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22|回复: 1

[交流] 江厚万帖:读书随抄——中医,哲学乎?科学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2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读 书 随 抄
——中医,哲学乎?科学乎?
11♦ “科学”一词汉译时的本义,是指“分科的学问”,分科的依据是研究对象,研究同一对象属于同一学科,研究不同的对象属于不同学科。现代科学把整个世界分为三个大的领域,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大门类,每一门类分为若干学科,每一学科又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健康与疾病,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属于自然科学。(祝世讷文,引自徐大基,杨志敏主编我们在香港做中医所载江厚万对李宁汉行医感悟的点评)
12♦其次,学科之间有交叉,但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交叉,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并不因为科学研究的分科被分割零碎,同时,客观事物的内在统一性也不会模糊学科划分的界限,在学科之间的交叉带上,不同的内容各归属于不同的学科。例如,在人的健康与疾病中有心理因素的作用,研究心理性疾病的是心理医学,是医学的分支学科;而研究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心理因素和作用的,是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同样,在人的健康与疾病中有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的,是社会医学,它是医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医学所涉及的社会因素的,是医学社会学,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象艾兹病的防治,医学可以研究清楚其传播途径(如吸毒、性乱等),指出阻断传播的环节和方法,但如何去解决制毒、贩毒、吸毒、性乱问题,那不是医学的任务,而是社会管理的任务。不能因为健康与疾病涉及到心理、社会因素,就认为医学兼有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同上)
13♦再次,医学和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健康与疾病”,这是决定医学和中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的依据。在“健康与疾病”之外,关于人的其他问题由其他学科来研究,如人类学、人体科学、脑科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这都不属于医学的范围。但是,人的健康与疾病既与上述这些关于人的非医学内容有关,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气象学、宇宙学等内容有关,决不能因此而说,中医学具有与这些学科相交叉的多重属性,更不能将这些广泛的联系和交叉省略掉,说中医学只与人文科学相交叉因而具有“双重属性”。(同上)
14♦最后,关于中医与人文学科的关系,主要在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健康与疾病”的具体内容的关系并不直接。例如,中医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有专门的“医学哲学”来研究,它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是,人没有“哲学性疾病”,不存在“哲学医学”这一学科,决不能因为中医理论与哲学的关系密切,就说中医有医学和哲学的双重属性。实际上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哲学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所有学科中,不能因此而认为都具有“双重属性”。(同上)

15♦“唯科学主义”在全世界流行了一百多年,这种思潮把伽利略、牛顿时代所创立的以“还原论” 为主的方法论,当作检验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认为所有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经过数学处理、实验室的证明。“唯科学主义”不仅否定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科学创造,而且窒息了当代科学的发展。这种极其有害的思潮在西方科学界已经没有市场,因为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简单科学”,相对于宇宙、气象、人体、生命等这些“复杂科学”,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已经远远不够,而在中国却时时有人拿它打击中医。(彭坚我是铁杆中医)
16♦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为保护与发展中医,不遗余力,中医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直面现实,我们又不能不思考,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会发生北京中医学院的“五老上书”事件,表达对中医教育工作的不满?为什么1982年的衡阳全国中医工作会议还会发出“中医事业乏人、乏术的警讯”?为什么时至今日,还会有许多著名老中医药专家上书中央,表示对中医事业的极度忧虑?为什么以举国之力,历50年之久,至今仍未能拿出多少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医科研成果?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国,偌大一支中医队伍,却难以找到几个凭中医的真本领看好病的中医?症结何在?问题出在我们始终没有认识到中医的本质,没有认识到中医是一门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近代科学”的方法即西医的方法,进行中医的科研、教学、临床,违背了中医的自身规律。甚至直到前几年,还没有认识到失误的根源,还在继续这种失误,局面还无法得到根本扭转,怎能不导致中医事业出现乏人、乏术、乏成果的严重危机呢?(同上)
17♦近百年来,对中医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最开始提出问题的是梁启超,他的问题是:“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
几十年来我们用西药的疗效标准来检验中药能不能除去病因、能不能消除病灶、能不能消炎、能不能降血压等等,全国各大中医院校、中医院等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多数是“阴性结果”,也就是无效的,即使少数有效的也不及西药。那么问题来了,你实验无效但临床有效,这说明实验有问题。 陆广莘在由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中华特色诊疗技术高层论坛上所作“中西医诊疗思想的区别”的专题演讲。)   
18♦ 医学不等于药学,保持健康也不是老得吃药。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不认识病因,药理学实验认为中药无效,但它却能治好病,说明你药理学有问题。例如SARS来了,西医还没有搞清楚它是什么病毒,到底是支原体、衣原体,还是其他病毒,中医已经有了对抗的方法。还有,过去中医治疗天花、麻疹、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都没有用所谓的抗病毒药物,但都治好了。这个就是诊疗思想的问题。因此,这个讲究病因、病理、病位的医学不可能就是终极真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商讨,但不要对骂,“金刚怒目不及菩萨低眉”嘛!(同上)
   
19♦西医诊断就是努力找到病因、病理、病位,治疗就是除恶务尽,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他们认为是科学的,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而且形成了当代的世界性的医疗危机。
   
