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16|回复: 15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2986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12-7-22 16: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
           -  -----浅谈经方临床入门捷径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  温兴韬
  《伤寒杂病论》自问世以来虽历经战乱、几度湮没,却又奇迹般重现于世,真的是“中华不欲亡此书”。其独特的魅力难以言表,曾令多少有识之士倾毕生精力于此。它的神奇精深是世所共知的,如严器之言:“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 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庞大的中医队伍里,真正掌握经方运用经方治病的中医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颇富盛名的中医大师对经方形同陌路,更有甚者视为异端。然柯琴却言:“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经方的入门真的有如柯氏所言的那样简单吗?
   本人经过二十余年曲折的学习临床探索历程,尤其是近年的经方教学实践,对此略有所悟,渐渐体会柯氏并非虚语欺人。发现有些人学习经方时间很长,却难入经方门径。而有些人特别是西医甚或是非医学专业的人士,却很容易入门。也正如老子所慨叹的那样:“我法甚易知,甚易行;众人莫能知,莫能行。”三年前,邻县一位公安干警杨先生,因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病久治无效,转来我处就诊,目睹经方的神奇疗效,遂对经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发奋学习经方。其对经方热爱的程度、执着的精神、掌握的深度、运用的水准无不令我惊叹!令我欣慰!更令我产生无穷的反思!
   经方为何对某些人是那样的简易,而对某些人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正如圣虚法师言:“般若是最好的魅力之行,因为般若是遍一切处。反映在魅力上,它能动用全部五蕴去影响对方的全部五蕴,而且在广度和力度上无与伦比。同时般若又是最简单的魅力之行,不需要通达过多的知识和方法。当然,对于根基不相应的人,它却又是更难乃至难于上青天的事。”在这一点上儒、释、道、医何以如此惊人的相似。
   初在母校学习,虽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的很认真,但根本不懂何为经方,不知道经方与时方的区别,头脑中没有这些基本概念。毕业后虽然用经方,亦偶有超出想象的疗效,但对经方仍是糊里糊涂,缺乏清晰的认识。九五年在南京进修,随恩师黄煌教授系统学习经方,从白文、方证、药证、类方、体质、腹诊等方面入手,渐渐对经方的特色有了一点点粗浅的认识。回来后便全身心投入经方的学习与临床运用,渐渐对经方有了较明确的认识。2003年我写了篇《方证药证是经方不变的灵魂》,认为方证药证是经方最基本特征,强调掌握方证药证的重要性。曾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仲师之道方证而已”来形容。回想往日在母校学经方,只是稍得其行形,至于其神则茫然无所知。
    一次偶然得到《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如饥似渴的反复阅读。书中有段按语:“疾病纵然千奇百怪,人之形脏又厚薄虚实不一,但归根到底,仍不离三阴三阳之传经变化规律。诚然,若临床掌握这一根本,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常见病如此,罕见之怪证焉能例外。”我有感而发,当即写了:六病之外无奇疾,方证之中有活法。这本书让我对六病更加重视,然而对六病的认识仍很模糊,苦苦探寻了无答案。 苦思冥想之际,口占一绝:盲人摸大象,游客看庐山。六病真身相,何时可了然?后来看了李心机教授等人的书,尤其是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唐步祺的《咳嗽之辨证论治》等书,让我对六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如此,六病的本质仍然难以把握,如太阳病篇有麻黄汤证,可阳明病篇235条亦为麻黄汤证。那么在临床上遇到一麻黄汤证,究竟属太阳病还是属阳明病的麻黄汤证?至于桂枝汤证在其他病篇中出现的则更多。
