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敦煌莫高窟(图源网络)
1900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进京,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慈禧携光绪帝逃亡西安……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神州陆沉的时代。就是在这一年,在中国西北部的城市敦煌,还发生了一件事,一件足以影响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事。
有一天,一个名叫王圆篆的道士,无意中发现了敦煌莫高窟的一个隐藏洞窟,名为第17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藏经洞。
在这个洞窟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文书、经卷、绢画、刺绣、佛像等文物,大约5万余件。很多人说,这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
但是,由于清朝政府的无能,这些文物中的大部分,都被外国人掠走了。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还有美国的,日本的,俄国的。目前还保留在中国的,不足1万件。 但很庆幸,其中有一卷书,没有被掠走,而是流传在中国民间。这卷书叫做《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南北朝著名道家陶弘景所著的医书。上世纪70年代的大献方潮流中,民间中医张大昌将其手抄本献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经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医史文献大家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公开。
《辅行诀》抄本之一(图源网络) 也许大家会问,咦,这不就是一本失传的医书吗? 非也非也。《辅行诀》的最大价值,可能不在于陶弘景的那些医方,而在于他将更早的一本医书中的内容,记载在了《辅行诀》里。 哪本书呢?对!就是伊尹的《汤液经法》。 据百度百科的记载,伊尹为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的商朝名相,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中华厨祖。 《汤液经法》已经失传,但是陶弘景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记载在自己的《辅行诀》里,使得其流传下来。这里面,就包括今天的主角,汤液经法图。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幅图开始。 汤液经法图手抄版(图源网络)
2006年,大约是在中国药科大学上本科期间,我第一次看到“汤液经法图”,没有看懂。
2010年,大约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研究生期间,我又一次拿出“汤液经法图”,还是没有看懂。网络上的解密文章也看了不少,感觉都不太明白。 直到工作以后,在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临床中医诊疗实际之后,在请教了数位恩师之后,才算是有所感悟。从2020年开始,我们连续发表了关于“汤液经法图”的学术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以图解方百余首。也在多次申报课题失败后,终于在今年夏天,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支持立项。 从1900庚子年,到2020庚子年,二个甲子的轮回,见证了“汤液经法图”的坎坷相传!
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们感觉到,“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十分久远但又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上接阴阳五行,下启组方配伍,完整还原了传统中医经方派的根源。不,不仅仅是经方,时方、验方、效方等一切方,都可以从这幅图获得完美解释,都可以用这幅图优化加减。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内容需要继续研究,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惊喜和火花,分享给大家。 于是,有了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小金药师说药事”上的“汤液经法图”科普系列。 于是,有了今天的这本书。 新书封面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采用通俗风趣的科普语言,循序渐进,层层展开,为你解读“汤液经法图”。相信你看完本书之后,一定也能感受到这种惊喜,感受到这种超越时空的智慧。 这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应有的智慧。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知的智慧。 如果说的再功利一些, 对于医生,“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提高辨证定位和组方配伍的精准性,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对于药师,“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了解中药药性和中医组方的本原之理,突破药学评价瓶颈。 对于科研人员,“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中医辨证、中药药性和复方配伍,确保研究方向符合传统理论认知。
对于中医药学子,“汤液经法图”就是一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合订本教材。
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汤液经法图”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中医中药,领会其中的真谛。 所以,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从既有趣又有料的讲解中,学习“汤液经法图”,爱上“汤液经法图”吧。
汤液经法图简洁版
从今天开始,本书正式开启预售,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二维码或者在微店搜索“汤液经法图讲记”,进入微店购买,内部价36元/本。购买成功后,预计在12月中下旬发货,随机配送签名版哦。 用一次外卖点餐的钱,换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医药求真之旅,值!
进入微店参加《汤液经法图讲记》预售
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我们先奉上新书目录,以飨读者。
第1讲 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第2讲 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第3讲 桂枝汤、葛根汤、川芎茶调散和柴胡疏肝散 第4讲 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的神交 第5讲 “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第6讲 介绍3个经典的泻肝方 第7讲 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第8讲 说说安宫牛黄丸 第9讲 黄连阿胶汤是补心还是泻心? 第10讲 独特的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第11讲 理中丸的君药究竟是谁? 第12讲 同一个经方,不同的名字 第13讲 半夏泻心汤,其实泻的是脾 第14讲 柴胡、小柴胡汤与大阴旦汤 第15讲 黄芪、黄芪建中汤与大阳旦汤 第16讲 木中土,金中火,究竟是啥意思? 第17讲 温清并用、宣降相合的麻杏石甘汤 第18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第19讲 肺脾同补三方与肺肾同补三方 第20讲 解读10首便秘治疗方 第21讲 六味地黄丸,可能是一个残方 第22讲 泻肾六方 第23讲 治血液病,就是治肾 第24讲 浅谈《辅行诀》里的数字和术数 第25讲 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方剂检索表
最后,一起来看看封底的几个评价语吧!
梁·陶弘景—— 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中国中医科学院苏庆民教授—— 重识经方法式,全面阐释经方的内在法理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而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无疑是实现目标的正确途径之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 《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勤求博采而撰成。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推荐—— 作者专业背景扎实,语言活泼生动,采用讲座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向中医药专业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剖析了隐藏在“汤液经法图”中的古典组方之秘,虽为一家之言,但言之有据。 读者心声—— 老祖宗留下的很多精华需要正确解读并继承下去,金老师为我们这些医药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医药的窗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