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690|回复: 17

生命是种感觉——跟诊黄煌教授抄方后感2022.5.11

  [复制链接]

41

主题

182

积分

58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
发表于 2022-5-12 2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生命是种感觉”,当患者过分纠结于化验单上的指标时,黄师会安慰患者。今天跟诊的最后一位患者是右乳CA术后,频繁检查给她带来的是恐惧,“肺部阴影,结节”这样的诊断已经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用她本人的话说“真的要神经病了。”

其实她的体质不算差,中等偏胖身材,上腹饱满,有抵抗感,舌质红苔少。胃口也不错,夜间盗汗,咽喉难受。黄师查体后认为“肺结节”与上腹部压力有关,处方大柴胡加生石膏。就诊结束,黄师还分享了他治疗肿瘤的经验,早期癌症内热重的,在上焦用大柴胡加生石膏,下焦用白头翁汤加黄芩汤,晚期癌症需要补虚考虑炙甘草汤,薯蓣丸。
   
诊间针对患者因为担心病情恶化频繁检查黄师谈到什么样的状态最好:“能不看医生,尽量不看医生。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
     
“生命是种感觉”,深以为然,在三甲医院病房呆了10多年,每一个住院患者都要上一堆检查,带来的多是焦虑,记得一位管床病人的女儿看到母亲的B超单上显示:XX占位,性质待查,当我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时,她选择拒绝,并说到“检查出来结果又能怎样?”
   
现在回想她此举未必不明智,检查出来结果又能怎样?恶性的手术放疗,生命生病,并非机体生病,放化疗的手段从现在看有待商榷,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在不断提醒病人的癌症状态,摧残机体的免疫力,还得担心癌细胞的扩散。正如黄师所说,一个蘑菇菌群上的蘑菇采了还会长,不改变土壤很难彻底治愈癌症。
     
病人在频繁的检查和治疗中逐渐丧失自己对机体的控制及觉知力,没错,觉知力,每一个人只有学会和自身身体不断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机体发出的信号,从饮食,睡眠,情绪,运动等日常生活入手,运用中医的手段回复机体的内在平衡,回复自身免疫力,才是王道。




上一篇:【跟黄煌老师抄方】无锡跟师侍诊侧记
下一篇:经方的魅力——2022.6.03跟诊黄师实录

11

主题

160

积分

3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22-5-12 23:45:0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试读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过则伤,小过小伤,大过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1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人生大智慧!

  “检查出来结果又能怎样?”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写过一本
  名叫《大病之后才明白》的书,其中有这样一节:
  一个悖论引发的质疑

  有研究提示:1975—2005年的30年间,美国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都增加了3倍左右,但这5种癌症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一种解释是:在这30年间癌症发病率的确不断增高,但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与后面将要提及的相关研究揭示不同癌症筛检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并无明显区别的结论相矛盾。因此,更可能的解释应该是:近几十年医学诊断技术的快速进步,查出了很多本来不治疗也不会死的“癌症”患者,人为地拔高了发病率。

  后一个结论是韩启德院士做出的,他是资深而成就显著的病理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他认为主要是不必要的癌症筛检,查出了很多本不致命的“癌”,引起人群广泛恐惧的同时,还人为地拔高了癌症发病率。鉴于他的特殊身份,此论可谓是惊世骇俗,被媒体誉为“颠覆医疗认知”。我却为他的深刻分析及敢于直言而深深折服,他的所言表明,他是一位睿智且有道义感、有良知的学者,故值得尊敬。

  当然,笔者完全认同他的这一分析。

  事实上,现已有不少严肃的科学研究支持这种解释。例如,有研究发现:对非死于甲状腺癌者的甲状腺做薄层切片病理检查,其中36%的人患有甲状腺癌,如果切片更薄些,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甲状腺癌患者。法医学家尼尔森在对死于非癌症的40~50岁妇女进行尸体解剖,乳腺组织切片中发现约40%女性乳腺已经癌变。底特律的科学家萨克尔等进行研究,对525例意外死亡的男性死者前列腺做病理切片,发现即使20多岁的年轻男性中也有近10%的人前列腺已经癌变。而且,癌细胞的检出率与年龄明显相关,70岁以上者,80%以上患有前列腺癌。但他们生前并没有任何症状与征兆。

  由于诊断水平的提升,诊疗中无意发现的肿块越来越多。其中,多数是非致命性癌症。韩启德院士举例说:一项在50岁人群中进行的研究,肺脏CT发现,吸烟人群中50%有肿块,只有3.6%会成为致命性肺癌。非吸烟人群中15%也有肿块,只有0.7%是致命性肺癌。肾脏和肝脏的CT扫描,分别发现23%和15%的人有肿块,其中,只有0.2%和0.5%为致命性癌症。对甲状腺做超声检查,发现67%的人有肿瘤,其中,只有0.01%为致命性甲状腺癌。