    通过多年的思考,虽然对六病的本质仍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对六病的现象似有些体会。万事万物看起来纷繁复杂,但还是可以进行基本的分类。如色彩斑斓的颜色可以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抑扬顿挫的声音可以用几个基本的音节来区分,而五行更是古人认识宇宙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认知方法与逻辑思维。事物的运动变化常常是有序的,如布朗运动,起初认为是无序运动,后来爱因斯坦通过研究证明是有序运动。所以疾病纵然千奇百怪终逃不出医圣法眼!医圣用六病将繁杂的看似无序的疾病进行分类,至于合病、并病则似颜色中的合色、杂色。一部《伤寒杂病论》就是医圣以其天才的智慧,从万千复杂的疾病中破译出其基本的规律,并创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特效方药。其中的六病为纲而方证属目,纲举目张无往不胜。姑且用一五绝来形容:疾病千千万,难逃六病中。熟谙方证义,竖子入囚笼。
    医圣的六病理论,不仅适用于伤寒,可适用于任何疾病,或一科或一病。如陈达夫以之辨治眼科疾病,娄绍坤以之辨治腰椎病与痛经等。所谓“六经通,百病通。”真正明了六病辨治规律,即可掌握各种疾病的治疗法则。
另一部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则是对人体生理病理多方面的系统认识,不仅认识角度侧重点与《伤寒杂病论》不同,尤其在治疗方法上则稍显简朴。 《伤寒杂病论》则极少论述生理病理,高深的理法寓于看似简易的脉证组合之中。其方剂被历代经方家无数次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它的高效性毋庸置疑。经方不仅具有高效性,更具有简易、易学、易用等特性。《黄帝内经》属中医的基础理论,而《伤寒杂病论》则属中医的临床治疗学。其中的《伤寒论》相当于治疗学总论,没有讲具体疾病的治疗,却论述了各种疾病治疗的通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是中医临床需要遵循的基本法则。而《金匮要略》相当于治疗学各论,完全遵循前者的基本法则来论述具体疾病的治疗,两者相得益彰。程云来曾言:“读仲景《金匮》,必融会仲景《伤寒》,澄心年月,便领悟其旨趣,否则得此失彼,未许窥其要妙也。”
且试用电脑作比喻。八十年代, 学电脑,老师讲授那繁杂的指令编程,没有几个人听得进。 待视窗操作系统问世,集高效性简易性于一体,连小学生都可以熟练地运用电脑,根本用不着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繁杂的指令。《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体系中最高效且最简易的临床“视窗操作系统”,是中医最佳的临床指南。作为临床医生无需去考虑那繁杂的病因病机及繁琐的理论,只要将六病提纲领会,熟谙基本的方证,临证自会得心应手。
     经方的入门无非是学习与临证两个方面。
1如何学习?
     首先是要从白文入手,要将原文烂熟于心,熟谙基本的方证并领会六病的奥义。在大论中随处可见六病的身影,却没有一处直截了当、精确明了的解说,虽然医圣没有解说,并不能否认六病的存在与意义,这如同佛学中的五蕴一样,“确实不能由解说而显示,只能由亲身的体验去观察”(《般若启用论》)。虽然历代经方家对六病本质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不论六病的本质如何,还是要通过具体的方证落在实处。故从方证药证入手,不失为退而求其次的更为现实的方法。熟谙基本的方证,这是练就临证下手功夫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参考书目,如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仲景五十味药证》,这两本书堪称开启经方之门的钥匙。其他如柯琴、陈修园、徐灵胎、曹颖甫、邹澍、范中林、吴佩衡、胡希恕、李心机、武简侯、汤本求真、矢数道明等纯正经方家的著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完全遵循经方自身特有的思维,一旦采用时方思维来学经方,则将走入死胡同。