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55|回复: 6

[其他] 话说中医专家参评院士---叶放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发表于 2013-12-26 1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一届新增院士评选都有数十位中医药相关专家参评,可惜2011、2013连续两届都没有一位走到 最后,进入第二轮的也只有黄璐琦(2009年、2011年)和王琦(2013年),如果以专业落选率来看,中医药专家估计会位于前列。本文旨在通过中医药行业究竟是否有资格有能力有必要参评院士几方面的反思,以提高中医人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1、中医药行业是否有资格参评院士?

       关于院士,人们对其期待非常高,这是自然的。任何领域,总有少数人成为其顶尖人物——引领一个时代甚至推动历史的步伐——伟大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比如1955年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学部委员会中就有季羡林、金岳霖(哲学社科部)、华罗庚、李四光、钱伟长、钱三强等(物理数学化学部),入选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包括西医的张孝骞、黄家驷、吴阶平、裘法祖等,护理学的林巧稚,中医药的承淡安(江苏,针灸,1955年)、叶橘泉(江苏,中药,1955年)和萧龙友(北京,中医,1955年)。这些人都是当时国内各行业领域的顶尖人物在国际上都能称得上响当当的人物,现在看来正是这些称得上各行业的大师级人物,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或说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文化与历史的进步。

         其后,90年代的中医药行业专家入选院士有一个有小高潮,如陈可冀(活血化瘀,1991年)、韩济生(1993年,针刺麻醉镇痛)、程莘农(针灸,1994年,江苏)、董建华(中医,1994年)、肖培根(中药,1994年)、王永炎(中医,1997年)、沈自尹(中西医结合,1997年)、石学敏(针灸,1999年)都是90年代入选的。进入21世纪以来,李连达(中药,2003年)、张伯礼(中医,2005年)、吴以岭(中医,2009年)。其他搞中药或天然药物研究的尚有梁晓天、姚新生、陈竺等院士。

         综合中医药行业进入学部委员或院士的人员中,以针灸和中药专业为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居多,这与上世纪针灸进入世界范围内迅速取得一定程度的认可有关,中药专业以搞天然药物研究为主,比如陈竺部长搞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李连达搞血瘀证与活血化瘀药物的研制(中医行业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者)、吴以岭搞六种中药新药及络病理论等,都能够得到行业外、国内外其他专业科学家的理解与认可。尤其是陈竺的成果很快被用于临床大幅度的提高了疗效被国际认可自然而然,毫无争议。但随着李连达院士在浙江论文事件的发生以及复方丹参滴丸等事,媒体对其争议的声音越发达了起来。吴以岭院士对中医的贡献源于其精明——其中的不少成果事实上是整个中医的成果,他只是独具慧眼做成了新药使其得到实际应用而已,但这是丝毫没有影响其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针灸专业的几位院士尤以韩济生院士最为货真价实。

        前边这些中医相关专业的院士中最能代表中医自身水平的,只有萧龙友、董建华、王永炎、沈自尹、张伯礼和吴以岭五人的专业以中医内科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王永炎、张伯礼两位院士,确实可以称得上中医领域的顶尖人物,但就其成果而言,尚不能说是推动了中医内科领域的创新性的重大进步——这与本学科学术自身特点有关——这并未影响两位院士的学术地位。沈自尹被认为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开拓者,其对肾阳虚证的本质研究影响很大,可惜并未对中医理论产生推动作用、并未对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证本质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谬论。事实上,中医行业内公认的中医大师远不止这五人,甚至这五个人也只有萧龙友、董建华能够称得上中医大师或中医大家,他人皆难以列入其中。尽管如此,中医院士被行业外争议的声音始终很多,显然,这与行业外人员难以理解中医学理论与临床,以至于,不少人怀疑中医理论根本就是不科学的知识,怎么能够参评以科学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为标志的院士呢?

         已如前述,早一批的学部委员们无不是各行业响当当的人物,社会对其争议远不如现在多。进入90年代以后入选的则获得争议的越来越多。近年来每次见有中医药专家参评院士,都会有方舟子们前来质问——当然其质问也确实问出了问题——比如河南的彭勃院长的假博士之类。

   2、中医药行业有没有能力参评院士?

