一定程度的平衡。
从药物的功效看,柴胡也不是升提的,相反是推陈致新,是往下的。党参后世多扶阳救逆用,仲景则不用。仲景用药是遵照《本经》。后世乱改药物性味,凭空杜撰,是不足取的。
二是用方观,在五脏辨证中多用一些对症的药,如头疼用菊花、天麻,腰痛用杜仲、牛膝,失眠用枣仁、远志。其实经方用的不是这种思路,如果用这种思路理解经方,就会缩小经方的治疗范围。就会得出经方不如后世《内科学》论述详细的结论,仲景怎么没有分型治疗呢?是仲景的思想不成熟吗?显然不是,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的大方大法,是一种模式。所以仲景说: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知源。有人问《金匮要略》不是讲五脏辨证的吗?其实《伤寒论》讲的是一种模式,任何疾病都逃不出去,并且制定了方剂。《金匮》讲的是具体病的治法,是仲景在给举例子。所以《伤寒》连贯性、思辨性很强,《金匮》比较松散。通俗的说《伤寒》就是授之以渔,《金匮》是授之以鱼。仲景把捕鱼的方法都说了,我们还说仲景没给我们鱼吃,是我们思维僵化了,缺乏思考所致。
明白了天地阴阳四时的模式,以及阴阳相互转化的规律。再重读《伤寒论》六经辨证,就会很清晰的发现,仲景的六经辨证最能体现中医的特色。也能理解“六经钤百病”不是一句空话,六经辨证不仅适合外感病,而是一切病的通用大法。问题是研究伤寒的很多,可是运用经方的很少,能用经方原方而疗效高的少之又少。归纳原因不外两点,一是不明阴阳;二是用后世五脏辨证解读经方。不是说五脏辨证不好,这里强调的是一定要用还原的思维方式解读仲景的书。只有如此才能使得经方大放异彩,彰显中医的优势,“读经典,做临床”才不是一句口号。
明白了六经辨证的思维,不管用针,还是用药,就不会流散无穷。此是浑束为一之法,就不至于专注于术了。后世方书浩瀚,多是从术的层面论述疾病,让人难免有庄子的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
上一篇: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转帖】下一篇:治疗失眠的经验之谈(亲传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