  可明确地说,人群中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终生没有征兆、不出现麻烦、不做病理切片也不会被发现的“癌症”。结合进化论及遗传学家的研究,细胞在适应中时时刻刻都在呈现“钟摆样”效应,摆动幅度过大,就可能出差错(细胞蜕变),差错积累过多,可诱发癌变。因此,只要生存着,只要有进化,细胞癌变就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些蜕变不等于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致命性癌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10: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医学对过度诊疗也是有明确认识的:

  世卫组织就说过,三分之一的死亡不是因为疾病本身而是不当用药。

  上世纪90年代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的{现代医学卷}〈肿瘤免疫〉(张友会)中就这样说:
  化学治疗是一种全身治疗,可以对付蔓延全身各处的瘤细胞,化疗遵循一级动力学原理,每剂化疗消灭一定百分比的瘤细胞,因此在理论上,化疗不能将最后剩下的少数瘤细胞完全消灭。那些最后幸存的瘤细胞,大概也要靠机体的免疫系统去处理。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发生具有监视职能,可随时清除刚萌芽的恶性转化细胞,防止肿瘤形成。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动物和人,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已经确知,许多致癌物质具有使正常细胞癌变和抑制免疫的双重作用。参与免疫监视的主要是NK细胞、巨噬细胞等这些执行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成分。天然杀伤细胞(NK)担负天然免疫的任务,对防止肿瘤的形成,可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0

积分

493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0
发表于 2022-5-13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理学家不是临床医生,他的意见是一家之见而已。
肿瘤的早筛查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不是说的无谓的诊断。
当然,对于普通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可能不一定,但是这是肿瘤中最为良民的这个也有不少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所以我觉得早发现绝对不是没有必要的,相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否手术,可能就要结合数据综合考量了。
乳腺癌、胃癌、肠癌早期发现和晚期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你说不早期筛查,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这段时间读汤钊猷院士的大作,他既是肝癌方面的专家,也受其夫人(中西结合专家)的影响。他无法摆脱循证医学的困局,但也重视个案。在肿瘤方面反复说,很多药物可能是可以减小肿瘤,但反而促进其转移,不要只关注局部。
楼上说的土壤和种子也是一种说法,但肿瘤是否远处转移,是影响到其预后的关键性因素,不早筛查不可能祛除局部恶瘤(转移了手术多半是姑息性,无意义的)。只有祛恶了,再去考虑整体,效果才会好。就像家里进贼了,你不把贼赶出去,先去买防盗的设备一样。
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了,就应该考虑生存质量,考虑控癌生存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因为最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同的病理分型,很多时候是截然不同。
对肿瘤而言,心态可能是打胜仗所必需的,然后才是技术和药物。也希望老百姓们不要像现在这样绝大部分醉生梦死,天天胡吃海喊,一听说肿瘤就犹如晴天霹雳,精神先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089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3 15:35:4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本质是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21: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本逊 发表于 2022-5-13 13:50
病理学家不是临床医生,他的意见是一家之见而已。
肿瘤的早筛查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不是说的无谓的诊断 ...
乳腺癌、胃癌、肠癌早期发现和晚期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你说不早期筛查,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消除病因是一级预防,早诊早治只是二级预防。
  最好的办法是“自慎”,不花钱反而省钱且无创。
  良好的生活方式至少可以免去三分之一的癌症的发生,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张平平:
  如果人们平衡膳食,适度地运动,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还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还有三分之一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个是一个比较惊人的一个发现。

http://cntv.vod.cdn.myqcloud.com/flash/mp4video5/TMS/2010/10/07/0242097b78cb4493d4e77ea86f1f6446_h264418000nero_aac32-8.mp4

  对于乳腺癌,肠癌,子宫隔膜癌这一类的营养过剩型“富癌”,良好生活方式能够避免的比例就更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2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本逊 发表于 2022-5-13 13:50
病理学家不是临床医生,他的意见是一家之见而已。
肿瘤的早筛查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不是说的无谓的诊断 ...

  对于某个个人而言,做不做早期筛查,临床结局确实会有较大差别。
  但这种差别并不全部都是:早查出来的就好而晚查出来的就坏,早查出来也有被吓死的(心态太差)、还有被治死的(钱太多了)。

  而从生活方式上进行病因一级预防的结果,则一定是做到者健康长寿,做不到者体衰折寿,而且两者的效果和花费,跟早筛与不早筛相比差别更大。

http://cntv.vod.cdn.myqcloud.com/flash/mp4video55/TMS/2016/09/22/ec0f18b82dc6dcf3caf57b4941f2ba41_h26412000000nero_aac128-4.mp4
  
http://cntv.vod.cdn.myqcloud.com/flash/mp4video55/TMS/2016/09/22/ec0f18b82dc6dcf3caf57b4941f2ba41_h26412000000nero_aac128-5.mp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23: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2-5-13 23:17 编辑
罗本逊 发表于 2022-5-13 13:50
病理学家不是临床医生,他的意见是一家之见而已。
肿瘤的早筛查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不是说的无谓的诊断 ...

