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840|回复: 2

[推荐] 论医学源流

[复制链接]

5

主题

318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18
发表于 2010-9-1 14: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论医学源流


http://www.fzsjzy.com/News_View.asp?NewsID=119

 


香山医话  加入时间:2009-12-17 17:06:53     点击:64
问:祖国医学发展至今,历经数千年,这期间经过了怎样的流传和演变才形成目前的医学现状?请老师解惑。   

答:祖国医学,现在的说法叫“中医”,是在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后,相对西医而言的,我还是愿意把她称为“医学”,把西方医学称为“西医”。医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世时期和现代时期。周秦以前统归于上古时期,汉代、魏晋、隋唐、宋金元归于中古时期,明清属于近世,民国以后属于现代。   

医学起源于何时,其实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远古时代的记载基本来源于传说,因为那个时代或者没有史书,或者早已湮没,我们看不到了,那么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说”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了。因为这些传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仅有的一点资料,不应该一棒子打死,都归于神话、荒诞、迷信等范畴。 其实在那个时代,医与巫是合而为一的,部落首领的身边必然会有一些具有智慧和经验的人组成“智囊团”,他们熟知人类已经掌握的各种自然规律并继续探索,“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逐步扩大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范围。这些部落长老们既要负责人们日常的饮食起居,还要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以供首领决断,当然还要解决众人的疾苦病痛。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等因素决定了此时不可能分工明确,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巫与医这两种生存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能集中掌握在个别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技能不断得到扩充和提高,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人将其总结、归纳、提炼,集远古时代思想之大成,形成高度概括的东西,传播开来。这时候我们不要去奢求我们的祖先将其分门别类,首先是因为人力物力尚达不到精细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本来就是将人类置于天地之间去考虑问题的,在他们眼里,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把整体割裂开去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文化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原因所在,因为我们的祖先从来也没有将自己与天地分开,所以他们的认识是“圆”的,是整体的,是统一的。我们知道,任何科学都有其局限性,都是在不断发展的,那么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有后来者的修订、补充和完善,期间可能还会经历一到两次的总结,到《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依然无法完全认识这部经典,更不用说超越它了。   

问:按照教材中的说法,《黄帝内经》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这一论述好像与老师所讲不太一致。   

答:原始的经验是由劳动人民积累的,但是后期使之系统化并最终定型的一定是劳动人民中极具智慧的人。我理解教材所说的“劳动人民”可能是将这一部分后世称为“圣人”的领导阶层统归于“劳动人民”的范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一致的。   

像《内经》这一类的著作绝对不会是一般人所著,比如《易经》,现在叫《周易》,其实在周朝的时候“易”的使用已经很广泛很成熟了,我们所说的“三易”包括有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和周朝的“易经”,“ 连山”和 “归藏”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有的也只是伪书而已。至少可以肯定,夏朝的时候有“易”,那么“八卦”的产生就应该在夏朝之前,夏朝之前的什么年代产生八卦呢?会不会是伏羲所处的年代?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史书,但不能因为不知道就说不存在,这种治学态度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后世托名而作,为什么不说“黄帝画卦”,不说“伏羲内经”呢?远古时代的记载我们找不到,就能认为远古时代什么也没有发生吗?当然不能,而我们唯一可以见到与那个时代相关的就是被史学家视为“糟粕”的传说,为什么要断然否定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呢?与《内经》类似的还有《神农本草经》。我更相信“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即使不是神农本人去尝百草,也是个别具有内视反观能力的远古圣人所为,可能当时的部落首领是神农,接到尝百草的结果报告后,就告知大家哪些草木具有哪些功能,人们就会认为这是神农亲自去尝的,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逻辑思维,根本用不着去“托名”。   

问:那么《黄帝内经》到底是史前著作还是战国时期形成的?   

