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太原市中医院门诊室。这里简朴得近乎简陋:没有空调,只有一个不能摇头的电扇在不停地转着;两张油漆剥落的桌子,几个长短不一的凳子……
该院专家胡连玺说,中医院不景气,"这是全国普遍的现象。"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66家中医院进行的成本与价值比较,54个中医服务收费项目中有40项,即近3/4的项目亏本经营。
从社会效益来看,中医的廉价是好事,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医"过度廉价",则造成了再生产的难以为继。
所有被采访者都对中医药的前途忧心忡忡;他们的一个共同意见是,"拯救中医,应先振兴中医院"。
中医院不景气
8月24日上午,太原市坝陵南街,太原市中医院。
院里稀稀拉拉停着几辆车。门卫说,"停一个车两块钱,一天只能收个三五十块。"
而附近的山医大二院、省儿童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却是另一番景象:每个医院门前都发生交通拥堵,大家都为寻找一个车位发愁。
太原市中医院院长助理周宏承认,这种现象是经常性的,"西医院个个门庭若市,中医院个个门可罗雀","很悲哀"。
该院行政办公楼的底层,有一个主治内科杂病的"三部六病门诊"。屋内,老中青三个医生坐诊。一问,老者是已故三晋名医刘绍武的高足胡连玺。
桌子上,有两个中医切脉专用的小枕头。病人们不停地把手放上去,年近七旬的胡连玺伸出三个指头切脉,中年女医生则把三只手指搭在病人的另一只手腕上。
"三根指头、一个枕头",这正是中医诊断的真实写照。
望闻问切后,胡连玺沉思片刻,开始"××5g、××10g"地开药;旁边,中年女医生和青年男医生则用心地听,还不时地做笔记。
说起中医院的不景气,胡连玺说,"这是全国普遍的现象。""我们这里正常发工资都紧张,而附近西医院的奖金都超过工资了,有的都是好几倍"。
据了解,太原市中医院每年有1500万左右的收入,"就这还排在全省前5名";相对于那些年收入动辄上亿的西医院,几乎不值一提。
针对目前甚嚣尘上的"取消中医"论调,胡连玺说,这种说法很多年前就有,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中医确实有疗效"。
"中医理论的确应该去伪存真",但"伪"和"真"却没有标准,"只好以西医的标准来定","这对中医伤害极大"。
胡连玺举例说,传统中医认为中药"附子"可以"回阳救逆",即起到强心剂的作用。30年前,西医却化验认为"附子"的主要成分是乌头碱,是麻痹心脏的。但是前不久,日本人做实验,发现"附子"的"冷浸液"的确是迅速麻痹心脏,而"久煎剂" 却有着长久的强心作用,"中药是要久煎后服用的,这证明了中医药传统理论的正确"。
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中药称为毒药,早就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砒霜有毒,却可以治疗白血病……能够驾驭毒药,正是中医的伟大之处。
和胡连玺一起坐诊的年轻男子叫杨开俊,2006年毕业于河北某医学院中医专业,现在太原市中医院实习。
"我的同学很少有搞中医的,大部分当了医药代表,去推销西药";"不是他们不想干中医,中医院是事业单位,手续不好办进去;许多效益又不好,根本不要人"。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统计,1949年我国人口不足5亿人,中医人数为50万人;2003年我国人口增至近13亿人,中医执业医师人数49万人,但其中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这说明我国中医业正陷入传承危机。
中医院姓"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范围的中医院开始效益滑坡。一些经营困难的中医院为了维持生计,纷纷把一些科室承包给一些没有医疗资格的江湖游医,设立"院中院",导致医疗秩序混乱,患者受害。
记者在临汾市中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曾出现种种问题的该院,最终被临汾市第三医院"托管",三院院长郭小平兼任临汾市中医院院长。
托管后,中医院的人员和设备和三院实现了整合,中医院的牌子还在,事实上成了三院的几个科室,"临汾市中医院其实成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
曾担任过临汾市中医院内科主任的李东芳介绍说,"托管"后工资发放正常了,"多年不见的奖金也有了"。
三院院长郭小平说,"如果不整合资源,不仅中医院救不活,连三院也要被拖垮"。
记者了解到,偌大的临汾三院,中医只剩下两个门诊和一个针灸康复理疗中心。
卫生部1994年下发规定,中医医院的门诊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病房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70%,"不光是临汾中医院,没有几家中医院能达到这个标准"。"中医切切脉、做些针灸、卖点草药,能挣几个钱呢",临汾三院药剂科的张晓桦介绍说,三院的中药房月流水额只有四五万,而西药房的流水额是中药房的三四倍。