 三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患者乳腺癌切了,(体质土壤没变)过几年又“转移”成肺癌,但这回选择不切,用中医药(乌梅丸)改变体质(中医凡膳皆药,通过食疗同样可以做到),结果活到如今已经15年了。

  另外两个:
  一人化疗连接做六期,医生朋友劝他别做最后一期他不听,结果一厥不起,迁延数月终告不治。
  一人癌症骨转移,于是打“亲骨髓”的放射性“锶89”去“追风透骨”杀癌细胞,结果骨髓造血细胞先完蛋,靠输血维持了一个月就呜呼了。

http://cntv.vod.cdn.myqcloud.com/flash/mp4video62/TMS/2019/04/06/49ea2dc951164a37952ef397e4c95cc8_h264418000nero_aac32-1.mp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3 23: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症骨转移的,[独活寄生汤]是个常用的有效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0

积分

493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0
发表于 2022-5-14 08: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得很清楚,没转移的一定考虑手术(除非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转移的一定要综合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4 0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本逊 发表于 2022-5-14 08:34
我说得很清楚,没转移的一定考虑手术(除非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转移的一定要综合考虑 ...

  惰性懒癌和恶性程度低的癌,岂止甲状腺癌一种,前列腺癌不是吗。
  没有转移的癌症,如果癌体占位影响了脏器功能或者属于低分化高恶性程度,就要考虑手术,并不是都要考虑手术。

  癌症的发生发展,本质是{人体免疫系统}与{促进癌细胞形成与增殖的各种不利因素}之间的长期综合博弈。
  诸多例子表明,已经转移的癌症通过保守治疗尚能与癌长期共存。
  目前还没有转移的癌症,及时使用恰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对证的中医药调理来改变体质土壤,又为何不能在大概率上阻止其继续增大和扩散的趋势呢?
  
  何况,“没有转移”本来就是个伪概念,微量的癌细胞随时都会随着血液和淋巴跑遍全身,为何尚未在其它地方形成可被探查到的〈根据地〉,还不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还能掌控着全局吗?
  很多情况下“规范的化疗”结果都是促进癌细胞转移,这已经是西医精英层的共识:
  笔者(汤钊猷)大查房中遇到的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病人,几乎术后都用过规范的化疗,但不久便出现肝转移,很少有人质疑术后化疗的利弊。化疗对手术后的少量残癌,是否有促进其转移的作用呢?近年我们的实验研究提示,用化疗(奥沙利铂)治疗患人肝癌的裸鼠,没有被杀灭的残癌,其形态从原先方方正正安分守己的样子,变成两头尖不安分守己的样子(下页图中红框所示),医学上称为“上皮 —— 间质转变”,从而促进残癌的转移。近年国际著名杂志都有关于杀癌促残癌转移的报道: 例如有认为“癌症治疗可破坏癌及其环境,产生强大的筛选压力,使耐药癌细胞扩展,这种进化特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格里夫斯,梅利. 《自然》 (Nature) ,2012]又如阿帕里希奥(Aparicio)和卡尔达斯(Caldas)认为“药物治疗和转移进展过程,侵袭性癌增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 Engl J Med),2013] 。

  我认为手术也是同样的道理,特别是创伤较大的切除器官组织较多的内脏手术,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重大打击,同时也会“捅翻”癌体这个“马蜂窝”,加速癌细胞的扩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4639

积分

606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39
发表于 2022-5-14 1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5-13 10:03
  
  好文章,人生大智慧!

此何某在其书上写的与其实际诊疗完全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14 19: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叮当 发表于 2022-5-14 18:47
此何某在其书上写的与其实际诊疗完全是两回事……

  我知道,{统计学意义上的早筛不能降低病死率}与{个体诊疗上的早发现可以赢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意义是不相同的。

  我所强调的是,个体[如何对待早发现],以及[能否谨慎的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个体的预后和临床结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过度恐慌/过度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20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西医和西医院的话语权太强了,以站在现代科技的〈至高点〉上的姿态“号令天下”,大力宣传他们的{规范化治疗}。
  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去探究和质疑这些〈所谓的规范〉是谁制定的、凭什么标准制定的、版本沿革与过往功绩如何……顶层的西医、中医、中西结合医们如何看待和应用这些规范……西医的药品发展史和抗癌史,以及{群体化的规范治疗}与{个体化的辨证论治}熟优熟劣……?

