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691|回复: 19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9-6-5 22: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刘绍武尊崇《伤寒论》

“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刘绍武先生创立“葛根麻黄汤”,是在葛根汤、麻杏甘石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葛根麻黄汤方:葛根60g  麻黄10g  石膏30g  杏仁15g  甘草10g
葛根麻黄汤,用于治疗太阳表热病,疗效确切。太阳温病,亦系太阳表热病。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温病条辨》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恶风寒者主以桂枝,不恶风寒主以辛凉者,非敢擅违古训也。……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注:吴鞠通曰“太阴风温”,其“太阴”是指手太阴肺。“太阴风温”,也就是太阳温病。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银翘散诸方,立论于三焦辨证,确是走出了《伤寒论》,也是无奈之举。
刘绍武著《三部六病》,创立葛根麻黄汤诸方,立论于六病辨证,确是谨遵《伤寒论》旨意。三部六病学说,根植于《伤寒论》。三部,就是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六病,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葛根麻黄汤,是麻杏甘石汤加葛根。《伤寒论》诸方,也是隋证加减之方。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去桂汤……这就是隋证治之。随证治之,是《伤寒论》的灵魂。如柴胡桂枝汤,就是柴胡桂枝各半汤。诸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都是隋证化裁。正如经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假如学习《伤寒论》许久,临证处方,仍然不敢在经方基础上有所加减变化,以适应多变的病情,那才是“死于句下”,面对太阳温病,手持经方,也无计可施,只好走出《伤寒论》,另寻银翘散。





上一篇:【新书快递】《黄煌名医工作室经方半月谈》出版了~
下一篇:浅析“六病”发病机制

0

主题

2986

积分

80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19-6-6 06: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温邪内逼,阳明津液劫夺,当用石膏、知母之属,泄热救津。葛根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胃热极盛,胃液干枯,岂能用大剂葛根竭胃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0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9-6-6 07:27 编辑

《神农本草经》:“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起阴气,能解渴,可用于风温初起,发热而渴者。风温身重,是表有水气,葛根解肌祛风,针对风温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石膏针对“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假如是胃液干枯,不可能表现为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胃液干枯的表现是:谵语,哕逆、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6

积分

80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19-6-6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皆有身重。
太阳身重: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脉浮、无汗、身重,可用大青龙汤。
阳明身重: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阳明里热,耗气伤津之身重,以白虎汤清泄里热,意在保气存津。若实热燥结,腑气壅滞不通而现身重,承气汤主之。
麻杏石甘汤治汗出温热壅肺,病在上焦。无汗加桂枝解肌,合姜枣健胃以资汗源,即为大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加葛根,以葛根、麻黄药对必为无汗发热。用大剂葛根升提胃气是枯汗源,对风温证是火上浇油,万不可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9-6-6 1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温病是啥东东。
既然叫太阳病,何来不恶寒,不恶寒就不是大阳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讲不通,疑,待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1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身重无汗,是表邪郁滞,故与大青龙重用麻黄发汗。
阳明身重汗出,必腹满,不可与麻黄汤发汗。麻黄汤发汗,是麻黄伍桂枝。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必谵语,腹满谵语是胃热,但是手足逆冷是表虚,故不可与承气汤攻下,而与白虎汤解少阳枢机。即三阳合病,治在少阳。

太阳风温,身重汗出,脉阴阳俱浮,是邪热在肺,不是在胃。邪热在胃必然腹满谵语。葛根伍麻黄石膏,是解饥清肺。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没有身重,所以不用葛根。汗出身重,与大青龙汤证无汗身重乍有轻时不同。无汗身重乍有轻时,是表邪乍有入内之时。续自汗出身重,是肺热汗出,汗出身重是水气在肌表。葛根解肌,与桂枝解饥之性质不同。葛根解饥热,桂枝解饥寒。葛根甘凉,伍石膏麻黄是清解肺热,平复脉阴阳俱浮。
假如是胃液干涸,则是热盛而里虚,必然腹满谵语。
银翘散方就是用于风温,该方荆芥穗辛温,也不是火上浇油,而是解饥祛邪,用于风温初起。


太阳病,应为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如经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依次类推:日中所发热者,属太阳也;日出所发热者,属少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xiaozheng 发表于 2019-6-6 11:40
太阳温病是啥东东。
既然叫太阳病,何来不恶寒,不恶寒就不是大阳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

太阳只是个病位。不要学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葛根解肌生津,麻黄宣肺透表。葛根重用不竭胃汁,麻黄单用,发汗力弱。尽信书,不如多临证。

刘老的葛根麻黄汤好。中医尤重理法,理解透彻了,这些药物也可以灵活替代的,也可以自己信手组方,没什么神秘的。

点评

说的好。如刘绍武先生说:若无葛根,可与菊花、银花、连翘、薄荷、青蒿、芦根替代。  发表于 2019-6-6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桑叶,芦根,黄芩,枇杷叶,甘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6

积分

80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19-6-6 1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xiaozhen 发表于 2019-6-6 13:13
葛根解肌生津,麻黄宣肺透表。葛根重用不竭胃汁,麻黄单用,发汗力弱。尽信书,不如多临证。

刘老的葛根麻 ...

