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71|回复: 12

[推荐]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预售推荐

  [复制链接]

0

主题

8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1-11-28 1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敦煌莫高窟(图源网络)

1900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进京,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慈禧携光绪帝逃亡西安……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神州陆沉的时代。就是在这一年,在中国西北部的城市敦煌,还发生了一件事,一件足以影响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事

有一天,一个名叫王圆篆的道士,无意中发现了敦煌莫高窟的一个隐藏洞窟,名为第17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藏经洞。

在这个洞窟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文书、经卷、绢画、刺绣、佛像等文物,大约5万余件。很多人说,这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

但是,由于清朝政府的无能,这些文物中的大部分,都被外国人掠走了。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还有美国的,日本的,俄国的。目前还保留在中国的,不足1万件。
但很庆幸,其中有一卷书,没有被掠走,而是流传在中国民间。这卷书叫做《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南北朝著名道家陶弘景所著的医书。上世纪70年代的大献方潮流中,民间中医张大昌将其手抄本献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经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医史文献大家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公开。

《辅行诀》抄本之一(图源网络)
也许大家会问,咦,这不就是一本失传的医书吗?
非也非也。《辅行诀》的最大价值,可能不在于陶弘景的那些医方,而在于他将更早的一本医书中的内容,记载在了《辅行诀》里
哪本书呢?对!就是伊尹的《汤液经法》。
据百度百科的记载,伊尹为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的商朝名相,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中华厨祖。
《汤液经法》已经失传,但是陶弘景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记载在自己的《辅行诀》里,使得其流传下来。这里面,就包括今天的主角,汤液经法图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幅图开始。
汤液经法图手抄版(图源网络)
2006年,大约是在中国药科大学上本科期间,我第一次看到“汤液经法图”,没有看懂。

2010年,大约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研究生期间,我又一次拿出“汤液经法图”,还是没有看懂。网络上的解密文章也看了不少,感觉都不太明白。
直到工作以后,在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临床中医诊疗实际之后,在请教了数位恩师之后,才算是有所感悟。从2020年开始,我们连续发表了关于“汤液经法图”的学术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以图解方百余首。也在多次申报课题失败后,终于在今年夏天,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支持立项。
从1900庚子年,到2020庚子年,二个甲子的轮回,见证了“汤液经法图”的坎坷相传!

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们感觉到,“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十分久远但又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上接阴阳五行,下启组方配伍,完整还原了传统中医经方派的根源。不,不仅仅是经方,时方、验方、效方等一切方,都可以从这幅图获得完美解释,都可以用这幅图优化加减。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内容需要继续研究,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惊喜和火花,分享给大家
于是,有了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小金药师说药事”上的“汤液经法图”科普系列。
于是,有了今天的这本书。
微信图片_20211124103434.jpg
新书封面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采用通俗风趣的科普语言,循序渐进,层层展开,为你解读“汤液经法图”。相信你看完本书之后,一定也能感受到这种惊喜,感受到这种超越时空的智慧。
这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应有的智慧。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知的智慧。
如果说的再功利一些,
对于医生,“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提高辨证定位和组方配伍的精准性,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对于药师,“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了解中药药性和中医组方的本原之理,突破药学评价瓶颈。
对于科研人员,“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中医辨证、中药药性和复方配伍,确保研究方向符合传统理论认知。

对于中医药学子,“汤液经法图”就是一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合订本教材。

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中医中药,领会其中的真谛。
所以,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从既有趣又有料的讲解中,学习“汤液经法图”,爱上“汤液经法图”吧。

汤液经法图简洁版

从今天开始,本书正式开启预售,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二维码或者在微店搜索“汤液经法图讲记”,进入微店购买,内部价36元/本。购买成功后,预计在12月中下旬发货,随机配送签名版哦。
用一次外卖点餐的钱,换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医药求真之旅,值!

