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某,男,38岁,2015年5 月6日初诊。发热半月。呈持续性发热,体温37.5 ~ 39.5℃之间,下午及晚上较甚,无恶寒,纳食减少,腹胀,脐上部压痛,大便干结,2—3日一行,咽痛, 口舌干燥,口苦,形体壮实,精神尚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门诊检查血常规和胸部X片未见异常,多处求治不效,故来我院住院治疗。作相关疾病检查,如结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均未发现明确异常。曾用清开灵注射液、青霉素等治疗10余天无效。入院后辩证属少阳病邪不解,阳明腑实热结将成之证。治以和解少阳,通腑泄热。方用大柴胡汤加石膏。药用柴胡30g,石膏50g,黄芩12g,姜半夏10g,大黄8g,白芍15g,枳实15g,甘草6g,生姜10g。服药2剂后解大便2 次, 排出顺畅,发热渐退,但仍有波动。上方柴胡减至20g、大黄减至6 g续服三剂,体温恢复正常,病无反复,诸症若失,痊愈出院。
按:患者发热不退、口干、口苦,脉弦,少阳证备矣,同时又有腹胀,脐上部压痛,大便干结,与大柴胡汤方证相同,故用大柴胡汤以和解少阳、通腑泄热,加石膏以清阳明气分之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肝癌术后调理医案 一则下一篇:经方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