答:我们现在见到的《黄帝内经》与战国时期的其他著作在文法上很接近,考古学上又没有找到战国之前的《内经》版本,只好认定为战国时期的人假托“黄帝”之名而作,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成熟。应该说是战国时期有人把《内经》重新整理了一遍,就像远古时代所经历其他几次整理一样,只是这一次的整理我们知道了,通过各种资料的记载,我们知道了这个时候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而且这本书还留传了下来,但绝对不能就此而认定它就是这个时候著的。该书成书年代我认为至少在周朝。   

其实,对于医学来说,《黄帝内经》到底起源于何时,为何人所著,这个命题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很大。我们只要去很好地钻研它,去领会它,去运用它就行了。不管这部书是谁写的,里面所蕴涵的巨大宝藏,都是值得后人全面继承的。   

问:《黄帝内经》之后,医学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答:《黄帝内经》之后,我们所能看到的典籍就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了。就以内经成书于战国来算,这期间也有六七百年了。几百年间,战火不断,医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受到了怎样的破坏?我们今天都无从知道。但是好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来的著作比较多,我们可以从这些书籍当中看到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看到人们对“巫”和“医”的态度,这些著作当中散在有很多与医学相关的内容,颇能说明问题。   

问:我想抽时间看看《左传》和《吕氏春秋》,以了解汉代以前人们的思想。   

答:可以看看《吕氏春秋》,里面有太阳令,区分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去得出来他的法令,这里边有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操守,行为、音律等等,很杂,春秋时代各家学说都有,也有道学,而且偏重于道学,根据气运得出来君王之道、百姓之用等。更早的有《尚书》、《诗经》,诗经太抽象,信息量太庞大,反映了当时的民风色彩、意识形态和物候变化,有许多植物都是今天使用的药物。   

问:我想了解一下张仲景的年代之前,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了解伤寒论的思想根源。   

答:距离太遥远了。《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要了解它的思想根源,就得看西汉著作,但是绝大多数毁于战火了,我们今天基本上看不到。张仲景的六经和《黄帝内经》的十二经有异同,《黄帝内经》之后肯定有一个很重要的过度典籍(极有可能是《胎胪药录》),但是我们今天找不到,一下看到的就是《伤寒杂病论》,而《黄帝内经》以前的思想我们也看不到,只有传说。   

问:那么该如何从源头上去认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呢?   

答:我们可以用河图理论。作为一个最最古老的思想,河图应该是夏代甚至更早的思想,商周一直使用,到周朝已经使用很广泛了,《黄帝内经》以它为宗延续出来,万变不离其宗,那么今天使用河图理论就可以注解所有的医学典籍,包括伤寒论。十几年前我也曾带着你今天的这些疑惑去遍查古书,最后发现河图洛书是最古老的思想根源,以此为宗衍生出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学问,诸子百家。   

问:汉之后的医学面貌如何?   

东汉末年又开始连年乱战。中国古代有很多经典的东西毁于战乱,不仅仅是医学,每一次战争都会损失很多令我们今天痛心疾首的宝贝。西晋统一了三国,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但未等百废始兴,“五胡十六国”开始了,南北乱战持续了200余年,直到隋朝统一。然而隋朝也只是过度,没多久又被唐朝取代。仔细观察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长期的战争会破坏大量的科学成就,每一次长期的战争之后总会有一个太平盛世,而每当盛世的时候,各种科学总会大昌明之而更加辉煌灿烂。远古时候,三皇治世的时候昌明了一次,遗憾的是没有记载;夏商周的时候也在发扬,只是速度比较慢,记载也比较散乱;汉代是一个太平盛世,就出现了大的飞跃;之后又是漫长的战乱年代,但就在晋代短暂的太平时期,王叔和整理了《伤寒论》,接着又是战乱,然后就到了盛唐时期。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很辉煌的一段,这一时期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综合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就有了政府组织的各学科的整理、继承和发展,医学也不例外。王冰注解《素问》、孙思邈著《千金方》、王焘著《外台秘要》、  

从唐朝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医学走向另外一个模式。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为了便于流通,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就出现了,这就将医学从原本的“理”和“法”的层次走入 “方”的层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成方便读》和《世医得效方》。   

到宋以后,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此时已经有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医学领域内的商业运作痕迹已经很明显了,有了专门做药的药商,人们直接做出来“药”,大量的中成药被生产和使用,更加便利,也更加容易赚钱。《和剂局方》就是典型代表。但此时的“药”还是没有离开“法”和“方”。有药的时候必然会有人来对症,因为这样更简便,于是就逐渐出现了对症下药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影响到现在。这就是从“理”过度到“法”,再过度到“方”,最后形成“药”。从此时开始,医、药才开始分离,平分秋色。   

