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10 16: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求助:尿毒症,血透近三个月,尿越来越少,有无解决方法
不用谢,老师言重了。
医学无止境,杏林路漫漫,还需继续向真正的理论大家学习,跟真正的临床大师间习。
看到你补充上传的患者舌照了:
舌质淡,舌中后部苔白厚浊腻微黄,舌中前部有深裂纹,舌边齿痕不明显;上唇暗红;脸上黑斑较多。
脾胃气分痰浊,肝肾血分湿瘀,都比较重,不用大黄通二便排毒而仅温补正虚或者温阳利水恐怕不行。
再推荐一篇论文供你参考斟酌:
《郑平东教授运用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
作者:高建东;王琛;侯卫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科)
【摘要】慢性肾衰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余师郑平东教授在进行多年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是脾肾衰败、湿浊潴留是贯穿疾病演变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可以分为肾病及脾,浊气上逆:肾病及心,心阳不振(或邪陷心包):肾病及肝,肝风内动: 肾病及肺,肺肾两竭四种类型。常用《千金方》中的温脾汤作为主方,扶正泄浊,药用人参、附子、大黄、干姜、甘草为主加减,临床主要应用于前两种证型,应用总结如下:1.肾病及脾,浊气上逆.(1)热浊:症见口苦咽燥,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小溲短赤,苔多黄腻而垢,脉虚弦带数。治拟扶正降浊和胃清热,用温脾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大黄、黄连、生半夏、生姜、茯苓、竹茹、枳实、六月雪等:(2)寒浊:症见形寒怯冷,口淡无味,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便溏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舌质淡胖,脉多沉细或沉弦。治拟扶正降浊,温中止呕, 用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大黄、吴茱萸、生半夏、生姜、肉桂、茯苓、川朴、紫苏、代赭石等。2.肾病及心,心阳不振:症见面色灰暗青紫,面浮肢肿,心悸气促,肢冷汗出, 尿少尿闭,脉细数或结代,舌质淡胖带紫暗。治拟温中泄浊,回阳救逆,用温脾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大黄、干姜、甘草、防己、川椒目、葶苈子等。余症随症加减.温脾汤治疗慢性肾衰大鼠的观察发现该方剂能改善大鼠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其机理是温脾汤可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含量,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调节氨基酸、蛋白质的代谢,抑制具有极强毒性的胍类化合物产生,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纠正肾性高血压,改善残肾病理变化。进一步单味药研究发现大黄对以上毒性物质的产生抑制作用最强,人参提取物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残余肾组织的作用。温脾汤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已经通过实验和临床证实,值得推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