    先看看院士的标准和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照标准中的“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条件,看看前边中医药领域的各位学部委员或院士们,总体上而言,除了少部分院士确实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外,半数以上的中医药院士还是货真价实的,且事实上,在1955年以来的中医药行业内,比这些中医院士做出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还要多的中医学家还很多,这其中,之所以这有限的几个中医药人荣幸为院士,只能说是中医药行业的代表,肯定不是最出色的——无论从哪个标准而言。

         但对照“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这一标准,除了中药方面,其他如中医学、针灸等专业院士的资格实在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这与中医药自身的科学属性有关,不仅方舟子们无法理解于此,一般的其他行业主管领导和院士们往往也未必理解于此。

         假如张仲景、金元刘李朱张四家、温病叶薛吴王四家,或者孙思邈、李时珍等等,对照今天这个标准,他们有哪一个人能够评上院士?而这些人却都是推动中国科学、社会进步、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人!近代的刘渡舟、陈亦人、孟澍江、张泽生、邹良才、蒲辅周、岳美中、赵绍琴等能否评为院士?对照标准,这些大师、大家都根本与院士无缘,但这些人对中医学的贡献和临床治病救人的能力与业绩绝对高于几十年来所有的当选院士的西医专家,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每次当选院士的西医专家不过是对某个疾病、某个手术在国际上领先而已,远不如前述这些中医大师们所济世活人的贡献更多更大。甚至,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开展青蒿素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竟然没有一位因此获评院士!

       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科的自身特质——很难被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现代科学这一体系基础上的产物——院士——所容纳。

   3、中医药行业有没有必要参评院士?

        没有哪个院士是从小开始的所学所做都是奔着院士而为的。但小有成就、成名之后的一些人的所作所为的确正是以院士为目标而进行其科研、学术活动的,借用院士标准中的“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条件,中医药行业中应有自身的标准,而不是随便搞些概念炒作、发表几篇SCI论文、承担几项国家级课题、获得几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其中暗含的猫腻众所周知)之类就值得将其列入院士或国医大师范围的。曾翻阅过获得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医学奖科学家的传记若干,可以说没有一位真正的大科学家有当今国内这些参评院士人士功利的心态
   既然当前的院士评选是以现代科学为背景的评价体系,事实上即使中医行业的专家入选其中无疑事实上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原有的中医的特质——比如前文所评——并不完全是现代科学概念上的自然科学。比如,对于为什么中国院士制度中没有社会人文院士,曾有人批评说:“中国自然科学的院士增长速度比中国的科学发展水平要快好几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极难保持独立。不客气地说,如今新产生的两院院士威望已经低于1955年的学部委员,对一部分院士,知情人说起来已经不表尊敬,社会人文科学再设院士,极可能成为更大的讽刺”。自1955年首次学部委员评选之后的中医学行业所遇到的情况与此极为相似!

   好在,莫言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好在,2009年开始有了第一批国医大师30位,尽管很快就去世若干!

   好在,第二批国医大师也开始进行评选了!尽管这第二批国医大师早已不再有上世纪50-90年代那些名震国内外中医大家们的水平了。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院士制度之于中医行业的缺憾!




上一篇:话说论坛那位 生姜干姜 先生
下一篇:现在我开药惟恐多出一味

1

主题

0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26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任何文化都不存在创新的必要,只有传承的必要,一切创新都是倒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26 13: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前曝光有落馬大员参院报价金额,这才是“含金量”!
中医人穷呀,所以参不起,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730

积分

8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0
发表于 2013-12-26 14: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医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实践医学,但是却难于真正传承。比如中医早就提出了青蒿治疗疟疾,但是大部分中医书都是抄录别人的,真正有效的却很少,导致最后从一本道士留下的书里面找到,用布绞青蒿出汁,最后就因为这个还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其实青蒿素治疗疟疾有什么科学道理吗,一定要从细胞学,化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来解释吗?未必,但他确实取效了,但是就这一个有效方却被在各个地方传抄了很多无效的用法,后来证实只要经过加热处理,青蒿素也就失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65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5
发表于 2013-12-27 08: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評選院士,政治背景和資格要超過學術含金部份。論治水學術,張光斗無法和黃萬里相比。而張是兩院院士,黃一生勤苦無獲,就是因為敢說真話。醫學界情形差不多,不是看腦袋靈,而是看屁股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958

积分

235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58
发表于 2014-1-1 2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巧稚是协和妇科大夫,怎么成了护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2-3 06: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无住行者 的帖子

无住行者:中国任何文化都不存在创新的必要,只有传承的必要,一切创新都是倒退。 (2013-12-26 13:40) 
要传承才有发展,发展是根还在,“创新”往往魂都没有了,只是口号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8:26 , Processed in 0.0686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