这是很多能将经方倒背如流却用不好经方的悲惨结局。(本人在《漫谈经方》已详述)且借用诗家的一句话:“诗非关文章事”来比喻两者思维的区别。用写文章的思维来写诗是写不好的,同理用时方思维来认识运用经方也行不通。特别是当代中医渐渐西化,其诊疗规范惟西医是从。这种所谓规范化已严重背离了中医的基本特色,不仅不能发展中医,反将使中医严重退化。恩师黄煌教授曾言:经方自有规范在。却有人认为经方条文杂乱,所谓“本无一定次序” ,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领会经方的规范,这也是一些胆大心粗者妄言错简,妄谈重编的原因。
    在学习具体的方证时,既要掌握方剂基本的典型的脉证,更要掌握其不典型的脉证。如大论12条即是桂枝汤基本的典型的脉证,而大论中则有更多的不典型脉证,如56条即为不典型的脉证,初学者常难以理解。《续名医类案》载李士材治一伤寒谵语狂笑案,即是对56条很好的诠释,此案对学习理解56条很有帮助。然此案脉洪大,又当与25条参看,亦是对25条脉象的很好诠释。后世的方剂学对很多经方的适应症 过分强调典型脉证而忽视不典型脉证。最典型的莫如白虎汤、承气汤等,强调所谓的四大症。十余年前,本人曾治一八旬老妇,诉近五六年,不可进食热食,虽三九严寒,必将食物冷透如冰,方可进食。观其体健别无所苦,据其脉稍滑,予白虎汤五剂而愈。去夏一血液病患者,曾在苏州某院治疗数月,花费25万余元,病情难以逆转,生活已伤失自理能力。初诊一时难辨其证,腹诊触其腹灼手,遂用白虎汤加味,病情渐渐好转,间断治疗三月,后到苏州复查血液相关指标基本正常,而治疗费用不到两千五百元。
     此外对脉证的认识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重视脉证合参。不可一见恶风、恶寒即认为是桂枝汤证,如大论168条时时恶风、169条背微恶寒等。不可一见舌燥渴即认为是白虎汤证,如137条舌上燥而渴、320条口燥咽干等。
    熟谙方证尤为重要。对于时方来说,一般都是强调先领会方义,才去运用。而本人的经方实践往往并不如此,很多经方在我第一次运用之前,并不理解其组方意义,恰恰是牢记了方证,在临床偶然遇到典型的方证与之相对便随证用之而获奇效,如木防己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厚朴七物汤等。通过几次运用,反过来对该方的内在含义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然后便可对之进行灵活的加减。
    要重视经方的特异性。刚毕业时,一师兄来访,问我:“栀子豉汤如何用?”我回答“此等小方未曾关注”师兄厉声曰“临证若遇此证,奈何为之?”我一时无言以对。此后我曾翻阅资料,却仍未搞清楚。直到随恩师黄煌教授学习经方后,才学会用此方。将之广泛运用于消化道疾病及心脏病、哮喘等。曾有一男青年,胸膈灼热疼痛难忍,查胃镜示:食道憩室。消化科医生嘱其去合肥手术治疗。其母(就是当年硬逼我为其开防风通圣散)心疼儿子,不愿让其作手术治疗,再次逼我为其子开中药治疗。我当时真的没把握,因记得胡老《经方传真》中有此一案,姑且一试,遂用原方三剂,药后诸证若失。事后我屡屡嘱其复查胃镜,想了解憩室的情况,无奈其母子俱不从,甚为遗憾。一老翁因胸膈灼痛吞咽困难,查胃镜并作病理示:食道癌。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主任言其病程不过半年。后来我处求治,据其脉证以四陷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半年余,症状逐渐改善,复查三次胃镜均正常。象胸膈、胃脘部的灼热嘈杂等证,非用此方不可。这就是经方非常鲜明独具特色的特异性。
    学习经方还得注意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每味中药的功效是多方面的,而仲景对药物功效的运用是有选择的,与时方用药不尽相同。这方面,邹澍、黄煌、李心机等论述最为精详,可参看相关论著。
    学习经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勤于思考,按图索骥囫囵吞枣的学习是不可能有大成就。司马迁的座右铭是: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孔子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另有古人言:学不要之以悟,则所学亦浅。悟不先之以学,则所悟亦非。学习经方亦当遵循学习、思考、觉悟的过程。

