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病人进入诊室,进行诊疗之前,结合病人的精神、面貌、形体、气色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大多数医者心中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评估。比如夏末秋初时节进来一病人,精神萎靡,厚衣紧束,哈欠连连第一印象就是麻附细辛汤;比如进来一妙龄少妇,满面愁容,泪水涟涟,第一印象就是柴胡剂了。看到病人的直接感觉很多时候远比文笔下的描述影响更深刻,也更客观。比如张仲景见到王仲宣时,告之王仲宣君有病,四十当眉落,半年而死;第一印象就要求了医家的临床水平、经验积累与感性思维与医家的望诊本领的相结合做出的初步判断。进一步与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这时候医家的感性思维直接占据了上风。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他直接影响了医家的诊疗处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医家所要求的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最好面诊的原因,这种感觉可能就是一种感性思维的结晶。这种感觉与每位医家的治学经历、临床水平直接挂钩,这种感觉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另一种解释吧。要想更好的运用第一感觉和诊疗处方时的感性思维,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通过多看书,多临床,好好的培养我们的这种特别的“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