元明清时代的医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百家争鸣。最大的贡献出自两个时期,一是金元时代的学术争鸣,“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点和物候的变化有直接关系。人们发现固定的成方不能够解决问题,固定的药物不能够解决问题,而固定的理论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在理论上突破,而那些以前的理论是残缺的,在残缺的理论中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成为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就是温病学的诞生,那是要经过几百年的过度,是要死成千上万的人的,最后这里边有志于医学的人或者天资敏慧的人或者发现问题的人汇聚在一起,就产生了温病学派。   

从汉代至金元是中古时期,明清500余年为近世时期,再往后就到了现代了。   

先来看民国。了解民国医学必须了解民国史,这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结论是什么,就是“流离颠沛,民不聊生”。民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推翻帝制,就是辛亥革命,第二个是抵御外强,是抗日战争,第三个是解放战争。推翻帝制的前期是由1840年为标志,历经了60年推翻;然后从1911的民国建元开始到1950年开始算起,前边的60年加上后边的40年,他的跨度是100年,这100年里边,就是战争。战争就分为我刚才讲的这三个阶段。在推翻帝制的前期,就是在一个帝国开始崩解的时候,它的医学体系基本是上延续的清朝鼎盛时期的体系,而它的医学体制还是采用的师带徒的体制,这时候就会有厚重的基本功,但是有一些叫“海派”的医家,会引进一些新生的、类似于解剖学的、带有西医启蒙模式的东西,去开发国人思路,因为那个时代有一种思想叫做“改良主义”,这时候就出现了民国一些著名医家的西医学启蒙。因为战乱,他们提出来一个重要的理念,叫做“医学救国”。其中的代表就是上海的丁甘仁,北京的施今墨,四川的唐容川,还有任应秋,他们提出来一个理念,就是“中西合璧”,就是医学的改良主义。当时所推行的方式都是办学、收徒,然后推行医学。民国时期医学的特点是偏重于中西结合去探究医学的本源,但是去讲医学本源的,还是把《内经》和《伤寒》作为标准参照。民国时期的临证医学在看病的时候效果不错,但是中国人有句话叫“明清无大家”,整个明清时代所带来的后遗症,到民国时并未把它修正过来,导致医学也不能再崛起。民国的医学最突出的特点还有在卫生防疫学上的提高,这个和西学的东进有直接关系,但是仍然以中医为本,以西医为辅,然后改进中医理论的一些问题,然后从理论上得出来一些治法的东西。当时有许多医家都是这样思辨的,当时西医的发展也不像今天的西医。所以民国的医学,如果高度概括的话,用当时的语言叫“救国医学”,用现在的语言叫“爱国医学”。民国整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是在救国,因为在改变帝制的时候,大家的思想空前的开放,所以就有了新文化运动,然后呢,在一个新的王朝成立以后,它又改思想,这时候发起了一个新的主义叫“三民主义”,里边的核心思想是“民生”,民生就是要改变大家最起码的生存状态,这里医学是一个很主要的依据,实际上此时所提出来的“民生”是一个有概念而无实质去穿插的东西。此后,因为日军的侵华,导致了整个民国建制、框架的调整,这时候它的医学已转向了救国医学,它的一切行为还是受了民生主义的影响。民国医学是一个中西医交叉结合的转折点。解放后,从中医的模式,中医的教育,中医的诊疗形式,中西结合的诊疗形式,和中医的教育变成一个西式的方法,就是受民国的影响。那时候办学校有分科办的,也有大一统办的,丁甘仁办学就把现在的医疗教育分开,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各司其职,那时候他是自己在前面看病,后边有一堆徒弟跟着他,然后去整理他的医案,然后他再高度概括,编辑成册。他的脉、证、理都有建树,施今墨曾经和他偷学,他是海派著名大家。看丁甘仁的一些医话,就医学的修养,用药的精妙,经典的引用,在民国时代,与他匹配的医家并不多。后来我们看到的施今墨、唐容川、《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张锡纯,在基本功的扎实程度上,比他要逊色一点。   

问:民国医学在明清的基础上基本没有大的发展,那么建国以后呢?   