2 如何临床?
    经方的临床迥异于时方,时方着眼于具体的疾病,从病入手,分证型、辨病机、立治法,重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而经方的临床则径直从六病、方证入手,并不在具体病名上寻枝节,而是着眼于相关的脉证,探求方与证的严格对应。
经方大师胡希恕言:“治病就是随证治之,不是你拿脑瓜想。那有什么证,你就应该怎么治,现桂枝汤证用桂枝汤,现承气汤证用承气汤,这叫随证治之,随所现之证而来治之。”胡老强调:“治病不能只有治疗大法如辛温发汗、宣肺化痰等,更重要的是明确对证的方药。也就是说,辨方证比辨治疗大法更重要。”经方家武简侯更是强调:“必获得其确证而后可,亦必遭逢此证而后知,于是见病虽万变,方与证则始终结合,如掌握不误,亦能解决不易解决之病,如此是也。”

   对某些疾病,时方家往往无法理解经方家的认识与治疗。如中风一病,最有名的时方大家张景岳就坚持内风说,他无法理解续命类方治疗中风,可本人用之却屡有捷效。本人的临床体会,续命类方又不仅仅限于治疗中风。当代的时方医面对高血压,更多的强调肝肾阴虚,很难理解用麻黄类方治疗高血压。至于用麻黄汤治疗难产、咯血,桂枝汤治疗背疽等,更觉骇人听闻。很多人被时方思维约束,临证时面对复杂的疾病一筹莫展。其实很多疑难杂病,径直从六病方证入手,往往很容易。纵观历代经方家治疗疑难危重病,所用方药并不复杂或特别。那奥妙究竟在哪呢?关键就在于临证的思维及对方证的准确把握。江西经方名家徐汝奇曾言:“对于经方来说,没什么疑难病可言,大病小病一样的治疗。”
    明清以降,江南时方医多惧怕麻黄、柴胡等药。家父年轻时曾因病被误诊误治险些丧命,遂发奋自学中医。某年盛夏,众人摇扇纳凉,而三伯父却裹着破旧的棉袄。家父据其脉证,开了一剂麻黄汤(处女方)。当三伯父持方到卫生院拿药,竟被老药工厉声呵斥:“哪有三伏天用麻黄汤的道理?”并质问是谁开的方。经三伯父说明,并执意购药。老药工无奈配了一剂,并反复叮咛,药煎好只能喝三分之一。可三伯父将药煎好后,尽剂而饮,霍然而愈。此案的成功,让家父倍添学医的信心和动力。家父的经方素养对我的经方之路可谓至关重要。      后来我看到 近代中医恽铁樵的资料,其三个儿子先后患伤寒,均被时医误治而亡。后来其四子亦患伤寒,请来时医名家治疗,仍无疗效,已是奄奄一息。恽氏观其子脉证,认为是麻黄汤证,可时医为何就不用呢?无奈之际,他铤而走险,为其子开了一剂麻黄汤,服之而愈。后来他弃文从医,成为中医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医大家。我有感于恽氏的经历偶成一绝:四子三殇情怎堪?麻黄一剂小儿安。幡然踏上经方路,着手成春莫等闲。从以上案例来看,学经方难吗?用经方难吗?他们没有时方的框框调调、规矩准绳约束,只是据证选方,而能效如桴鼓。
清江西经方家舒驰远有六经定法一文,极力提倡六经辨证。他认为六经是学医的门径,不知六经不足以言医。他说:“《伤寒论》始创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大开六经法门,匪特专治伤寒,凡百杂病要皆不出六经之外,治法即在其中。”虽然我对舒氏有关错简等观点不能完全苟同,但对其六经定法的观点是完全赞同理解的。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及治法均是医家临证的准绳。
    无独有偶,当代安徽民间经方大师蔡长福老师临证即独重六病辨证,他对仲景六病的认识非常深刻,对条文方证相当的熟悉,对经方的认识颇多真知灼见。并将自己的认识体会写成六经大纲,成为教授学生的法宝。总结出一套简便快捷的经方临床入门方法。他所教授的学生大多是临床高手,近来很多病人随蔡老师学经方,时间不长即很有心得。他认为:不明六病则如盲人骑瞎马,不谙方证则似腐儒徒空谈。认为经方最好学、最实用、最简便、最有效。他说经方的临床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六病大纲,并按照六病的顺序,面对病人逐一排查。首先观察有无身痛、恶风等太阳病证,如此进一步观察有无汗出,口渴如否,脉象如何。又当细分是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次看有无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病。又当细分大、小柴胡汤等方证。三看有无口干、腹满等阳明病。又当细分白虎汤、承气汤证。其余三阴以此类推触类旁通。至于合病、并病、乃至杂病,逐次加以鉴别、分析,务求方证的对。如此,六病清晰、方证熟谙,则万病尽在掌握之中。不明此理,妄求某方某药可治某病,诚盲人摸象、夜行瞎马。