第一,病因。例如,治疗糖尿病有胰岛素,高血压也有很多抗高血压的药物,但是到现在为止,糖尿病、高血压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血压下来了,但是心梗、脑梗的患者多了,说明它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高血压、糖尿病只是一个现象。第二,病位。解剖定位是不是就定在那一个地方,也值得考虑。比如说肝炎,肝炎就在肝吗?肝炎有胃里的毛病,有肠道的,有胰腺的,还有肌肉的。第三,病理反应。炎症是不是都是坏事,抗炎是不是都对,发烧及白细胞升高是不是都是“敌人”?实际上机体的很多反应都是抗病的反应。医学今后发生质的转变就是把病因、病理、病位的诊断改变成抗病反应的自我调节问题上,也就是人体的防卫功能、抗病机制的调节上。
这百年来争论的问题是诊疗思想的问题,他们要废也是废诊疗思想。中医的诊疗思想中,如推拿、针灸、刮痧、点穴等没有药物进去,是怎么治病的呢?扎针可以治疟疾,针灸可以杀疟原虫吗?这只是现象问题,其本质还在诊疗思想上。就是它要发现什么,如何去发现?它要实现什么,如何去实现?早在《汉书·艺文志》中把中医药本质功能归纳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指导中医诊疗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宇宙演化论哲学,不单是唯物质的世界观。因此我们要讨论“生生之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着人类生命的生存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中医的诊疗思想就是要发现生命体自身的自组织演化调节的功能、目标、动力等等,而不单是对疾病本质的结构原因进行的治疗,在病中积极发现机体自身的防卫、抗病和它的控制能力,不光是被动地消除病因、病机、病位。(同上)
   
20♦西医和中医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中医不是疾病医学,而是健康医学;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而是生命科学。第三,中医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而是实践论。中医的思想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是人本主义的实践观念,是“治向何处”的问题。问题的回答是“治”到哪里去?走什么路?依靠什么?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免疫学家欧立希所做的实验表明,用锥虫红治疗锥虫病,在实验室需要全计量,但在感染锥虫病的动物身上只需实验剂量的1/6即可治愈。其余的5/6的差额从哪里来呢?这是医学的重大命题,只能推断说是生物体的自身功能,我们医学的任务就要重点调动这生物体的5/6,而不仅仅是在这1/6上做文章。西医的物质科学的对象思维认识论,把对象定位在“病”上,问题意识是“病从何来”。要回答的是:病在何处?什么性质?什么原因?把疾病分离出病因、病理、病位,这是建立在物质科学的基础上的,扭曲了医学与科学的关系。同上)   
21♦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发现我们已处于一场深刻的世界范围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触及到了健康、生态、环境、经济、技术、政治、社会关系以及智力、道德、精神许多方面。这场危机使我们人类面临彻底灭绝的威胁,……这场危机也是认识的危机、文化的危机。说到底,是我们传统的认识模式与思维方式面临着危机。(林德宏, 张相轮•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
22♦古之时,方不如医,后之世,医不如方。甚矣,医方之并重也。夫自古以来,《内》、《难》尚矣。唐宋以还,著者凌杂。而之门户分于金元,其后末支委分,入主出奴,或师其意,各逞家技而守一义,或武断而执一偏,不知“治病必求其本”。……
厥后,方书日汇,剽窃为能,或则以某药某方能治某病而不知有变,懵然不察其所以然。悲夫,法日繁,理愈晦,此后世之所以多夭折者矣。是故不患人之不知医,患在多知医而究不知医;不患人之不知方,患在多知方而究不知方也。何则?医无定法而法有定理,法不可尽而皆可通,理不可穷而尽可明也。知医而不知方,谓之暝蹈;不知医而知方,谓之剽窃;剽窃与暝蹈,其偏废一也。是故方者矩也,医者意也,方无尽而通之以矩,医无穷而守之以意。方者防也,防于未然,范于已然。医者易也,变而通之,神而守之。方者法也,医者理也,明其理而后用其法,法无不当;知其法而后参以理,理以益明。虽然,世代推迁,风气殊尚,陈辙可以不稍易乎?曰可变者惟法,不易者惟理,时有古今也,地有南北也,禀有厚薄也,体有强弱也,法虽不可成守,而理则无所殊也。是以考古者,无以别裁则多歧而必至于误施,有所专主又慎防胶执而偏固,所谓左右佩剑,均未协中,推其所以左右之故,盖于理有所未明,于法有所未谙也。理已明矣,法已谙矣,则多歧胶执之弊即无,倚左偏右之失自泯。医之为道,无更他有焉。且方之相反者,或适相成;医之相攻者,又实相救;是在学者之参酌会通,取长补短,折衷于《内》《难》之奥旨,斯为善矣。(孔伯华•孔伯华医集)(续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0 收起 理由
黄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江厚万贴:读书随抄——中医,哲学乎?科学乎?
下一篇:黄老师的魅力养生经方视频讲座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4-9-30 07: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江边日月网友转来厚万先生的读书笔记!对认识中医与西医,对认识方与法,都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2:05 , Processed in 0.15846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