中医门诊的价格多年不变,和其劳动量不成正比。针灸康复理疗中心的王楼珍医生说,现在给一个病人针灸收费13元,"看一个病人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这样算,从事针灸的中医劳动量很大,收入却很少。
中医药廉价,靠它收费,无法养活医院。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66家中医院的54个中医服务收费项目进行了成本与价值的比较,结果显示54个项目中有40项,即近3/4的项目亏本经营。最常用的中药熏药治疗、骨折手法整复术、普通针刺、耳针、灸法、拔罐疗法,其盈利率全为负数。"所以,中医院现在只有靠西医吃饭,先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拯救中医先振兴中医院
9月2日,"中医中药山西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将正式启动,主题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据了解,该活动的目的正是要"振兴中医药";整个活动预计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该活动被发起的背景值得一提:今年6月,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称"陈晓旭是被中医害死的",顿时轰动一时。
6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借一个人们喜爱的影视演员的去世来攻击中医药,这是很不严肃、很不道德、很不科学的事情。"同时,王国强宣布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去年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冰河期":先是鱼腥草注射液因不良反应一度被全面停用,中药的安全性受到质疑;接着,互联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要求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
那些人称"草根郎中"的大批民间中医,由于1998年国家实行了《执业医师法》,多数因各种原因领不到行医执照。
所以有人说,中医走到是存是废的尴尬处境,主要是由于"用管理西医的方式来管理中医,用培养西医的方式培养中医,将中医'西医化'。"而其直接受害者,就是大批中医和中医院。
比如说中医门诊的定价过低问题。中医师诊治病人是一个复杂的、高强度的智力劳动,毫不夸张地说,中医师诊治一个病人,往往就是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是知识、技能创新的成果;所以有人说,病人"找中医是冲着名气去的,越老越好"。而西医诊治病人是一个被分解了的分工、合作流程。一个阑尾炎最少要经过西医师接诊、有关理化检查、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三个过程。在手术治疗时,还要经过护士、麻醉师、消毒人员、手术医生等共同协作;在药物保守治疗时,则要经过药物研制、销售、药物使用等多道环节。每一个环节,患者都要事实上负担相应费用。这些费用综合计算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临汾市三院的中医李东芳介绍说,她有一个洪洞女病人,产后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西医院靠输血维持,病没看好不说,最后花得倾家荡产,男人和婆婆都放弃了治疗,不要她了","现在还打着官司";后来,这个病人开始看中医,"花钱很少,现在都快好了"。
从社会效益来看,中医的廉价是好事;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医"过度的廉价",造成了再生产的难以为继。
"许多老中医后继无人",临汾三院的中医老专家贾启宇说。中医是一个"最需要传帮带的行业",但现在许多年轻人根本不愿学中医,许多所谓中医已不会用"望、闻、问、切"辨证施治。
贾启宇说,现在中医院校的教学模式是西医的教育模式,"用西医的思维干中医","不研读《黄帝内经》等四大经典,西医课程超过一半,学生毕业后,普遍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
"中医无法速成,只能靠经验积累",贾启宇说,"所以许多中医学生都转行做了西医"。临汾中医院的两个中医,调到临汾人民医院后都做了西医,"现在都是西医专家"。
在几天的采访中,所有被采访者都对中医药的前途忧心忡忡;但他们的一个共同意见是,"拯救中医,应先振兴中医院"。
"整个中医院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少,现在政府必须有所动作;中医院是中医的船,它彻底衰落或者彻底西化了,中医也就基本完了"。(记者 李庭臻) |
上一篇:[推荐]经方用酒探幽下一篇: 【转帖】“观点被扭曲让我人不人鬼不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