    运用经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方证、六病要能动态的把握。如大论中的桂枝汤,除了具有典型和不典型的方证外,医圣还通过类方反复演示方证药证之间的动态对应关系。桂枝汤或加桂、芍,或减桂、芍。或加大黄、黄芩、黄芪、人参等。本人临床常用桂枝汤与小陷胸汤、栀子豉汤、清震汤、肾着汤等方合用。而疾病不论是在其自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转化。时方常常有守法守方的理念,而对经方来说并不可取。常言道:“世事如棋局局新”。其实对棋来说,可谓:棋走一步,步步新。每走一步,棋局即发生变化。今春,我的学生杨林柏警官,给我发来一则医案:“岳母今年74岁,以老人家的思维定势,感冒后必须输液才好得快,没有其他选择。但是通过我的一番努力,让她有了一个新的体验。
   今年3月17号,老妈感冒了,到18号我才知道。在她打算先挺挺再说时,我建议她服用中药试试看,得到勉强同意。她此次来病甚猛,我又顶着强大的压力,故不敢怠慢。初诊据其恶寒体痛关节痛无汗颈僵等症处以葛根汤,18号中午服后嘱其下午睡觉,晚饭时又服了第二服,仍未出汗,且描述身痛骨节痛,像打皮汗样的一阵冷一阵热,鼻塞不通,恶心想吐,不想吃饭,我立即转方以柴胡桂枝汤,夜里下班回家把药煎好端到床前嘱其服用。19号一天她在家把两服药全煮了当茶喝掉了,感觉效果非常好,由此,19号晚上我又买了两副。20号中午回家时,见症状又有了变化,身痛恶寒呕恶均减,现四肢冷,困倦乏力,嗜睡,鼻塞不通,心悸出汗,牙痛,舌尖溃疡。我觉得有病转少阴的迹象,立即转方桂枝加附子汤合甘草泻心汤,于20号晚上开始服用,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说若明天早上感觉仍未好转再去输液。21号中午我从郎溪回来时,见症状又有了大的改善,精神体力恢复不少,便不再要求输液了,亦不愿再服中药。我虽再三请求再服一剂以巩固疗效而不肯,只得作罢。
   老妈此次得病传变之迅速令人措手不及:太阳一日即传少阳,两天之后又立即传少阴,如果不是早晚朝夕相处观察病情,依常规每次出方数剂,当不会有如此捷效。’’
我看完来信即刻回复:足慰我心!我相信全国有一半的所谓中医专家达不到此水平。坚持三年将为一方名医!
    杨警官,作为一名非医学专业人士,学习经方仅两年时间,便可对六病的动态变化准确把握,能如此娴熟地驾驭方证,并能予以正确的处置。杨先生近来随我抄方,偶能提出些颇中肯的建议,让我切身体会到何为教学相长。我常常对几位同学说:“林柏前世必是经方大师”。如此看来,学习运用经方究竟是难还是易?
     在学习运用经方的过程中,常常要经历模仿、熟练、会通三阶段。要能做到由最初的形似到神似的转变。古今经方大家的许多医案,均不是对经方的简单模仿,很多时候均超出原文的方证内容,但又不离其神。曾根据伯乐、九方皋相马及轮扁斫轮等典故作一七绝:轮扁斫轮应心手,方皋相马忘雌雄。从来大道妙难语,唯有会心活法中。
仲景从看似简朴的方证入手,但其博大精深却超乎常人想象。连孙思邈都感叹:“寻思旨趣、莫测其旨。”当以“好学深思”的精神,勤于学习、临床、思考,终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柯琴曾言:“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其所向,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标之。读书须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只是正面,读书又要看底板,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可了然。”柯氏此言揭示了经方由入门而至登堂入室的过程与方法。
所以大凡学习经方者,只要能遵循经方的思维特征,把握前进的方向并持之以恒的努力,假以时日,不难成就一方良医。
    经方不难,难在入门。入门不难,难在定见。能破定见,必可入门。此日入门,他日登堂。入不了门,那是无缘。佛不诳语,医何不然。
                                                      2011—10—8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分 10 收起 理由
正气液 + 15 温老师伤寒功底深厚!的确为启发后学的金玉良言!
李小荣 + 5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浅谈中医治疗三步骤
下一篇:答苏方达问三阴三阳表里关系