答:我们前面说过,在战乱的年代科学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不仅不发展,而且在破坏,所以民国医学能将明清的成就继承、保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要感谢民国的众多医家和发达的传媒出版业。建国后,按道理来讲应该太平了,但实际还在乱,而且这一次的乱和以往几次都不一样,这次在国内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同时,全世界都是乱的。由于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明争暗斗,整个大环境是不稳定的。而对于医学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严寒的冬天开始了。建国后,医学的整体面貌有了本质的变化,基本上颠覆了以往继承的传统,而是先批判,然后有选择地“学习”。注意,是“学习”,而不是“继承”。因为经过百余年的列强入侵,中国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深入骨髓,于是奋起直追,此时一切奋斗的目标已不是曾经辉煌了数千年的祖先,而是正在辉煌着的西方列强。国内所有科学都以“与国际接轨”为第一要义,医学当然不会例外。所以我们看到,建国后几十年间,西医院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发展,各种仪器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手段充斥着整个医学界,这已经与民国时期的“衷中参西”大相径庭了。在这期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由于政府高举“科学”大旗,凡是与西方科学不合拍的全部归为“不科学”,凡是与国际接不上轨的统统回炉重新锻造,凡是西方人认为理解不了的都是“无科学依据”的。由此而导致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为了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效仿西方办学模式,以“科学”统帅一切,大批量大规模地复制“科学人才”。这种模式对于一个亟待崛起的国家来说是一剂猛药,可以迅速起效,我们也看到了它的令世界震惊的效果,但是,对于包括医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破坏,也就是在以猛药“峻补”的同时,损伤了民族内在的“正气”,使整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后劲几乎丧失。医学,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好在政府发现了这个严重的事实,正在大力挽救和弥补,近几年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好的信息,经历了从清末到现在将近200年的劫难,和以往的历史轨迹一样,医学又倒退了几百年。然而劫难之后必有新生,医学正面临一个新的昌明时代的到来。如今,中国的国力逐渐强盛,已经不是建国初期一切向“西”看的局面了,这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千载难逢,有志于祖国医学的各方仁人志士可以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里,很好地整理、继承,最终取得突破。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继承。   

问:劫难之后必有新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理论新的高度很快就将出现。那么,请您展望一下未来医学的走向。   

答:未来的时代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以后引发的问题,这是物候变化、环境变化以及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化学药物、毒害药物产生了。今天看到的病例在古代好多都是没有的,包括肿瘤,肿瘤在古代也有,但是根本没有猖獗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流行性疾病在目前来说,由于卫生防疫学的提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那剩下就是特异的物候变化所产生的特异的瘟疫,在古代是很恐怖的,但是在现代,可以用最有效的隔离措施,就在区域内消灭。




上一篇:竹节脉
下一篇:槐杏医话(五) 环跳针对侧斜刺法配合温灸和拔火罐治疗

5

主题

318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图初探 http://www.fzsjzy.com/News_View.asp?NewsID=44
 
