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179|回复: 6

芍药变酸考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0-11-9 13: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芍药变酸考  此文已并入《芍药考究》长文

  




上一篇:由吉益东洞嗜用下法看癌症处理
下一篇:最近的经方情结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0-11-9 15: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尝过原生白妁片,仔细久品后,有淡淡的酸味呈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0-11-9 15: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酸”之一字,却是生气之原。和子就此随口谈谈.....
酸之药:北五味,南五味,木瓜,枣皮,山揸,乌梅,酸枣仁,白妁.....北五味酸辣,其酸在皮,南五味苦酸,木瓜苦涉微酸,枣皮酸甘略涉,后味略苦,山揸酸甘,后味较泷,乌梅大酸略辛,酸早仁略苦无酸,白妁先淡涉,后略苦酸.....酸之物于此谈个大略,至于详细功用,请参考诸家本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7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11-9 2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先生: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23: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尝之味苦,稍后有甜味。不是酸味,加甘草说它酸甘养阴,酸是大错,养阴牵强,养血生津液倒是可以比较准确。
谢谢楼主从历史来论证白芍,我很喜欢汤先生文章。期待先生下篇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牛奶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11-10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散酸收,本草的味并不仅是它入口给人味蕾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它功效的概括。不同医家,不同流派对药物功效的认知有所差异,所总结出的药味的差异也就很正常了。
汉书艺文志中,医经就有七家,除《黄帝内经》外,还有《外經》〔七〕卷。
《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等共七家,这些医经所载理论会相同吗?只不过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均已失传,所以《黄帝内经》能够成为权威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如果其他医经流传下来,很可能理论基础和《黄帝内经》有很大差异,那么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将发生地震和革命。
经方也一样,有包括《汤液经法》在内的十一家。这些经方家对药物功效的认识会完全相同吗?所以辅行诀等书与本经的性味有差异,也就很正常了。《辅行诀》让我们看到了除《伤寒杂病论》之外的经方组成的冰山一角。除芍药外,大黄(咸),旋覆花(咸),泽泻(咸),厚朴(咸),薯蓣(酸)等的药味也与《本经》不同。
所以,我认为并不是芍药“变”酸,芍药的酸味与苦味之争,反映了不同医学流派对其功效的不同认识,这种争议应在汉代(《汤液经法》时代)甚至汉代以前就已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0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芍药酸收,不如直接把它的功效说成是收就好了(当然必须确实是收的功效才行,如果不一定如此,还是不要定为好),没必要一定要定它为酸,这种做法我觉得只是增加混乱,容易让人误解,对药学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21:13 , Processed in 0.14754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