微信图片_20211128002356.jpg
进入微店参加《汤液经法图讲记》预售


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我们先奉上新书目录,以飨读者。

  • 第1讲 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 第2讲 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 第3讲 桂枝汤、葛根汤、川芎茶调散和柴胡疏肝散
  • 第4讲 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的神交
  • 第5讲 “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 第6讲 介绍3个经典的泻肝方
  • 第7讲 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 第8讲 说说安宫牛黄丸
  • 第9讲 黄连阿胶汤是补心还是泻心?
  • 第10讲 独特的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 第11讲 理中丸的君药究竟是谁?
  • 第12讲 同一个经方,不同的名字
  • 第13讲 半夏泻心汤,其实泻的是脾
  • 第14讲 柴胡、小柴胡汤与大阴旦汤
  • 第15讲 黄芪、黄芪建中汤与大阳旦汤
  • 第16讲 木中土,金中火,究竟是啥意思?
  • 第17讲 温清并用、宣降相合的麻杏石甘汤
  • 第18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 第19讲 肺脾同补三方与肺肾同补三方
  • 第20讲 解读10首便秘治疗方
  • 第21讲 六味地黄丸,可能是一个残方
  • 第22讲 泻肾六方
  • 第23讲 治血液病,就是治肾
  • 第24讲 浅谈《辅行诀》里的数字和术数
  • 第25讲 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附:方剂检索表


最后,一起来看看封底的几个评价语吧!

梁·陶弘景——
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中国中医科学院苏庆民教授——
重识经方法式,全面阐释经方的内在法理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而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无疑是实现目标的正确途径之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
《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勤求博采而撰成。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推荐——
作者专业背景扎实,语言活泼生动,采用讲座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向中医药专业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剖析了隐藏在“汤液经法图”中的古典组方之秘,虽为一家之言,但言之有据。
读者心声——
老祖宗留下的很多精华需要正确解读并继承下去,金老师为我们这些医药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医药的窗户。







上一篇:《伤寒论》231条,三阳合病用何方?
下一篇:医驼背的笑话

27

主题

1048

积分

377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48
发表于 2021-11-29 1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乃至整个中国科技的落后,很大原因是大家都在故纸堆里玩纸上功夫。没有真正着力到疾病和患者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21-11-29 1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功夫研究过一阵,体系比内经五行高明,但也已经祛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46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646
QQ
发表于 2021-11-29 14: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理论研究应该有帮助,不过临床是否有效待验证。

本网的网上咨询栏目有些疑难症,不知作者是否敢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46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646
QQ
发表于 2021-11-29 14: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理论研究应该有帮助,不过临床是否有效待验证。

本网的网上咨询栏目有些疑难症,不知作者是否敢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主题

9153

积分

568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躬行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53
发表于 2021-11-29 2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仲景书,行经方路。

点评

呵呵,黄兄含蓄  发表于 2021-11-29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1-12-1 2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六味地黄丸就是一个残方。
地黄 牡丹 茯苓 泽泻 山茱萸 薯蓣
前四味,苦苦甘咸,补肾(从汤液经法严格来看,牡丹应该是竹叶,茯苓应该是炙甘草).
顺时针应该补肝,山茱萸 薯蓣 酸甘,缺两味辛药,从汤液经法应该是桂枝 干姜
所以八味丸的原方是

地黄 竹叶 炙甘草 泽泻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薯蓣

崔氏加减(换药)名肾气丸。

至于说半夏泻心汤是泻脾的,那就不对了。

黄连 黄芩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干姜  大枣

前三味,苦苦咸,后四味甘甘辛甘(金石方中就有这样的组方法则)

明明是泄心补脾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1-12-18 2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藿香 于 2021-12-19 11:27 编辑

已经在作者的公众号读了(科普的九篇——也是书中的前11讲),并且认真做了笔记。

感觉开阔了视野,让我这个对中药和方剂学习背诵很苦恼的医学生备受启发,感谢作者。
已经买了预售的书了,期待!


————————————————
2021年12月19日补充:
在昨天中午读到“汤液经法图系列(3):桂枝汤与岐山臊子面的神交”这一篇的时候,觉得大受启发。
恰巧昨天下午受了点寒,想想家中现有的材料,给自己开了个食疗方:“生姜山药醋面”,自我感觉还挺好吃。(补肝方:重用 辛补-稍加 酸泻-加上 甘缓)
1、放适量水,山药(金中水,酸味药)少许,先煮。
2、待山药煮得比较软(个人比较喜欢软糯的山药)了,放面条(面条比较快熟,甘味药)、一大块生姜(切片了),放一点点盐(咸味药,属火),放了一点点白醋(酸味药,属金),搅拌了一下、关火。
3、趁热吃,吃到微微发汗,最后喝完辛辣酸甜的汤汁之后,还去被子里捂了一会(可能是裤子穿薄了,膝盖有点冷)。