  都按着群体用药与其平均生存期数据算出的“最优方案”,发现恶性肿瘤就一刀切,切了之后再机械的做足N期放化疗,体质强一点的患者或许还有一点点赚头,体质差一点的患者恐怕就要当炮灰、人财两空了!
  当癌体占位过大毒素分泌太多为影响正气和功能为主要矛盾时,花点血本去打击整治一下是必须的。
  有道是穷寇莫追,癌症稳定期应当以增强正气、保持对癌细胞的战略扼制为主,如果为了想象中的巩固疗效去做足放化疗疗程,是非常不值的,相当于拿自己的有生力量(肾气|干细胞|免疫力)去跟随时都有可能暴发增殖而疯狂反扑的癌细胞玩命拼杀,这样只会自毁长城,邪未尽而气先绝,癌未灭而身先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20 1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2-5-20 11:03 编辑

《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 中西医结合观》
  作者:汤钊猷
  笔者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保持定期大查房。由于经济好转,我国的癌症疾病谱也有所改变。大查房印象颇深的是原发性肝癌虽不少,但因大肠癌转移至肝的转移性肝癌病人明显增多。笔者几乎对每位这样的病人都问:“您大肠癌术后用过什么治疗吗?”几乎每位病人都回答说:“我手术后按医生的嘱咐,6个疗程化疗都用足了。”笔者注意到这些病人都是在用足化疗后半年到一年左右出现肝转移的。笔者对跟随查房的医生说,至少这些病人术后化疗是无效的。有些医生回答说:“他们都是根据诊疗规范治疗的啊!”
  笔者大查房中遇到的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病人,几乎术后都用过规范的化疗,但不久便出现肝转移,很少有人质疑术后化疗的利弊。化疗对手术后的少量残癌,是否有促进其转移的作用呢?近年我们的实验研究提示,用化疗(奥沙利铂)治疗患人肝癌的裸鼠,没有被杀灭的残癌,其形态从原先方方正正安分守己的样子,变成两头尖不安分守己的样子(下页图中红框所示),医学上称为“上皮 —— 间质转变”,从而促进残癌的转移。近年国际著名杂志都有关于杀癌促残癌转移的报道: 例如有认为“癌症治疗可破坏癌及其环境,产生强大的筛选压力,使耐药癌细胞扩展,这种进化特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格里夫斯,梅利. 《自然》 (Nature) ,2012]又如阿帕里希奥(Aparicio)和卡尔达斯(Caldas)认为“药物治疗和转移进展过程,侵袭性癌增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 Engl J Med),201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2-5-20 1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 中西医结合观》
  作者:汤钊猷
  笔者不禁想起多年前曾经看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 ( J Natl Cancer Inst )的文章,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随机对照研究10年的随访结果提示(下页图中的生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化疗5年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较好,但10年后这些好处均消失;而免疫治疗(卡介苗、BCG),5年的总生存率也不错,但无瘤生存率不如化疗,而10年总生存率较好。这说明,在手术基本将肿瘤消灭后,再用化疗(消灭肿瘤疗法)攻击,近期(5年内)效果不错,但远期(10年)效果不如免疫治疗。卡介苗属于非特异主动免疫治疗,是通过提高机体自身免疫能力(改造机体)来控制残癌,不同于化疗的直接杀灭残癌。同理,中医中药也大多非直接杀灭残癌。笔者近年的研究提示,含5味中药的“松友饮”(上述病人中医处方中的主要成分),有下调肿瘤干细胞标识的作用,使残癌恶性程度降低;也有改善肿瘤缺氧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改善了促进残癌转移的微环境;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也许可以提示,术后以调理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使少量残癌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好比整治社会治安,不是单纯追捕犯罪分子,而是也从提高人民治安意识,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和强化国家治安能力入手。

  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正是东西方思维的不同。西方处事,偏向“以硬碰硬”,采取“堵杀”的方针,如治水筑堤建坝,治沙建墙。而东方则偏向“以柔克刚”,采取“疏导”的方针,治水如都江堰的分流,治沙如覆盖稻草网。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柔弱胜刚强”。对待残癌,西方偏于继续追杀(放化疗),而东方似偏于给出路、偏于改造(改造残癌/改造微环境/改造机体)。其实两者应该是可以互补的,在残癌较多的情况下,继续追杀是一个办法,而在残癌较少的情况下,改造和给出路也许更可取,因为孙子说“穷寇勿迫”,追杀过度,“狗急可以跳墙,兔子也会咬人”。如果东西方思维结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疗效当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90

积分

301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0
QQ
发表于 2022-6-14 17: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师以医德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2:35 , Processed in 0.07938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