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方证相对”和方剂辨证规律研究的思考
———写在《中医病证小方辞典》再版之际
□ 朱邦贤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关键词:方证相对; 方剂辨证规律; 中医病证小方辞典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3- 6281( 2006) 05- 0036- 02
《中医病证小方辞典》作为上海市卫生局1988年资助的研究课题,承蒙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伯海先生的慧眼和热忱相助,已经问世近15 年了。
这15 年里,在国家中医药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医药学正在为解决人类的医疗保健问题作出日益重要的贡献。然而,在社会日益进步,科学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思想与观念的冲突在加剧,中医药界也面临着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弘扬其学术与技术方法优势、继续保持其学科独立发展与创新活力的困惑和选择。
18 年前,我们基于“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的思考,面对历代医家给我们留下的数十万首有效验方的宝贵遗产,每有无从入手之感叹。为此,我们根据《内经》以来有关“君臣佐使”等组方原则的论述,以及对历代名医对小方的认识,确定了以四味及其以下药物组成的、有明确主治病症和固定方名的数万首小方为辑选对象,将其从历代著名医籍中筛选出来;然后以文献记载首见小方方名及其主治病证门类为基准,按照中医病证分门别类、交叉呼应的组织原则,原汁原味、适度规范的辞书编纂方法,汇编成一部既能体现出中医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历史沿革,又有助于当代中医药工作者临证拓展思路、研究方药配伍规律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或从中获取进一步研究开发新药线索的中医小方专名辞典。
本书在酝酿之初及出版之后,时有同行提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功夫去搞这个课题?当我把还散发着墨香的《中医病证小方辞典》送到当代名医裘沛然老手上时,裘老审视良久,对我说道,难得你们这些年来坐得住冷板凳,称许“这是多年来我难得一见的好书哟! ”勉励我们要把方剂配伍与方证相对的研究工作搞出个名堂来。
按照当初的设想,我们将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拟进一步就方剂配伍规律及“方证相对”问题作些研究。由于当年学校把我调去筹建老年医学研究所,课题组随着人员的工作调动而解散,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这项研究未能持之以恒,这始终是一桩萦绕在我心头、难以忘却的憾事。
“方剂辨证”历来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辨证思维与技术方法,上世纪50 年代后期,随着脏腑辨证等辨证论治方法的日渐盛行,临床医生们似乎逐渐将其淡忘了。1996 年,我看到有相当一批中医高层次医师热衷于开发其自拟的所谓“新方”,而对中医传统名方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甚至于淡忘到连方药的组成都说不清楚的程度。为此,我特地撰文(方剂辨证与方证相对之我见.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11:2)提出:要充分重视对方剂辨证规律及 “方证相对”的研究,强调“方剂辨证”历来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基本辨证思维方法之一。
病证或证候,是指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征象;方剂则是针对主治病证的基本病机,在相应治则、治法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根据药物性能及其配伍关系,将多味药物通过医生处方形式组合拟就,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固化而形成者。每一首方剂,总是有其相对应的主治病证。“方证相对”是指一首方的药味组成及其配伍关系与其所主治病证的基本病机或病理环节间具有高度针对性或相关性。应当明确的是,“方证相对”中的“方证”(或称之为“汤证”)是指某方与某病证间所存在的直接对应的证治关系,如桂枝汤证是指桂枝汤方与其相对应的主治病证两者在病机和治法紧密相扣基础上的“一体化组合”。它如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等概莫能外。
中医辨证论治学术体系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并作为一种普遍的指导原则、一项基本的技术规范支撑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全过程。方剂辨证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一,其他的辨证方法都是先辨证,后立法处方,方剂的择用在辨证之后;方剂辨证则是先存其“方证”,后辨患者病证与之相符与否,显然与其他辨证方法相比具有“逆向辨证”的思维特征,此即清代名医徐灵胎“从流溯源之法”的意思。其二,其他各种辨证方法都有一定适应范围的局限性,如擅长于六经辨证者虽然也可用于辨治某些内伤杂病,但毕竟还是更适合于外感病的治疗;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则宜于温病而不适于伤寒;八纲辨证的原则性和概括性都很强,如果不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应用,难免陷于空泛。方剂辨证则不然,所谓“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者,正是对这一方法为它法所不具有的广泛适用性的最好说明。由于每一首方都涵有其内在“理”和“法”的组方依据,更有明确而又相对固定的主治病症范畴;众多方剂主治范畴及其理法的迭加交错,方剂辨证临床适用范围之广,显然是任何一种辨证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对“方证相对”关系的深入研究,提示从单一角度对方或对证的研究,都有可能偏离甚或背离中医学术内涵,而将方与证结合起来研究,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研究效率,而且有可能寻找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发现新的规律、形成新的理论。就研究思路而言,有关“不同方剂对同一病证”与“同一方剂对不同病证”效应差异的相关性分析,是研究“方证相对”的重要切入点。即方证相对的研究可以从方药不同配伍的角度,考察不同方剂对同一对象的差异性作用;也可以从病证的角度,考察同一方药对不同状态下的机体的影响,从而对揭示中医治疗学原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因此,要从中医文献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角度探讨方剂辨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方法,明确其在中医辨证论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想求教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下一篇:看时方后的心得与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