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柳女,52岁
右脚踝下约1cm处疼痛一周。
右踝下可见一直径约4cm的红色区域,局部可见肿起,触之比周围皮肤唯独稍高,压之疼痛。
患者常年有风湿疾患史,遇阴雨天及感冒之后,全身多处关节疼痛。
患者有慢性胃炎及高血压病史多年。
经予正清风痛片和追风透骨丸口服,外贴天气镇痛膏疗效不佳。
决定给予浮针治疗
局部消毒后以7号注射针头自患者患侧脚踝上向下,针尖对准疼痛部位刺入,并行扫散运针2min,可见针头后有少量血液,并未流出,留置针头2小时后拔出。
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压痛较前大有改善.
次日,起床后疼痛明显,行走后好转,仍给与浮针治疗
此次换用直径0.3mm的毫针,留针2小时,
并加用腹针治疗
天地针+患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下点,扎天部,留针1小时.
治疗后至今日未再疼痛,红肿热痛亦随之消失.
分析:
其实浮针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下并不是很好扎,我在扎浮针第一针的时候,就不小心扎到了血管,出了不少血,拔出后重扎才是上面第一次治疗的经过。姬老师也不提倡我用浮针治疗这个病人,而建议我用腹针。
为何第二次用腹针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
我们知道中脘主调理脾胃,主四肢。关元主补肾固本。本来腹针治疗手腕、踝部及以下疾病,经气很难达到病所,治疗效果亦不佳,但此次恰好我在踝部使用了浮针,并且用毫针刺的,属于近治,并且在腹针中也起到了引经穴的作用,引导脏腑之气直达病所而奏效。
姬长锁先生的点评:
右踝下可见一直径约4cm的红色区域,局部可见肿起,触之比周围皮肤唯独稍高,压之疼痛。——可见是局部实证。
常年有风湿疾患史,遇阴雨天及感冒之后,全身多处关节疼痛。慢性胃炎及高血压病史多年。正清风痛片和追风透骨丸口服,外贴天气镇痛膏疗效不佳。——足证是整体虚证。
针头后有少量血液——刺血疗法对局部实证效佳,而且不一定跟放血量成正比。
取进针点时,我要求以下原则:相同体系路径同时使用,先远后近;不同体系路径同时使用,先近后远。
局部刺络可泻实。腹针机理专补虚。
你此例不自觉的暗合以上原则,天赋运气都是上佳。 |
上一篇:(书评)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想到的下一篇:我的老师章次公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