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太阳病和太阳证的概念不同。
太阳病是病发时辰。太阳证是病情证候。
《伤寒论》所谓“六病”是“六病时辰”,即“太阳病”是太阳病时。如《金匮要略》:“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湿痹不是太阳证。太阳证,法当脉浮。湿痹脉沉。湿痹冠以“太阳病”,是在太阳病时上发病。又如“太阳中暍”,中暍就是中暑,为什么叫太阳中暍?就是在太阳病时上发病。如原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太阳中暍,也不是脉浮,而是脉弦细芤迟。
《伤寒论》所谓“六证”是“六病证候”,即“太阳证”是太阳证候。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在太阳时辰上发病,表现为麻黄汤证者,是太阳病麻黄汤证。如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在阳明时辰上发病,表现为麻黄汤证者,是阳明病麻黄汤证。如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阳明病麻黄汤证可表现为脉浮、发热、不恶寒。如232条:“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无余证,就是无喘、无头痛、无身痛、无汗出、无恶寒等,只有脉浮数、发热,而无其他痛楚。这种情况临床可见,尤以小儿易见。
35条太阳病麻黄汤证和235条阳明病麻黄汤证的表现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发病时辰不同,阳气流势不同所导致的。太阳病时,天之阳气升浮,如日中天,阳气隆盛,人体之阳气受天体之阳气吸引,人体之卫气亦升浮,故体表之卫气特别强,表气郁滞较重,因而脉浮紧,表部毛细血管气血难以流动,人体表部就难以得到气血的温煦,因而恶风寒。阳明病时,天之阳气下降,如日西下,人体阳气受天体阳气吸引,人体阳气亦沉降,故体表之卫气不是特别强,脉但浮而不紧,表部毛细血管不难流动,人体表部就能得到气血的温煦,因而不恶风寒。
|
上一篇:《沈谦益古中医传讲录》好书,值得经方家阅!下一篇:方剂记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