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若干历史问题考察
汤一笑
(一)姜的药材基原与传统道地产地
本草学界一般认为古今药姜的植物基原相同。古代主流的本草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如今各地虽有多种形态差异的栽培品种的姜,但从植物学科属的角度看,也都属于同一种植物。考古发掘也发现有汉代及汉之前姜的实物,如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望山二号楚墓,外观类似今普通小姜,也未见有学者异议。
(注:东汉郑玄注《仪礼》,云古人在死者下葬前一天晚上在棺材中放入泽兰和廉姜(高良姜)“皆取其香而御湿”。)
不过中国姜科植物品种众多,自古以来南方各地就有多种姜科植物被利用,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植物资源调查表明,已知云南彝族利用的姜就有21种;见刘旭、郑殿升《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传统傣族医药用的姜科植物也有20余种之多,参见赵世望《传统傣族医药中的姜科植物》。如今南方山民对一些野生姜科、山姜科植物的应用大体上和姜相类。远古时代汉医学的药用姜是否各种近似的野姜混同使用,则不得而知。马王堆汉墓有香料高良姜(小良姜)和姜一同出土。
如果说姜可能不是中国原产的,大概多数国人会觉得意外。虽然很多资料都说我国是姜的原产地(即栽培起源地或原生起源中心),但我翻查了很多农业作物学的专业资料,发现这种说法并不是确定的,虽然有国内姜科植物学家吴德邻教授试图力证我国是姜的原产地,但终究感觉证据不够充分,目前只能算是一种推测,毕竟我国大陆相对而言并非姜科植物分布和多样性中心,且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过生姜的野生种,有资料说台湾山区有,但不知是否确实,或因古今环境变化太大,或因我国野外采集的姜科植物标本还太少。研究世界作物起源的学者目前多倾向于认为姜的原生起源中心在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一带,虽然对这个问题我研究资料后也有一些想法,但因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此不赘述。
我国具体何时开始姜的栽培难以考证,至少春秋时代就有姜的记载,《论语·乡党》中,孔子有云:“不撤姜食,不多食”。《尸子》(战国?)云:“桀、纣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姜,北海之盐,西海之菁,束海之鲸。祸天下厚矣。”考古也有出土战国时代姜的实物。汉代姜已出现大规模种植的情况,西汉《史记》曰:“巴蜀亦沃野,地饶卮(紫)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又云,若是有“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不过大概当时姜的产地还不多,才如此值钱。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今人辑本)看,东汉时代姜的栽培似已经推广普遍。但唐《外台》卷三引阮河南曰:“疗天行……今诸疗多用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有,比行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青葙、葶苈子、艾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胜于向贵价药也。”阮河南即阮炳,字叔文,西晋(公元266年—316年)兖州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尉氏)人。官至河南尹。《小品方》提到“《阮河南所撰方》有十五卷”。按他所说,当时河南一带姜还是稀贵如人参,难得常有。这也印证了山东寿光人贾思勰《齐民要术》(约544年)所云“中国(指后魏)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隋朝以前至汉,黄河中下游地区姜似乎也并非寻常之物,应多是外地贸易而来的干姜,平民之家一般情况下恐怕一副桂枝汤也难频用。《旧唐书 食货志》卷四八记载,剑南酬宣抚使崔戎奏:“旧有税姜、芋之类,每亩至七八百,征敛不时”,反映唐代干姜恐怕也是税高价昂之物。
陶弘景《本经集注 干姜》(约公元500年)云:“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晋人潘尼《钓赋》云“西戎之蒜,南夷之姜”,其所谓南夷大概是指西南巴蜀地区少数民族。说明当时姜的出产主要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农历“九月采”的姜显然是老姜了(新历在10月底、11月了,今犍为黄口姜即是11月份才收获)。“生犍为川谷”应是陶氏之前《本草经》的原话,姜最早的地道产地,似乎是指野生品。
就传统产地而言,蜀姜无疑出名最早,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云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可见川菜的基本风格自古以来基本一致。在明末辣椒传入中国以前,蜀人烹调中使用的香辛料应是川椒、姜、食茱萸、芥之类,其中生姜的应用最广,陶弘景就说:“今人啖诸辛辣物,惟此最恒”。辣椒传入中国后,直到清末,辣椒在蜀地广植,生姜“辣王”的地位才发生变化。《吕氏春秋•本味》云:“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东汉高诱注解说,阳朴在“蜀郡”。据邓少琴《巴蜀史稿》认为,阳朴应该是濮阳,即北碚地区,古为濮人聚居之地。阳朴之姜即今北碚兴隆场所称之窝姜(即犍为白口竹节姜之类),以芽紫肥嫩著称。《后汉书•方术列传•左慈》有左慈席间为曹操钓鲈鱼取蜀姜的故事。陶弘景云:“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陶氏之前《本草经》的“犍为川谷”一般认为是四川一带,其实不然,汉代公元前135年始建的犍为郡范围很大,包括今云南、贵州、四川的广大地区,犍为郡最早的治所在鄨县(今贵州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不久移至南广(今四川筠连县)。《千金翼方》中干姜的地道产地是益州(唐的益州就是成都一带)和泉州。南宋开始,方书中多见川姜、干川姜、川白姜、均姜、犍干姜、合州干姜(今重庆合川)等药物名称。
