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龙志勇 于 2016-12-31 09:15 编辑
患儿,男,22个月,营养一般。2016年12月15日初诊。 从小体质偏弱,经常感冒,往往到医院吊水及服用退烧药治疗一周或半月余始愈,唯留时时咳喘,久久不愈。此次随妈妈至深圳游玩,不慎受寒,咳喘又复发,伴有发热。在某药店开处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其中麻黄10克,有紫草、青黛),并处中成药“小儿至宝丸”予服。连服12天。服完后第二天,即出现发高热,唇口绯红,面红,无汗,微咳,无恶寒及鼻塞。急忙电话、微信求诊于我。 起初,未及细问,先后开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甘露消毒丹、麻黄升麻汤,历时4天而未有效果,始终发高热38~39.5℃,高热时妈妈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可汗出热退。 第五天,又复热起38℃多,伴无汗,烦躁,少眠而吵闹,易惊,精神稍差,口唇绯红,舌尖及上下嘴唇溃疡,不渴,不喜饮,手足冷,舌苔白腻多涎,纳差,大便每天一次,小便偏少。 突然醒悟,此患儿高热、面红、口腔溃疡当为虚阳浮越,小便不利、舌苔白腻乃水湿内郁。烦躁是茯苓四逆汤证的主证。 遂处方:茯苓四逆汤、潜阳丹加味。 茯苓30(剪碎),红参片10(剪碎),制附片10,甘草15,干姜10(剪碎),砂仁6(剪碎),白豆蔻6(剪碎),黄柏3。 ×1付,水煎熬。 从下午始急煎上药45分钟后,取汁频频喂服。至晚上18点多,活动后有微微汗出,测体温37.7℃,精神好转,已不烦躁,口腔溃疡渐敛,想吃东西了。几经周折,终于峰回路转。 第六天,再服上原方1付。到晚上测体温已37.1℃。口腔溃疡好转明显。面已不红。大小便畅。 其后再服用原方1付巩固而愈。
思考: 之所以突然发高热、唇绯红,现在想来应是先前长时间(12天)服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小儿至宝丸”,治疗咳喘之故。方中有炙麻黄10克量,连服12天,更有紫草、青黛、至宝丸等寒凉之药,寒凉之极甚,可想而知。小儿乃稚嫩之体,长时间服用麻黄剂以致阳气虚耗,加之寒凉之品的摧残,稚嫩之阳,焉有不虚!此高热实乃浮阳外越之危证! 其后特意问小孩母亲,回忆起一开始高烧时没有流清涕、打喷嚏之症。如真是感寒当有此二症,还应有恶寒怕冷之症才是。浮阳外越之证是没有流清涕及喷嚏的。 另,可惜的是,限于网诊形式,未能查得脉象。如果起病之初就能切得脉象,可能就不会历经如此磨难。感寒引起高热的脉象当是浮紧数,还应有渴喜冷饮之症当是。而浮阳外越之高热,脉象当是虚浮数,重按而减或弱。 初接诊时,未能详加问诊,又予麻黄之剂连服4天。幸好及时醒悟,加之小儿服药亦未尽剂,转予茯苓四逆汤合潜阳丹加味,终于浮阳得潜,挽大厦于将倾。其中凶险,想来后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