香山医话  加入时间:2009-2-24 20:43:45     点击:121

 
问:老师曾说过,医学的思想根源是河图理论,为什么今天的医学教材上不用河图来解释医学理论呢?
答:河图是古代所有科学的思想根源,不仅仅是医学,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当时就是那样的一种思维状态,他们看到一片叶子落下来,和我们想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会说:哦,秋天来了,叶子枯黄了,风一吹就掉;我们的祖先不这样想,他们说:哦,秋天来了,阳气开始收敛了,天气开始转凉,金风肃杀,是到了收的季节了。诸如此类。现在在一些现代教育没有触及到的边远地带,老百姓还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这样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所以古人就会很自然地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卦象等等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而我们今天,却连看懂河图都成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很少有人会从河图洛书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能从五行的角度去解释已经很不容易了,大部分是从脏腑八纲论述的,还有的直接从症状入手,某病用某药,根本没有思想可言。
问:河图大概起源于什么时候?
答:无从考证,只能说是“远古时代”。《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圣人指的是伏羲和大禹。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飞跃而出,背负一图,献给伏羲,这就是河图,伏羲据此而画卦,是为先天八卦;大禹治水的年代,洛水中浮出神龟,背驮一书,就是洛书,大禹据此而将天下划为九州,并作九畴,自此天下大治。从传说推断,伏羲所处的年代要比大禹早很多年,中间至少经历了黄帝、神农、尧、舜等时代,所以河图的出现要比洛书早,而且从数理上来看,也是河图为先天之体,洛书为后天之用。
问:要如何才能学好河洛数理呢?
答:河洛数理在现在来说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其实对远古的人们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这些学问不是圣人专美的,是要教化天下,使人人都能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指导日常生活的。河洛之所以成为玄奥之学,一是因为年代久远战乱纷争,二是因为文字演变,三是因为思想变革。所以,要想学懂河洛数理,首先要还原古人的思维方法,其核心就是“取象比类”,就是“见一象而知诸事”,这是很重要的。然后还要突破文字的限制,虽然河图洛书本身没有文字,只是一些数字,但我们还是应该具备古文字的读解能力。比如“一而二,二而三”这样的句子,要是按照现代人的解释,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等于三,那就坏了,你永远也理解不了河洛。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古人看到数字,脑子里想的可不仅仅是数字,他们会想到很多很多,比如看到“一”这个数,现代人都觉得这就是最基本的数字单元而已,而我们的祖先会想到这是世间万物的本源,进而想到天、想到水、想到阴、想到月亮、想到冬季、想到北方、想到肾......很多很多,一直发散下去。这就是古人的思维,跟我们的祖先比起来,现代的人们根本就不识字。
问:我知道了,闭上眼睛可以想象远古时候人们如何看待和考虑问题。请老师进一步讲解河洛。
答:河图之数五十有五,其实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但是要仔细观察这些数字排列的规律和它所处的位置。这十个数用黑白点表示出来,凡是单数都是白点,为阳,凡是双数都是黑点,为阴。现在的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正与河图相反。河图是下北上南,左东右西。我们来看,北方有一和六,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北方为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李白有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现在都知道黄河发源于西藏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但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带的古人来说,这是多大的一个难题,没有任何的地理勘探,没有卫星探测,古人怎么知道水来源于北方的天?是想出来的,是从龙马背负之图悟出来的,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得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伟大的思维。接着再看,南方是二和七,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东方是三和八,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西方是四和九,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中央是五和十,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是河图的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我们再来看洛书。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洛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河图之数五十五,洛书之数四十五,合起来正好是一百,仅仅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里面有大智慧。
洛书仍然是用黑白点来表示阴阳和单双数,这里面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九个数,分布的规律是这样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如下图所示。这就是九宫图的由来。
 

 


问:河图和洛书具体的用法是什么?
答:河图直接化生出来的就是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五行对应五脏、五音、五志、五味、五色等等很多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来看,这样更有条理一些。

河图
一六
二七
三八
四九
五十
五行
五位
西
五星
辰星
荧惑
岁星
太白
镇星
五时
长夏
五味
五音
五声
五志
五脏
五色
五畜
五液
五神
五窍
五气
湿
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有多么广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可以统一归类,整个自然界就这样划为五种类别,然后区分阴阳,就是十种,用十个数字来表示,就是河图。天地宇宙之间浩瀚无穷的事物统统归到了一张图里,面对这样一张包罗万象而完美无缺的图,你还能否认“圣人”的存在吗?如果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那为什么数千年间广大的劳动人民没有积累出一个更完美更“科学”的表述方法呢?而这几千年里劳动人民的数量、劳动工具的改进、大脑结构的进化、语言载体的发展等等,都是古人所望尘莫及的,如果古人真的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出一个“河图”来,那么我们这些先进文明的后世子孙将如何以对一穷二白、原始落后的祖先?
洛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以一对九,合而成十;以二对八,合而成十;以三对七,合而成十;以四对六,合而成十;五居中央。河图是先天的体,是一种存在;洛书是后天的用,是一种方法。洛书直接产生的就是八卦,五居中央,不动而守四象,一、三、七、九四个阳数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位,二、四、六、八四个阴数居于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个隅位。洛书的使用有很多方面,其中的数理关系构成了我国古代“九算”的核心理论,可以用这九个数算出世间万象,遗憾的是九算失传了,现在留下的只有简单的数学领域内的算法。由八卦所衍生的周易六十四卦,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了天文星相、地理山川、政治、法规、军事、经济、教育、人文、社会等等等等,我们所能想到的领域都能用六十四卦涵盖,遗憾的是后世在继承的过程中,舍本逐末,渐渐地将六十四卦当成一种占卜的工具,沦为末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5418

积分

25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418
发表于 2010-9-1 15: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太伟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43 , Processed in 0.0721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