你也认为葛根麻黄汤可以治: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9-6-6 14: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xiaozhen 发表于 2019-6-6 13:04
太阳只是个病位。不要学死了

       和子先生您老这一大网捞到几瓣浮萍{:1_7:}就这学识也敢让你家公子跟你学习{:1_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8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8
发表于 2019-6-6 15: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容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7: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今又来 发表于 2019-6-6 13:56
你也认为葛根麻黄汤可以治: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不是认为,而是这般处置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真正心意契合的师徒授受,大多会给自己的弟子细解祥授几首开门方。所谓的开门方,也即是一剂知,二剂已的临床效果,能让独立开门立户的徒弟手中有所凭,心中有所依。。。

我有幸得到这样的中医师傅传授。其中一首方剂便是对“柴葛解肌汤”及变化的谆谆教导。我的诊所在一座千人以上的小学附近,临床所见小儿高热较多,体温当在39度以上时,小娃娃多见以上症候:脉阴阳俱浮多是脉浮滑细急数有力,自汗是微汗多在面额顶i部,面部赤红,四肢亦偶有微汗,汗不透有腻粘之感,孩子一般昏沉,唤之多漠然,烦躁,偶有咳喘。这些多是初病高热之见证。喘热甚时,常重用石膏,加麻黄,杏仁。。。

这类病证,2006年以前我与师父多大胆处理,之后医疗世风日变,孩子金贵,家长胆小,医生责任大,胆也小了,只有孩子们遭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01

积分

50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发表于 2019-6-6 19: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葛根麻黄汤可治太阳温病

xiaozheng 发表于 2019-6-6 11:40
太阳温病是啥东东。
既然叫太阳病,何来不恶寒,不恶寒就不是大阳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

一:太阳这个病位不只感受风寒,还有其他病邪以及此病位上的金刃虫兽所伤等等

二:太阳病位上的症候反应非常复杂,不只恶寒发热,脉浮,头项強痛这些相对狭隘单一的症候群,同时这些病候群也并非太阳病位所独有。

三:疾病的复杂性常表现在多病位,多症候的交织。有时里症候是表病位受邪使然,有时候表症候是里病位受邪使然,有时是相互为害。

四:仲圣多举伤风寒为例从太阳病位始而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救误,学仲景我们应该举一反三。温病学是其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9-6-6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9-6-6 20:31 编辑

     搞清楚《伤寒论》太阳病首揭条再来说“一,二,三,四”之理由。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论何种病症,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时,才为之太阳病。此为太阳病之纲领。抽取摒弃”恶寒“之要素,谈何太阳病。
     “太阳温病”之词说不通,大论第6条冠以”太阳病“继而又”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明显为伪条。若此条成立,那么大论第3条就毫无意义。太阳定义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头痛恶寒“变得可有可无,那么”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是否仲景师多此一举?
       以温病学证其仲景师其太阳病之纲领是温病医家另立山头之狡辩,不足取。
       从基础做起吧,不需要长篇大论证之,只需细读大论前六条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9-6-6 2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简之: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为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伤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2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之为病”的“太阳”是指病位。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为病。
如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太阴证提纲。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是太阴证特点。太阴病证胃气弱,易下利。
“太阳为病”和“太阳病”,二者概念不同。太阳为病之太阳是指病位,太阳病之太阳是指病时。如“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之为病,法当恶寒。太阳病,反恶寒。 可见“太阳之为病”和“太阳病”的概念不同。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太阳病湿痹,也不恶寒。太阳之为病,法当脉浮。太阳病湿痹,脉沉细。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暑,为什么叫太阳中暑?这个太阳就是指病时,即在“巳午未”时辰上中暑。
又如:“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个少阴病之少阴,也是指病时,即在“子丑寅”时辰上发病。
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为病,或叫本太阳病。如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太阳为病”、“本太阳病”,就是“太阳证”。而“太阳病”不是太阳证。
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48条为什么不说“太阳病初得时”?而是说“太阳初得病时”?不说“太阳病不罢”,而是说“太阳病证不罢”?就是因为“太阳病”之“太阳”,和“太阳为病”之“太阳”,不是相同的概念,“太阳病”之太阳是指病时,“太阳为病”之太阳,是指病位。“太阳病”和“太阳病证”也不是相同的概念。凡在太阳时辰上发病,都叫太阳病。所以有太阳病痉病、太阳病湿痹,太阳中暑等。而太阳病证,就是太阳证,就是第1条“太阳之为病”。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48条:“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可知太阳病证,就是太阳证。太阳证,就是第1条太阳之为病。而“太阳病”,不是“太阳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2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证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在太阳时辰上发病,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取名为中风,也叫太阳中风。区别于阳明中风,少阳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等,中风发病的时辰不同,取名也就不同。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为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之“已”,当为“巳”(见“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假如没有发热,必不会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7:52 , Processed in 0.35517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