其次应该是浙江台州、温州的姜。陶弘景说:“乾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乾者。”临海、章安在今浙江台州。北宋苏颂《本草图经》云“(姜)今处处有之,以汉(今四川广汉市)、温、池州者为良。”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1927年)云:“干姜,湖南均州出,小双头内白色为均姜,最佳。浙江台州出者,为台姜,个小,肉黑黄者次之。……”温州白干姜在北宋就已出名,台州、温州两地相距不远。
考察一下以上提到的这些古典产地如今出产哪些姜?前面说过汉代的犍为郡包括现今云、贵、川的广大地方。云南的栽培姜以小黄姜为主,大黄姜较少,云南罗平小黄姜是名产,在云南文山、贵州、广西等地均有栽培,有学者调研后发现这些区域种植的小黄姜几乎都是同一个品系。罗平小黄姜以其个体相对较小而得名,当地群众传统以鲜食为主,以泡姜,凉拌姜、配料等形式食用。罗平干姜如今也是著名的药姜。
四川乐山犍为、沐川一带如今栽培的姜有药姜和菜姜两种。药姜又称坨坨姜,是药材干姜的来源,据说有黄口、白口、蓝口之分,主要栽培黄口,所以当地药姜又被称为黄丝或黄口姜,黄口姜即是小黄姜,茎块是横向生长,辛辣,淀粉多,分枝多而节间密,结实饱满。干品品相好。菜姜以竹根姜作姜种,又叫竹姜、鞭子姜、麻柳姜(以产地为名)、佛手姜、玉手姜,这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四川优良品种,常被外地菜农引种。主要做菜姜(做泡姜或子姜)。该品姜茎细长、形如手指,节间较长(如竹),分枝多,鳞片浅紫红色,肉质味香脆嫩辛辣味较淡,整块姜就如白色长形的手掌,其断面微黄色或近白色,所以在当地又被称为白丝、白口姜或白姜,其茎块是纵向竖长的。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川姜》云“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辛辣,绝不类姜形,亦可入食料用。”推测应该就是这种竹根姜老姜的干制品,可见竹根姜历史上也曾做干姜使用。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秦汉的蜀姜会不会是这种竹根姜呢?这恐怕就难以追究了。
如今药店里的商品干姜一般是加工成块状或片状的。但从史料来看,我国早期的药用干姜却是整块干燥的,陶弘景所说的造干姜法以及北宋苏颂《本草图经》中的造干姜法都是整块干燥的。西汉《五十二病方》中“干姜二果”、“枯姜”显然也是整块干燥的,《本经集注》:“云干姜一累者,以重一两为正”。《小品方 述旧方合药法 》云“生姜、干姜(一)累数者,以一支为准也。”《医心方》引《录验方》云:“干姜、生姜一累数者,其一支为累,取肥大者。”这些论述都表明古典的干姜是整块干燥的,明代之前,整块干姜药材基本都是捣碎才入汤剂。如今的干姜块也应捣碎才入汤。清代赵学敏所说“屈曲如枯枝”的川姜也是整块干燥的。干姜药材在明代已有切片干姜,见《纲目》“姜黄”条,《本草原始》也有片姜药图。如今采用现代烘干法的药材商一般不会整块干燥,因机器切块或片干燥的成本更低。
陈毓亨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乐山犍为药姜(黄口姜)与菜姜(竹根姜)属于同一植物种,即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但两者又属于两个不同的栽培品种,它们品质上的某些差别,是人类长期选育以及栽培方法差异的结果。药姜是浅穴薄土栽培,除锄草施肥外较粗放管理,冬至前后采收,生长期长;而菜姜是采用30厘米的深沟或深穴栽培,或用工具抱钳打姜窝栽培(如今又有电动工具打窝),覆盖薄土,之后分期多次培薄土,直到培土高出地面20厘米为止,这是利用根茎顶芽的向光性诱导根茎纵向生长,以达到增产的目的,立秋前后采收,生长期比药姜约短4个月。实验也表明,两种栽培方法调换栽培品种时,可使产品的外形有所改变,但不能改变上述两个品种的品质(如粉性、断面颜色、辛辣度等)。参见陈毓亨、郭杭州《川产生姜和干姜的调查》,药学通报1980年第10期。
如今贵州火姜是优质的小黄姜,当地也是药用干姜的主要产地之一。贵州遵义白姜从网络图片看姜块也似竖长嫩姜;古荆州是湖北一带,湖北地方名姜有恩施来凤县的凤头姜,从网络图片看姜块也是白姜,其子姜无筋脆嫩,也多做菜姜用,另外此地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
汉代的扬州刺史部,辖区范围广大,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汉魏时扬州的治所都在今安徽境内。今安徽地方名姜有铜陵白姜(大通姜),这也是佛手状的白姜。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识别修制药物法度》云:“白姜,出大通池州者尤佳”,或是指这种姜?浙江余杭红爪和黄爪姜是地方驰名品种。余杭小林还有一种小林黄姜,块头较小,但肉质黄、辣汁浓、味清香,也算传统名产。福建地区的名姜有红芽姜和福安竹姜(这也是和四川竹根姜一类的竹姜品种)。
明清的药用干姜,一般以辣、香、白、结实为优,并不求大。以这种标准看,还是小黄姜比较符合药用标准。明清以来一些本草书对优质干姜个头的描述也突出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