重用辛味药-生姜(木中土),补肝
稍加酸味药-山药(金中水)、醋,泻肝
加上甘味药-面条,缓肝
(不过这么一分析,感觉泻肝有两味了,多于补肝药;不过因为重用姜,山药和醋都是少许,应该算是补肝为主吧?)
一点点咸味药-盐,补心(关于盐,我就直接引用文章里的说法好了)
所以,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从五味配伍角度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辛-酸-甘的配伍。

也许你会说,臊子汤里有盐,也有咸味啊。没错!咸味是心火的补味,辛味是肝木的补味,根据“子能令母实”的配伍原理,火乃木之子,补火就是补木。所以,咸味也可以助辛补肝。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到。

明白了这个五味配伍的本质,其实还可以继续延伸。不止是岐山臊子面,凡是以酸辣口味为主、同时又含有甘味主食的热汤水类食物,其实都是食疗版的桂枝汤。例如,酸辣粉、酸辣疙瘩汤等。

-----------------------
很高兴!跟着作者的文章学习了《汤液经法图》的皮毛,理解了原理之后,在家就可以自己捣鼓食疗小方子,吃得多样还可以自我实验。

我上大学之前,很喜欢数学之类可以分析、锻炼思维的学科,不喜欢背诵、也没有找到方法,
在大学学习中医的时候,我很苦恼背诵,感觉背了又忘,对背诵的内容总是不加理解,胡乱背诵;对自己中医的学习进度很不满意。

最近在准备考研,发现背诵的诀窍是高频率地重复,背诵的有效思路是“先理解、再背诵,高频重复”。
  1. 1、理解就可以先进行主谓宾之类的句法成分分析,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有的可以追溯背景、不理解的专有名词;再划分结构层次;……
  2. 2、理解之后,就能在背诵的时候,知道自己背的、默写的内容是什么意思,也清楚其逻辑走向(很重要!)
复制代码

学到了背诵的方法后,发现我之前以为的所谓的需要死背的“文科”(如:语文、政治、中药方剂之类的),都是有逻辑的,也可以是“理科”。

总之,很感谢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学习《汤液经法图》,带我入了读《辅行决》的门。
其实我上个月的时候买了一本《辅行决》的疏注,因为总是听到一些名人推荐这一本书(早几年前听到了我就在搜索引擎搜索过,发现原文其实也不长,就想着早读读来着,但也没能付诸实践)。打算考研完后再慢慢看。(不过对自己没很大的信心,因为从小没怎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太耐烦看长文章、更喜欢快餐式阅读碎片化信息)。
昨天在看作者的九篇科普文章的时候,我就把疏注翻出来了,比对着看,慢慢找到些看书的乐趣。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1-12-19 2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藿香 发表于 2021-12-18 23:13
已经在作者的公众号读了(科普的九篇——也是书中的前11讲),并且认真做了笔记。

感觉开阔了视野,让我这 ...

不是随便任意的辛味药(食品)都是补肝的,也不是任意酸味药(食品)都是泻肝的。
学习汤液经法,首先要学习药物的体用关系,而这个体用关系辅行诀没讲,全凭学习者自悟。
粗疏者认为只要是二辛,一酸,一甘,就是补肝的,全然不顾药的体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胡椒 附子 木瓜 甘蔗就能补肝?!

五味子 芍药  桂枝 甘草就能泻肝?!

会误人子弟的,医术是救人养命之术,一知半解者,切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1-12-20 17: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226291 发表于 2021-12-19 22:23
不是随便任意的辛味药(食品)都是补肝的,也不是任意酸味药(食品)都是泻肝的。
学习汤液经法,首先要 ...

感谢指点,还在学习中。

我也感觉体用关系很重要,但自我感觉这是刚接触的概念、没什么印象,很惭愧(在前天之前的中医学习的过程中,我没有重视过这个“体用”,也许当年学习、背书的时候见到过了,但也是囫囵吞枣,没有细嚼慢咽)

能冒昧问一句,看什么书、资料能比较详细地了解“体用关系”?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1-12-20 1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藿香 发表于 2021-12-20 17:32
感谢指点,还在学习中。

我也感觉体用关系很重要,但自我感觉这是刚接触的概念、没什么印象,很惭愧(在 ...

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资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7

积分

654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1-12-20 17: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藿香 发表于 2021-12-20 17:32
感谢指点,还在学习中。

我也感觉体用关系很重要,但自我感觉这是刚接触的概念、没什么印象,很惭愧(在 ...

这是我的一个帖子,供你参考。
http://bbs.hhjfsl.com/thread-34745-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5 收起 理由
张藿香 + 5 感谢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1 16:29 , Processed in 0.21169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