19

主题

1370

积分

9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70
发表于 2012-7-22 18: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甚好 甚实在!!!!鼓励初学者,经方不难 难在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7-22 18: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得很,胜读书五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2-7-22 1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7-22 2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1930

积分

1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30
发表于 2012-7-22 2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句句实在,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0

积分

3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50
发表于 2012-7-22 2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路明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2-7-22 22: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经方是一种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8

积分

249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8
发表于 2012-7-22 2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感冒用那么多方,开始就错了,这是再造散证,已可以葛根柴胡加术附一剂拿下。外感一定要查少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发表于 2012-7-23 0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感冒用那么多方,开始就错了,这是再造散证,已可以葛根柴胡加术附一剂拿下。外感一定要查少阴。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积分

5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2-7-23 0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述深刻,句句精彩, 精美文章,步步成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31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病无定病,治无定法,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QQ
发表于 2012-7-23 0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5

积分

106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55
发表于 2012-7-23 0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一篇好文!

仲景之法至善至美,可为百病立法,仲景之方能不能愈百病似乎值得商榷。

对“经方”的执着程度若达到了“狂热”,俺想不利于治病愈疾。

“初诊据其恶寒体痛关节痛无汗颈僵等症处以葛根汤,18号中午服后嘱其下午睡觉,晚饭时又服了第二服,仍未出汗,且描述身痛骨节痛,像打皮汗样的一阵冷一阵热,鼻塞不通,恶心想吐,不想吃饭,我立即转方以柴胡桂枝汤,夜里下班回家把药煎好端到床前嘱其服用。19号一天她在家把两服药全煮了当茶喝掉了,感觉效果非常好,由此,19号晚上我又买了两副。20号中午回家时,见症状又有了变化,身痛恶寒呕恶均减,现四肢冷,困倦乏力,嗜睡,鼻塞不通,心悸出汗,牙痛,舌尖溃疡。我觉得有病转少阴的迹象,立即转方桂枝加附子汤合甘草泻心汤,于20号晚上开始服用,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说若明天早上感觉仍未好转再去输液。21号中午我从郎溪回来时,见症状又有了大的改善,精神体力恢复不少,便不再要求输液了,亦不愿再服中药。我虽再三请求再服一剂以巩固疗效而不肯,只得作罢”。
————此案一诊是否处方正确?是否犯了热病辛温之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354

积分

8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杨先波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54
发表于 2012-7-23 0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老师伤寒功底深厚!的确为启发后学的金玉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4-24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A LOT.
从时方转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75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4-10-1 22: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一便,获益便多一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40 , Processed in 0.20215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