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50|回复: 3

麻黄桂枝证的病理药理机制探析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5-28 1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麻黄证的病理机制是人体的阳气、阴气俱盛而壅浮于体表。其病理状态是表部的津液、血液俱强,因感邪后而壅滞在体表不得运通,从而变为水湿邪气停着于表部皮腠组织间隙及关节腔中,压迫刺激皮凑组织及关节而使人感觉头痛、身疼、腰痛、关节疼痛。其典型症状是头、项和身体、四肢、皮凑肌肉及关节疼痛,发热恶寒而无汗。其治法是损阳气而发汗解表。其代表方是麻黄汤方。
    麻黄的药理作用是宣利肺气、发散阳气,主要作用是发散表部皮腠中的水湿从汗得除,用于表实证之头痛、身疼、身痒、喘咳、浮肿等证。
    杏仁的药理作用是宣利肺气、下利表湿、荣润血气。
    《金匮要略》曰:“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纳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若逆而纳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从上述两条中可证,杏仁有下利表湿、荣润阴血之功,其主要作用是宣肺利水,荣润阴血,用于水气上逆、外溢之肿满、喘嗽以及血虚肠燥便秘等症,实证、虚证均可应用。
    桂枝证的病理机制是人体的阳气强而阴气弱,阳不入阴而浮越于体表。其病理状态是表部的津液多而血液少,因感邪后津液郁滞在肌肉不得运通,从而变为水湿邪气停着于表部肌肉组织间隙中,压迫刺激肌肉组织而使人感觉头痛、身疼、身重或身痒。其典型症状是身体及四肢肌肉疼痛或沉重,无热恶风或发热恶寒、汗出。其治法是补血气、损阳气而发汗解肌。其代表方是桂枝汤方。
    桂枝证有时可见其人心烦,其烦是因为营虚血热,故烦。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伤寒与麻黄汤发汗,病已解,半日许复烦,烦为营卫不和,乃发汗后伤津耗血,血虚则烦,卫气强则脉浮,营气弱则脉数,故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的药理作用是通阳散寒,解肌发汗,主要作用是解散肌肉和关节中的水湿从汗而解,用于表寒证之头痛、身疼、身痒、关节疼痛、气逆、咳嗽等证。
    芍药的药理作用是益营气、活脉络、利小便,主要作用是益血散滞,滋阴利尿,用于血虚瘀滞之胁痛、腹痛、四肢挛急、头项强痛、小便不利等症。
甘草的药理作用是益阴气(益阴中之阳)、解火毒,主要作用是益肺脾、补心气、解疮毒,用于肺脾气虚、心气不足、血虚津亏之气逆喘悸,脘腹、四肢筋脉挛急,痈肿疮疡等症及缓解药物毒性。甘草在四逆汤中起着益津气和抑制附子毒性的重要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5 收起 理由
黎小裕 + 5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甘遂逐水剂
下一篇:关于桂枝嫩枝全体干品在中国的药用历史

83

主题

6061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版主

守拙

Rank: 8Rank: 8

积分
6061
QQ
发表于 2010-5-28 14: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言简意赅。
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90

积分

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0-5-30 1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s:180] 楼主对药物性能的理解挺到位
我的博客http://www.gltcm.cn/28791/spacelist-blo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04: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种药物都有区别于它种药物的不同特性和循行部位,以仲景思想摸清药物性能而做到恰如其分的正确使用,才能达到疗效卓越。我为仲景方证法度严谨,辨证入微,用药入细,服用和护理方法处处周到的特点而感叹!能作出《伤寒论》这般杰作,勤奋和聪敏是基本条件,但也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有一个“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良好条件。我们现在的外部条件要比仲景时代好的多,信息交流的快捷度和信息搜集的广泛度不知要超过汉代多少倍。我在论坛发帖,并不都是成熟意见,就是为了交流,以心交心,诚望得到批评帮助。集思广益才能发扬经方之术。学经方用经方的人不断增多,才能促进中医方术之学的发展,才能保证中医药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5:45 , Processed in 0.53017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